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城的风波,最终以韩家依计而行,邪修主力在落鹰涧损兵折将,老巢被韩立釜底抽薪而暂告段落。虽未尽全功,却也解了燃眉之急。韩家上下,对那位未曾露面却运筹帷幄的“叶先生”,已是敬若神明。
事了拂衣,不沾尘芥。
叶秋未曾与故人相见,只在离去前,以神念隔空传予韩立一篇改良过的《厚土蕴气诀》基础篇,了却青玄湖畔那一点因果。随后,便与石坚一道,踏上了归途。
来时,心负千钧,道域初构,步履维艰,如盲人探路。归时,虽神识损耗未复,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叶秋的眼底深处,却燃着一簇历经淬炼后愈发纯粹、炽烈的火焰。那“四象归元”刹那的和谐共鸣,如同在他道心深处烙印下了一幅永不磨灭的星图,指引着前路。他急需一个契机,将这份玄妙的体悟,转化为实实在在、可以握于手中的力量。
途经一片绵延无际的嶙峋石林。时近黄昏,残阳如血,将无数奇形怪状的巨石染上一层凄艳的橘红,投下漫长而扭曲的影子,如同巨兽沉寂的尸骸,充满了苍凉与死寂之美。
“石坚,在此等候,勿要打扰。”叶秋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话音未落,青影一闪,他已如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地飘入了石林深处,留下石坚如同忠诚的石像,守在外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叶秋并未选择调息恢复,而是立于一片相对开阔、遍布风蚀痕迹的石笋中央。他缓缓闭上双眼,并未立刻运转周天,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丹田上方那片仅有尺许方圆、运转依旧艰涩迟缓的“四象同辉道域”雏形之中。
他要做的,并非演练外界的剑招,而是在这方初生的、属于他自己的“内在天地”里,尝试引动那缕最为桀骜不驯的力量——寂灭剑意!
心念微动,如拨动琴弦。
道域雏形西方区域的“剑枢阵枢”率先被点亮,那缕无形无质、却蕴含着斩灭一切意志的寂灭剑意,如同沉睡的凶兽,被悄然唤醒。然而,与以往直接、粗暴地将其催发至体外不同,这一次,叶秋以无比的精巧与耐心,引导着这缕剑意,在道域雏形的内部规则框架下,开始流转。
奇妙的感受,如同温润的泉水,瞬间浸润了他的感知。
在这方微缩的“世界”里,寂灭剑意不再是孤悬于外的利刃,而是成为了构建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根“梁柱”。它感受到了来自“神庭阵眼”(魂力)的清晰指引,目标明确,强度可控;它得到了“血壤阵枢”(气血)提供的、如同大地般沉稳厚重的力量支撑,爆发更具底蕴;它汲取着“气海阵枢”(灵力)被高效淬炼、转化而来的精纯能量,锋芒愈发凝练内敛。
四种力量,在道域雏形那尚且粗糙的规则协调下,首次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催发这道剑意——而形成了初步的、脆弱的合力!过程缓慢,消耗心神巨大,但能量的流转效率高得惊人,几乎没有任何无谓的内耗与逸散!
叶秋缓缓抬起右手,并指如剑,指尖并未有耀眼光华,却有一种令周遭空气都微微凝滞的奇异力场悄然弥漫。
他目光平静地望向数十步外,一块历经千万年风雨、通体青黑、质地极其坚硬的巨型玄武岩。
没有呼啸的剑风,没有刺目的厉芒。只有他指尖轻轻一划,一道淡到几乎与暮色融为一体、细若游丝、边缘空气微微扭曲的灰白色痕迹,悄无声息地破空而去。
这道痕迹,并非纯粹的剑气,更像是……一道被书写在空间之上的“寂灭”道纹!
