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冰消雪融后的水渍在金砖地面上蜿蜒流淌,映着晨曦微光,如同无数细小的金蛇。雍庆帝倚在重新铺设的龙纹锦榻上,面色虽仍苍白,双目却已恢复往日的锐利。他手中把玩着一枚羊脂白玉扳指,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贾瑛、黛玉、林如海、西宁郡王水溶、以及刚刚苏醒的元春和探春。
\"此番平定叛逆,诸位爱卿功不可没。\"雍庆帝声音虽轻,却字字千钧,\"朕欲论功行赏,众卿可有异议?\"
水溶上前一步,铠甲铿锵作响:\"陛下,臣有一事不明。忠顺亲王既已伏诛,那玄冰宗主却逃之夭夭,此人来历蹊跷,恐为后患...\"
雍庆帝微微抬手,止住他的话头:\"此事朕自有计较。今日只论封赏。\"说着,目光转向贾瑛,\"贾爱卿救驾有功,又系皇亲,朕欲封你为'靖安侯',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殿内众人皆是一惊。大雍开国以来,非军功不封侯,贾瑛年方弱冠便得此殊荣,实属罕见。贾瑛自己也愣住了,正要推辞,却听皇帝继续道:
\"另赐婚林氏女为靖安侯夫人,择吉日完婚。\"
黛玉闻言,苍白的脸颊顿时飞上两朵红云,低头绞着手中绢帕。贾瑛又惊又喜,连忙叩首:\"臣...谢陛下隆恩!\"
雍庆帝又看向林如海:\"林爱卿献药救驾,忠心可嘉。着升任礼部右侍郎,赐紫金鱼袋。\"
林如海恭敬叩谢,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皇帝对北静王府只字未提,这绝非吉兆...
果然,雍庆帝接下来的话让殿内温度骤降:\"至于北静王...擅离封地,私调兵马,本应严惩。念其献药有功,着罚俸三年,闭门思过。\"
林如海心头一震,却不敢多言,只得代主谢恩。贾瑛与黛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皇帝这是在削藩啊!
封赏毕,雍庆帝似有些疲惫,摆手道:\"都退下吧。三日后大朝,正式宣旨。\"
众人行礼退出。一出殿门,水溶便拦住贾瑛去路,脸上堆满笑容:\"恭喜靖安侯!本王已在府中备下薄酒,不知侯爷可否赏光?\"
贾瑛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郡王客气了。只是林姑娘伤势未愈,下官需护送回府...\"
水溶笑容一僵,随即又热络道:\"是本王考虑不周。改日再邀。\"说罢拱手告辞。
待他走远,黛玉轻声道:\"此人变脸如翻书,瑛哥哥需小心应对。\"
贾瑛点头:\"他今日在殿上刻意提起玄冰宗主,怕是别有用心。\"
正说话间,元春在宫女搀扶下走来,脸色仍有些苍白:\"瑛弟...\"
贾瑛连忙上前搀扶:\"大姐姐身子可好些了?\"
元春微微点头,目光复杂地看着弟弟:\"陛下封赏太重,恐非福兆。你需谨言慎行...\"说着,又看向黛玉,\"林姑娘,舍弟鲁莽,日后还望多多提点。\"
黛玉脸颊微红,轻声道:\"娘娘言重了。\"
一行人沉默地穿过重重宫阙。刚出午门,便见贾府马车已在等候。贾政、王熙凤、宝玉等人都在车旁翘首以盼。见他们出来,贾政老泪纵横地迎上前:\"瑛儿!为父听闻你救驾封侯,祖宗保佑啊!\"
王熙凤也满面堆笑:\"哎哟哟,咱们家可出了个侯爷!老祖宗知道了怕是要乐得睡不着觉!\"她目光扫到黛玉,又热络地拉住她的手,\"林妹妹也是立了大功的,听说陛下还赐了婚?这可真是天作之合!\"
黛玉羞得低头不语。贾瑛见状,连忙岔开话题:\"父亲,先回府再说。林伯父也请同往。\"
众人登车返府。车厢内,贾政握着儿子的手,低声道:\"陛下封赏太重,四王八公怕是要坐不住了...\"
贾瑛心头一凛:\"父亲是说...\"
贾政叹息:\"咱们贾家本就与北静王府交好,如今你又与林家结亲...陛下这是要把贾家架在火上烤啊!\"
贾瑛默然。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皇帝明着是封赏功臣,实则是要借贾家之手,牵制四王八公的势力...
