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组的会议室里,投影仪正循环播放着小李留下的临终录像 —— 老鬼与李伟明在开曼海滩咖啡厅会面的画面,已经被技术组处理得格外清晰,连文件封面上的 “资金转移计划” 都能看清每个笔画。
陈默站在屏幕前,手里攥着刚整理好的国际通缉申请材料,里面不仅有视频证据,还有银行流水、证人证言、尸检报告,整整三大本,沉甸甸的,像是装着小李未完成的心愿。
“所有证据都齐了,” 张检察官翻着材料,语气带着期待,“老鬼是金广发的核心心腹,李伟明是海外代理人,抓住他们俩,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金广发。现在提交国际通缉申请,国际刑警那边肯定会批!”
老吴已经联系好国际刑警亚洲区负责人,对方承诺 “收到材料后 24 小时内启动审核”,开曼警方也表示 “随时准备配合拘捕行动”——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行动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希望。
上午十点,陈默和老吴一起走进市局的 “跨境执法申请室”,准备通过内部系统提交材料。
这是国内与国际刑警对接的专用通道,所有申请都要先经过系统初审,再由省厅、公安部层层审批。
老吴坐在电脑前,把材料扫描成电子档,逐一上传,每上传一份,系统就显示 “审核通过”,进度条慢慢爬到了 98%。
“马上就好!” 老吴的手指悬在 “提交” 按钮上,转头看向陈默,眼里满是激动。
陈默点点头,深吸一口气 —— 只要点击提交,老鬼和李伟明很快就会被列入国际通缉名单,小李的仇,终于要开始报了。
可就在老吴按下 “提交” 的瞬间,屏幕突然黑了一下,几秒钟后,弹出一个蓝色的系统窗口,上面没有任何机构名称,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检测到跨境执法申请,启动‘烛龙’风险评估机制……”
“烛龙?又是它!”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沉 —— 之前申请央行管制令、冻结海外账户时,这个神秘系统就多次拦截,没想到这次连国际通缉申请都不放过。
老吴的脸色也变了,手指飞快敲击键盘,想关闭窗口,却发现鼠标根本动不了,系统完全被控制。
三分钟后,评估结果出来了,屏幕上跳出一长串数据:“风险评估报告:1. 证据链完整性 68.3%(缺失老鬼与金广发的直接通讯记录、李伟明 U 盘内容佐证);2. 跨境执法成功概率 34.7%(开曼警力不足、瓦努阿图可能阻挠);3. 外交纠纷风险 72.1%(可能引发‘干涉他国内政’争议)。结论:证据链未达标,执法风险过高,建议优先巩固国内证据关联性,暂缓国际通报。”
“68.3%?这叫证据不足?” 老吴气得拍了下桌子,屏幕都震了一下,“视频拍到两人会面,银行流水证明资金往来,还有小李的录音,这些还不够?分明是故意找借口!”
陈默盯着屏幕上的 “烛龙” 标识,手指紧紧攥着桌沿 —— 这个系统每次都用 “数据”“概率” 当理由,可每次拦截的,都是能打垮金广发的关键行动,背后肯定有人在操控,用 AI 当 “挡箭牌”,既隐蔽又没法追责。
他立刻联系市局信息科,想让他们帮忙绕过 “烛龙” 系统,可信息科的回复让他更失望:“这个系统权限比市局还高,直接对接公安部的核心服务器,我们根本没法破解,只能按提示执行。”
甚至连省厅的领导,都表示 “没办法干预‘烛龙’的评估结果”—— 这个系统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掐住了行动组的喉咙。
回到行动组办公室,陈默把评估报告拍在桌上,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看到 “暂缓国际通报” 几个字,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灭了。
“什么叫证据不足?小李用命换来的视频,难道还比不上一串冰冷的数字?” 林夏的声音带着哭腔,她为了这份申请,熬了两个通宵整理材料,现在却被一句 “68.3%” 否定。
老谢盯着报告里的 “缺失 U 盘内容佐证”,无奈地摇摇头:“李伟明的 U 盘还没找到,老鬼的通讯记录被黑客删了,这些确实是‘漏洞’,可‘烛龙’明明知道我们在跟时间赛跑,却还在这卡流程,不是故意刁难是什么?”
他之前跟 “烛龙” 的技术后台对抗过,知道这个系统的 AI 算法看似中立,实则能被人为设置 “权重”—— 比如把 “外交风险” 的权重调得极高,稍微有点争议,就判定 “风险过高”。
周若雪看着报告里的 “瓦努阿图可能阻挠”,突然开口:“我知道瓦努阿图为什么会阻挠 —— 他们的驻华大使,去年跟金广发一起参加过慈善晚宴,金广发还捐了 100 万澳元给瓦努阿图的‘文化保护项目’,说白了,就是利益勾结!‘烛龙’肯定知道这些,却故意不提,只说‘外交纠纷风险’,就是在帮金广发拖延时间!”
