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的威胁还在耳边嗡嗡作响,现实的重压便如潮水般接踵而至。
林曦发现,前阵子还在微信上安慰她“别太在意舆论”的大学同学,最近发消息总不回;之前合作过一次、说过“你写的东西很有灵气”的编剧同行,朋友圈突然对她设了权限;甚至有个曾经一起合租过的室友,竟在社交媒体上发了条含沙射影的动态:“有些人啊,总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她,抓着点破事不放手,跟谁合作都要撕,难怪走到哪都没人待见。”配图是一杯摔碎的咖啡,字里行间的暗示,傻子都看得懂。
她不用猜也知道,这是楚瑶和顾琛那边的影响力开始发酵了。他们不仅要在现实里跟踪她,在工作上打压她,还要在人际关系上彻底孤立她——断了她所有的朋友,堵死她所有的退路,让她众叛亲离,最后变成圈子里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神”,寸步难行。
愤怒吗?当然有。那些曾说过“以后互相帮衬”的人,转头就为了自保,踩了她一脚;那些明明知道真相的人,却因为害怕得罪恒星传媒,选择沉默,甚至帮着泼脏水。可愤怒过后,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清醒——这就是现实,这就是顾琛他们想要的结果,她越是生气,越是崩溃,就越中了他们的圈套。
林曦关掉手机,把所有的情绪都压下去,重新坐回书桌前。她打开文档,光标停在《浮灯》最关键的一场戏上——女主角阿栀被最信任的朋友出卖,对方把她收集的证据偷偷交给了反派,还在众人面前反咬一口,说她“嫉妒成性,捏造事实”。一时间,所有人都指着她的鼻子骂,连曾经支持她的人,都摇着头走开了。那天晚上,下着瓢泼大雨,阿栀一个人站在空无一人的街头,雨水混着眼泪往下流,浑身湿透,像只被全世界抛弃的落汤鸡。
林曦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她写下阿栀的绝望——那种被信任的人捅刀子、被全世界误解的窒息感;更写下她的不甘——雨水打在脸上,她却突然停下了哭,抬手抹掉脸上的水,不是眼泪,是雨水;她蹲下身,从泥泞里捡起被踩烂的证据碎片,一点点捋平,然后慢慢站起身,眼神里的脆弱消失了,只剩下一种“就算全世界都站在对面,我也要走下去”的坚韧。
“雨会停的,”她让阿栀在心里对自己说,“他们欠我的,我会一点一点,拿回来。”
敲完最后一个字,林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的天已经亮了,晨光透过小窗照进来,落在屏幕上。她感觉自己灵魂的某一部分,也跟着阿栀一起,在暴雨里被淬炼了一遍——那些外界的打压、孤立、背叛,不再仅仅是刺骨的伤害,反而成了她理解角色、给角色注入灵魂的养料。阿栀不再是纸面上的名字,而是和她并肩站在雨里的战友。
她把修改好的“暴雨戏”章节发给陆岩,在消息框里简单附了句话:“最近经历了些风雨,没影响进度,反而觉得笔下的角色,骨头更硬了。”
没过多久,陆岩的消息回了过来,依旧是他一贯的简洁,只有两个字,却带着沉甸甸的力量:“收到。好。”
林曦看着那两个字,嘴角微微上扬。她知道,陆岩懂她——懂那些“风雨”是什么,也懂“角色更硬了”背后,是她没被打垮的倔强。窗外的晨光越来越亮,她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屏幕上,指尖再次落下,每一个字,都比之前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