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龙汉初劫全面爆发前三月,三族决策层秘密决议送典,至鸿蒙宗藏经阁交接完成)
序章:三族密会·火种之诺
洪荒历九百七十年,劫云压境。东海龙宫金殿、南域凤巢梧桐阁、中洲麒麟崖议事堂,几乎在同一时刻亮起秘阵——龙族以“四海龙气”封殿,凤族燃“南明离火”隔天机,麒麟族布“万兽噤声阵”掩动静。三族决策层的争论,如洪荒暗流般汹涌,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决定:将族内核心典籍送往昆仑鸿蒙宗,托玄空保管。
“非是惧战,而是怕这千万年传承,随劫数烟消云散。”东海龙宫,祖龙爪按青铜龙椅,鳞甲间还沾着昨日与麒麟族厮杀的血污,“鸿蒙宗隐世观劫,不涉族争,玄空先生掌‘洪荒全史’,唯有他能护我龙族典籍周全。”
殿下文臣武将沉默。左相敖坤(龙族唯一准圣文臣)持玉笏出列:“可典籍载我龙族血脉秘录、四海阵法总纲,若落入他族之手……”
“鸿蒙宗非他族。”祖龙打断,目光扫过殿中“定海神针”虚影,“前番玄空先生救我龙族幼雏,赠‘龙元丹’助敖广疗伤,此恩未报。且龙宇尊上隐于昆仑,其威可震慑洪荒,有他在,典籍万无一失。”
南域凤巢,凤皇(凤族现任族长,彩凤之叔)指尖捻着半片焦黑的梧桐叶——昨日魔军偷袭南域边境,烧毁了半座凤巢。“凤族涅盘之秘、离火神通,皆在《凤族涅盘真解》中。若三族皆亡,这火,总得有人传下去。”
彩凤(凤族唯一准圣女将,曾与龙曦论武)垂眸:“侄儿愿往。鸿蒙宗玄空先生曾救我性命,我去,他信得过。”
凤皇点头,将一枚嵌着凤羽的金盒递出:“盒内除典籍,还有‘凤族本源火种’,若劫后凤族无存,便托玄空先生寻可承火种之人。”
中洲麒麟崖,墨麒麟(麒麟族族长)望着崖下躁动的万兽群——因灵脉枯竭,中洲凶兽频出,麒麟族已连月未得安宁。“《麒麟祥瑞策》记我族趋吉避凶之术,《万兽战阵谱》藏我族安身之本。送典,不是认输,是留一线生机。”
大长老白泽(先天神兽,掌祥瑞,助麒麟族决策)沉吟:“玄空先生绘《洪荒气运图》,曾言‘麒麟族气运在劫后转弱,需借外力存脉’,送典至鸿蒙宗,正合此兆。”
墨麒麟抬手,一枚刻满麟甲纹路的木匣浮现:“命墨麟(族中子侄,准圣初期,与族长同名)送典,匣内有‘麒麟族气运珠’,若玄空先生见珠黯淡,便知我族已遭不测。”
三族决议既定,三道身影各自携典,踏上去往昆仑的险途——东海至昆仑,需穿“魔蛟盘踞的迷雾海”;南域至昆仑,要过“火灵肆虐的焚天岭”;中洲至昆仑,得闯“凶兽聚集的断脉谷”。而此时的鸿蒙宗藏经阁,玄空正整理《洪荒创世录》,窗外忽然有“鸿蒙紫气”微动,他抬眸望向远方:“三族的火种,要来了。”
第一卷:龙族典籍·四海秘章(送典使:敖凛)
第一章:迷雾海·魔蛟拦路
敖凛是龙族“玄龙一脉”的长老,准圣中期修为,背上背着一个半人高的黑铁匣——匣内是龙族典籍,外层裹着“四海龙气”凝成的防护层,匣锁是祖龙亲自以“龙血”封印。他离了东海,化作一条十丈长的玄龙,潜入深海,避过三族巡逻的战兵,往昆仑方向疾驰。
行至“迷雾海”时,海水忽然翻涌,黑色的魔气从海沟中溢出,化作一条百丈长的魔蛟,拦住去路。“龙族的小崽子,背着什么好东西?”魔蛟吐着分叉的舌头,眼中满是贪婪——它是罗睺麾下的“魔海统领”,奉命巡查洪荒海路,截杀三族信使。
敖凛收住身形,玄龙鳞甲泛起青光:“此乃龙族私物,与你无关,速速让开!”
