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起之由:鸿蒙宗的灵气困局
龙汉初劫的余火尚未完全熄灭,洪荒大陆的灵气如惊弓之鸟般在破碎的灵脉间流转,时而浓郁如雾,时而稀薄如缕。昆仑山脉深处,鸿蒙宗的山门隐于流云之间,青灰色的殿宇依山而建,檐角挂着的“定风铃”在微风中轻响,却难掩宗内弟子眉宇间的几分焦灼——自龙汉初劫后宗门扩招,百名内门弟子与三名外门弟子日夜吞吐灵气,原本足以支撑修行的“浅溪灵脉”已显疲态,最直观的便是藏经阁后的“悟道坪”,往日里能让弟子静坐三日便悟透一层基础道法的灵气,如今需耗上五日,甚至有新晋弟子因灵气不足,在冲击“引气入体”后期时走火入魔,幸得玄空大长老以“鸿蒙真气”及时疏导才无大碍。
这日清晨,玄空立于山门最高处的“观星台”,指尖拂过台面上刻着的“洪荒气运图”,目光落在代表鸿蒙宗的那团淡青色光晕上。光晕边缘泛着几缕若有若无的灰气,那是灵气供应不足的征兆。他转身时,正见源土子提着一篮“灵壤”从山下走来——篮中是昨夜源土子从“昆仑余脉”挖取的先天灵土,颗粒间还沾着未散尽的晨露,隐隐有微光流转。
“源土子,”玄空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凝重,“近日弟子修行受阻,你可知晓?”
源土子放下竹篮,躬身行礼:“回大长老,弟子昨日去‘培灵园’查看,见园中的‘凝气草’长势慢了三成,便知灵脉供能不足。浅溪灵脉本是昆仑余脉的分支,龙汉初劫时又被魔军的‘污灵魔气’伤了根基,如今支撑百名弟子修行,确实吃力。”他指尖捻起一撮灵土,土粒在掌心化作细小的土黄色光点,“弟子粗通土系推演,若想长久解决,需布一座能‘聚灵、养脉、存气’的大阵。”
玄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源七子中,源土子最擅“根基之术”,无论是筑殿宇、育灵植,还是修复灵脉,皆能做到稳如磐石。他抬手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兽皮卷,递向源土子:“此乃道尊(龙宇)早年留下的《洪荒阵谱初录》,其中记载了一座‘九转聚灵阵’,以九天息壤为基,混沌石为枢,聚灵珠为眼,可引天地间散逸的灵气汇入阵中,层层提纯,最终使阵内灵气浓度远超外界。道尊曾言,此阵若成,灵气浓度可达外界十倍。”
源土子双手接过兽皮卷,指尖触到卷上凹凸的阵纹时,一股厚重的土系本源之力顺着指尖涌入体内,让他浑身一震。他展开兽皮卷,只见上面用“鸿蒙文”刻着密密麻麻的阵图:阵基需按“九宫方位”布设,每宫嵌入一块九天息壤;阵枢分设“东西南北中”五处,需用混沌石雕琢成“聚灵柱”;阵眼共七七四十九个,需将聚灵珠按“七星连珠”之序串联;最关键的是“九转”之法——灵气入阵后,需经九次循环提纯,每转一次,灵气纯度便提升一分,直至第九转时,灵气会化作“液态灵露”,滋养阵内万物。
“只是,”源土子眉头微蹙,“九天息壤乃盘古身躯所化的先天灵材,龙汉初劫时多数被三族争夺,如今洪荒中已难寻完整的一块;混沌石更是稀有,只在‘不周山余脉’的‘沉渊谷’中可能存在;聚灵珠虽常见,但需四十九颗‘先天聚灵珠’,寻常后天炼制的聚灵珠,恐难支撑九转之力。”
玄空点头:“道尊早有预料。昨日他托梦于我,言‘昆仑深处的‘灵脉泉眼’下,藏有一块巴掌大的九天息壤;沉渊谷的混沌石,可凭‘源土本源’感应;至于先天聚灵珠,镇元子道友前日来访时,曾提及他的‘万寿山’有一批存货,若你愿以‘灵脉修复术’相赠,他愿割爱。”
源土子心中一定,躬身道:“弟子即刻动身,三日之内,必集齐所有阵材。”
二、寻材之途:三历险,得三宝
(一)灵脉泉眼:取息壤遇“土行凶兽”
