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伍,一个互联网大厂的资深项目经理,毕生信奉“凡事皆可项目化,万事皆可ppt”。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搞得无比复杂,然后用一堆图表和术语,让老板觉得他工作饱和,价值连城。
在一个连续加班了72小时的清晨,姜小伍在工位上眼前一黑,再次穿越。
这一次,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坐在一张奢华的椅子上,下面跪着一群人。一个老头子哭着喊他:“主公!您要为臣做主啊!那刘备又来借荆州了!”
姜小伍脑子“嗡”的一声。主公?借荆州?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细皮嫩肉的手和一身华服,旁边还站着一个碧眼紫髯的帅哥。
“我……成了孙权?”他内心哀嚎,“那个被刘备、曹操、周瑜轮番pUA的‘大冤种’?”
他看着下面哭哭啼啼的群臣,又看了看旁边一脸“我就知道会这样”表情的周瑜,项目经理的本能瞬间觉醒了。
“都别哭了!”姜小伍,哦不,孙权,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子,“借荆州这事,不是一个简单的‘借’,它是一个‘项目’。我们不能用情绪去处理,要用‘项目管理的思维’去解决。”
群臣面面相觑,什么玩意儿?项目管理?
**第一幕:荆州项目——从“要债”到“资产重组”**
孙权立刻召集了“核心项目组”,成员包括周瑜(技术总监)、鲁肃(商务总监)、张昭(法务顾问)。
他打开一块白板(其实是让人搬来的大木板),拿起炭笔,画起了思维导图。
“首先,我们要明确‘荆州项目’的痛点。”孙权指着白板,“痛点一:刘备不还。痛点二:我们出兵,成本高,收益低。痛点三:周瑜总监你每次提到这事就吐血,影响团队健康。”
周瑜气得脸都绿了:“主公!这都什么时候了!”
“别急,听我说完。”孙权不慌不忙,“所以,我决定,‘荆州项目’的解决方案,不是‘武力催收’,而是‘资产重组’!”
他转向鲁肃:“子敬,你的任务是去和刘备谈判。你不要去要地,你要去谈‘合作’。告诉他,我们愿意把荆州‘投资’给蜀汉,作为天使轮,占股49%!”
鲁肃懵了:“占股?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荆州还是他们用,但每年产出的粮食、税收,我们要分四成九!这叫‘股权投资’,比收那点破地租强多了!”
他又转向周瑜:“公瑾,你的技术部别总想着打仗。我给你成立一个新部门,叫‘江东技术转移中心’。把我们的水稻种植技术、丝绸纺织技术,打包成‘解决方案’,卖给刘备!让他用钱来买我们的服务!”
周瑜彻底傻了。他一辈子都在想怎么从刘备手里抢地盘,他的新主公却在想怎么给刘备做“技术服务外包”?
但孙权的话,他听不懂,但觉得很厉害。于是,东吴的“荆州项目组”就这么成立了。鲁肃拿着一份孙权亲自写的《关于荆州地区股权投资及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去了蜀汉,刘备和诸葛亮看着这份充满了现代商业术语的协议,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觉得……好像不亏?
于是,刘备每年乖乖地给东吴送来大量的钱粮。孙权兵不血刃,把荆州从一个“坏账”变成了“优质资产”。
**第二幕:合肥攻坚战——从“猛攻”到“用户调研”**
解决了荆州,孙权把目光投向了合肥。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去了好几次,都被张文远打得灰头土脸。
“主公,这次我们一定要倾巢而出,踏平合肥!”甘宁等猛将请战。
“不行!”孙权一口回绝,“你们这是‘野蛮生长’,没有‘数据支撑’。打仗,也要讲‘用户体验’!”
众人又懵了。打仗还有用户体验?
孙权立刻成立了“合肥项目组”,自己担任项目经理。他派出一批精干人员,伪装成商人,潜入合肥城。
他们的任务不是刺探军情,而是:
1. **用户画像分析:** 合肥城的老百姓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物价怎么样?曹军的统治政策,他们的“满意度”如何?