嗤——
一声轻微得如同春蚕食叶般的细响。
那块巨岩微微一颤,从中轴线开始,一道比发丝还要纤细的裂缝悄然浮现。裂缝自上而下,无声蔓延,仿佛岩石本身主动裂开。紧接着,巨岩沿着这条完美的切痕,平滑地分为两半,向两侧缓缓滑落。断面光滑如镜,竟清晰地倒映出天边那轮即将沉没的血色残阳,以及叶秋静立的身影。
更令人心悸的是,在巨岩被切开的瞬间,以其为中心,方圆数尺内的空间,仿佛被投入了无形的琥珀之中!空气停止了流动,尘埃凝固在半空,几片被晚风卷起的枯黄草叶,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以极其缓慢、近乎停滞的速度,飘落在断岩两侧,再也无法被风吹动。
这已非单纯的锋利!这道由初生道域催生出的“寂灭之痕”,不仅蕴含着极致的破坏力,更自带了一股微弱却真实的 “法则”意味!它并非仅仅斩开了岩石,更是在斩开的刹那,短暂地“定义”了那片区域的规则——万籁俱寂,时空凝滞!
虽然这“寂灭力场”范围极小,持续时间不过弹指,随即消散,空间恢复如常,但其展现出的特质,已彻底超越了从前单纯追求杀伤的剑意!
以往的寂灭剑意,是极致的“破灭”,是狂暴的“终结”,是让一切归于虚无的毁灭洪流。
而此刻,融入了四象归元的道域之力,这剑意仿佛褪去了表面的暴戾,显露出了更深层的本质。它在“灭”的同时,更蕴含着“寂”的真意——那是令喧嚣平息、让纷乱终结、使万物回归最初寂静与本源的……秩序之力!
叶秋怔怔地看着那光滑如镜的断面和残留的凝滞感,心中仿佛有惊雷炸响,驱散了长久以来的迷雾。
他对“寂灭”的认知,一直被其凌厉的外表所迷惑。直至此刻,在这方由他亲手构筑的、初步和谐的道域天地中催发剑意,他才得以窥见其冰山之下,那更为浩瀚、更为本质的内核。
寂灭,并非只有破坏与终结。
它或许是宇宙大喧嚣后必然的终极宁静,是生命轮回中不可避免的永恒长眠,是万物从“有”重归于“无”、从而为下一次“有”的诞生铺平道路的……必然环节!它蕴含着“归于太初”的力量,而这“无”,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抹去所有后天痕迹,回归最原始、最纯净的混沌状态,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他过去的寂灭剑意,只得其“形”(灭),未得其“神”(寂)。如今,在这四象初步归元的道域滋养下,借助魂之秩序、血之承载、气之流转的共同映衬,他才真正触摸到了一丝“寂”的意境——那是令万物平息、返璞归真的终极力量!
“原来……寂灭的真谛,在于‘归元’……”叶秋喃喃自语,眸中闪烁着悟道后的璀璨星辉,整个人的气质,仿佛都发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蜕变,变得更加深邃、内敛,却又蕴含着开天辟地般的潜能力量。
他心念再动,这次刻意控制着道域雏形的输出,尝试挥出一道范围更广、但单体杀伤稍弱的寂灭涟漪。
灰白色的痕迹如同水波般扩散,扫过前方数块较小的岩石。岩石表面并未被切开,而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了所有光泽,变得灰暗、粗糙,仿佛瞬间被抽干了亿万年的岁月,灵性尽失,化作了最普通的顽石。其上的苔藓、地衣,也瞬间枯萎、化为飞灰。
这是“寂”之力更为直观的体现——剥夺生机,加速衰败,令其归于永恒的沉寂!
至此,叶秋的剑道,伴随着道域雏形的初步建立,真正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更为恢弘的境地。从一味追求极致破坏的“毁灭之剑”,开始向着蕴含天地至理、掌控万物生灭的“法则之剑”悄然蜕变。
夕阳终于彻底沉入地平线,石林被浓重的暮色笼罩,唯有那平滑如镜的岩石断面,依旧反射着天边最后一抹微光。
叶秋静立良久,方才缓缓收指。他周身气息圆融内敛,与这片死寂的石林仿佛融为一体,却又超然其上。
归途尚远,道途更长。但他的心中,已如这悟剑后的石林,万籁俱寂之下,是即将喷薄而出的、开创纪元的磅礴力量。他对那论剑台之约,已不再是单纯的应对,而是充满了验证自身所悟、砥砺崭新剑道的……强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