鸿蒙宗后山的“灵脉泉眼”,是浅溪灵脉的源头,平日里被一层“水幕结界”笼罩,泉眼涌出的泉水带着淡淡的灵气,滋养着山下的“灵田”。源土子提着“破界铲”来到泉眼旁时,正见源木子蹲在泉边,给灵田中的“悟道茶苗”浇水——那是源木子前日刚从洪荒东部移栽来的,叶片尚显稚嫩,需靠泉眼的灵气滋养。
“源土兄,你这是要挖泉眼?”源木子见源土子举起破界铲,忙起身阻拦,“这泉眼可是灵田的命脉,挖坏了,悟道茶苗可就活不成了。”
源土子放下铲子,解释道:“大长老说泉眼下有九天息壤,需取来布聚灵阵。放心,我只取息壤,不伤泉眼根基。”他指尖凝结出一缕土黄色的“源土本源”,轻轻点在水幕结界上——结界泛起涟漪,竟自动分开一道缝隙,这是源土子对土系能量的掌控已达“同源相吸”之境。
他顺着泉眼往下挖,泥土湿润却不沾手,每挖一尺,便能感觉到空气中的土系灵气更浓郁一分。挖到三丈深时,铲子突然触到一块冰凉的物体,源土子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泥土——一块巴掌大的黑色土壤赫然出现,土壤表面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哪怕被泥土包裹,仍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厚重本源之力,正是九天息壤。
可就在他伸手去取息壤的瞬间,泉眼旁的地面突然剧烈震动,一道土黄色的身影从地下窜出——那是一头“土行凶兽”,形似野猪,却长着三只眼睛,獠牙上沾着黑色的泥土,嘶吼着扑向源土子。这凶兽名为“地牙猪”,以灵脉中的土系灵气为食,泉眼下的息壤是它的“巢穴核心”,源土子取息壤,无疑是断了它的生路。
源土子反应极快,侧身避开地牙猪的冲撞,同时将破界铲横在身前。地牙猪见一击未中,三只眼睛同时亮起红光,地面突然裂开数道缝隙,无数土刺从缝隙中冒出,直刺源土子周身要害。源土子深吸一口气,双手结印:“源土·御土术!”他脚下的泥土突然化作一道“土盾”,挡住所有土刺,同时土盾化作无数土箭,射向地牙猪。
地牙猪皮糙肉厚,土箭射中它的身体,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它怒吼一声,猛地撞向源土子,速度快如闪电。源土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知道地牙猪的弱点在第三只眼睛——那是它操控土系能量的核心。他故意卖了个破绽,让地牙猪的獠牙逼近自己的胸口,同时右手凝聚源土本源,化作一把“土锥”,精准地刺向地牙猪的第三只眼睛。
“嗷——”地牙猪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第三只眼睛被土锥刺穿,周身的土系灵气瞬间紊乱,它踉跄着后退几步,最终倒在地上,化作一缕土系灵气消散。源土子捡起地上的九天息壤,只见息壤表面的光泽更亮了几分——想来是吸收了地牙猪的土系本源。他将息壤收入“土系储物袋”,又从怀中取出一颗“灵脉丹”,捏碎后撒入泉眼:“抱歉打扰,这点灵脉丹,助你修复根基。”说完,便转身前往沉渊谷。
(二)沉渊谷:探混沌石遇“灵脉旋涡”
沉渊谷位于不周山余脉的最深处,谷中常年弥漫着“混沌雾气”,雾气中夹杂着破碎的空间碎片,寻常生灵一旦踏入,便会被空间碎片切割得粉身碎骨。源土子站在谷口,望着谷中翻滚的混沌雾气,指尖的源土本源微微发烫——这是混沌石的气息在召唤他。
