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铁令牌冰冷刺骨,裴九霄却觉得掌心一片滚烫。他看着再次陷入死寂的萧彻,那微弱的气息仿佛随时都会断绝。值房外,风雨欲来的压抑和喧嚣隐隐传来。
没有时间犹豫了。
他紧紧攥住令牌,对守在门口的雷震快速交代了几句,稳住内部,严防任何人擅闯内间。随即,他不再乘坐轮椅,而是让一名绝对忠诚的侍卫背起他,又唤来侯三,两人借着夜色和侯三对京城街巷的无比熟悉,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北镇抚司。
城西,枯井巷。这里比“鼹鼠巷”更加破败偏僻,空气中弥漫着腐朽和贫穷的气息。最深处的棺材铺,门面狭小,招牌歪斜,仿佛早已废弃多年。
侯三上前,有节奏地叩响了门板,三长两短,重复三次。
许久,门板才拉开一条缝隙,露出一张布满皱纹、毫无表情的灰败脸孔,是个哑巴老者,眼神浑浊,如同古井。
裴九霄亮出了那块玄铁令牌。
哑巴老者的目光在令牌上停留了片刻,尤其是在背面那道爪痕上,浑浊的眼底似乎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他沉默地让开了身子。
铺内狭小阴暗,堆满了未上漆的白木棺材,散发着陈年木料和死亡的气息。哑巴老者(哑爷)引着他们来到后堂一盏昏暗的油灯下。
裴九霄顾不上礼节,急切地用手语夹杂着口语,快速说明了来意和萧彻危在旦夕的状况。
哑爷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直到裴九霄提到“夜枭”二字时,他那枯槁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裴九霄的心几乎沉到谷底。
终于,哑爷缓缓起身,走到一个积满灰尘的博古架后,摸索了片刻,取出了一个巴掌大小、色泽黝黑、仿佛是什么兽骨打磨而成的简陋盒子。盒子打开,里面并非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一小撮暗红色的、仿佛凝固血液般的奇异土壤,散发着极其微弱、却纯阳炽热的气息。
哑爷将盒子推到裴九霄面前,然后做了几个简单的手势。
侯三在一旁紧张地翻译:“哑爷说…这是…‘地心阳髓土’…是极阳之地历经千年才能孕育出的那么一点…至阳至纯…或许…或许能暂时克制那阴毒煞气…但…但他说…这只是‘吊命’…非‘根治’…而且…过程会极其痛苦…如同…身熔火炭…”
裴九霄看着那撮不起眼的土壤,心中既有一丝希望,又沉甸甸的。他郑重接过盒子,对着哑爷深深一揖。
来不及多问,两人迅速返回。
值房内,墨先生看到那“地心阳髓土”时,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竟是此物!古籍有载,乃天地至阳之气所钟!快!以无根之水调和,喂大人服下!”
药汁很快调好,那土壤遇水即化,竟将清水染成一种熔金般的赤红色,散发出灼人的热力。
小心翼翼地喂入萧彻口中。
药汁刚一下肚,昏睡中的萧彻身体猛地剧烈抽搐起来!整个人如同被投入洪炉,皮肤瞬间变得通红,汗水刚刚渗出就被蒸发成白汽!他喉咙里发出无意识的、痛苦的嗬嗬声,仿佛正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炙烤!
众人都被这骇人的景象惊呆了。
墨先生急忙施针,疏导那狂暴的阳力。过程惊心动魄,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那可怕的灼热反应才渐渐平息。
萧彻不再冰冷,体温恢复了正常,甚至略高。他依旧昏迷,但呼吸似乎有力了一点点,脸上也恢复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血色。最明显的是,那纠缠不休的咳嗽,竟然暂时停止了。
“暂时…压制住了…”墨先生瘫坐在椅子上,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但这阳髓土之力太过霸道,与他体内煞毒激烈冲突…如同冰火交攻…他此刻承受的痛苦,恐怕更胜以往…而且,这只是权宜之计…”
果然,之后两日,萧彻虽然不再咯血畏寒,却陷入了另一种痛苦的煎熬。时而如坠冰窟,浑身冰冷战栗;时而又如置身火海,痛苦挣扎。清醒的时间依旧短暂,但每次醒来,眼神却似乎清明了一瞬。
他仿佛知道自己的时间被强行续借了一段,但也知道这借来的时间昂贵而痛苦,且随时可能终止。
这一日,他难得地清醒了稍长时间,痛苦似乎也暂时平息。他让裴九霄将雷震、侯三,以及那几位他亲自挑选、着重培养的年轻吏员——心思缜密、精通律法的方哲,身手不凡、性格沉稳的韩猛,以及记忆力超群、对档案有着天生敏感的程文——一并叫到榻前。
几人看到萧彻那副形销骨立、却眼神亮得惊人的模样,心中都是一酸,纷纷跪倒在地。
“都起来…”萧彻的声音依旧微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我的时间…不多了…”
一句话,让几人瞬间红了眼眶。
“有些话…有些事…必须交代给你们。”萧彻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以及裴九霄、雷震、侯三这些历经生死的老兄弟。
