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我们村西头的老陈头死了,死得蹊跷。

发现时,他直挺挺跪在自家灶台前,额头紧贴冰冷的水泥灶面,双手垂在身侧,像是给谁磕头认罪。身子早已僵了,脸上却凝固着一种极古怪的表情——既非惊恐,也非痛苦,倒像是种彻底认命后的麻木,唯有一双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直勾勾盯着早已熄灭的炉膛。

那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日。

老陈头是个老光棍,性子孤拐,一辈子没离开过我们这穷山沟。他会点泥瓦匠的手艺,谁家灶台不好烧了,请他去看看,几砖头垒上去,火苗立马就听话。但他有个铁打的规矩:腊月二十三这天,天王老子来请也不出门,更不给人修灶。他说这天是灶君姥爷上天言事的日子,动灶台是大不敬。

村里人背后都嘀咕,说老陈头懂些“邪门”的东西。他家那口灶,就跟别家不一样。别人家的灶台贴个崭新的灶王爷画像,红红火火。他家那口老灶,黑黢黢的,据说从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灶台正面的砖石被烟熏得油亮,深深浅浅的痕迹,看久了,竟觉着像张模糊的人脸,尤其是中间两块暗红色的砖胚,活像一双似睡非睡的眼睛。

老陈头每年祭灶,也与众不同。别人家摆麦芽糖、甜瓜、糯米团子,求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他呢?只在灶台上放一碗清水,三根香,香燃尽了,就把那碗水慢慢泼在灶坑口的地面上,嘴里念念有词,谁也听不清内容,那神情却恭敬得近乎恐惧。

发现老陈头出事的,是邻居家半大孩子小军。小军娘让他给老陈头送几个刚蒸好的粘豆包,门虚掩着,小军一推门就看见了那副场景,吓得粘豆包滚了一地,连滚带爬嚎叫着跑回家。

村长和几个老辈人赶过去,一看那情形,心里都咯噔一下。这死法,太不寻常了。屋里没有挣扎痕迹,没有外人进来的迹象,老陈头身上也没伤。唯一的异状,就是那口老灶的炉膛里,积了厚厚一层纸灰,像是烧了整整一摞纸钱,灰烬中还夹杂着些没烧透的碎布片,边缘焦黑卷曲。

“像是……把自己祭给灶君姥爷了?”人群里,不知谁哆嗦着说了一句,众人后背顿时冒起一股寒气。

老陈头无亲无故,丧事只能村里操办。按规矩,得停灵三天。但村长看着那具僵硬的尸身和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心里发毛,拍板决定第二天就下葬。灵堂就设在他那间昏暗的堂屋里,棺材头正对着厨房门口,能看见里面那口黑黢黢的老灶。

守灵那夜,派了四个胆大的后生。长明灯的灯苗笔直,一丝不晃,却绿莹莹的,照得人脸色发青。屋里静得可怕,连院外的狗叫传进来,都像是隔了一层膜。四个大小伙子,愣是没人敢说话,更没人敢往厨房那边瞅。后半夜,年龄最小的那个后生实在憋不住,溜出去到院墙角解手。

月色惨白,院子里的老槐树枝桠像鬼爪。他尿到一半,无意中瞥了一眼厨房的窗户。

窗户玻璃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油污和灰尘。但就在那窗户后面,他清清楚楚地看到,有一点暗红色的光亮,忽地亮了一下,又慢慢暗下去,像是一只眼睛睁开又阖上。

后生头皮猛地炸开,尿意全无,裤拉链都没拉,连滚爬爬冲回堂屋,嘴唇哆嗦得话都说不全,只指着厨房方向:“火……灶……灶眼里有东西!”

另外三人脸色唰地白了。其中一个胆最壮的,抄起手电筒,咬牙走到厨房门口,手电光往里面一打——

灶台冰冷,炉膛黑乎乎的,什么都没有。

“眼花了!自己吓自己!”他骂骂咧咧地退回来,声音却有点发颤。

那晚再没人敢合眼。好不容易熬到东方发白,四人如同大赦,飞也似的逃离了那座院子。

下葬的时候,又出了件邪门事。八个壮劳力抬那口薄棺,一起肩,脸色都变了。棺材轻得吓人,不像装了个大人,倒像是抬着一口空棺。可老陈头的尸身,是他们亲手殓进去的。没人敢吭声,互相交换着恐惧的眼神,闷着头,脚步飞快地把棺材送到了村外坟地,草草埋了。