他取出玄空赠予的“避空符”,贴在胸口。避空符是用“空间兽”的皮毛炼制而成,可抵御空间碎片的侵袭。源土子深吸一口气,踏入谷中——刚进谷,便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吸力从谷底传来,脚下的岩石开始崩裂,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要将他拉入深渊。
“是灵脉旋涡。”源土子心中一凛。沉渊谷曾是一条主灵脉的源头,龙汉初劫时灵脉断裂,残存的灵脉能量在谷底形成了一个“漩涡”,吞噬着谷中的一切。他稳住身形,双手结印:“源土·定身术!”土黄色的光芒笼罩全身,让他暂时摆脱了吸力的影响。
他顺着混沌雾气的流动方向往下走,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混沌雾气中,空间碎片不时闪过,发出“滋滋”的切割声,若不是避空符护持,他的衣角早已被割碎。走了约半个时辰,源土子突然感觉到指尖的源土本源剧烈发烫,他抬头望去,只见谷底中央,一块半人高的黑色石头静静躺在那里,石头表面刻着天然的阵纹,混沌雾气在石头周围形成了一个“防护罩”,这便是混沌石。
可就在他靠近混沌石时,灵脉旋涡的吸力突然增强,谷底的岩石开始大面积崩裂,无数碎石被卷入旋涡中,瞬间消失不见。源土子咬牙,加快脚步冲向混沌石——他知道,若被旋涡吞噬,后果不堪设想。就在他的手触到混沌石的瞬间,混沌石突然发出一道黑色的光芒,光芒化作一道“护罩”,将源土子与混沌石一同包裹住,灵脉旋涡的吸力竟无法穿透护罩。
源土子松了口气,他取出“破石斧”——这是源金子用星辰精金为他炼制的,可劈开先天奇石。他举起破石斧,对准混沌石的底部轻轻一劈——“咔嚓”一声,混沌石从底部裂开一道缝隙,刚好可以分割成五块(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阵枢)。源土子小心翼翼地将五块混沌石收入储物袋,刚要转身离开,却见混沌雾气中,一道金色的身影闪过——那是一只“混沌蝶”,以混沌雾气为食,见源土子取走混沌石,便扇动翅膀,向他扑来。
混沌蝶的翅膀上带着空间法则的力量,每一次扇动,都会产生无数细小的空间刃。源土子将混沌石护在怀中,左手结印:“源土·土墙术!”一道厚重的土墙挡在身前,空间刃砍在土墙上,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痕迹。混沌蝶见一击未中,翅膀突然合拢,化作一道金色的光箭,射向源土子。源土子眼中闪过一丝智慧,他故意将身体一侧,让光箭射向身后的灵脉漩涡——光箭刚靠近旋涡,便被旋涡吞噬,消失不见。混沌蝶见状,不敢再贸然进攻,扇动翅膀,消失在混沌雾气中。
源土子提着混沌石,顺着来时的路走出沉渊谷,此时夕阳已西下,谷口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抬头望了望鸿蒙宗的方向,心中暗道:“还差最后一样阵材,镇元子道友的先天聚灵珠。”
(三)万寿山:换聚灵珠赠“灵脉修复术”
万寿山位于洪荒中部,山巅的“五庄观”是镇元子的道场,观前的“人参果树”枝繁叶茂,果实如婴儿般挂在枝头,散发着浓郁的生机灵气。源土子来到五庄观前时,正见镇元子坐在观前的石凳上,品着“人参果茶”,身边站着两名道童,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桌上的“玉净瓶”。
“源土道友,远道而来,可是为了先天聚灵珠?”镇元子见源土子走来,笑着起身迎客,他早已通过“人参果树”的感应,知道源土子的来意。
源土子躬身行礼:“镇元子道友慧眼,晚辈此次前来,确实是为了先天聚灵珠。大长老说,道友愿以聚灵珠换‘灵脉修复术’,晚辈已将术法录于玉简之中。”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青色的玉简,递向镇元子。
