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帝居濮阳城已三载,这日晨起便觉心绪不宁,立于议事殿阶前抬首望时,只见东方天际竟飘着几缕异常的灰白气霭——那气并非云絮,而是凡人魂魄被仙门术法强行牵引、离体时散逸的本源灵光。他指尖掐诀算了片刻,眉头骤然拧起,转身大步踏入殿内,案上青铜鼎中祭祀的香灰簌簌落了半掌。
“传重、黎二位神将即刻入殿!”颛顼的声音沉得能压下殿外的风,守在殿门的侍卫见帝王神色凝重,不敢耽搁,提着衣摆往城郊的神坛方向奔去。此时的洪荒人族虽已在三皇治下脱了蛮荒,却仍有不少部落笃信“登天见神可得长生”,偏生近来有散修仙人图利,在各部落间兜售“引魂登天术”,声称能引凡人魂魄入天界见仙官,实则是拿凡人魂魄炼制成丹,只留一缕残魂返回肉身,看似得了仙缘,实则成了行尸走肉。
半月前,北方幽都部落送来急报,说族中一夜之间少了十七个青壮,皆是前日请过“仙人”做法的人家。颛顼派去的巫医查验后回报,那些青壮的肉身尚存,魂魄却只剩三成,余下的竟在百里外一座废弃洞府中找到——已被炼成了半颗浑浊的“引魂丹”。此事尚未平息,昨日南方云梦泽部落又传消息,说有仙人在部落里设坛,声称要选百人“登天朝圣”,今日天际的魂光,想来便是那些凡人的魂魄被强行引走了。
“陛下,臣重、臣黎奉命觐见!”殿外传来两道厚重的声音,身着玄甲的重与黎并肩而入。二人本是上古水神共工氏的后裔,因天生能通阴阳、辨神魂,被颛顼召来辅佐,三年间已帮着平定了三次部落动乱,是颛顼最信任的神将。
颛顼指着殿外天际,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怒意:“你二人看那气霭,又是凡人魂魄被强行牵引。如今仙凡界限愈发模糊,散修乱为,凡人遭殃,再这么下去,人族气运都要被这些邪术耗空了!”
重顺着颛顼指的方向望去,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臣昨夜巡查时,已在云梦泽边境发现那设坛仙人的踪迹,竟是三百年前逃脱的妖族余孽,专以凡人魂魄修炼邪术。”
“不止妖族余孽。”黎补充道,“臣查得,还有些仙门弟子为求速成,也在暗中效仿。他们以为凡人魂魄低微,取之无碍,却不知凡人乃盘古精血所化,魂魄中藏着人族气运,频繁损耗,不仅会让部落衰败,更会引动洪荒戾气。”
颛顼闻言,手指重重叩在案上的龟甲上:“洪荒初定,巫妖劫的余波尚未散尽,若仙凡再乱,怕是又要生祸事。朕意已决——绝天地通!命你二人分掌天地神权,重管天,黎管地,断了凡人与天界的随意往来,只留钦天监一处,由朝廷钦点的巫祝沟通上天,其余私引魂魄、私开天门者,一律以谋逆论处!”
重与黎对视一眼,皆躬身应道:“臣遵旨!”
三日后,颛顼在濮阳城外设下九丈高的祭天坛,坛上陈列着三皇传下的玉圭、青铜剑,以及九州部落进贡的五谷、兽皮。卯时三刻,重与黎身着祭天礼服,手持颛顼亲授的“分天印”与“镇地符”,登上祭坛。此时的洪荒天界,虽尚未有昊天正式建制的天庭,但已有仙门、妖族在九天之上开辟洞府,凡间的天门也多是自然形成的空间裂隙,散修仙人便是通过这些裂隙往返天地。
重手持分天印,纵身跃起,将印按在祭坛上空的虚空处。只见一道金色光柱从印中射出,直冲天际,那些隐藏在云层中的空间裂隙,竟在光柱中一一显形,如同空中裂开的黑色口子。重口中念念有词,分天印上的纹路愈发明亮,金色光柱化作无数金丝,缠绕住那些裂隙,将其缓缓闭合。每闭合一处裂隙,天际便传来一声轻微的嗡鸣,像是天地间的屏障又厚了一分。
黎则手持镇地符,在祭坛四周布下阵法。他将符纸点燃,灰烬落在预先画好的八卦阵中,阵眼处的十二块巨石突然亮起红光,顺着地面蔓延出无数红色纹路,将整个濮阳城乃至周边千里的土地都笼罩在内。这些纹路如同大地的脉络,凡人身处其中,魂魄便被稳稳锁在肉身里,即便有邪术牵引,也难以离体。黎一边布阵,一边对围观的部落首领说道:“此后凡人家中若有魂魄不稳者,可向当地官府报备,由钦天监巫祝作法稳固,切不可再信私设坛场的‘仙人’!”