老陈头死后第七天,也就是“头七”那晚,怪事找到了隔壁小军家。

半夜,小军娘被一阵细微的响动惊醒。像是有人在他们家厨房里,轻轻地、窸窸窣窣地翻找着什么。她以为是耗子,推了推身旁鼾声如雷的丈夫。丈夫翻了个身,没醒。那声音却停了。

她刚松口气,声音又响了。这次更清晰,不是耗子能弄出的动静,倒像是……一只手,在慢吞吞地摸索着灶台。

小军娘汗毛倒竖,猛地坐起身,竖着耳朵听。声音真真切切是从厨房传来的。她颤抖着再次推醒丈夫,把听到的说了。丈夫骂她妇人胆小,睡糊涂了,但还是拗不过,骂咧咧地披衣下炕,抄起门后的顶门棍,蹑手蹑脚走到厨房门外。

他侧耳听了一会——静悄悄的。

他啐了一口,一把推开厨房门,嘴里骂着:“哪个王八羔子……”话卡在喉咙里。

厨房里空空如也,月色从窗户透进来,冷冷清清。灶台收拾得干干净净,碗橱关得严实。什么都没有。

“娘的,真是见了鬼……”他嘟囔着,心里却也发起毛来,胡乱扫了几眼就要退回。目光掠过灶台时,他猛地顿住了。

那口白天才用过、擦得锃亮的铁锅,锅底正中心,不知何时,竟粘着一小撮灰白色的纸灰。

男人腿肚子一软,连滚带爬跑回屋里,砰地关紧房门,用桌子死死顶住。一夜,夫妻俩缩在被窝里,抖到天亮。

第二天,消息就在村里悄悄传开了。一种无形的恐惧,像冬天的阴雾,沉沉地罩住了这个小小的山村。人们关门闭户,天黑就再不敢串门,尤其不敢单独待在厨房。

又过了几天,村东头的李婶家出了事。她家儿媳妇夜里起来给孩子冲奶粉,打着哈欠走进厨房,一按开关,灯没亮。“又跳闸了?”她嘀咕着,借着窗外月光摸到灶台边,拿起暖水瓶。

就在她转身要回屋时,眼角的余光瞥见灶台阴影里,似乎蹲着一个人影。

那人影背对着她,缩在那里,肩膀一耸一耸,像是在啃什么东西,发出极轻微的“窸窣”声。

媳妇吓得魂飞魄散,暖水瓶“啪”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尖叫着冲回屋,语无伦次。她男人抄起铁锹冲进厨房,灯居然又亮了,刺目的白光下,灶台边空空荡荡,只有一地碎暖瓶胆和开水。但就在灶眼边缘,赫然留着几个灰扑扑的手指印,像是有人刚用沾满香灰的手,扒过那里。

邪门的事儿像瘟疫,一家接一家。总是发生在夜里,总是围绕着灶台。不是听到摸索声,就是发现纸灰或指印,要么就是清早起来,发现头天晚上擦得干干净净的锅底,又多了一小撮灰。没人亲眼看清过什么,但那种被窥视、被触摸的感觉,却无比真实地折磨着每个人。村里开始流传,说老陈头死得冤,魂被灶君姥爷拘走了,成了“灶鬼”,还在到处找东西。

村长坐不住了,再这样下去,全村人都得疯。他想起一个人——住在后山沟里的五婆。五婆是这一带最有名的“看香人”,据说能通阴阳,年纪很大了,极少下山。

村长备了厚礼,亲自上山去请。五婆听完村长的讲述,枯瘦的脸上皱纹更深了。她没说话,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里,眯着眼看着那香火一点点燃烧,香烟笔直,却在顶端诡异地盘绕不散。

良久,她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冤孽啊……不是老陈头。”

“不是他?”村长一愣,“那是啥?”

“是‘那位’饿了。”五婆浑浊的眼睛看向村长,带着一种深沉的怜悯,“老陈头家世代供奉的不是灶君,是‘灶君姥爷’。那是老辈传下来的‘家神’,说得好听是神,说得不好听……是靠着烟火气和供奉活着的‘东西’。”

“老陈头一辈子没娶,血脉断了。他死了,就没人再记得给那位‘姥爷’供奉。它享惯了香火,现在饿了,就得自己出来找吃的了。”

村长听得脊背发凉:“找……找吃的?它吃啥?”