镇元子接过玉简,指尖拂过玉简表面,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此术竟能修复被魔气污染的灵脉?龙汉初劫时,万寿山的‘万寿灵脉’被魔军伤了根基,我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未能完全修复,若有此术,灵脉必能恢复往日生机。”他转身对身边的道童说:“清风,去取四十九颗先天聚灵珠来。”
道童应了一声,转身进入观内。片刻后,清风捧着一个玉盒出来,玉盒打开,四十九颗圆润的珠子躺在其中,每颗珠子都泛着淡淡的青色光芒,正是先天聚灵珠——这些珠子是镇元子早年在“东海灵渊”中寻得的,本是用来滋养人参果树的,如今为了灵脉修复术,便忍痛割爱。
镇元子将玉盒递给源土子:“道友请看,这四十九颗聚灵珠皆是先天所生,每颗都能聚纳方圆百里的灵气,足以支撑九转聚灵阵的阵眼。”
源土子接过玉盒,指尖拂过聚灵珠,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浓郁灵气,心中一喜:“多谢道友割爱。若道友修复灵脉时遇到难题,可随时前往鸿蒙宗,晚辈必尽力相助。”
镇元子笑着点头:“好说。鸿蒙宗此次布聚灵阵,也是为了护持洪荒生灵,若阵成,我必登门道贺。”
源土子躬身谢过镇元子,提着玉盒,转身离开万寿山。此时夜色已深,洪荒的夜空中,星辰闪烁,源土子望着前方的路,心中充满了期待——三日之内,他已集齐所有阵材,接下来,便是布设九转聚灵阵。
三、布阵之始:九宫定基,五枢立轴
回到鸿蒙宗时,已是第四日清晨。源土子刚到山门,便见源七子中的其他六人已在山门口等候——源金子提着一把“刻阵刀”,源木子抱着一捆“灵藤”,源水子背着一个“储水葫芦”,源火子握着一枚“火种”,源风子拿着一把“引风扇”,源雷子则背着一个“避雷鼓”。
“源土兄,阵材集齐了?”源金子走上前,笑着问道,“我这刻阵刀可是用‘混沌金精’炼制的,能在混沌石上刻阵纹,保证不差分毫。”
源土子点头,打开储物袋,将九天息壤、混沌石、先天聚灵珠一一取出:“多亏各位道友相助,阵材已齐。大长老说,布阵需按‘九宫定基、五枢立轴、七星布眼、九转循环’的步骤来,今日先完成九宫阵基与五枢阵轴。”
玄空也闻讯赶来,他指着鸿蒙宗内的空地说:“宗门内的‘中央广场’正好符合九宫方位,东、西、南、北、中五处高地,可立五枢阵轴。今日需辛苦各位,务必在日落前完成阵基与阵轴的布设。”
众人齐声应道:“愿听大长老吩咐!”
(一)九宫阵基:九天息壤分九份,土系本源定方位
中央广场是鸿蒙宗最大的空地,平日里是弟子们修炼的地方,广场地面由“青灵石”铺成,上面刻着淡淡的灵纹。源土子站在广场中央,双手结印:“源土·分壤术!”他手中的九天息壤突然化作九团黑色的土壤,每团土壤都有拳头大小,悬浮在半空中。
“九宫方位为‘坎、坤、震、巽、中、乾、兑、艮、离’,需将息壤按方位嵌入地下三尺处。”源土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源土本源感应广场的方位,“源水兄,你掌水系,坎位属水,需你用‘水脉术’引泉眼之水,滋润息壤;源火兄,离位属火,需你用‘火种’温养息壤,使土火相生;源风兄,巽位属风,需你用‘引风扇’引天地间的风系灵气,助息壤聚气;源雷兄,震位属雷,需你用‘避雷鼓’驱散周围的雷系杂质,免息壤被雷气所伤;源金兄,乾位属金,需你用‘刻阵刀’在息壤周围刻‘聚金纹’,增强息壤的稳固性;源木兄,艮位属木,需你用‘灵藤’缠绕息壤,助息壤吸收木系灵气;坤位属土,由我亲自布设;兑位属泽,需用水系灵气滋养,源水兄可多费心。”
众人齐声应道:“明白!”