坛下的部落首领们纷纷应和,此前因邪术失了族人的幽都部落首领,更是上前一步,对着祭坛躬身行礼:“陛下此举,是为我人族除害!我幽都部落愿派青壮,协助二位神将巡查边境,捉拿私开天门者!”
其他部落首领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坛下呼声震天。
重在天际闭合最后一处裂隙时,突然察觉到一股阻力——竟是云梦泽的那名妖族余孽,正试图以邪术强行撑开一道新的裂隙,将刚引走的百名凡人魂魄送往上界。重眼中寒光一闪,分天印猛地掷出,金色光柱化作一只巨手,抓住那妖族余孽的魂魄,将其从裂隙中拽了出来,摔在祭坛前的空地上。
“大胆妖邪,竟敢违抗帝命!”重落下身来,一脚踩在妖族余孽的胸口,“你以凡人魂魄炼药,害了多少性命?今日便让你魂飞魄散,以儆效尤!”
妖族余孽还想挣扎,黎已上前,将镇地符化作一道红光,打入其魂魄中。只听一声凄厉的惨叫,那妖族余孽的魂魄便在红光中消散,连一丝残魂都未留下。坛下众人见此,更是心神一凛,再无人敢有半分轻视“绝天地通”的法令。
七七四十九日后,重与黎终于完成了绝天地通的壮举。重将天地间的自然天门尽数闭合,只在昆仑虚、不周山等地留下几处由钦天监掌控的“官方天门”;黎则在凡间布下“镇魂阵”,凡人身处阵中,魂魄再难被随意牵引。颛顼帝亲自下旨,在各州设钦天监分署,选精通阴阳术法、品行端正的巫祝任职,负责沟通上天、祭祀神灵,以及处理凡间的魂魄异常之事。
这日,颛顼再次立于议事殿阶前,抬首望天时,天际已恢复了往日的澄澈,再无半缕异常的魂光。他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梧桐叶,嘴角露出一丝浅笑。身旁的重与黎也松了口气,黎说道:“陛下,如今仙凡界限分明,那些散修仙人再不敢肆意妄为,凡人部落也渐渐安定了。”
“这只是第一步。”颛顼望着远方的山川,“洪荒之大,总有漏网之鱼。你二人仍需率部巡查,不可懈怠。待朕将‘绝天地通’的法令传至九州,人族才能真正安稳。”
重与黎躬身应道:“臣遵旨!”
此时的昆仑虚鸿蒙宗,玄空正站在藏经阁的窗前,看着远方天际那道若隐若现的金色屏障,对身旁的源初七子说道:“颛顼帝此举,看似断了仙凡往来,实则是在护佑人族气运。洪荒要稳,需仙、凡、妖各守其道,绝天地通,便是立道的开始啊。”
源初七子中的长子玄阳点头道:“大长老所言极是。此前仙凡混杂,邪术滋生,已引动不少戾气,若不及时制止,怕是真要重蹈巫妖劫的覆辙。颛顼帝有魄力,人族大兴可期。”
玄空笑着捋了捋胡须,将手中记录“绝天地通”始末的竹简收入藏经阁:“此等大事,当载入史册,让后世知晓,人族如何在洪荒中站稳脚跟。”
而在九天之上的紫霄宫,鸿钧老祖睁开双眼,望着下方洪荒大地那道金色的天地屏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轻声道:“颛顼有帝王之才,绝天地通,不仅定了人伦,也为日后天庭建制铺了路。洪荒的秩序,总算要慢慢清明了。”
殿外的昊天与瑶池听得鸿钧之言,心中愈发敬畏。昊天低声对瑶池说道:“师尊既认可颛顼帝的举措,我们日后建制天庭,也当以‘守秩序、分权责’为要,切不可重蹈仙凡混乱的覆辙。”
瑶池点头应道:“师兄所言极是。待天庭建成,我们当与凡间朝廷互通消息,共护洪荒安宁。”
此时的濮阳城,颛顼帝已下旨召集九州部落首领,定于下月初一在濮阳城召开议事大会,正式颁布“绝天地通”的详细法令,并商议如何进一步稳固人族各部的联系。城中的工匠们正忙着修缮议事殿,准备迎接来自九州的首领;钦天监的巫祝们则在祭坛上忙碌,为大会的祭祀仪式做准备。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濮阳城的城墙上,也洒在城外劳作的凡人身上。一个孩童牵着母亲的手,指着天际问道:“娘,以前天上有好多黑色的口子,现在怎么不见了呀?”