“私物?”魔蛟大笑,尾鳍拍起巨浪,“罗睺大人有令,凡三族携带的宝物,皆归魔渊!你若识相,乖乖交出匣子,我还能留你全尸。”
话音未落,魔蛟猛地扑来,巨口张开,满是带着魔气的獠牙。敖凛不敢怠慢,口中喷出“玄龙冰息”——这是龙族玄龙一脉的本命神通,可冻住四海之水。但魔蛟周身魔气缭绕,冰息触到魔气,竟瞬间融化。
“没用的!”魔蛟甩动尾鳍,抽向敖凛,“今日你这匣子,我收定了!”
敖凛心知硬拼难胜,目光扫过背上的黑铁匣——祖龙临行前曾言,若遇危急,可引匣内“龙气”护身,但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以免暴露典籍位置。他咬牙,左手按在匣锁上,指尖溢出一滴龙血,激活了匣上的龙气封印。
刹那间,黑铁匣上泛起金色的龙纹,一股磅礴的龙气冲天而起,化作一条万丈长的金龙虚影,盘旋在迷雾海上空。魔蛟见此虚影,瞳孔骤缩:“祖龙的气息!你……你背的是龙族典籍?”
金龙虚影虽只是气息所化,却带着盘古开天以来龙族的至尊威压。魔蛟身为罗睺麾下,虽不惧准圣,却怕这“洪荒远古血脉威压”,一时间竟不敢上前。
敖凛趁机化作人形,背着黑铁匣,踏水而行,以“龙遁术”疾驰:“再拦我,祖龙虚影便会引动四海龙气,将你这魔蛟挫骨扬灰!”
魔蛟望着敖凛远去的背影,忌惮地看了眼金龙虚影,最终不敢追击——它知道,祖龙若真动怒,别说它一个魔海统领,就算是罗睺亲至,也得暂避锋芒。
第二章:昆仑界·玄空接典
三日后,敖凛终于抵达昆仑山脉。鸿蒙宗外,“隐匿阵”泛起淡淡的白光,他刚靠近,玄空的声音便从阵中传来:“龙族贵客,远道而来,可是为‘火种’之事?”
敖凛一愣,随即拱手:“在下敖凛,奉祖龙之命,送龙族典籍至鸿蒙宗,托玄空先生保管。”
阵门缓缓打开,玄空身着青色道袍,手持玉如意,立于山门内。他目光落在敖凛背上的黑铁匣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祖龙有心了。随我来藏经阁吧。”
鸿蒙宗藏经阁是一座九层阁楼,由“混沌青石”筑成,每层都布有“聚灵阵”与“防护阵”,阁楼外刻着“鸿蒙藏史,劫后留真”八个古字。玄空带敖凛上至第九层,这里是鸿蒙宗的“秘藏阁”,存放着《洪荒创世录》《紫霄初论》等核心典籍。
“此处灵气浓度是外界百倍,且有‘时间流速阵’,典籍存放于此,可保万载不腐。”玄空抬手,一道青光拂过黑铁匣,“祖龙的龙血封印,我不擅动,便以此匣原样存放吧。”
敖凛将黑铁匣放在秘藏阁的玉架上,匣身与玉架接触的瞬间,玉架泛起一层金光,与匣上的龙气呼应——这是鸿蒙宗的“同源护典阵”,可与典籍自带的防护共鸣,双重护持。
“玄空先生,”敖凛从怀中取出一枚龙蛋大小的珠子,递了过去,“此乃‘龙族血脉珠’,若劫后龙族无存,先生可凭此珠感应洪荒中残存的龙族血脉,助我族延续火种。”
玄空接过血脉珠,珠子内有青色的龙气流转,他点头:“敖长老放心,鸿蒙宗定会护好这颗珠子,护好龙族典籍。”
敖凛躬身行礼:“祖龙言,若日后鸿蒙宗需龙族相助,只要血脉珠还在,残存的龙族便会倾力相援。”说罢,他转身离去——龙族还在备战,他需尽快赶回东海,复命祖龙。