源水子走到广场北侧的坎位,打开储水葫芦,将葫芦中的“灵泉之水”倒入地下——泉水渗入青灵石,在地面形成一道浅浅的水痕。他双手结印:“源水·水脉术!”水痕突然化作一道水线,向下延伸,源水子将一团九天息壤放入水线中,息壤遇水,表面的光泽更亮了几分,开始自动吸收水脉中的灵气。
源火子走到广场南侧的离位,将手中的火种轻轻放在地上——火种是“南明离火”的一缕本源,落地后化作一团小火苗,围绕着离位的地面旋转。源火子将息壤放入火苗中,火苗瞬间包裹住息壤,却不烧伤息壤,反而让息壤中的土系本源更活跃。
源风子走到广场东南侧的巽位,举起引风扇轻轻一扇——扇中吹出一道清风,清风在巽位的地面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源风子将息壤放入旋涡中,清风带着天地间的风系灵气,源源不断地注入息壤中。
源雷子走到广场东侧的震位,敲响手中的避雷鼓——鼓声沉闷却有力,震得地面微微颤抖,周围的雷系杂质被鼓声驱散。源雷子将息壤放入震位,同时用雷系本源在息壤周围刻“避雷纹”,免息壤被雷气侵袭。
源金子走到广场西北侧的乾位,举起刻阵刀,在乾位的地面上快速刻画——刻阵刀划过青灵石,留下一道道金色的纹路,这些纹路正是“聚金纹”。刻完纹路后,源金子将息壤放入纹路中央,聚金纹突然亮起,金色的光芒包裹住息壤,增强了息壤的稳固性。
源木子走到广场东北侧的艮位,将手中的灵藤展开——灵藤是“先天灵藤”,藤蔓上长着细小的叶片,散发着淡淡的木系灵气。源木子将灵藤缠绕在息壤周围,灵藤的根系自动钻入地下,与息壤相连,开始吸收木系灵气,注入息壤中。
源土子则走到广场西南侧的坤位,双手结印:“源土·固壤术!”他将息壤放入坤位的地下,同时用源土本源在息壤周围刻“固土纹”——这是源土子最擅长的阵纹,可让息壤与周围的土壤完全融合,稳固阵基。
最后,源水子又走到广场西侧的兑位,用“水脉术”引灵泉之水,滋润息壤,同时源木兄也过来帮忙,用灵藤缠绕息壤,助其吸收灵气。
九团息壤布设完毕后,源土子站在广场中央,双手结印:“源土·合基术!”九团息壤同时亮起黑色的光芒,光芒在广场上空形成一个九宫格的虚影,虚影中,土系、水系、火系、风系、雷系、金系、木系的灵气相互交织,形成一道淡淡的灵气屏障——这是九宫阵基初步成型的征兆。
(二)五枢阵轴:混沌石雕聚灵柱,阵纹串联引灵气
九宫阵基完成后,众人稍作休息,便开始布设五枢阵轴。五处高地分别位于鸿蒙宗的东、西、南、北、中五处——东高地是“观日台”,西高地是“望月亭”,南高地是“听风阁”,北高地是“踏雪台”,中高地则是“观星台”(玄空平日观星的地方)。
源金子提着刻阵刀,与源土子一同来到中高地观星台。观星台的地面是用“星辰石”铺成的,上面刻着星纹,源土子将一块混沌石放在观星台中央,对源金子说:“中枢阵轴是整个聚灵阵的核心,需刻‘聚灵总纹’,将九宫阵基的灵气引入阵轴,再分发给其他四枢。”
源金子点头,举起刻阵刀,开始在混沌石上刻画——刻阵刀划过混沌石表面,发出“滋滋”的声响,混沌石表面的天然阵纹与刻上去的聚灵总纹相互融合,形成一道复杂的纹路。源金子的动作极为精准,每一刀都刻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不敢有丝毫偏差——聚灵总纹若有一处刻错,整个阵轴便会失效,甚至可能引发灵气反噬。
半个时辰后,聚灵总纹刻完。源金子放下刻阵刀,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成了!这混沌石的质地果然坚硬,若不是用混沌金晶炼制的刻阵刀,根本刻不动。”