母亲摸了摸孩童的头,笑着说道:“那是陛下请神将把口子补上了,以后再也不会有坏人把人的魂魄带走了。我们呀,就能安安稳稳地种地、生活了。”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抬头望着澄澈的天空,眼中满是好奇与向往。而这份安稳与向往,正是颛顼帝“绝天地通”的初心,也是人族在洪荒中一步步走向兴盛的基石。
九州首领齐聚濮阳城那日,天降甘霖,洗去了城郭尘埃,也似在为这场定人族秩序的盛会贺喜。议事殿内,颛顼帝端坐于上,案上摊着九州舆图,青铜烛火将他的身影映在殿壁上,显得格外庄重。殿外分列着钦天监的巫祝与重、黎麾下的神将,阶下则是来自幽都、云梦泽、昆仑墟周边等十二大部落的首领,人人神色肃穆。
“诸位部落首领远道而来,今日召大家齐聚,只为一事——将‘绝天地通’之法遍行九州。”颛顼的声音透过殿门传至院中,“此前散修乱为,以凡人魂魄炼术,致使幽都失十七青壮、云梦泽百人魂损,此等祸事,绝不可再犯!”
话音刚落,云梦泽部落首领便起身拱手,眼中满是感激:“陛下若早行此令,我族那百人性命便不会折损!我云梦泽愿率先推行法令,凡私藏邪术典籍、私设登天坛者,一经发现,族规处置!”
幽都部落首领亦随之起身,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我族已将那妖族余孽的洞府焚毁,所有与邪术相关的器物尽数埋入深渊。往后幽都境内,若有外人敢提‘引魂登天’,便是与我族为敌!”
其余部落首领纷纷附和,一时间殿内响应之声不绝。颛顼见众人齐心,缓缓展开舆图,指尖落在几处标记着红点的地域:“此三处乃天门裂隙残留之地,虽已由重、黎二位神将加固,仍需各派专人驻守。重,你麾下神将可分驻昆仑墟、不周山两处;黎,你率部守云梦泽边境,若遇异常,即刻通报钦天监。”
“臣遵旨!”重与黎齐声应道,二人起身时,玄甲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显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待首领们散去后,颛顼独召钦天监监正巫咸入殿。巫咸手持龟甲,躬身立于阶下,只听颛顼道:“日后沟通上天,全赖钦天监。你需选三十名巫祝,分赴各州分署,传授正统祭祀之法——上天虽远,心诚则灵,无需借邪术强行牵引。”
巫咸捧着龟甲的手微微一颤,抬头时眼中满是郑重:“陛下放心,臣已筛选出族中最精通阴阳之术的子弟,明日便启程赴各州。凡祭祀所用的牲畜、礼器,皆按三皇传下的规制准备,绝不敢有半分僭越。”
颛顼点头,起身走到殿外,望着院中晾晒的巫祝典籍,忽道:“你可知为何要留钦天监这一处通路?”
