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盟背景与谈判过程
龙汉初劫后,洪荒大地生灵涂炭,三族衰败,巫族和妖族趁机崛起。然而,劫后残留的混沌煞气与罗睺魔气相互交融,催生了大量凶兽。这些凶兽体型庞大、性情暴虐,且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对洪荒生灵构成了巨大威胁。凶兽潮从西极魔渊开始蔓延,迅速席卷整个洪荒,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生灵涂炭。
面对共同的威胁,帝俊和帝江意识到必须暂时放下两族之间的恩怨,携手抗敌。帝俊派遣使者青鸟前往不周山,向帝江表达了结盟的意愿。帝江召集十二祖巫商议,玄冥等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借此削弱妖族的实力,同时保护巫族的领地。经过激烈的讨论,祖巫们最终同意与妖族结盟。
双方在不周山举行了隆重的结盟仪式,帝俊和帝江歃血为盟,约定妖族负责清理空中的凶兽,巫族负责地面的清剿。为了确保合作顺利,双方还交换了质子,帝俊的儿子金乌和帝江的女儿后土分别前往对方阵营。
二、战术分工与清剿行动
妖族凭借其在空中的优势,利用周天星斗大阵对空中凶兽进行围剿。帝俊亲自坐镇天庭,指挥二十八星宿和三百六十五位妖族大圣,组成星斗大阵,将空中的凶兽团团围住。太一则手持东皇钟,在空中巡视,一旦有凶兽突破防线,便以钟声震杀。
巫族则充分发挥其肉身强悍的优势,利用十二都天神煞阵在地面展开清剿。帝江以空间法则传送巫族战士,将凶兽分割包围,逐个击破。玄冥在北境以寒冰领域冻住大量凶兽,配合祝融的南明离火将其消灭。后羿则率领巫族弓箭手,在远处对凶兽进行精准打击。
在清剿过程中,巫妖双方密切配合,妖族在空中将凶兽驱赶至巫族的包围圈,巫族则在地面进行围杀。双方还建立了情报共享机制,及时交流凶兽的动向和弱点。例如,当妖族发现某种凶兽惧怕火焰时,立即通知巫族,巫族便调整战术,集中使用南明离火进行攻击。
三、关键战役与典型战斗
1. 东海之战:祖龙的残余势力与凶兽勾结,占据东海,企图重建龙族霸权。帝俊和帝江亲自率军前往东海,妖族以周天星斗大阵封锁海面,巫族则潜入海底,与龙族和凶兽展开激战。龙曦手持三尖两刃枪,与魔龙残魂联手,斩杀了龙族的大将敖广。玄冥则以寒冰领域冻住了东海的海水,阻止了凶兽的逃跑。最终,巫妖联军成功收复东海,斩杀凶兽十万余头。
2. 西极魔渊之战:罗睺的残魂在魔渊中孕育出了大量魔化凶兽,这些凶兽不仅具有强大的攻击力,还能释放魔气腐蚀生灵。帝俊和帝江率领联军攻入魔渊,与罗睺的残魂展开决战。帝俊以河图洛书推演魔渊的阵法,太一则以东皇钟震碎魔渊的禁制。巫族战士在帝江的带领下,与魔化凶兽展开肉搏战。玄冥在战斗中觉醒了体内的龙宇本源,以起源之力净化了魔气,最终将罗睺的残魂彻底消灭。
3. 不周山保卫战:凶兽潮的主力部队进攻不周山,企图摧毁巫族的圣地。帝俊和帝江紧急回师,妖族在空中布下周天星斗大阵,巫族在地面设下十二都天神煞阵。双方联手抵御凶兽的进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在关键时刻,龙宇现身,以万亿丈龙躯挡住了凶兽的攻击,为巫妖联军争取了喘息的机会。最终,巫妖联军成功击退凶兽,保住了不周山。
四、凶兽潮的平息与影响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战斗,巫妖联军终于平息了凶兽潮。这场战役不仅消灭了大量凶兽,还净化了洪荒的魔气和煞气,为洪荒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在战斗中,巫妖双方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赢得了洪荒生灵的尊重和敬仰。
凶兽潮的平息也标志着巫妖两族正式成为洪荒的主导力量。双方在战后划分了势力范围,妖族掌管天庭,巫族掌管大地,人族则在中间地带繁衍生息。这场战役也为后续的巫妖劫埋下了伏笔,两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战后逐渐激化。
第二百零九章 玄空记“劫后十年”
一、生态与资源影响
1. 灵脉修复与资源分配:龙汉初劫导致洪荒的灵脉严重受损,灵脉枯竭,灵气稀薄。劫后十年,鸿蒙宗在玄空的带领下,利用起源力和《灵脉修复术》,成功修复了中洲的三条主灵脉。镇元子也与鸿蒙宗合作,以人参果树的灵气辅助灵脉的恢复。然而,由于三族过度开采和凶兽潮的破坏,灵脉的恢复仍然十分缓慢。为了合理分配资源,巫族和妖族在鸿钧的调解下,签订了《灵脉分配协议》,规定了各族对灵脉的开采权限和保护责任。