源土子走上前,指尖拂过混沌石上的阵纹,一股浓郁的灵气顺着指尖涌入体内,他笑着说:“源金兄手艺精湛,这聚灵总纹刻得完美无缺。接下来,需用‘灵脉线’将中枢与其他四枢连接起来。”
灵脉线是源木子用先天灵藤炼制的,韧性极强,且能传导灵气。源木子将灵脉线递给源土子,源土子接过灵脉线,一端系在中枢混沌石上,另一端则分别拉向东、西、南、北四高地——灵脉线在空中形成一道淡淡的绿色光带,将五处高地连接起来。
随后,众人分头前往其他四高地,布设阵轴。源金子在东高地观日台的混沌石上刻“东方聚灵纹”(引东方的太阳灵气),源火子在西高地望月亭的混沌石上刻“西方聚灵纹”(引西方的月亮灵气),源水子在南高地听风阁的混沌石上刻“南方聚灵纹”(引南方的水系灵气),源雷子在北高地踏雪台的混沌石上刻“北方聚灵纹”(引北方的雷系灵气)。源土子则在一旁协助,确保每一处阵纹都与中枢的聚灵总纹相呼应。
当最后一处阵纹刻完时,夕阳已西下,洪荒的夜空中,第一颗星辰亮起。源土子站在观星台中央,双手结印:“源土·立轴术!”五处高地的混沌石同时亮起黑色的光芒,光芒顺着灵脉线汇聚到中枢混沌石上,中枢混沌石突然发出一道强烈的光芒,射向天空——天空中,一道黑色的光柱与混沌石相连,开始引天地间的灵气汇入阵轴。
“九宫阵基与五枢阵轴已成!”玄空走到观星台,望着天空中的光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明日,便可布设阵眼,开启九转循环。”
源土子与其他六子相视一笑,连日来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们知道,距离九转聚灵阵的成功,已近在咫尺。
四、布阵之中:七星布眼,九转循环
第五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源土子便已来到中央广场。此时,百名内门弟子与三名外门弟子已在广场上等候,他们得知今日要布设阵眼,都想亲眼见证这一时刻。玄空站在广场中央,对众人说:“今日布设阵眼,需四十九名弟子协助——每颗先天聚灵珠需一名弟子以‘引气术’注入自身灵气,激活聚灵珠的聚灵之力。谁愿相助?”
“弟子愿往!”百名弟子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期待。玄空从中挑选了四十九名修为较高的内门弟子,让他们站在广场的四十九个阵眼位置上。
(一)七星布眼:先天聚灵珠嵌阵眼,弟子引气激活灵
源土子打开玉盒,取出四十九颗先天聚灵珠,递给四十九名弟子:“各位师弟,将聚灵珠握在手中,以‘鸿蒙引气术’将自身灵气注入珠中,切记,注入的灵气需均匀,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过多会导致聚灵珠爆裂,过少则无法激活聚灵之力。”
弟子们接过聚灵珠,按照源土子的吩咐,开始运转鸿蒙引气术——他们的指尖泛起淡淡的青色光芒,灵气顺着指尖注入聚灵珠中。聚灵珠在灵气的滋养下,光芒逐渐变亮,从淡淡的青色变成浓郁的青色,如同一个个小小的青色灯笼,悬浮在弟子们的手中。
源土子走到广场中央,双手结印:“源土·布眼术!”他的声音传遍广场每一个角落:“第一颗聚灵珠,嵌‘天枢星’位!”
站在天枢星位的弟子应声而动,将手中的聚灵珠放入地面的“珠槽”中——珠槽是源土子昨日提前刻好的,刚好能容纳一颗聚灵珠。聚灵珠嵌入珠槽后,突然亮起一道青色的光芒,光芒射向天空,与夜空中的天枢星遥相呼应。
“第二颗聚灵珠,嵌‘天璇星’位!”
“第三颗聚灵珠,嵌‘天玑星’位!”
“第四颗聚灵珠,嵌‘天权星’位!”
“第五颗聚灵珠,嵌‘玉衡星’位!”
“第六颗聚灵珠,嵌‘开阳星’位!”
“第七颗聚灵珠,嵌‘摇光星’位!”