玄空望着黑铁匣,指尖轻拂匣上的龙纹,轻声道:“龙族千万年传承,便在此匣中了。劫后若能再见天日,也算不负祖龙之托。”
第三章:龙族典籍录·四海秘章(节选)
(玄空于秘藏阁整理龙族典籍,摘录核心内容,记入《三族典籍总目》)
《龙族血脉秘录》(上卷·血脉觉醒)
- 龙族血脉分九品:玄龙(一品,掌冰与空间)、黄龙(二品,掌土与防御)、青龙(三品,掌木与生机)、红龙(四品,掌火与攻击)、黑龙(五品,掌水与吞噬)、白龙(六品,掌雷与速度)、紫龙(七品,掌毒与隐匿)、蓝龙(八品,掌风与感知)、赤龙(九品,掌力与肉身)。
- 一品玄龙血脉觉醒需“四海本源水”浸泡七七四十九日,辅以“龙元丹”,觉醒时需抵御“血脉反噬”——若意志不坚,轻则修为倒退,重则爆体而亡。
- 祖龙血脉为“混沌龙血”,超九品,可号令四海龙族,掌控“洪荒水脉”。劫前祖龙已将部分混沌龙血注入“定海神针”,若龙族遭灭顶之灾,定海神针会自动认主,择洪荒中有“龙气”者传承血脉。
《四海阵法总纲》(中卷·护族大阵)
- 龙族核心大阵“四海归一阵”:需以四海龙王为阵眼,引四海之水为阵基,可抵挡准圣巅峰全力一击。阵眼弱点在“东海龙宫正殿的龙柱”,若龙柱被毁,阵法不攻自破。
- “龙域迷踪阵”:布于迷雾海,以魔气为饵,诱敌入阵后,引“玄龙冰息”冻杀敌人。此阵需“玄龙一脉”族人主持,若主持者身亡,阵法会自动消散。
- 劫前预警:若洪荒水脉异动,且魔气从海沟溢出,便是“魔军侵海”之兆,需即刻封闭四海,启动“四海归一阵”,不可贸然出战——魔蛟喜食龙血,若龙族战士落单,易遭吞噬。
《龙族战史》(下卷·龙汉初劫前记)
- 洪荒历三百年,龙族统一四海,祖龙封“敖广、敖闰、敖钦、敖顺”为东南西北四海龙王,各掌一海。
- 洪荒历五百年,龙族与凤族因“东海灵矿”爆发首次冲突,龙族以“四海归一阵”击退凤族,斩获凤族“鸾鸟军”三千人,凤族遂与麒麟族结盟,三族鼎立之势初成。
- 洪荒历九百七十年(劫前三月),祖龙观“四海气运图”,见龙族气运呈“断崖式下跌”,遂决议送典至鸿蒙宗——“劫可败,族不可亡;战可输,传承不可断。”
第二卷:凤族典籍·涅盘真解(送典使:彩凤)
第一章:焚天岭·火灵阻路
彩凤身着火红凤袍,怀中抱着一个嵌着凤羽的金盒——盒内是凤族典籍,外层裹着“南明离火”凝成的防护层,盒盖以“凤皇精血”封印。她离了南域,化作一只七彩凤鸟,振翅高飞,往昆仑方向飞去。
行至“焚天岭”时,天空忽然燃起熊熊烈火——这是洪荒有名的“火灵聚集地”,因灵脉枯竭,火灵变得异常狂暴,见有生灵飞过,便会群起而攻。
“哪来的鸟雀,敢闯我焚天岭?”一只百丈大的火灵王(准圣初期修为)从火海中浮现,周身火焰呈暗红色,散发着焚毁一切的气息。它身后跟着数千只小火灵,密密麻麻,将彩凤围在中间。
彩凤收住翅膀,化作人形,手中凝聚出一缕南明离火:“我乃凤族彩凤,借道焚天岭,前往昆仑,还请火灵王让开。”
“凤族?”火灵王大笑,火焰更盛,“前几日凤族战士烧了我火灵的巢穴,今日正好拿你报仇!”
