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黄河畔炊烟:农耕滋养的人口潮

晨雾漫过黄河中游的冲积平原时,李伯已扛着石犁站在自家田埂上。田垄里的粟苗刚过脚踝,嫩绿叶片上沾着的露水,映着东方天际初升的朝阳——这是他今年种下的第三块粟田,比去年足足多了一倍。

“阿父,阿弟说今日要去河湾捕鱼,我能不能跟着去?”十岁的儿子阿禾拎着藤编鱼篓跑过来,裤脚还沾着田边的泥土。李伯放下石犁,伸手拍掉儿子裤脚上的泥块,目光扫过不远处连片的田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去吧,让你阿弟多留意水情,莫要去深水区。对了,傍晚记得把新收的粟米送些去邻村的王婆家,她家里只有两个女娃,今年的田怕是种不过来。”

阿禾应了声,蹦蹦跳跳地跑向河湾。李伯望着儿子的背影,又转头看向村落——不过十年光景,曾经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李家部落,如今已扩展到近百户,房屋从最初的半地穴式土屋,变成了如今的木骨泥墙房,甚至有几户人家还在屋前搭起了晒谷的木架。

村落中央的空地上,几个妇人正围坐在一起筛选粟种,她们身边的竹筐里堆满了饱满的粟粒,不时有孩童在空地上追逐嬉戏,笑声顺着黄河的风飘向远方。“李伯,今年的粟种看着比去年还好,咱们部落怕是又要添丁了!”筛中的张婶抬起头,笑着朝李伯喊道。

李伯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前几日去上游的马家部落换农具,人家部落今年新添了二十多个娃娃,咱们部落也不差,这半年就添了十二个。照这样下去,再过几年,咱们怕是要往东边的平原再拓些田出来了。”

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部落的首领带着几个青壮从外面回来。首领勒住马,翻身跳下,手里拎着一张兽皮,脸上满是喜色:“好消息!方才在下游遇到了孙家部落的人,他们说长江那边的部落已经种出了水稻,产量比粟米还高,邀咱们明年开春派些人过去学种稻子!”

“水稻?”李伯眼睛一亮,“就是传闻中能在水里种的谷物?”

“正是!”首领将兽皮铺在地上,指着上面用炭笔画的稻田图案,“孙家部落的人说,长江流域水多,种水稻再合适不过,若是咱们能学会,往后部落的粮食就更不愁了,人口还能再翻一倍!”

空地上的妇人们听到这话,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围了过来。张婶搓着手,脸上满是期待:“那可太好了!我家阿妹去年嫁去了下游的部落,若是能种水稻,往后她那边也能多存些粮食,冬天就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

首领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咱们黄河流域的部落这几年靠着粟米、黍米,人口翻了一番,长江那边的部落靠着水稻,人口也涨得快。再过些年,说不定咱们黄河、长江的部落就能连成片,到时候咱们人族,就能在这洪荒大地上站稳脚跟了!”

二、长江边稻浪:水泽里的新希望

长江下游的沼泽边,阿蛮正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插进水里。她的衣袖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胳膊,裤脚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泥水,却丝毫不在意。这片稻田是她和部落的人花了三个月才开垦出来的,从疏通水渠到翻耕土地,再到育秧苗,每一步都凝聚着部落所有人的心血。

“阿蛮,歇会儿吧,喝口水!”部落的长老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陶壶。阿蛮直起身,接过陶壶喝了一口,甘甜的泉水顺着喉咙滑下,缓解了半日劳作的疲惫。她望着眼前绿油油的秧苗,脸上满是笑意:“长老,您看这秧苗,长得多好,再过几个月,咱们就能吃上新米饭了!”