随着源土子的指令,七名弟子依次将聚灵珠嵌入对应的星位珠槽中——七颗聚灵珠同时亮起青色光芒,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一道“七星连珠”的虚影,虚影中,天地间的灵气开始向聚灵珠汇聚。
接下来,源土子又依次指令其他四十二名弟子,将聚灵珠嵌入剩余的四十二个个阵眼位置——这些阵眼位置是按照“七星连珠”的衍生方位布设的,每七个阵眼为一组,共七组,对应“北斗七星”的七颗星。当最后一颗聚灵珠嵌入珠槽时,四十九颗聚灵珠同时亮起青色光芒,光芒在广场上空形成一个巨大的“七星阵图”,阵图中,灵气如水流般循环流动,发出“哗哗”的声响。
“阵眼已成!”源土子松了口气,转身对玄空说,“接下来,便是开启九转循环。”
(二)九转循环:灵气入阵九次提纯,液态灵露滋养洪荒
玄空点头,走到观星台中央,双手结印:“鸿蒙·启阵术!”他的声音带着鸿蒙宗的本源之力,传遍整个鸿蒙宗:“九转聚灵阵,第一转——聚气!”
随着玄空的指令,中枢混沌石突然发出一道强烈的光芒,光芒顺着灵脉线传遍五枢阵轴,五枢阵轴又将光芒传入九宫阵基——九宫阵基的九团息壤同时亮起黑色光芒,开始引天地间的灵气入阵。
天地间的灵气如潮水般涌向鸿蒙宗,在空中形成一道巨大的灵气旋涡,旋涡的中心是中央广场的七星阵图。灵气涌入阵图后,首先进入第一转的“聚气层”——聚气层由九宫阵基掌控,息壤将灵气中的杂质过滤掉,留下纯净的灵气。弟子们站在阵图中,能清晰地感觉到灵气涌入体内,比往日修行时的灵气浓郁数倍,不少弟子甚至当场闭上双眼,开始运转功法,吸收灵气。
“第二转——凝气!”玄空的声音再次响起。
七星阵图中的聚灵珠突然旋转起来,四十九颗聚灵珠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将第一转提纯后的灵气凝聚成“灵气云”——灵气云呈淡淡的白色,悬浮在广场上空,散发出浓郁的灵气。源水子走到广场边缘,打开储水葫芦,将灵泉之水洒向灵气云——灵泉之水与灵气云融合,灵气云的颜色变成了淡淡的青色,灵气的纯度又提升了一分。
“第三转——化气!”
“第四转——炼气!”
“第五转——淬气!”
“第六转——凝露!”
“第七转——提纯!”
“第八转——聚露!”
“第九转——归流!”
随着玄空一次次的指令,九转聚灵阵不断运转——第三转时,灵气云化作“灵气雨”,滋润着广场的青灵石;第四转时,源火子用南明离火炼灵气雨,去除其中的最后一丝杂质;第五转时,源雷子用避雷鼓震击灵气雨,使灵气的密度增加;第六转时,灵气雨化作“液态灵露”,滴落在广场的灵田中;第七转时,源风子用引风扇将液态灵露吹向整个鸿蒙宗;第八转时,聚灵珠将分散的液态灵露重新汇聚;第九转时,液态灵露顺着灵脉线流入中枢混沌石,再由混沌石分发给鸿蒙宗的每一处角落——包括弟子的居所、藏经阁、培灵园、灵田等。
当第九转完成时,整个鸿蒙宗被一层淡淡的青色灵气笼罩,灵气浓郁得几乎要化作实质——弟子们坐在地上,闭眼修行,灵气自动涌入他们的体内,不少弟子的修为开始突破:有的从引气入体后期突破到筑基初期,有的从筑基初期突破到筑基中期,甚至有几名内门弟子突破到了筑基后期。培灵园中的灵植疯狂生长,凝气草的叶片变得更加翠绿,悟道茶苗长出了新的枝芽;藏经阁中的古籍散发出淡淡的金光,仿佛被灵气滋养后,其中的道法变得更加清晰;灵田中的灵谷从青苗长成了金黄的稻穗,散发出淡淡的谷香。
源土子站在广场中央,感受着周围浓郁的灵气,眼中充满了欣慰——他取出一块“测灵玉”,放在广场上。测灵玉是用来检测灵气浓度的,平日里,鸿蒙宗的灵气浓度在“3级”(洪荒灵气浓度标准:1级最稀薄,10级最浓郁),而此时,测灵玉的光芒跳到了“30级”——远超外界十倍(外界灵气浓度约为3级)。