巫咸思索片刻,轻声答道:“凡人需知天时以定农耕,需祭神灵以安民心。留此通路,是为天人相通,而非天人相扰。”
“正是。”颛顼转过身,目光落在远方的田野,“绝天地通,非是断了人与天的联系,而是断了祸乱的根源。待来年五谷丰登,人族安居乐业,便是对上天最好的祭祀。”
几日后,各州分署相继传来消息,巫祝们已在当地设立祭祀坛,教授部落民众如何以五谷、鲜果祭祀天地,如何通过观星象预测时节。在昆仑墟驻守的重,每日清晨都会登上山顶,查看天地屏障的稳固情况。这日他正凝神观察,忽觉指尖传来一丝微弱的震动——竟是有修士试图以术法穿透屏障。
重眼中寒光一闪,纵身跃至屏障前,只见一道灰影正以精血催动法器,试图在屏障上撕开小口。“大胆修士,竟敢违抗帝令!”重厉声喝问,分天印从袖中飞出,金色光柱瞬间将灰影笼罩。
那修士见状,转身便要逃遁,却被光柱死死困住。重上前一看,竟是此前逃脱的仙门叛徒,手中还握着半卷《引魂秘术》。“你可知私闯天门屏障,按法令当如何处置?”重的声音冷得像冰,玄甲上的纹路因灵力涌动而亮起。
仙门叛逆脸色惨白,跪地求饶:“神将饶命!我只是想上天求仙官赐长生之法,并非有意作乱!”
“长生需靠自身修行,而非掠夺他人魂魄!”重挥手将《引魂秘术》焚毁,“念你初犯,今日暂饶你性命,若再敢犯,定让你魂飞魄散!”说罢,他以分天印在修士眉心烙下禁制,“此禁制若遇邪术便会发作,你好自为之!”
修士连滚带爬地离去后,重望着完好无损的屏障,心中暗道:看来九州巡查,仍需长久坚持。
与此同时,在云梦泽边境驻守的黎,正带领部众排查废弃洞府。一名神将突然来报,在一处溶洞中发现了刻有邪术符文的石壁。黎即刻赶去,只见石壁上的符文闪烁着诡异的红光,似在引诱凡人触碰。
“速速以镇地符将石壁封印!”黎一声令下,麾下神将纷纷取出符纸,贴在石壁四周。红光与符纸便黯淡下去,最终被彻底压制。黎蹲下身,抚摸着石壁上的符文,眉头紧锁:“这些符文与此前妖族余孽所用的邪术同源,看来仍有漏网之鱼在暗中传播。”
他当即下令,扩大排查范围,凡废弃洞府、深山密洞,皆需逐一查看。一时间,云梦泽周边的山林中,随处可见身着玄甲的神将身影。
数月后,濮阳城迎来了丰收。百姓们捧着新收的五谷,齐聚在城外的祭祀坛前,由巫祝主持祭祀仪式。颛顼帝亲自到场,望着坛下欢庆的民众,又抬头望向澄澈的天际,心中百感交集。重与黎上前禀报,各州已无一人敢私设登天坛,邪术典籍也尽数被焚毁或封存,凡人魂魄再无异常损耗。
“陛下,如今人族安定,气运日渐昌盛。”重望着坛上飘动的旌旗,轻声说道,“这‘绝天地通’之策,当真是护佑人族的根本之法。”
黎亦点头:“此前我还担忧,断了私通天路会引来民众不满,如今看来,百姓只盼安稳,所谓‘登天求长生’,不过是被邪修蛊惑罢了。”
颛顼笑着摇头:“百姓所求,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长生,而是能安稳种地、平安度日。我们为人君、为人将,只需守住这份安稳,便是对人族最大的责任。”
祭祀仪式结束后,巫咸捧着新卜的龟甲来报:“陛下,上天显吉兆,来年当是风调雨顺。钦天监已根据星象,制定出了新的历法,可助各州百姓更好地安排农耕。”
颛顼接过龟甲,只见上面的纹路清晰明了,显露出祥和之兆。他抬头望向天际,仿佛能看到三皇在天之灵欣慰的目光。此时的洪荒大地,巫妖劫的余波渐散,仙凡界限分明,人族在颛顼帝的治理下,正一步步走向兴盛。
而在昆仑虚鸿蒙宗,玄空将“绝天地通”的后续发展记入竹简,放入藏经阁。源初七子围在一旁,玄阳轻声道:“颛顼帝以凡人之躯,却有定天地秩序的魄力,难怪鸿钧老祖也认可他。”
玄空捋了捋胡须,目光落在窗外的云海:“人族能有此帝,是洪荒之幸。待日后封神劫起,这份秩序,或许还能成为护佑洪荒的关键。”
几人正说着,忽闻远处传来钟声——那是钦天监传来的报喜钟声,宣告着九州丰收、天下安定。玄空与源初七子对视一眼,皆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绝天地通”的壮举,不仅稳固了人族的根基,也为洪荒的长治久安,埋下了重要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