陈默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心里又气又急 —— 周五就是金广发去巴拿马的日子,现在暂缓国际通缉,等他们 “巩固证据”,金广发早就跑没影了,小李的仇,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可他也清楚,跟 “烛龙” 硬拼没用,这个系统背后的势力太大,硬来只会让行动组更被动。
“不能就这么算了,” 陈默突然转身,眼神变得坚定,“‘烛龙’让我们‘暂缓国际通报’,没说不能私下联系国际刑警。老吴,你跟亚洲区负责人通个加密电话,把视频和所有证据都发给他,让他们先私下调查老鬼和李伟明的行踪,别走官方流程,避开‘烛龙’的监控。”
老谢也立刻补充:“我可以做个‘证据补充报告’,把缺失的‘直接通讯记录’‘U 盘内容’都标注为‘正在紧急核查中’,提交给‘烛龙’,先稳住它,争取时间。
同时,我再试着黑进开曼警方的监控系统,看看能不能找到老鬼离开咖啡厅后的行踪,也算‘巩固证据’。”
张检察官则联系外交部,把 “烛龙” 的评估报告和瓦努阿图与金广发的利益勾结证据一起提交,请求外交部 “提前与瓦努阿图交涉”,给对方施压,降低 “外交纠纷风险”—— 就算暂时不能通缉,也要断了李伟明的 “外交保护伞”。
行动组再次忙碌起来,只是这次,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压抑的愤怒。
老吴在加密通讯软件里跟国际刑警沟通,声音压得很低,怕被 “烛龙” 监听;老谢在电脑前写补充报告,每一个字都斟酌半天,既要符合 “烛龙” 的要求,又要留有余地;林夏则整理瓦努阿图大使与金广发的合影、捐款记录,准备发给外交部。
下午三点,老谢的补充报告提交后,“烛龙” 系统果然没有再弹出新的拦截窗口,只是回复了一句 “待证据补充完整后重新评估”—— 算是暂时稳住了。
而国际刑警那边也传来消息,已经私下联系开曼警方,调取了 “海滩阳光咖啡厅” 的所有监控,发现老鬼在会面后,去了开曼国际机场附近的一家酒店,目前还没退房。
“老鬼还在开曼!” 陈默兴奋地拍了下桌子,“只要他没走,咱们就还有机会!老谢,你继续追踪他的房间号和出行记录;老吴,让国际刑警跟开曼警方沟通,悄悄监视老鬼,别打草惊蛇;我去跟省厅领导汇报,争取让他们出面,跟‘烛龙’的运营方交涉,至少把‘证据链完整性’的标准说清楚 —— 到底要多少证据,才算达标!”
可省厅领导的回复,却让他再次陷入失望:“‘烛龙’的运营方是公安部直属的‘数据安全中心’,里面全是技术专家和法律顾问,他们只认数据,不认人情,就算我去说,也没用。”
甚至领导还暗示,“最近上面有人关注这个案子,‘烛龙’的评估可能也受了这方面的影响,你们还是小心点,别太激进。”
“上面有人关注?” 陈默心里一凛 —— 这说明金广发的保护伞,比他想的还要大,已经能影响到公安部层面的系统。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坚定:“就算天塌下来,我也要抓住老鬼和李伟明,给小李一个交代!”
当天晚上,老谢通过技术手段,查到了老鬼的酒店房间号 ——1806 房,还发现他订了周四飞巴拿马的机票,跟之前金广发的行程完全一致。
“老鬼肯定是在等金广发,一起去巴拿马!” 老谢把机票信息截图发给陈默,“只要咱们能在周四前拿到‘烛龙’的同意,或者让国际刑警先动手,就能把他抓住!”
陈默看着截图上的航班信息,心里做了个决定 —— 就算 “烛龙” 一直不批,他也要让国际刑警 “先斩后奏”,大不了自己承担责任。
他给老吴发消息:“跟国际刑警说,周四早上老鬼去机场时,直接抓捕,出了问题我担着,就算被‘烛龙’追责,也不能让他跑了!”
老吴很快回复:“国际刑警同意了,但他们要求咱们提供‘书面免责声明’,证明是咱们主动请求行动,跟他们无关。” 陈默毫不犹豫:“我来签!现在就写!”
就在他准备写声明时,屏幕上的 “烛龙” 系统突然又弹出一个窗口,这次不是拦截,而是一条新的提示:“监测到开曼警方已对目标人物实施监控,证据链补充进度 + 10%(当前 78.3%),外交纠纷风险降至 65%,建议 24 小时内提交新证据,可重新评估。”
“它在让步?” 陈默盯着屏幕,心里疑惑 —— 难道是外交部的交涉起了作用,还是 “烛龙” 背后的人,也怕做得太明显?不管怎样,这是个机会。
他立刻让老谢加快速度,务必在 24 小时内找到更多证据,同时让林夏联系香港廉政公署,调取老鬼在东亚银行的账户流水,作为 “新证据” 提交。
夜色渐深,行动组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每个人都在跟时间赛跑,跟 “烛龙” 系统赛跑,跟金广发背后的势力赛跑。小李的打火机记录仪放在桌上,像是在无声地鼓励他们 —— 就算前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因为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而 “烛龙” 的这次让步,也让陈默更加确定:只要他们不放弃,总能找到突破口,总有一天,能掀掉这只无形的手,让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