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北方民谚云: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王家庄,初四烙饼卷鸡蛋。
初二中午在家吃完了面,池宿一家开始着手收拾行李。为了方便,池笙他们并未购买火车票,而是租了一辆SUV。
因为池笙本身就是孤儿,舒杨家在滨津市也没什么亲戚,只有外婆家的亲戚全都集中在老家——齐鲁省周亭县。
两地相距差不多五百多公里,一路上池笙与舒杨倒着开了不到六个小时,总算抵达了外婆的老家。
回到老家的那一刻,外婆都不用人扶着了,走路非常快,往前走了十几米忽然站住了脚步,因为眼前的景象和几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自己就好像来到了一个特别陌生的环境。
这时,从村口走出来几个老人,与外婆交谈了几句后,便互相抱在了一起。
他们喜极而泣,互相攀谈了一番后,将池宿一家接到了外婆弟弟家。
在外婆的老家呆了一段时间,外婆倒是非常忙,几乎一天来好几拨亲戚。
池宿一家四口光是应付这些亲戚,就有些应接不暇了,好不容易消停了,又开始吃流水席。
好吃归好吃,却架不住天天大鱼大肉的啊,吃再多也会觉得腻。再加上成天在小县城里无所事事,池宿只能干溜达。
舒杨倒还好,拿着画板到村头高地去写生,池笙拿着笔和一个笔记本走街串巷。池宿问自己老爹这是干什么?池笙说好多民风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渐渐失传了,趁着自己还走得动,去转一转,把能找到的都记载下来,回去整理一下。
别看这个小县城,其实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最早战国时期的许多国都就离这里不远,最远的也就二百来公里。
随后池笙指向那个祠堂说,这个祠堂起码也得将近两千年了,虽然有翻修的痕迹在,不过村民对这个祠堂保存的很好。
由于池笙说的好多涉及到历史,一下子勾起了池宿的兴趣,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池宿也是心血来潮找池笙要了一个新的笔记本,池笙一边说,一边记。
比如那个年代什么样的建筑风格,文字特性是什么样的?什么朝代,房屋的布局是如何,建筑风格是啥样特色。加上风土人情,结合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体系。
池宿不光是记,就连看到建筑物上的符号也是采取简单的素描记下来,池笙见儿子这么认真,估计是因为他们两口子考古的影响吧?于是好奇地问池宿,你上学时要是听讲这么认真,估计也不会这次掉那么多名次。
池宿听老爹没说几句正文又开始扯皮,也懒得跟他解释,佯装没听到,找到一处看不懂的团或者物件就问池笙,他们的由来以及什么含义。见儿子对历史如此上心,池笙也是没继续逗他,反而事无巨细地给池宿掰开揉碎地进行讲解。
在周亭县住了差不多一个礼拜,池宿跟池笙的小记事本已经写满了,外婆也只得依依不舍的跟家里的亲戚意义道别,并且约定,待池宿上大学后,搬回老家,安享晚年。
之后的几天,池笙带着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三天的时间,绕了大半个齐鲁省,最终绕道来到了京城市。
那时候的京城市用不着进京证,池笙将车开到二环内的一个胡同口,便打电话。
没一会儿,一个五十多岁的半大老头从胡同里小跑着出来了,一见池笙便跟他抱在了一起。
不用多说,这个就是老罗了,池笙从后备箱拿出了几瓶自己珍藏的酒。
于是便在老罗家住下了,看着他们成天聊以前的事,外婆都有些坐不住了,她将池宿拉在一边说,估摸着咱们在京城得住些日子,要不配她转转。
池宿点头称是,成天在四合院里要么就是胡同周围溜达,早就给他憋坏了。
在老罗的安排下,手底下的人开车带着池宿跟外婆在京城各个着名景点转了转。
趁着池宿和外婆外出,舒杨和池笙通过老罗联系上他们的直属领导,对于这十几年的工作做一个汇报。
毕竟在西欧,条件有限,有些事情不能做得过于明显,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这一天,池宿正陪着外婆在原来的皇家公园转悠,只听背后有人叫他:“池宿?想不到你来京城了呀。”
池宿扭头一看,竟然是徒生会的齐竞。
想到京城市徒生会的大本营,池宿也对齐竞的出现见怪不怪:“是啊,陪父母来一趟,见见老同事。这不在他们家憋了两天,憋坏了,跟外婆出来散散心。”
外婆见池宿在京城还有认识人,虽说觉得有些奇怪,毕竟自己外孙有自己的圈子也不好过问,于是扯个理由往前面唱戏的地方去了,说聊完了去那边找她。
“你们跟兴华联合怎么样了?快解决了吗?”