原来,昨日凤族为备战,曾派战士至焚天岭采集“火焰精金”,不慎烧毁了火灵的栖息地。火灵王本就因灵脉枯竭而烦躁,此刻见凤族之人,顿时怒火中烧。
火灵王猛地喷出一道“焚天火焰”,直逼彩凤。彩凤不敢大意,将金盒护在怀中,周身燃起南明离火——南明离火是凤族本命之火,可焚万物,却不伤凤族之人。两道火焰相撞,爆发出刺眼的光芒,焚天岭的温度瞬间升高,地面的岩石都开始融化。
“你的火,比那几个凤族战士强多了!”火灵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变得狰狞,“但你护着东西,必是怕火,我偏要烧了它!”
火灵王身后的小火灵们见状,纷纷喷出火焰,汇成一道“火焰洪流”,冲向彩凤怀中的金盒。彩凤心中一紧——金盒上的南明离火防护虽强,但小火灵数量太多,若长时间被烧,防护定会破裂。
她咬牙,猛地将自身修为提升至准圣巅峰,周身的南明离火化作一只七彩火凤,冲向火灵王:“凤族秘术·火凤焚天!”
七彩火凤与火灵王相撞,发出一声巨响。火灵王被撞得连连后退,身上的暗红色火焰黯淡了几分。彩凤趁机抱着金盒,振翅高飞,以“凤族极速”冲出火焰包围圈:“火灵王,今日我无心与你纠缠,若日后凤族尚存,定会赔偿你火灵的巢穴!”
火灵王望着彩凤远去的背影,不甘心地怒吼一声,却也不敢追击——刚才那招“火凤焚天”已让它受了轻伤,再追下去,未必能讨到好处。
第二章:鸿蒙阁·旧友重逢
两日后,彩凤抵达鸿蒙宗。她刚靠近山门,便见玄空站在阵门外,似早已等候。
“彩凤姑娘,别来无恙?”玄空拱手笑道——前番玄空救过凤族幼雏,彩凤曾亲自登门道谢,二人也算旧识。
彩凤心中一暖,快步上前:“玄空先生,许久不见。此次前来,是奉凤皇之命,送凤族典籍至鸿蒙宗,托先生保管。”
玄空点头,引彩凤入藏经阁第九层秘藏阁。当彩凤将金盒放在玉架上时,金盒上的南明离火与玉架的金光呼应,泛起一层温暖的红光——这是凤族火焰与鸿蒙宗护典阵的共鸣。
“凤族典籍中,可有‘涅盘之秘’?”玄空问道——他曾听闻凤族可浴火重生,却不知其详。
彩凤点头,从怀中取出一片梧桐叶,递给玄空:“此乃‘涅盘梧桐叶’,若金盒受损,可将叶片置于盒上,南明离火便会自动修复典籍。典籍《凤族涅盘真解》中,详细记载了涅盘之术,只是……”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伤感:“涅盘需以‘半生修为’为代价,且成功率仅三成。凤皇说,若劫后凤族无存,便请先生将此术传于洪荒中有‘火灵根’之人,让凤族的火,不至于彻底熄灭。”
玄空接过梧桐叶,叶片上还带着淡淡的离火气息,他轻声道:“彩凤姑娘放心,鸿蒙宗定会护好凤族典籍,护好这片梧桐叶。”
彩凤躬身行礼:“凤皇言,若日后鸿蒙宗需凤族相助,只要涅盘梧桐叶还在,残存的凤族便会倾力相援。”说罢,她转身离去——南域还在备战,她需尽快赶回凤巢,复命凤皇。