长老笑着点头,目光扫过远处的部落:“是啊,想当年咱们部落刚迁到这里的时候,只有三十多口人,靠着捕鱼、打猎过日子,冬天常常饿肚子。自从学会了种水稻,这才三年,人口就涨到了一百多口,还盖起了新的房屋,连周边的小部落都来投靠咱们。”

阿蛮顺着长老的目光看去,只见部落的房屋沿着长江岸边依次排开,有几户人家正在盖新的木房,青壮们扛着木头来回穿梭,妇人们则在屋前的空地上晾晒渔网和兽皮,孩童们在河边嬉戏,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水鸟在稻田上空盘旋,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

“长老,昨日西边的林家部落派人来,说他们那边也想种水稻,想请咱们派些人过去教他们开垦稻田、育秧苗。”阿蛮想起昨日的事,对长老说道。

长老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应该的。咱们人族本就是一家人,互相帮衬着,才能越来越好。你明日就带着几个有经验的妇人过去,好好教他们种水稻。对了,把咱们育好的秧苗也带些过去,让他们能早些种上。”

阿蛮应了声,心里满是欢喜。她想起三年前,自己还是个只会捕鱼的小丫头,是部落的长老从黄河流域的部落请来人教大家种水稻,如今自己也能教别的部落种水稻了。她低头看着水里的秧苗,仿佛看到了几个月后稻浪翻滚的景象,看到了部落的人捧着新米饭时的笑脸,看到了人族在这长江流域生根发芽、日益壮大的未来。

三、部落连成片:人族的燎原之势

深秋时节,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平原上,一场盛大的部落联盟大会正在举行。来自黄河流域的李家部落、马家部落、孙家部落,以及长江流域的阿蛮所在的部落、林家部落等十几个部落的首领,齐聚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共同商议人族未来的发展。

平原中央的高台上,李家部落的首领手持一面用兽皮制成的旗帜,旗帜上画着黄河与长江交汇的图案。他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声音洪亮地说道:“各位首领,各位族人!咱们黄河流域的部落,靠着粟米、黍米,人口翻了一倍;长江流域的部落,靠着水稻,人口也涨得飞快。如今,咱们黄河、长江的部落已经连成片,人口加起来足足有上万人!”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农具和武器,脸上满是自豪。阿蛮站在人群中,看着台上的首领,心里满是激动。她想起自己部落刚迁到长江边时的景象,再看看如今的人族,不禁感慨万千。

“但是,咱们不能满足于此!”李家部落的首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洪荒大地广阔无边,除了黄河、长江流域,还有很多地方适合咱们人族居住。咱们要继续开垦土地,种植谷物,让更多的部落加入咱们,让咱们人族的足迹遍布洪荒大地!”

“说得好!”长江流域的部落长老站起身,高声说道,“咱们还要互相交流经验,黄河流域的部落可以教咱们种粟米、黍米,咱们长江流域的部落可以教大家种水稻。咱们还要一起打造更好的农具,开垦更多的田地,让咱们人族的粮食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兴旺!”

台下的人们纷纷点头,掌声和欢呼声再次响起。阿蛮看着身边的族人,看着来自不同部落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从今天起,人族将迎来新的发展,黄河、长江流域的部落将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属于人族的未来。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平原上,将人们的身影拉得很长。部落联盟大会结束后,人们开始准备返回自己的部落。阿蛮和几个族人一起,扛着新换来的粟种,踏上了返回长江边的路。路上,她看着路边的田地,看着远处的村落,仿佛看到了几年后,人族的部落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甚至更远的地方,看到了人族在洪荒大地上日益兴旺的景象。

夜幕降临,黄河与长江的岸边亮起了点点灯火,那是人族部落的篝火。火光映照着人们的脸庞,映照着成片的田地,也映照着人族未来的希望。在这片洪荒大地上,人族正以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四、器物革新:农耕背后的“巧思”助力

黄河上游的铁匠铺里,火星溅落在青石板上,发出“噼啪”声响。老铁匠王翁正抡着铁锤,反复敲打一块烧得通红的熟铁,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滑落,却顾不上擦拭——他正在打造部落里新设计的曲辕犁,比之前的直辕犁更省力,还能深耕土地。

“王翁,您这新犁真能让耕种快一倍?”守在一旁的年轻后生阿石忍不住问道,手里还攥着之前用坏的直辕犁部件。王翁停下铁锤,用铁钳夹起烧红的铁坯浸进冷水,“滋啦”一声白雾升腾,他才开口:“去年冬天去鸿蒙宗外门听课,那仙师说‘器物顺其形,方能省其力’。你看这曲辕,转弯时不用抬犁,妇人都能驾着牛耕,往后一户人家能种的地,可比从前多三成!”