他开始说话,语速很慢,却异常清晰。不再是具体安排某项公务,而是将他这数月来重整北镇抚司的心得、对《大明律》的理解和应用、如何平衡法理与人情、如何构建证据链、如何应对官场倾轧、如何保护线人、甚至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卷宗中快速找到关键…将他毕生所学、所悟、所经历的教训,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他像是在进行一场最后的燃烧,将所有的光和热,迫不及待地灌注给这些未来的希望。
“…律法…是盾,也是剑…但握剑的手…不能歪…” “…民心可用…但不可欺…更不可恃…” “…北镇抚司…可以冷…但不能黑…” “…遇事…多问九霄…他看得清…” “…雷震…守住底线…” “…侯三…你的眼线…要更广…” “…方哲,律条要活学…” “…韩猛,遇事要沉住气…” “…程文,档案是根基…”
他断断续续地说着,每一次停顿都伴随着艰难的喘息,冷汗不断从额头渗出,显然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坚持着,不肯停下。
裴九霄等人含泪听着,拼命记忆着每一个字。他们知道,这是萧彻在用最后的力量,为他们铺路,为北镇抚司的未来留下火种。
这场特殊“授课”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当萧彻终于力竭,再次陷入半昏迷状态时,他的脸色灰败得吓人,仿佛最后的精力都已耗尽。
几人默默退出内间,心情沉重如铁。
裴九霄擦去眼角的泪,目光变得无比坚定。他看向雷震、侯三,看向方哲、韩猛、程文这些年轻人。
“都听到了?”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大人把他能给的,都给我们了。接下来,轮到我们了。”
他开始更加系统地安排。让方哲逐步接手核心案卷的复核;让韩猛负责内部纪律和安保;让程文梳理整合所有档案资料;雷震和侯三则一明一暗,稳住大局,应对外部压力。
他将萧彻的教诲整理成册,要求核心成员必须熟读。
每一次决策,他都尽量召集众人商议,解释缘由,培养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他在加速培养接班人,因为他不知道,萧彻借来的时间,到底还有多少。
而外界,风暴并未停歇。那场针对北镇抚司的阴谋仍在发酵。得到了短暂喘息的他们,必须尽快找到破局之法,否则,一切仍将功亏一篑。
内间榻上,萧彻偶尔在痛苦的间隙醒来,模糊地听到外间裴九霄教导众人的声音,听到那些年轻人虽然稚嫩却充满干劲的讨论。
他的嘴角,似乎极其微弱地牵动了一下。
那盏灯里的火光虽然微弱摇曳,但它点燃的其他火苗,已开始尝试着,靠自己燃烧下去。
传承,已在最艰难的时刻,悄然完成。
接下来,将是新的考验。
“地心阳髓土”带来的短暂喘息,如同暴风雨眼中畸形的宁静。萧彻在冰火交攻的极致痛苦中,硬生生抢出了几日时间,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但当那至阳之力被体内阴毒煞气逐渐消磨殆尽后,反扑来得更加凶猛。
他再次陷入长时间的昏迷,体温忽而烫如烙铁,忽而冷若冰霜,气息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唯有眉心因剧痛而紧蹙的纹路,证明着他仍在与死神进行着艰难的拉锯。
外界的风暴,却不会因一个人的倒下而止息。
曹吉祥党羽精心策划的阴谋持续发酵。那名反水商人的“证词”被大肆渲染,死囚狱中“自杀”事件更是被描绘成北镇抚司“灭口”的铁证。都察院的弹劾已不再是奏章,几乎成了每日叩阙的哭谏,要求严惩“国之蠹贼”萧彻及其党羽。
皇帝的态度日益暧昧不明,几次下旨催促三法司“从严从速”查办北镇抚司“枉法”一案。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重重压在裴九霄和每一个留守者的肩上。
值房外间,已成了临时的指挥中枢。裴九霄强撑着病体,坐在轮椅上,面前摊开的已不仅是卷宗,更是北镇抚司乃至他们所有人岌岌可危的命运。
雷震眼窝深陷,胡子拉碴,显然多日未曾好好休息,他负责弹压内部愈发浮躁的人心,应对外部不断而来的“协查”官员,精神时刻紧绷如同满弓。 侯三则更加神出鬼没,他的眼线几乎全部启动,疯狂地挖掘着一切可能翻盘的线索,但对方手脚干净,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 方哲、韩猛、程文等年轻人,则按照萧彻最后的教导,拼命地梳理着涉案的所有卷宗细节,寻找任何可能的逻辑漏洞或证据瑕疵。
“裴先生,那商人的证词中提到收受‘贿银’的地点、时间,与韩百户当时的行程记录完全对不上!韩百户那日奉命在城外护送一批重要证物,根本不在城内!”程文忽然抬起头,举着一份档案记录,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还有那‘贿银’的印记,”方哲立刻接话,他心思缜密,“我核对过北镇抚司近三个月的所有支出和罚没记录,根本没有批次和编号对得上的官银!那印记很可能是伪造的!”