“成了!九转聚灵阵成了!”玄空走到源土子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充满了赞许,“源土子,你立了大功!此阵不仅能护持鸿蒙宗弟子修行,还能滋养昆仑山脉的灵脉,为日后巫妖劫储备力量。”
源七子中的其他六人围了上来,源金子笑着说:“源土兄,你这阵布得好!以后我们修炼,再也不用愁灵气不足了。”
源木子也笑着说:“培灵园的灵植有了这么浓郁的灵气,日后定能长出更多的先天灵材。”
源土子笑着点头,望向广场上修行的弟子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九转聚灵阵,不仅是鸿蒙宗的福音,更是洪荒生灵的福音。
五、阵成之响:洪荒震动,道贺盈门
九转聚灵阵成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了整个洪荒。当日下午,镇元子便带着清风、明月两名道童,提着一篮人参果,来到鸿蒙宗道贺。
“玄空道友,源土道友,恭喜恭喜!”镇元子刚到山门,便笑着说道,“我在万寿山,都能感觉到鸿蒙宗传来的浓郁灵气,此阵果然名不虚传。”
玄空笑着迎客:“镇元子道友远道而来,快请进。源土子,快取些灵露茶来,招待道友。”
灵露茶是用九转聚灵阵产生的液态灵露冲泡的,茶水呈淡淡的青色,散发着浓郁的灵气。镇元子喝了一口灵露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此茶竟有滋养道基之效!若长期饮用,对突破境界大有裨益。”
源土子笑着说:“道友若喜欢,日后可常来鸿蒙宗,晚辈随时为道友冲泡。”
除了镇元子,洪荒中的其他先天神只也纷纷前来道贺——三清派弟子送来“太极图残片”(助阵稳固),女娲派弟子送来“五色石粉末”(助阵抵御魔气),伏羲派弟子送来“八卦图拓本”(助阵推演灵气流转),甚至连隐居在东海的龙族余部首领敖广,也派使者送来一颗“龙元珠”(助阵聚纳水系灵气)。
鸿蒙宗的弟子们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日夜在聚灵阵中修行,修为进步神速——短短一个月内,百名内门弟子中,有三十人突破到筑基后期,二十人突破到金丹初期,甚至有五人突破到金丹中期;三名外门弟子也全部突破到筑基初期。玄空看着弟子们的进步,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鸿蒙宗在龙宇的带领下,在源七子的辅佐下,必将成为护持洪荒的重要力量。
这日夜晚,源土子站在观星台上,望着天空中旋转的七星阵图,指尖拂过中枢混沌石上的聚灵总纹。混沌石传来淡淡的温热,那是灵气流转的温度,也是洪荒生机的温度。他想起寻材时的艰险,想起布阵时的专注,想起阵成时的喜悦,心中突然明白了龙宇道尊的用意——鸿蒙宗不仅是隐世修行之地,更是守护洪荒的“灵脉之心”,而这九转聚灵阵,便是“灵脉之心”的跳动之源。
“源土子。”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是玄空。
源土子转身行礼:“大长老。”
玄空走到他身边,望着天空中的七星阵图,轻声说:“道尊托梦于我,说此阵不仅能聚灵,还能在危难时刻,引洪荒本源之力护宗。日后巫妖劫起,这阵,便是鸿蒙宗的第一道防线。”
源土子心中一凛,郑重地点头:“弟子明白,定当守护好此阵,护持鸿蒙宗,护持洪荒生灵。”
夜空中,七星阵图的光芒更加明亮,灵气如水流般在鸿蒙宗内循环流转,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洪荒的新生,也仿佛在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九转聚灵阵的故事,从此刻起,便成了洪荒中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