说话间,王翁已经将冷却的犁头打磨光滑,阿石凑上前细看,只见犁尖锋利,犁身弧度恰到好处,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要是这犁能传遍所有部落,咱们人族的田地怕是要连到山脚下了!”王翁笑着点头,又从墙角拖出一个陶瓮,里面装着新烧制的曲辕犁图纸:“昨日马家部落派人来要图纸,我已经画了十多张,明日就让人送过去。咱们人族要兴,光靠力气不够,还得靠这些‘巧心思’!”

与此同时,长江边的陶器坊里,一群妇人正围着新出窑的水田陶罐忙碌。陶罐口窄底宽,侧壁有细密的漏水孔,是阿蛮部落新发明的“灌溉罐”——将罐装满水埋进稻田,水会顺着孔慢慢渗出,不用再靠人力一桶桶浇水。

“阿姐,这罐真好用!昨日我家那亩秧田,埋了三个罐,一天都不用去浇水,秧苗长得比别家的还精神!”年轻妇人阿翠捧着陶罐,脸上满是欢喜。负责制陶的林婶笑着说:“这是上月去黄河部落换粟种时学的,他们用这罐浇粟田,咱们改了改尺寸,用来浇稻田正合适。等过几日,咱们再烧些送去上游的部落,让大家都省些力气!”

器物的革新像春风般吹遍黄河、长江流域。从省力的曲辕犁、灌溉陶罐,到能储存更多粮食的尖底粮仓,再到便于运输的竹编背篓,每一件新器物都让农耕效率大大提升,也让人族有了更多精力开垦新田、繁衍人口。

五、教化传习:人族文明的“薪火”绵延

黄河中游的“传习坪”上,几十名来自不同部落的孩童围坐在石墩旁,听白发老者讲述“辨五谷、识节气”的知识。老者手里拿着一束粟穗、一粒稻种,轻声说道:“这粟米喜旱,要种在高坡上;水稻喜水,得种在河边沼泽。春分播种,秋分收获,误了节气,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孩童们睁大眼睛,认真记着,时不时举手提问。来自长江边的孩童阿禾问道:“老爷爷,咱们长江边的水稻,能不能种到黄河边呀?”老者笑着摇头:“各地水土不同,就像咱们人族,黄河边的人习惯吃粟米,长江边的人喜欢吃米饭,得顺着水土来。但咱们可以把种水稻的法子教给黄河边的人,他们也能在河边低洼处种些,这样大家都能吃到更多粮食。”

传习坪的另一侧,几个部落的青壮正在学习“筑屋术”。来自马家部落的工匠手持木尺,在木板上划出线条:“盖木骨泥墙房,得先打牢地基,木柱要埋深三尺,泥墙要混着稻草,这样下雨才不会塌。”青壮们一边听,一边动手搭建简易木屋,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没人叫苦——他们知道,学会了筑屋术,就能帮自己的部落盖起更结实的房屋,让族人免受风雨侵袭。

这样的“传习坪”,如今在黄河、长江流域随处可见。来自鸿蒙宗的外门弟子会定期来传授知识,部落里的老者也会将祖辈积累的农耕、生存经验传给后辈。从辨识草药、治疗小病,到制定部落规矩、调解矛盾,再到记录部落大事的“绳结记事法”,人族的文明正通过这样的教化,一点点积累、绵延,成为支撑族群大兴的“精神骨架”。

六、万族相和:洪荒大地上的“新图景”

深秋的黄河渡口,一场热闹的“部落交易会”正在举行。来自黄河流域的部落带来了饱满的粟米、结实的农具,长江流域的部落则运来香甜的稻米、精致的陶器,甚至还有南方部落送来的珍稀草药、兽皮。