五婆幽幽地看了他一眼:“它吃的是‘日子’里的那点烟火气,吃的是灶头上那份‘人气’。现在它饿狠了,沾不着人气,就开始沾人身上的‘活气’了。那锅底的灰,就是它舔过留下的哈喇子。那晚上的响动,是它在摸找吃食。等它摸熟了门路,下次再进去,摸的就不一定是灶台了……”

村长腿一软,差点跪下:“五婆,救命啊!这……这可咋办?”

五婆沉吟半晌,缓缓说道:“送神送不走,只能喂饱它。但不是一家两家的事。你们得替它‘补祭’。”

按照五婆的吩咐,就在老陈头死后的第二个七天,夜里,全村行动了起来。

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灶台前摆上一碗生米,米上插三炷香。不许点灯,不许有光亮,不许有人出声,更不许偷看。所有人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卧房里,用被子蒙住头,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准出来。

那晚,村里静得可怕,黑得渗人。没有一丝灯火,没有一声狗吠,连风都停了。整个村子像一座巨大的坟墓。

我家也不例外。我和爹娘挤在炕上,用厚棉被蒙着头,大气不敢出。被窝里满是汗水和恐惧的味道。夜,死寂死寂,心跳声像打鼓一样响。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我憋得快窒息的时候,院子里,传来了声音。

不是脚步声。

是一种……拖沓、粘滞的摩擦声。极其缓慢,从院门口响起,一点点,一点点地挪向堂屋门口。

我的血都凉了。爹娘的手在被子下死死攥在一起,抖得厉害。

那声音到了门口,停住了。

紧接着,我们听到了厨房门轴极其轻微、干涩的转动声——“吱呀……”

它进去了。

时间仿佛凝固了。我们拼命缩成一团,祈祷着,恨不得钻进炕缝里去。

厨房里,没有任何声音传来。没有摸索,没有翻找,死一样的寂静。但这寂静比任何声音都可怕。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也许更久。那拖沓的摩擦声再次响起,出了厨房,穿过院子,渐渐远去,消失在冰冷的夜色里。

直到天快亮了,村长才挨家挨户敲门,声音嘶哑地喊:“没事了!出来了!”

人们战战兢兢地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厨房。

灶台前,那碗生米还在。但插在上面的三炷香,烧得只剩下一点点灰白色的香灰,整齐地落在碗里,像是被什么东西一口气飞快地吸尽了。米粒变得干瘪、灰暗,仿佛所有的精华都被抽走了。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光滑的水泥地上,从灶坑口一直到碗边,清晰地印着一道歪歪扭扭的、灰黑色的痕迹,像是有什么湿漉漉、沾满灰烬的东西,从灶眼里爬出来,爬到了碗边,又原路爬了回去。

自那以后,村里的怪事果然再没发生过。生活恢复了平静,但有些东西永远地改变了。家家户户祭灶更加虔诚,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厨房,这个原本充满烟火气和温暖的地方,在夜深人静时,总会让人莫名地感到一丝寒意。尤其是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很多人家都会早早熄灯睡觉,灶台上,总会多摆上一碗清水和一碗生米。