2. 植被恢复与新物种出现:劫后的洪荒大地一片荒芜,植被稀少。女娲造人后,人族开始在各地种植作物,促进了植被的恢复。同时,由于劫数的影响,一些新的物种开始出现,如能够吸收魔气的噬魔草、具有治疗功效的回春藤等。这些新物种不仅丰富了洪荒的生态系统,还为洪荒生灵提供了新的资源。
二、势力分布与社会结构变化
1. 巫族与妖族的崛起:龙汉初劫后,三族衰败,巫族和妖族趁机崛起。巫族凭借其强悍的肉身和十二都天神煞阵,占据了洪荒的大部分领地,成为地面的霸主。妖族则以周天星斗大阵和东皇钟为依托,掌管天庭,成为空中的统治者。两族在战后划分了势力范围,形成了巫妖并立的局面。
2. 人族的兴起与发展:女娲造人后,人族在伏羲和女娲的教导下,逐渐掌握了钻木取火、结网捕鱼等技能,开始繁衍生息。劫后十年,人族的人口迅速增长,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人族在巫妖两族的夹缝中求生存,通过与巫族和妖族的合作与交流,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文明和文化。伏羲还创立了八卦图,教导人族推演天机,预测吉凶。
3. 三族残余势力的现状:龙族、凤族和麒麟族在龙汉初劫中损失惨重,残余势力各自为战。龙族退居四海,奉敖广为新的族长,试图重建龙族的辉煌。凤族残余势力隐于南荒,在彩凤的带领下,努力恢复凤族的元气。麒麟族则分散在洪荒各地,以墨麒麟的后代为首,过着游牧生活。这些残余势力虽然实力大减,但仍然对洪荒的局势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三、生灵心理与修炼体系发展
1. 生灵心理的变化:龙汉初劫给洪荒生灵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劫后十年,许多生灵仍然对劫数心有余悸。凶兽潮的爆发更是加剧了生灵的恐惧和不安。为了安抚民心,鸿钧在紫霄宫开讲,传授“成圣之法”,教导生灵通过修炼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应对未来的劫数。女娲也在人族中传播“仁爱”思想,教导人族相互关爱,共同抵御外敌。
2. 修炼体系的发展:劫后十年,洪荒的修炼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三清在鸿钧的教导下,各自领悟了不同的道,老子悟“无为”,元始悟“清浊”,通天悟“杀伐”,并创立了人教、阐教和截教。巫族则在帝江的带领下,完善了九转玄功,提升了肉身的强度。妖族在帝俊和太一的努力下,将周天星斗大阵和混元河洛大阵融合,创造出了更加强大的阵法。此外,人族也开始借鉴巫族和妖族的修炼方法,发展出了适合自己的修炼体系。
四、天道变化与气运分配
1. 鸿钧合道与天道法则调整:龙汉初劫后,鸿钧为了补全天道裂痕,以身合道,成为天道的代言人。合道后的鸿钧调整了天道法则,加强了对洪荒的监管。他规定巫妖两族不得擅自发动大战,违者将遭受天罚。同时,鸿钧还重新分配了洪荒的气运,人族因为女娲造人和伏羲启蒙的功德,获得了大量的气运,逐渐成为洪荒的主角。
2. 气运争夺与势力消长:劫后十年,洪荒的气运分配发生了巨大变化。巫族和妖族虽然占据了洪荒的大部分领地,但由于人族的崛起,他们的气运逐渐被分流。三清、女娲等先天神只则凭借自身的功德和实力,获得了大量的气运,修为突破至准圣巅峰。鸿蒙宗在玄空的带领下,因为在凶兽潮中救死扶伤,积累了大量的功德,气运也得到了提升。罗睺的残魂虽然被消灭,但他的魔气仍然在洪荒中残留,对洪荒的气运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五、总结与展望
龙汉初劫是洪荒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对洪荒的生态、势力分布、生灵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劫后十年,洪荒在巫妖两族的主导下,逐渐恢复了生机。然而,两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战后逐渐激化,巫妖劫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洪荒。
玄空在《劫后十年》中总结道:“龙汉初劫,三族俱灭,巫妖崛起,人族兴焉。此劫虽终,然劫数未尽,巫妖之争,人族之变,皆在未来。吾等当谨记劫数之痛,守护洪荒,以待天时。”
未来的洪荒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巫妖两族的决战、人族的崛起、天道的变化,都将影响着洪荒的命运。鸿蒙宗将继续秉承“隐世观劫”的宗规,记录洪荒的历史,为洪荒的和平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