渡口边,李家部落的首领正和来自“青丘狐族”的使者交谈。狐族使者手持一卷兽皮地图,笑着说:“你们人族的粟米香甜,我们狐族愿意用西山的铁矿换。这地图上标着铁矿的位置,往后你们打造农具,就不用再愁没有好铁了。”首领接过地图,感激地说道:“多谢狐族相助!明年春天,我们会多送些粟米过去,还能教你们种些耐寒的谷物。”

不远处,几个“熊族”的壮汉正帮人族部落搬运粮食,他们力大无穷,一口就能扛起半袋粟米。人族孩童围着熊族壮汉,好奇地摸他们厚实的皮毛,熊族壮汉也不恼,还会从怀里掏出野果分给孩童。

这样的“万族相交”,在如今的洪荒大地上已不罕见。随着人族人口增多、部落壮大,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畏惧其他族群,反而凭借丰富的粮食、实用的器物,与周边的温和族群建立了友好关系。狐族提供铁矿,熊族帮忙劳作,鹿族分享草药,人族则以谷物、农具作为回报。

夕阳下,渡口的交易渐渐收尾,各族人满载而归。李家部落的首领望着远去的狐族、熊族使者,又看向身边成片的田地、热闹的部落,心中满是感慨:曾经,人族在洪荒中艰难求生;如今,靠着农耕、器物、教化,靠着与万族的友好相处,人族终于在黄河、长江流域站稳了脚跟,甚至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有活力的族群。

夜色渐深,黄河、长江的岸边,一座座部落的篝火接连亮起,映照着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映照着人族大兴的繁荣景象。从人口倍增到部落绵延,从器物革新到文明传习,再到与万族相和,人族正以自己的方式,在洪荒大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盛世篇章”,而这篇章的每一笔,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七、灾厄应对:人族的“共守”智慧

入冬的第一场寒潮来得猝不及防,黄河下游的几个部落一夜之间被积雪压垮了十余间土屋。消息传到部落联盟时,李家部落首领当即召集各部首领议事,烛火在联盟议事的石屋内跳动,映着众人凝重的脸。

“我部落还有二十间空置的木骨泥墙房,可先接受灾族人过来住!”长江流域的阿蛮率先开口,她身后的部落长老补充道:“咱们还存了三成的干稻,可分一半给受灾部落,撑到开春没问题。”

马家部落首领也紧跟着起身:“我部落的铁匠铺能连夜赶制铁锹、木锯,明日一早就派人送过去,帮他们清理积雪、重建房屋。”其他部落首领也纷纷响应,有的提出派青壮帮忙修缮,有的表示愿意分享御寒的兽皮——不过半日,一份详尽的救灾方案便定了下来。

三日后,阿蛮带着部落的青壮和物资赶到受灾部落。只见原本破败的村落里,各族人正合力清理积雪:熊族壮汉用肩膀扛着断裂的木梁,人族青壮挥动铁锹铲雪,妇人们则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熬煮热粥,孩童们也懂事地捡拾枯枝生火。

“阿蛮姐,你们可来了!”受灾部落的少年阿木跑过来,脸上冻得通红,却难掩感激,“昨日马家部落送来了铁锹,咱们已经清出了大半积雪,再过几日就能盖新屋了!”阿蛮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身后的粮车:“这是部落的干稻,够大家吃两个月,等开春了,咱们再帮你们开垦新田,把损失补回来!”