玄空望着金盒,指尖轻拂盒上的凤羽,轻声道:“凤族的涅盘之火,若能劫后重燃,也算不负凤皇之托。”
第三章:凤族典籍录·涅盘真解(节选)
(玄空于秘藏阁整理凤族典籍,摘录核心内容,记入《三族典籍总目》)
《凤族涅盘真解》(上卷·涅盘之术)
- 凤族涅盘分三境:
1. 初境“浴火”:需在“南明离火池”中浸泡三日,引火焰入体,焚烧旧躯——此过程痛苦万分,若忍受不住,会被火焰烧成灰烬。
2. 中境“碎魂”:旧躯焚毁后,需以“凤族本源火种”护住魂魄,将魂魄打碎,再重新凝聚——若魂魄强度不足,会魂飞魄散。
3. 终境“重生”:新魂凝聚后,需吸收“梧桐木精华”,重塑新躯——新躯修为会倒退半生,但天赋会比旧躯更强。
- 涅盘禁忌:百年内不可涅盘超过两次,否则本源火种会熄灭,再无重生可能。
《南明离火典》(中卷·离火神通)
- 凤族核心神通“南明离火焚天”:需以自身本源火种为引,引南域离火为助,可焚毁准圣中期修士的肉身。此神通的弱点在“施术者的心脏”——施术时心脏会暴露在外,若被攻击,神通会立刻中断,施术者也会身受重伤。
- “离火护魂术”:可将离火附在魂魄上,护住魂魄不散——此术多用于涅盘失败时,为魂魄争取逃生时间,待日后寻机会重塑肉身。
- 劫前预警:若南域梧桐木大面积枯萎,且离火颜色变深(呈暗红色),便是“魔军侵南”之兆,需即刻将凤族幼雏送往安全之地,启动“离火护族阵”,不可让幼雏参与战斗——魔军的魔气可污染离火,若幼雏的本源火种被污染,会变成“魔凤”,敌我不分。
《凤族战史》(下卷·龙汉初劫前记)
- 洪荒历三百年,凤族统一南域,凤皇封“彩凤、鸾鸟、朱雀”为南域三将,各掌一域。
- 洪荒历五百年,凤族与龙族因“东海灵矿”爆发首次冲突,凤族战败,损失“鸾鸟军”三千人,遂与麒麟族结盟,三族鼎立之势初成。
- 洪荒历九百七十年(劫前三月),凤皇观“南域气运图”,见凤族气运呈“熄灭之兆”,遂决议送典至鸿蒙宗——“火可灭,魂不可散;族可亡,传承不可断。”
第三卷:麒麟族典籍·祥瑞战阵(送典使:墨麟)
第一章:断脉谷·凶兽围城
墨麟身着墨色麟甲,肩上扛着一个刻满麟甲纹路的木匣——匣内是麒麟族典籍,外层裹着“麒麟祥瑞气”凝成的防护层,匣锁是墨麒麟亲自以“麟血”封印。他离了中洲,化作一只丈高的墨麒麟,踏地而行,往昆仑方向疾驰。
行至“断脉谷”时,地面忽然震动,无数凶兽从谷两侧的山洞中冲出——这是中洲有名的“凶兽聚集地”,因灵脉枯竭,凶兽变得异常狂暴,见有生灵经过,便会群起而攻。
“麒麟族的小崽子,背着什么好东西?”一只千丈大的“饕餮凶兽”(准圣中期修为)从凶兽群中走出,眼中满是贪婪——它是断脉谷的凶兽王,以吞噬生灵为生。
墨麟收住脚步,化作人形,手中凝聚出一缕祥瑞气:“我乃麒麟族墨麟,借道断脉谷,前往昆仑,还请凶兽王让开。”
“麒麟族?”饕餮凶兽大笑,口水从嘴角滴落,“前几日麒麟族战士杀了我不少子孙,今日正好拿你报仇!”