回到荣国府,贾母早已命人张灯结彩,大开中门迎接。府中上下喜气洋洋,唯独贾瑛心事重重。安顿好黛玉后,他独自来到后花园的梨香院,望着满树梨花发呆。
\"瑛哥哥。\"黛玉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换了一身淡紫色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清丽脱俗。
贾瑛转身,见她手中捧着一个锦盒:\"这是?\"
黛玉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温润如玉的紫色晶石:\"紫灵玉,可助修炼'紫气东来'。父亲让我转交给你。\"
贾瑛接过晶石,只觉一股暖流顺着手臂蔓延全身,说不出的舒畅:\"这...太贵重了...\"
黛玉抿嘴一笑:\"父亲说,你既已卷入这场风波,需有自保之力。\"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陛下今日之举...你怎么看?\"
贾瑛苦笑:\"明升暗降,挑动世家内斗罢了。\"
黛玉点头:\"北静王虽被罚,但根基未损。忠顺亲王虽亡,余党犹在。更可怕的是那玄冰宗主...\"她眼中闪过一丝忧色,\"我总感觉,这一切都与他有关...\"
贾瑛正要答话,忽听墙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沙沙\"声。他眼神一凛,猛地将黛玉拉到身后:\"谁?\"
一道白影掠过墙头,速度快得惊人!贾瑛下意识将紫灵玉往怀中一揣,拔剑就追!那白影几个起落,竟消失在荣国府外的巷弄中。
\"好快的身法...\"贾瑛惊疑不定地返回,却见黛玉脸色煞白。
\"是玄冰宗的人...\"她声音发颤,\"他们在找这个...\"说着从袖中取出那半部《归墟志》。
贾瑛心头一震:\"书不是交给陛下了吗?\"
黛玉摇头:\"我暗中誊抄了一份。原本确实已呈御览。\"
贾瑛翻开书页,只见泛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关于归墟的秘辛。突然,一行小字吸引了他的注意:
\"归墟钥入归墟,三年后门再开。若欲永封,需寻'日精月华'二石,置于门之两侧...\"
\"日精月华?\"贾瑛疑惑地看向黛玉。
黛玉轻声道:\"传说中至阳至阴的天地奇石。日精石产自东海火山,月华石生于昆仑雪巅...\"
贾瑛若有所思:\"所以玄冰宗的人也在找这两块石头?\"
正说着,前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两人匆匆赶去,只见王熙凤正指挥小厮们搬运箱笼,忙得不可开交。
\"凤丫头,这是做什么?\"贾瑛问道。
王熙凤抹了把汗,笑道:\"哎哟,我的侯爷弟弟!三日后大朝,你不得穿得体面些?这些都是给你准备的行头!\"
贾瑛哭笑不得:\"这也太多了...\"
王熙凤压低声音:\"你懂什么!四王八公府上都会派人观礼,咱们荣国府可不能落了面子!\"她眼珠一转,\"对了,林妹妹的嫁妆也该准备了...\"
黛玉羞得转身就走。贾瑛无奈地摇头,正要追去,忽见一个小厮慌慌张张跑来:\"侯爷!宫里的苏公公来了,说陛下急召!\"
贾瑛心头一跳:\"可知何事?\"
小厮摇头:\"只听说...北静王府出事了!\"
贾瑛大惊,顾不得换衣裳,匆匆赶往皇宫。一路上,他心中思绪万千——北静王被罚闭门思过才几个时辰,能出什么事?莫非...是玄冰宗的人下手了?
到了养心殿,只见雍庆帝面色阴沉地站在窗前,手中捏着一封密信。贾瑛行礼后,皇帝将信递给他:\"爱卿自己看吧。\"
贾瑛展开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北静王在返程途中遇袭,生死不明!而更可怕的是,袭击者使用的武功...赫然是玄冰宗的\"冰魄掌\"!
\"陛下...\"贾瑛声音发紧,\"此事蹊跷。玄冰宗与北静王无冤无仇...\"
雍庆帝冷笑:\"无冤无仇?爱卿可知道,当年剿灭玄冰宗的,正是北静王之父!\"
贾瑛心头一震。如此说来,这是复仇?
雍庆帝转身,目光如刀:\"靖安侯,朕命你即刻启程,前往北境查探北静王下落。同时...\"他压低声音,\"暗中寻找'日精月华'二石。\"
贾瑛惊讶地抬头:\"陛下也知道...\"
雍庆帝从龙案抽屉中取出半部古籍,正是《归墟志》原本:\"此书朕已阅过。归墟之门三年后必会再开,唯有此二石可永绝后患。\"
贾瑛心中翻江倒海——皇帝这是要一箭双雕啊!既查北静王下落,又寻克制归墟之物...
\"臣...领旨。\"他沉声应道。
雍庆帝满意地点头:\"朕已命人准备车马。你明日就启程。\"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补充,\"林氏女可随行。她精通医术,或有用处。\"
贾瑛心头一喜,连忙谢恩。退出殿外,他仰望渐暗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明日就要踏上未知的旅途,前方等待他的,究竟是福是祸?
回到荣国府,贾瑛将圣意告知黛玉。黛玉沉思片刻,轻声道:\"陛下这是要我们远离京城是非...\"
贾瑛点头:\"也是保护。如今我们手握《归墟志》秘密,留在京城反而危险。\"
正说着,林如海匆匆赶来,脸色凝重:\"瑛儿,我刚收到密报。西宁郡王水溶今日秘密会见了几个白衣人...\"
贾瑛与黛玉同时变色:\"玄冰宗?\"
林如海点头:\"极有可能。你们此去北境,务必小心。水溶怕是已经...\"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轻响!贾瑛猛地推开窗户,只见一支袖箭钉在窗棂上,箭上绑着一张小纸条。
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八个血字:
\"欲救北静王,拿书来换!\"
贾瑛心头剧震——对方竟然知道《归墟志》在他们手中!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