老陈头的房子很快塌了,成了村里禁止孩子靠近的禁地。只有那口黑黢黢的老灶还立在一片废墟中,灶口黑深深的,像一张永远饥饿的嘴。

后来我离家读书工作,很多年过去了。每当夜深人静,尤其是在陌生的厨房里,我偶尔还会想起那个拖沓的摩擦声。我渐渐明白,最深的恐怖,并非来自青面獠牙的鬼怪,而是源于一种被彻底遗弃后、源自古老烟囱与砖石深处的饥饿。那种饥饿无法被现代灯火驱散,它蛰伏在人类炊烟升起的最初记忆里,静静地等待所有供奉的遗忘与熄灭。它提醒着我们,在某些看不见的角落,一些古老的契约或许仍在暗处延续,一旦香火断绝,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东西”,便会沿着灶台,再次摸回人世间。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末世重生:我觉醒了双系统?最豪赘婿陆枫纪雪雨我在古代逃荒路上如鱼得水万界独尊玄天战尊傲气凌神教授家的小姑娘恶毒女配不按剧情走从火影开始卖罐子阴神司探登高者寡六零:老太搞事业,养崽崽日常相公失忆后,医妃带空间养崽穿书女配和未婚夫恋爱的甜甜日常官道之1976军阀:从县长开始征伐天下星际毛绒绒陆沉周若雪无删减完整版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小公爷,夫人带前世记忆重生救府末世金丝雀到年代文的摆烂人生带雨梨花祁同学,真的不继续追了吗重生四岁小玄师,别怪我无情以大针蜂开局的异世界宝可梦之漫威:搞笑角色摆烂日常超神:我真不想成神!快穿:我修仙回来了,渣渣速退恃娇宠宫廷双姝:权谋与情丝剑道初心女尊:当白切黑皇女遇上土匪郎君庶女发癫日常肖靖堂升职记窝囊女婿三年被瞧不起岳风柳萱崩坏:终末之诗变成动物后才知道摆烂有多香暗恋,你是我的遥不可及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叫你当炮灰,你转身毒翻全场?和死对头影帝穿越古代逃荒赢麻了斩神:转生黄泉,践行虚无之路!玄学大佬驾到,万千恶鬼瑟瑟发抖恶毒女配一心求死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陶园田居,悠闲的山村生活修真需要高科技摸金校尉:大赦天下别人啃老我啃小,我的儿子是大佬国运:失忆的我要扮演张麒麟
墨坛书屋搜藏榜:萌宝被抛弃后:被全国兵哥哥宠哭养猪小能手穿七零首长见面要毁婚?后来被钓成翘嘴盗墓:开局探索金国大将军墓甜!漂亮军嫂海岛寻夫后被宠上天绝世邪神奥特:黑暗洛普斯的奇妙冒险!雷符当纸抽用,我还怕你红白撞煞吗?离婚当夜,被豪门继承人搂着亲王妃强势回归,被休摄政王追妻忙救命,霍爷的小傻妻野又撩我的老领导是李云龙天地道君要回家神豪系统之打造奢华娱乐帝国尸兄:从葫芦娃到尸皇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在团内当团宠的一天我以前好像很厉害龙族:开局拐走夏弥自创超凡体系你好!亲爱的小狼!从开始的左道生涯[综]万界旅行社医妃入怀,王爷你就宠她吧八零偏执大佬的娇软白月光新时代的女奥特2被甩后,嫁给了他死对头蜡笔小新:我的校园青春仙路漫漫吾终将问鼎!悍姐好种田替嫁残疾大佬后他站起来了崩坏:带着女武神写二创盗墓同人之换个姿势穿小哥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正阳门下:东南亚之主魔道少主的我,功德成圣了靖康物语之塞北帝姬泪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春日云烟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呆萌女撩了臭屁腹黑影帝神起在风华我与你不止于此鬼灭:琉璃化雪安陵容重生之我一胎俩宝了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极品废柴召唤师萌娃分配主神解约回国后,归国爱豆的巅峰之路接受封印吧,仙子萌学园之复活之战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镇魔司:开局被狐妖掏心我杀疯了七零不下乡:手握铁饭碗心不慌仙缘劫:我与狐仙的四十年位面经营,我的商铺遍布万界抗战:从血战金陵到远征缅甸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校园读心,见一个拆一双姝阮诸天之路兆灵打工人在异世界成邪神了风印承辉:宜修太后传我的系统小爱同学无敌了密统帝国寻龙纪:逆时追秦全职法师觉醒召唤系我靠神级地图挖矿闯秘境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猫的一千零一梦这个书生有杀气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死者热线:罪犯克星成警局团宠在仙界普及反诈APP都市魔尊:我的玉佩通神魔通天遗卷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混沌三脚神鼎陆方和他的小伙伴们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我,酒吧老板,被迫营业捉鬼玄麟照夜这系统比我还老六?重生兵王归来:从士兵突击开始从成为妖道开始一个中年工地佬的重生日常西幻:我在异界打造最强军队栀兰和她的儿女们深海缉恋天幕:太子聊天室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人间微尘起波澜死亡骑士,无限序列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开局废柴,靠肌肉硬刚修仙界我的幸运值负亿点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凡人修仙之丹剑传奇荆棘中的常春藤废材逆天大小姐,她不讲武德暴君读心后,我靠崽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