2. **竞品分析:** 张辽的防守策略是什么?他的兵力部署、巡逻路线、换防时间,这些是我们的“竞品情报”。
3. **痛点挖掘:** 合肥城最缺什么?是盐?是铁?还是娱乐活动?
一个月后,一份厚厚的《合肥市场调研及可行性分析报告》摆在了孙权面前。
孙权指着报告说:“大家看,数据显示,合肥城内,百姓对曹军的‘高压政策’怨声载道,而且城内缺盐,盐价是外面的十倍!”
“所以,”孙权一拍桌子,“我们的打法变了!不是‘强攻’,是‘精准营销’!”
他命人用船运了大量的盐和布匹,停在合肥城外,然后大肆宣传:“江东孙权,关爱合肥百姓!免费送盐送布啦!”
合肥城的百姓一听,疯了。曹军不让他们出城,他们就晚上偷偷用绳子把篮子放下来,从江东军这里换物资。
没过多久,合肥城内人心浮动,张辽的军队军心涣散,连他自己都怀疑人生:“我守的是城,还是一座监狱?”
最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合肥的守城士兵自己打开了城门,迎接孙权的军队进城。他们不要战争,他们只要盐!
孙权兵不血刃,拿下了合肥。他站在城楼上,感慨万千:“看,这就是‘降维打击’。”
**第三幕:企业并购——从“对抗”到“文化输出”**
天下大势,已渐渐明朗。蜀汉在诸葛亮的“内卷式”管理下,效率低下,百姓疲敝;曹魏在曹叡死后,内斗不休,日渐衰弱。
孙权知道,一统天下的时机到了。
但他还是不想打仗。打仗,是最低级的“市场竞争”。
他成立了“天下统一项目组”,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企业文化输出”。
他命人编写了一本名为《江东模式:幸福生活的99个细节》的小册子,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画,介绍江东的“企业文化”:每天工作八个时辰,多出来的时间可以搞娱乐;逢年过节有福利,生孩子有补贴;官员不许欺压百姓,否则要扣“KpI”……
这本小册子,被印了数百万份,通过商队、探子,像病毒一样传遍了魏国和蜀汉的每一个角落。
魏国和蜀汉的百姓一看,都炸了锅:“凭什么江东人过得那么好?”
“我们也要八小时工作制!我们也要福利!”
一时间,魏国和蜀国内部,罢工的罢工,示威的示威,整个社会系统陷入了瘫痪。
诸葛亮在五丈原,看着手里的《江东模式》,气得吐了最后一口血,喃喃道:“我算尽天机,却算不过……这该死的‘企业文化’……”
**最终幕:上市敲钟,一统天下**
最后,魏国和蜀汉的统治者,主动派来了使者。
他们不是来投降的,是来“学习”的。
“孙主公,求求您,把你们的‘管理模式’也教给我们吧!我们快管不下去了!”
孙权在金陵的宫殿里,接待了他们。他穿着一身休闲的“龙袍”,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不是一个皇帝。
他没有接受他们的投降,而是和他们签订了一份《天下一体化战略合作备忘录》。
他宣布,成立“大汉联合体”,自己担任“首席cEo”。魏国和蜀汉,成为“联合体”下的两个“分公司”,原来的国王和皇帝,变成了“分公司总经理”。
在“大汉联合体”成立的当天,孙权在金陵的城楼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上市敲钟”仪式。
他敲响的不是钟,而是一面巨大的战鼓。
“咚——!”
鼓声传遍天下。
孙权对着下面欢庆的万民,露出了一个属于项目经理的、心满意足的微笑。
“项目,圆满交付。”
他终于可以退休,去夏威夷(古代版)享受他梦寐以求的摸鱼生活了。而整个天下,都在他设计的“项目”里,平稳而高效地运转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