齐竞一上来就是开门见山,池宿对于这类事也是相当无语,当初见到徒生会的人加上敖煊那副好战的德行,感觉不久的将来,或许有一天会跟他们有冲突。
原来还有班君实他们当挡箭牌,等跟兴华联合清算完毕后,那些高三的也差不多该退出舞台了,自己到时候如何面对徒生会这么庞大的组织呢?
“开学后,估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得算总账了......”
“是嘛......起码你还有些盼头,我这边算是没头了......”
齐竞说话的时候,神色黯然了下来。池宿见他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也是懒得搭理,看着原皇家园林的景色,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一样。
看到池宿这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齐竞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这好心跟你吐吐槽,你装作没事儿人一样哈?未免有点儿不尊重人了吧?
“你就不好奇,我为啥郁闷吗?”
“不好奇,又不关我的事,我何必在这操心?”
尼玛,算你狠!
心里这么想,可齐竞嘴里却没说出口:“现在的徒生会因为封雄哥的隐退,分裂成为三个派系:原本按照封雄哥的安排,是想安排我成为徒生会第二任的会长;结果管亦宁的派系不干了,之前他与敖煊对着干,就是想争下一任会长的职位;原来自己跟敖煊还有管亦宁的关系挺好的,因为这件事,敖煊也带着他的一些死忠想要自立门户,并且要趁机一口气夺走会长之位。”
“你看他俩谁顺眼,就把会长交给他们不就得了?”
“我倒是想,可是我被赶鸭子上架了啊,结果原本被我们徒生会压得死死的众学校也开始造反,以北师大附中的宁卓为首,起码一少半的学校都对我们竖起了反旗。光是应付管亦宁跟敖煊我就有够头疼,现在还要分散精力将其他学校镇压下去......”
池宿见齐竞越说越上头,他心中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于是便想扯找自己外婆的理由离开。
可齐竞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池宿的那点儿小心思他怎么会看不透,他一把拉住池宿道:“下午你要是闲着无聊,跟我去我们徒生会转转去呗?”
“不去,我爸妈难得从国外回来,出了正月就要回西欧了,再回来最快也得是我高考以后,你算算,起码得有一年半。我还不趁此时机多陪陪他们?”
“少来这套,我还不知道你?你不去是吧?我去找你外婆聊聊,看她答应不答应,顺便给敖煊打个电话。想必他一定会对你热情招待的!”
生捆我是吧?有你这样的吗?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我去能干嘛?谁也不认识,看戏?尤其你这德行的能让我安心看戏?多半就是想找个借口把我拖下水!不去!老子今天吃了秤砣铁了心了!就不去!
见硬的不行,齐竞又开始来软的:“毕竟咱们认识一场,你们参加比赛我还给你们捧场呢,你就这么不给我面子?”
“咱俩很熟吗?再说你们来捧场是我邀请的?不是班君实他大包大揽让你们来的吗?你去找他啊!我保证,他绝对比我靠谱多了!”
“我倒想联系他,联系不上啊,就算联系上了,这么大老远的他来得了吗?听说他最近不是一直找人治病去了吗?”