这场寒潮过后,部落联盟还专门制定了“灾厄共守”的规矩:各部落需预留两成粮食和三成房屋应对突发灾厄,每年秋收后还要集中训练应对雪灾、洪灾的技能。正是这份“共守”的智慧,让人族在洪荒的无常灾厄中,一次次守住了族群的根基,也让分散的部落愈发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八、血脉联结:人族的“同源”认同

次年开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部落共同举办了一场“祭祖大典”。大典设在两河交汇的高台上,高台中央立着两根刻满绳结的木柱——左边木柱记录着黄河部落的迁徙脉络,右边则刻着长江部落的繁衍历程,而木柱顶端交汇的地方,刻着一个简单的“人”字。

各族人穿着整洁的麻布衣裳,手持粟穗、稻穗,依次走上高台,将谷物撒在木柱前的土坑里。伏羲的魂体受龙宇之托,悄然降临在高台上空,看着下方虔诚的人族,眼中满是欣慰——曾经分散求生的小族群,如今已形成了清晰的“人族”认同。

“咱们黄河部落的先祖,曾在昆仑山下躲过凶兽;长江部落的先祖,曾在沼泽边种下第一株水稻。”主持大典的长老声音洪亮,传遍整个高台,“可不管是黄河的粟,还是长江的稻,养的都是咱们人族的血脉!从今日起,咱们都是‘华夏’人族,要共守这片土地,共护咱们的族人!”

台下的人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得周围的草木微微晃动。阿禾牵着来自长江部落的孩童阿水,将两人手中的粟穗和稻穗一起撒进土坑:“阿水,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教你种粟米,你教我种水稻好不好?”阿水用力点头,两个孩童的笑脸,恰是人族血脉联结的最好缩影。

大典结束后,各部落还交换了族中孩童,让黄河的孩子去长江部落学种稻,长江的孩子去黄河部落学种粟。这种“孩童互养”的方式,让两河流域的人族从小便知晓“同源”的血脉,也让“华夏人族”的认同,深深扎根在每一代人的心中。

九、望向远方:人族的“拓土”雄心

夏收过后,李家部落的首领站在黄河岸边,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手中攥着一张新绘制的地图——这是部落的探路队用三个月时间,勘察出的黄河以北的新地域。地图上标注着可开垦的平原、能饮用的水源,甚至还有几处适合搭建村落的平缓山坡。

“首领,探路队回来了!”身后传来青壮阿石的声音,他身后跟着几个风尘仆仆的探路队员,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北边的平原比咱们现在的田地还肥沃,而且没有凶兽出没,只要疏通几条小河,就能种粟米、黍米!”

首领接过探路队员递来的泥土样本,放在鼻尖轻嗅——泥土湿润松软,还带着草木的清香,确实是上好的耕地。他抬头看向身边的各部首领,眼中满是雄心:“咱们黄河、长江流域的部落已经连成片,人口也快突破两万了。如今北边有新平原,南边有开阔的丘陵,正是咱们人族拓土的时候!”

“我部落愿意派五十名青壮,先去北边搭建临时村落!”马家部落首领率先响应,阿蛮也紧跟着说道:“长江部落可以派懂水利的人,帮北边的部落疏通河道,保证灌溉!”

几日后,一支由各族青壮组成的“拓土队”踏上了北上的路程。他们带着粟种、稻种,扛着新打造的农具,背着御寒的兽皮,朝着未知的土地前进。队伍出发时,部落的人们都来送行,孩童们挥舞着小手,喊着“早去早回”,老人们则站在原地,望着队伍远去的方向,眼中满是期待。