裴九霄眼中精光一闪:“好!立刻将韩百户的行程记录、证人名单、以及官银流水整理出来,形成文书!侯三!”
“在!” “让你的人,不惜一切代价,找到那日真正与那商人接触、威逼利诱他的人!还有,查那枚所谓‘贿银’的来历!” “明白!”
一线微光,似乎透过厚重的乌云照射下来。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小旗官急匆匆闯入,脸色发白:“裴先生!雷大人!不好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联合派来了大队人马,手持内阁签发的文书,说要正式接管诏狱,提审所有涉案人员,包括…包括我们的人!”
来了!最后的通牒!
对方显然也察觉到了北镇抚司内部可能在寻找翻盘证据,决定不再给他们时间,要强行介入,将生米煮成熟饭!
值房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雷震猛地握紧了刀柄,眼中凶光毕露:“他们敢!”
“冷静!”裴九霄低喝一声,脸色同样难看,但思维却在飞速运转,“硬抗就是抗旨,正中他们下怀!”
“那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把人和卷宗都带走?那我们就彻底完了!”雷震低吼道。
裴九霄的目光扫过内间紧闭的门,仿佛能穿透门板,看到那个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身影。他想起萧彻的教导,想起那“依法依程序”的坚持。
忽然,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让他们接!”裴九霄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但不是全部!雷震,你亲自带人,去‘协助’他们接管!按照《大明律》和《问刑条例》,案卷移交需双方清点画押,人犯提审需有完备手续,少一样都不行!给他们拖!能拖一刻是一刻!”
“侯三!方哲!你们继续!速度要快!必须在他们彻底接管前,找到铁证!”
“韩猛!带人守住档案库和证物房核心区域,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胆敢强闯,以冲击衙门论处!但记住,不许先动手!”
一条条指令带着冰冷的杀伐之气发出,众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立刻领命而去。
裴九霄则深吸一口气,转动轮椅,来到书案前,铺开纸张,开始奋笔疾书。他要以北镇抚司的名义,写一份呈送通政司并抄送三法司的正式公文,详细陈述目前发现的疑点,质疑联合调查的程序的正当性,要求暂缓移交,并请求陛下圣裁!
这是一步险棋,几乎等同于公开质疑内阁和三法司的决定,但也是目前唯一能争取时间、并将水搅浑的办法!
值房外,已然传来了喧哗声和争吵声。雷震粗犷的嗓门正在和对方官员据“法”力争,寸步不让。整个北镇抚司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空气紧张得一点即燃。
内间,萧彻似乎被外间巨大的动静惊扰,睫毛剧烈颤抖起来,竟又一次从深沉的昏迷中,极其艰难地睁开了一丝眼缝。
他的意识模糊不清,只听到外面震天的吵闹和裴九霄压抑着剧烈咳嗽的书写声。
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枯瘦得只剩皮包骨的手指,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微微动了动,碰倒了榻边小几上的一盏温水。
清脆的碎裂声,让外间的裴九霄猛地一惊,急忙转头。
只见内间的门被缓缓推开一条缝,萧彻半个身子探出榻外,一只手无力地垂着,另一只手死死抓着床沿,指节泛白。他抬起头,脸色灰败如死人,嘴唇干裂,唯有那双深陷的眼睛,燃烧着生命最后也是最炽烈的光芒,直直地看向裴九霄。
他的嘴唇翕动着,发出几乎听不见、却如同惊雷般砸在裴九霄心上的气音:
“…击…登闻鼓…”
裴九霄如遭雷击,瞬间愣在原地!
登闻鼓!悬于午门外,有冤情百姓可敲响,直达天听!但敲响此鼓,无论冤情真假,敲鼓者需先受廷杖三十!以萧彻此刻的状态,莫说三十廷杖,便是三杖,也必死无疑!
他这是要用自己的命,去换一个御前陈述、揭开所有阴谋的机会!用最惨烈、最决绝的方式,做最后的抗争!
“不行!”裴九霄失声喊道,声音撕裂,“绝对不行!”
萧彻没有再说话,只是那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他,里面没有哀求,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平静的、不容置疑的决绝。仿佛在说:这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我的选择。
外间的喧哗声越来越近,似乎雷震快要拦不住那些强行闯入的官员。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裴九霄看着萧彻那决绝的眼神,看着外间即将失控的局面,看着手中那封尚未写完的、可能毫无用处的公文…
巨大的悲痛和决断如同潮水般淹没了他。
他猛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血红。
他理解了萧彻的选择。
这不是求死。
这是…最后一战。
他用尽全身力气,对着门外嘶声吼道:
“雷震!备车!护送大人——”
“击登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