治病?卧槽,我怎么没听说。还是你们徒生会牛掰啊,什么消息都躲不开你们的情报网。
见池宿有所迟疑,齐竞趁热打铁道:“所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你这时候到京城,我觉得属于命运的使然,随意说,你还是下午跟我走一趟吧!我拼了命,也会保证你的安全!”
呸!你说的话老子一个字都不信!现在说得好听,到时候就不是你了!出了事保准儿一股脑把我推出去吸引火力!
倒不是池宿小心眼,换做是他自己,也会这么做。甭管怎么说,先给对方忽悠瘸了,才是正题。
齐竞本待又要说些什么,只见远处跑来了两个人,贺辛与杨薇。
见到两人着急忙慌的样子,齐竞问道:“出了什么事了?”
“北大附中。”贺辛说话还是那么言简意赅,杨薇也不想齐竞继续猜便道:“就在刚才,北大附中的宁卓集结了三十多个人跟敖煊起了冲突,敖煊跟他们大打出手,结果他们双双进了医院;没想到敖煊刚出医院不久,北大附中旗下的学校又来了十几个人拿着棍棒将敖煊堵在了医院门口。敖煊二话没说就跟他们继续开打,最后敖煊带着新伤重新进医院治疗。这事闹得有些大,警察已经来到医院将治疗完毕的敖煊带走了。”
杨薇将刚才的情形简单叙述了一下,齐竞顿时陷入了思考。池宿本想趁他们不注意开溜,没想到被齐竞一把抓了回来:“原定的下午谈判,没想到宁卓上午就找人先搞定了敖煊是吗?还好,我朋友来了,听说咱们遇见事儿了,主动请缨帮忙。”
两人好奇地扭过头,见是池宿他俩大吃一惊——这个滨津市的新星怎么会出现在京城呢?
现如今徒生会一年两次的大会刚结束没多久,很多各地的好手早已经回家,北大附中的宁卓就是瞅准了这个空隙对徒生会进行猛攻。好在只是着重对付敖煊那一派,管亦宁在旁看戏,估计是看敖煊撑不住后再出手摆平此事。
被齐竞无中生有这么一说,池宿只觉得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开始奔腾,不过看他们急切的样子,自己不帮忙说不过去,但是帮忙归帮忙必须与齐竞约法三章:“要记住,不要说我是谁。这件事我就算帮忙了,你们的官网上也不能提及此事,如果你可以保证,我就帮,不能保证的话,那咱们只当没见过。”
看到池宿松了口,齐竞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放心!放心!我办事向来靠谱的!”
齐竞那敷衍的德行,让池宿十分不爽,现在答应得好好的,扭脸你特么就不承认!到时候真让我在网上露面,你会把责任推给什么管亦宁身上也说不定。
心里虽然这么想,可自己已经答应了,总不能反悔吧?
想到这里,池宿只得来到湖边唱戏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外婆,跟她说这些是自己在京城的朋友,下午自己想跟他们出去玩会儿。
外婆怎么会看不出池宿的心思?于是便说,先跟我回趟你罗叔那里,让你父母跟罗叔放心。可是别怪我没嘱咐你,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你可别给家里还有罗叔惹祸添乱才是。
池宿无奈只得一个劲儿点头。
将外婆送回去后,池宿走出胡同只见齐竞和杨薇、贺辛三人已经在胡同口等着了。
这也就仗着他初来乍到对地理环境不熟悉,否则的话京城的胡同好几个出口,自己一定扭脸就跑。何必跟他们掺和在一起?
齐竞怕池宿临时变卦,连忙上前跟贺辛一左一右将他架住。杨薇见状打了一辆车,随后出租便朝着城北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池宿心里直犯嘀咕,这叫什么事?大正月的出门碰见了个鬼!看样子认识人太多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也罢,先去看看情况,万一双方谈不拢混乱之下,自己溜之大吉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