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的反击,来得像盛夏的雷暴,迅捷、猛烈,且完全跳出了商业报复的框架,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碾压感。
最先有动静的是网络。那天深夜,织梦技术部的小伙子们还在加班调试《镜界迷城》的光影效果,有人随手刷了下微博,突然“咦”了一声:“欸?早上还挂着的热搜呢?”众人凑过去一看,#织梦cEo林曦 不正当关系#的话题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带着搜索栏里输入“林曦 沈哲”,都只跳出织梦的官方公告,那些不堪入目的谣言帖、水军评论,像被橡皮擦过一样,干干净净。
更绝的是几个跳得最凶的营销号——其中一个下午还在发“林曦靠资本上位”的长文,晚上后台就弹出了红色的“内容违规整顿通知”,账号直接被永久封禁,连申诉入口都灰着;另一个稍小的营销号公司,老板第二天一上班就收到了市场监管局的约谈函,理由是“涉嫌虚假宣传、扰乱网络秩序”,办公室被贴上封条,员工站在门口面面相觑。后来圈内才传开,这些营销号背后的资本,恰好和沈哲旗下的投资公司有间接关联——动他们,不过是沈哲一句话的事。
同一时间,织梦工作室楼下的闹剧也戛然而止。那天中午,三个穿着花衬衫的混混正举着牌子嚷嚷,突然从街角驶来三辆黑色的商务车,车门一开,下来六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安保人员,个个身材高大,寸头利落,袖口露出的手表是低调的军用款,动作整齐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没说话,只是上前一步,一左一右架住一个混混,动作利落得没给对方撒泼的机会——那混混刚想喊“你们谁啊”,就被其中一个安保眼神扫过,声音瞬间卡在喉咙里,怂得像只被捏住脖子的鸡。不到两分钟,三个混混就被“请”上了商务车,车绝尘而去,连地上掉落的牌子都被安保捡起来,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整个过程没惊动警察,却比警察来了更有威慑力,路过的行人都看呆了。
更狠的还在后面。雇佣混混的中间人,是个常年在灰色地带游走的闲散人员,当天下午就收到了银行的短信:“您的账户因涉嫌交易异常,已被冻结。”他刚想打电话质问,门就被敲响了,进来的是穿警服的人,亮出手铐:“有人举报你涉嫌聚众赌博、非法放贷,跟我们走一趟。”后来才知道,那些“其他案件”的证据,是前一晚刚送到派出所的——精准得像掐着点递上去的。
这一切,不过用了不到十二个小时。
真正的重击,在第二天早上砸向了恒星传媒。楚瑶刚到办公室,助理就哭丧着脸跑进来,手里的平板屏幕亮着,头条新闻用加粗的红色字体写着:“恒星传媒S+级古装剧《长安月》主演被曝税务问题,官方已立案调查,项目紧急叫停。”楚瑶一把夺过平板,手指飞快地划着屏幕——报道里说,主演的工作室偷税漏税金额高达数千万,证据确凿,是被人实名举报的,举报材料详细到每一笔收入的流水、每一张阴阳合同的复印件。
《长安月》是恒星今年的重头戏,投资了整整三个亿,光演员片酬就占了一半,原本定在年底上星播出,是楚瑶用来稳固自己在公司地位的“王牌”。现在主演被查,项目无限期搁置,前期投进去的钱全打了水漂,连带着恒星传媒的股价,开盘就直线下跌,绿色的曲线像瀑布一样往下滑,不到一小时就跌停了,市值蒸发了十几个亿。
会议室里,股东们的争吵声透过门板传出来,尖利得像指甲刮过玻璃:“楚瑶!你到底得罪了谁?这明显是有人故意搞我们!”“《长安月》的主演是你定的,现在出了事,你必须负责!”楚瑶坐在会议桌的主位,脸色惨白得像纸,手里的钢笔被她捏得快要变形,指节泛出青白色——她当然知道是谁干的,除了沈哲,没人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在短短一天内,精准地掐断她的项目、冻结她的人、压下所有的舆论。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条证据指向沈哲,更没有任何线索牵连到织梦——网络清理是“平台自查”,混混被带走是“涉嫌其他案件”,主演被查是“群众举报”,每一步都踩着合规的线,却又精准地打在她的七寸上。圈内的明眼人都看得通透,这哪是商业报复,分明是一次赤裸裸的警告:别惹林曦,别碰织梦,她背后站着的人,是你们惹不起的。
楚瑶瘫坐在椅子上,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她身上却没有半点暖意。她看着平板上林曦的照片——那是织梦之前的发布会照片,林曦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站在台上讲技术,眼神亮得像星星。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就错了——林曦不是当年那个会因为她的小脾气低头的前女友,也不是那个可以被她用资本随意打压的小公司老板,她的背后,已经站了一个能为她遮风挡雨、更能为她挥刀斩棘的沈哲,而自己,却像个跳梁小丑,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助理怯生生地递过来一杯水,楚瑶抬手打翻,水杯摔在地上,碎裂的瓷片溅了一地,热水洒在她的高跟鞋上,她却感觉不到疼——心里那股嚣张的气焰,早已被沈哲这波迅猛的反击,浇得连灰都不剩,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她终于明白,有些底线,碰了,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