陈先生放下茶杯,杯底磕在茶盘上的“当”声比刚才更轻,却像敲在林曦的心尖上——那白瓷杯沿沾着的半片茶叶,随着动作轻轻滑落,落在茶盘的浅凹里,他看都没看,仿佛平板上的内容只是杯底的茶渣,不值得多评一句。直到指尖完全离开杯身,他才抬眼看向林曦,目光从她脸上扫过,最终落在她身后的梅枝上,语气平淡得像在聊天气:“听说你们在和海外平台接触?”
“是的。”林曦没丝毫犹豫,坦然点头时,指尖无意识地碰了碰桌角的皮质资料夹,那动作带着点下意识的安稳——她早料到会被问起这件事。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比刚才谈恒星时更恳切,眼底的光也柔了些,却依旧坚定:“技术无国界,但文化传播有阵地。我们和海外平台谈的,不是简单的技术授权,是合作开发含中国元素的内容——比如用《镜界迷城》的引擎,做一部以《山海经》为背景的动画短片,主角是海外观众能共情的‘寻路者’,内核却是‘叶落归根’的东方意涵。”她顿了顿,刻意加重了后半句,每个字都咬得清晰:“这是种更柔和的文化输出,不用喊口号,用故事打动人。当然,所有合作的数据流、内容审核,我们都会严格按国家文化出口和数据安全的规定来,每一步都会报备,绝不敢越线。”
她特意把“规则”两个字藏在话里,却比直接说“遵守规则”更有分量——像在告诉陈先生,她懂边界,更守边界。
陈先生静静听着,直到她话音落下,才缓缓微微颔首。那动作很轻,眉峰压着的沉郁终于松了半分,眼角的细纹也淡了些,像是对这回答还算满意。他终于给了句稍明朗的话,声音比刚才暖了点,像茶里添了勺温水:“有格局是好事。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值得鼓励。”话锋一转,他指节敲了敲茶桌,目光落在桌面的木纹上,语气又沉了下去,带着点过来人的告诫:“但也要记住,树长得高不高,看的不是枝伸得多远,是根扎得深不深。国内的土壤,有政策托底,有文化养分,同样能孕育参天大树——别总想着往外跑,忘了脚下的地。”
话音落,他便站起身。藏青中山装的下摆随着动作轻轻扫过圈椅的扶手,没有半点拖沓。他没再看林曦,径直走到桌角,拿起那台边缘磕痕的平板——动作自然得像拿自己的东西,指尖捏着机身,连屏幕都没再点亮,转身就塞进了随身的深棕色公文包。那公文包是旧的,皮质表面磨出了光泽,搭扣处的金属有些氧化,却收拾得整整齐齐,平板放进去时,甚至没发出半点声响。
“今天聊得很愉快。”他拉上公文包的拉链,“咔嗒”一声轻响,像是给这场会面划上了句号。他看向林曦,眼神里没了之前的威压,只剩一种意味深长的嘱咐:“林总,好自为之。”
说完,他转身就走。竹制回廊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莲蓬碰撞的“嗒嗒”声混着他的步伐,慢慢消失在梅林深处。
林曦坐在原地,直到那脚步声彻底听不见,才缓缓松了口气——胸口那块悬了几天的大石“咚”地落地,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浸得发潮,贴在皮肤上凉丝丝的。可还没等她完全放松,另一块石头又猛地提了起来:陈先生收了平板,却没说一句关于恒星的话,没给任何承诺,甚至没提税务和网信的“例行公事”会不会停。
她抬头看向窗外,夕阳已经斜斜挂在梅林上空,金色的光透过疏影,在茶桌上投下长长的梅枝影子,像一道没说破的暗示。那把悬在织梦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落下,也没移开,只是换了个角度,依旧亮着寒光。
林曦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口凉透的茶,苦涩的味道从舌尖漫到喉咙——第一轮交锋结束了,她递出了信号,对方接了,但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