拓土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而黄河、长江流域的村落里,新的房屋仍在不断搭建,田地里的谷物长势喜人,孩童们的笑声回荡在田野间。此时的人族,已不再是洪荒中渺小的族群——他们凭着农耕的根基、器物的助力、教化的传承、共守的智慧,以及同源的认同,正一步步将足迹伸向更广阔的洪荒大地,书写着属于人族的“大兴”传奇,也为日后三皇五帝的盛世,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末世重生:我觉醒了双系统?最豪赘婿陆枫纪雪雨我在古代逃荒路上如鱼得水万界独尊玄天战尊傲气凌神教授家的小姑娘恶毒女配不按剧情走从火影开始卖罐子阴神司探登高者寡六零:老太搞事业,养崽崽日常相公失忆后,医妃带空间养崽穿书女配和未婚夫恋爱的甜甜日常官道之1976军阀:从县长开始征伐天下星际毛绒绒陆沉周若雪无删减完整版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小公爷,夫人带前世记忆重生救府末世金丝雀到年代文的摆烂人生带雨梨花祁同学,真的不继续追了吗重生四岁小玄师,别怪我无情以大针蜂开局的异世界宝可梦之漫威:搞笑角色摆烂日常超神:我真不想成神!快穿:我修仙回来了,渣渣速退恃娇宠宫廷双姝:权谋与情丝剑道初心女尊:当白切黑皇女遇上土匪郎君庶女发癫日常肖靖堂升职记窝囊女婿三年被瞧不起岳风柳萱崩坏:终末之诗变成动物后才知道摆烂有多香暗恋,你是我的遥不可及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叫你当炮灰,你转身毒翻全场?和死对头影帝穿越古代逃荒赢麻了斩神:转生黄泉,践行虚无之路!玄学大佬驾到,万千恶鬼瑟瑟发抖恶毒女配一心求死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陶园田居,悠闲的山村生活修真需要高科技摸金校尉:大赦天下别人啃老我啃小,我的儿子是大佬国运:失忆的我要扮演张麒麟
墨坛书屋搜藏榜:萌宝被抛弃后:被全国兵哥哥宠哭养猪小能手穿七零首长见面要毁婚?后来被钓成翘嘴盗墓:开局探索金国大将军墓甜!漂亮军嫂海岛寻夫后被宠上天绝世邪神奥特:黑暗洛普斯的奇妙冒险!雷符当纸抽用,我还怕你红白撞煞吗?离婚当夜,被豪门继承人搂着亲王妃强势回归,被休摄政王追妻忙救命,霍爷的小傻妻野又撩我的老领导是李云龙天地道君要回家神豪系统之打造奢华娱乐帝国尸兄:从葫芦娃到尸皇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在团内当团宠的一天我以前好像很厉害龙族:开局拐走夏弥自创超凡体系你好!亲爱的小狼!从开始的左道生涯[综]万界旅行社医妃入怀,王爷你就宠她吧八零偏执大佬的娇软白月光新时代的女奥特2被甩后,嫁给了他死对头蜡笔小新:我的校园青春仙路漫漫吾终将问鼎!悍姐好种田替嫁残疾大佬后他站起来了崩坏:带着女武神写二创盗墓同人之换个姿势穿小哥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正阳门下:东南亚之主魔道少主的我,功德成圣了靖康物语之塞北帝姬泪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春日云烟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呆萌女撩了臭屁腹黑影帝神起在风华我与你不止于此鬼灭:琉璃化雪安陵容重生之我一胎俩宝了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极品废柴召唤师萌娃分配主神解约回国后,归国爱豆的巅峰之路接受封印吧,仙子萌学园之复活之战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萌宠特攻开局绑定六道系统,雏田是我的了公子,陛下他又吃醋了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七零:洞房夜改嫁隔壁禁欲军少明末龙旗修仙炼妖记在漫威里的魔导士重回五百年前,我成了天下第一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娇妻玩得太花,我们离婚吧穿成猫后,和疯批顶A假结婚了快穿:系统不易,亲自卖艺都市妖皇:我的系统能百变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救命!神说要与我共生玄幻召唤师,另类修行火影之山中同学的忍界生活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全民转职:我是剑仙我和兄弟祸害大明快穿:这个男人怎么越来越疯?人在泰罗,和光太郎称兄道弟佛子禁欲难攀?可他红眼喊我宝宝末日:重启修仙路尼巴鲁的猫谁说我只是剑修的?我是齐修啊全球军训:我开局激活军衔系统人性的那些事儿九域天棺综漫大佬看我剪的视频,打赏催更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穿越后,全修真界都是她的忠犬!挣钱一本通未来武神:我练的是独孤九剑!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欢喜:做宋倩背后的男人,推风水轮流转,今生我为王知意的平淡生活都市无常令虐徒就变强,我抽出绝世女剑仙!没有迪迦的世界乱世求生录:我的三国星光织梦人穿书冤种暗卫,寿终正寝很难吗?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明末,钢铁的洪流滚滚向前凤归沧海:卿与辰兮共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