原来,昨日麒麟族为备战,曾派战士至断脉谷清剿凶兽,以免凶兽骚扰中洲腹地。饕餮凶兽本就因灵脉枯竭而烦躁,此刻见麒麟族之人,顿时怒火中烧。
饕餮凶兽猛地扑来,巨口张开,满是带着血腥气的獠牙。墨麟不敢大意,将木匣护在身后,周身泛起祥瑞气——麒麟族的祥瑞气可净化凶煞,对凶兽有天然的压制作用。但饕餮凶兽是洪荒远古凶兽,凶煞之气极重,祥瑞气触到凶煞,竟瞬间被污染。
“没用的!”饕餮凶兽甩动巨爪,拍向墨麟,“今日你这匣子,我吞定了!”
墨麟心知硬拼难胜,目光扫过肩上的木匣——墨麒麟临行前曾言,若遇危急,可引匣内“祥瑞气”护身,但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以免暴露典籍位置。他咬牙,右手按在匣锁上,指尖溢出一滴麟血,激活了匣上的祥瑞气封印。
刹那间,木匣上泛起金色的麟纹,一股磅礴的祥瑞气冲天而起,化作一只万丈长的麒麟虚影,盘旋在断脉谷上空。饕餮凶兽见此虚影,瞳孔骤缩:“墨麒麟的气息!你……你背的是麒麟族典籍?”
麒麟虚影虽只是气息所化,却带着盘古开天以来麒麟族的至尊威压。饕餮凶兽身为远古凶兽,虽不惧准圣,却怕这“洪荒祥瑞威压”,一时间竟不敢上前。
墨麟趁机化作人形,扛着木匣,踏地而行,以“麒麟遁术”疾驰:“再拦我,麒麟虚影便会引动中洲祥瑞气,将你这凶兽挫骨扬灰!”
饕餮凶兽望着墨麟远去的背影,忌惮地看了眼麒麟虚影,最终不敢追击——它知道,墨麒麟若真动怒,别说它一个凶兽王,就算是整个断脉谷的凶兽,也得被祥瑞气净化。
第二章:藏经阁·秘藏之诺
三日后,墨麟终于抵达鸿蒙宗。玄空早已站在山门内等候,见墨麟扛着木匣而来,上前一步:“墨麟小友,一路辛苦。”
墨麟一愣——他虽未见过玄空,却从族中长辈口中听闻过鸿蒙宗玄空先生的名号。他拱手:“在下墨麟,奉墨麒麟族长之命,送麒麟族典籍至鸿蒙宗,托玄空先生保管。”
玄空引墨麟入藏经阁第九层秘藏阁。当墨麟将木匣放在玉架上时,木匣上的祥瑞气与玉架的金光呼应,泛起一层柔和的金光——这是麒麟族祥瑞气与鸿蒙宗护典阵的共鸣。
“墨麟小友,”玄空望着木匣,问道,“匣内可有‘麒麟族气运珠’?”
墨麟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龙眼大小的珠子,递了过去:“此乃‘麒麟族气运珠’,珠内蕴含我族核心气运。若劫后麒麟族无存,先生可凭此珠感应洪荒中残存的麒麟族血脉,助我族延续火种。若珠子黯淡无光,便是我族已遭不测。”
玄空接过气运珠,珠子内有金色的祥瑞气流转,他点头:“墨麟小友放心,鸿蒙宗定会护好这颗珠子,护好麒麟族典籍。”
墨麟躬身行礼:“墨麒麟族长言,若日后鸿蒙宗需麒麟族相助,只要气运珠还在,残存的麒麟族便会倾力相援。”说罢,他转身离去——中洲还在备战,他需尽快赶回麒麟崖,复命墨麒麟族长。
玄空望着木匣,指尖轻拂匣上的麟纹,轻声道:“麒麟族的祥瑞之脉,若能劫后延续,也算不负墨麒麟族长之托。”
第三章:麒麟族典籍录·祥瑞战阵(节选)
(玄空于秘藏阁整理麒麟族典籍,摘录核心内容,记入《三族典籍总目》)
《麒麟祥瑞策》(上卷·祥瑞之术)
- 麒麟族祥瑞气分五等:
