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和哲伯莱勒对视一眼,他们久居沙漠,对雨林政治了解不深,但“小吉祥草王”的名号他们是知道的。
神明处境不妙,这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
林默沉默了片刻,眼神深邃。
迪希雅带来的信息,与他之前的猜测相互印证。
沙漠的初步整合刚刚完成,雨林那边的暗流就已经涌动到了面前。
他抬起头,看向迪希雅,脸上恢复了平静的笑容:“谢谢你带来的消息,迪希雅小姐。这很重要。”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拉赫曼、哲伯莱勒、婕德,以及刚刚到来的迪希雅。
“沙漠的联盟今天刚刚起步,前方的路还很长。”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但有些责任,既然看到了,就无法回避。”
他望向南方,那是须弥城的方向。
“看来,我们是时候……去雨林看一看了。”
星空之下,沙海之上的篝火依旧在燃烧,但众人的心,却已经随着林默的这句话,飞向了那片笼罩在智慧之名与隐秘阴霾下的繁茂雨林。
……
黄沙的灼热气息仿佛还黏在衣角,但空气中已然渗入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湿度与生机。
离开喀万驿后,不过半日行程,周遭的景象便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海逐渐被零星的、顽强扎根的沙棘与灌木取代,再往前,绿色的痕迹越来越浓重,最终汇成一片铺天盖地的、喧嚣着生命力的苍翠帷幕。
须弥的雨林,以其特有的、近乎蛮横的葱茏,迎接着这群来自沙漠的访客。
林默深深吸了一口气,肺叶被带着草木清甜和泥土微腥的湿润空气充盈,与沙漠的干燥炙热形成鲜明对比。
他能感觉到,体内那由岩元素构筑的、偏向厚重稳固的力量,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环境中,似乎也变得更为活跃,与脚下的大地、周围的无尽植被产生着细微的共鸣。
混沌之种平稳地旋转着,将这股来自雨林的生机之力缓缓纳入循环,与尚未完全平息的、属于沙漠的炽热与荒芜达成微妙的平衡。
他身后的几人,反应各不相同。
赛诺,大风纪官,依旧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冷峻模样,赤红的瞳眸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繁茂的、可能隐藏无数危险的环境。
雨林对他而言,是职责所在,是案件发生地,是另一片需要肃清秩序的战场,而非家园。
他对这里的熟悉,带着一种审视与疏离。
艾尔海森,教令院的书记官,则显得从容许多。
他甚至拿出了一本随身携带的轻薄书册,偶尔瞥上一眼,似乎在进行着某种环境观测与文献记录的比对。
他的目光锐利,如同扫描仪般掠过那些奇特的植物、古老的苔痕,大脑飞速处理着信息,寻找着任何可能与“造神计划”或小吉祥草王处境相关的蛛丝马迹。
对他而言,雨林是一个巨大的、尚未完全解读的知识库。
艾尔海森之前在沙漠中调研,但在听说林默要来这边,便主动联系表示他也要返回雨林,一同前来了。
而赛诺,则是在一阵犹豫中,由艾尔海森劝导后一同前来。
迪希雅最为放松,她伸展了一下矫健的腰肢,火红的马尾在绿意背景下格外醒目。
“还是这地方待着舒服,虽然虫子多了点。”
她咧嘴笑道,拍了拍腰间的双手大剑,“比起沙子灌进铠甲的感觉,我宁愿对付这些烦人的小东西。”
她是沙漠的女儿,但长期的佣兵生涯让她对雨林同样熟悉,这里是她的另一个主要活动区域。
他们一行四人,轻装简行,没有携带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沙漠标识,如同普通的冒险者或学者团队,悄无声息地沿着林间小路,向着化城郭的方向前进。
“根据迪希雅的情报,旅行者最后出现的地点就在须弥城。”
“化城郭是进入雨林核心区域的前哨站,也是巡林官的总部所在地。”
艾尔海森合上书册,冷静地分析,“从这里,我们可以获取最新的雨林动态,也能更自然地融入环境,避免过早引起教令院的注意。”
赛诺点了点头,补充道:“教令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但大贤者阿扎尔掌控着虚空终端,眼线遍布。”
“我们必须谨慎。”
他看了一眼林默,“你的力量特征独特,在教令院可能已有记录,尤其…在经过上次那件事之后。”
他指的是几年前那场“误杀”。
林默淡然一笑,心念微动,周身那股若有若无的、属于强者的能量场以及元素力波动瞬间变得极其内敛,若非感知极其敏锐者,几乎会将他当作一个体质稍好的普通人。
“放心,只要我不想,没人能轻易看穿。”
这是他对自身力量掌控度提升的自信。
系统面板上,【混沌之力掌控度:精通(巅峰)】的字样微微闪烁,证明着他并非虚言。
迪希雅扛着她的剑,走在前面开路,闻言回头笑道:“看来咱们这位‘传承者大人’本事不小嘛。”
“不过赛诺说得对,教令院那帮老学究,搞起阴谋来可不含糊。”
“咱们这次是去‘看看’,不是去砸场子,低调点好。”
“只是‘看看’吗?”
林默目光投向雨林深处,那里是须弥城的方向,他的眼神似乎能穿透层层叠叠的枝叶。
“一位被自己子民架空、处境微妙的神明…”
“还有赛诺你说的那个教令院暗中进行的‘造神’计划…”
“正在城中四处碰壁的旅行者…”
“这些加起来,恐怕不是简单地‘看看’就能了事的。”
他顿了顿,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须弥的神明,不该是教令院手中的傀儡。”
“智慧,更不应成为禁锢神明的牢笼。”
“既然我们知道了,就无法视而不见。”
艾尔海森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欣赏:“很理性的判断。”
“基于已知情报,介入此事符合‘利益最大化’与‘风险可控’原则…”
“前提是我们的行动足够隐秘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