1. 混沌祥瑞气(一等):墨麒麟族长独有,可净化万物,包括魔气与凶煞,能抵御圣人初期全力一击。
2. 金色祥瑞气(二等):麒麟族长老级人物拥有,可净化魔气,能抵御准圣巅峰全力一击。
3. 银色祥瑞气(三等):麒麟族战士拥有,可净化凶煞,能抵御准圣中期全力一击。
4. 铜色祥瑞气(四等):麒麟族普通族人拥有,可驱散小股凶煞,能抵御准圣初期全力一击。
5. 黑色祥瑞气(五等):麒麟族幼崽拥有,仅能自保,需长老护持。
- 祥瑞气觉醒需“中洲本源土”浸泡三七二十一日,辅以“祥瑞丹”,觉醒时需吸收“天地祥瑞”——若天地间祥瑞不足,觉醒会失败,族人会变成“无祥瑞气的凡麟”,无法修炼。
《万兽战阵谱》(中卷·护族大阵)
- 麒麟族核心大阵“万兽归一阵”:需以墨麒麟为阵眼,引中洲万兽为阵基,可抵挡准圣巅峰全力一击。阵眼弱点在“麒麟崖的麒麟雕像”,若雕像被毁,阵法不攻自破。
- “祥瑞迷踪阵”:布于断脉谷,以凶煞为饵,诱敌入阵后,引“祥瑞气”净化敌人。此阵需“金色祥瑞气”持有者主持,若主持者身亡,阵法会自动消散。
- 劫前预警:若中洲万兽躁动不安,且祥瑞气颜色变深(呈黑色),便是“魔军侵中”之兆,需即刻将麒麟族幼崽送往安全之地,启动“万兽归一阵”,不可让幼崽参与战斗——魔军的魔气可污染祥瑞气,若幼崽的祥瑞气被污染,会变成“魔麟”,敌我不分。
《麒麟族战史》(下卷·龙汉初劫前记)
- 洪荒历三百年,麒麟族统一中洲,墨麒麟封“白泽、墨麟、灵犀”为中洲三将,各掌一域。
- 洪荒历五百年,麒麟族与凤族结盟,共同对抗龙族,三族鼎立之势初成。
- 洪荒历九百七十年(劫前三月),墨麒麟观“中洲气运图”,见麒麟族气运呈“消散之兆”,遂决议送典至鸿蒙宗——“瑞可散,脉不可断;族可亡,传承不可断。”
终章:三典归阁·劫前秘藏
玄空立于藏经阁第九层秘藏阁,望着玉架上的黑铁匣(龙族)、金盒(凤族)、木匣(麒麟族),眼中满是郑重。三道不同的气息——龙气、离火、祥瑞气,在护典阵的作用下和谐共存,仿佛预示着三族虽战,却仍有共同的“火种”之愿。
他抬手,取出《三族典籍总目》,在扉页写下:“洪荒历九百七十年,龙汉初劫前三月,龙凤麟三族送核心典籍至鸿蒙宗藏经阁,托以‘劫后存脉’之愿。三族虽为敌,却皆惜传承,此乃洪荒之幸。玄空记。”
写完,玄空将《三族典籍总目》放在三族典籍中间,转身离去。阁外,劫云更浓,洪荒的风带着血腥味与魔气,吹过昆仑山脉。但藏经阁内,三道典籍的气息却愈发坚定——这是三族的火种,是洪荒千万年传承的希望。
玄空站在阁外,望向远方的劫云,轻声道:“愿劫后,这三族典籍能再见天日;愿洪荒,能留住这最后的火种。”
此时的东海龙宫、南域凤巢、中洲麒麟崖,三族战士已整装待发。祖龙、凤皇、墨麒麟望着昆仑的方向,眼中满是期盼——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过这场劫数,但他们知道,三族的传承,已在鸿蒙宗得到了最好的守护。
龙汉初劫的战鼓,即将敲响。而鸿蒙宗藏经阁的三族典籍,正静静地躺在玉架上,等待着劫后重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