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在沙发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盯着光屏里还在“反思”的扶苏
忍不住吐槽:“就扶苏这脑子,耳根子软,还爱听‘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要是咱现代的传销头子穿到他身边,不用多,三句‘跟着我能成大事’‘你是天选之子’
保准把他忽悠得连兵权都敢交出去 到时候别说对抗赵高了,怕是得帮着传销头子‘创业’!”
这话一出,光屏外的帝王们都乐了
嬴政脸黑了黑,却没法反驳,自家儿子那“容易信人”的毛病,确实经不住忽悠;
刘邦哈哈笑:“可不是嘛!传销头子那张嘴,能把死的说活,扶苏那软性子,指定上钩!”
朱元璋摸着下巴:“要是咱遇到传销头子,先砍了再说!扶苏?怕是得跟人拜把子!”
林远随手点开一个互动话题,屏幕上弹出一行字:【如果你有八百人追随,你能干什么?】
刚问完,画面切到田间,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农民扛着锄头,擦了把汗,憨笑道:“八百人?那可不少!
咱村的老地主天天欺负人,要是有八百人,我就带着他们把老地主的地抢了,粮分了,我自己当回‘地主’,让乡亲们都能吃饱饭!”
“实在!够实在!”
朱元璋拍着大腿,这老农民的想法,跟他当年“杀地主分田地”的心思不谋而合
“咱当年要是有八百人,也先把濠州的贪官恶霸收拾了!”
各朝代的帝王们却都皱起了眉,开始琢磨“八百人”的用处
嬴政心想:八百精锐,可守一座小城,若训练得当,能当先锋破敌;
李世民盘算:八百骑兵,机动性强,可突袭敌军粮道,打乱部署;
刘备琢磨:八百人虽少,却是根基,能招兵买马,慢慢壮大。
【解说声适时响起:“八百人,看着不多,却在华夏历史里创造了不少传奇——比如明成祖朱棣,当年就是靠八百人,起兵靖难,最后夺了江山。”】
【画面切到明朝北平:朱棣穿着便服,在王府里召集八百名心腹卫士,压低声音道:“建文帝削藩,周王、湘王皆已被害, 下一个就是咱!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兵靖难,清君侧,保大明!” 深夜,八百人悄悄控制北平城门,斩杀建文帝派来的官员
随后以“靖难”为名,逐步收拢附近兵马,从八百人发展到数十万,最终攻破南京,登基为帝。】
“好一个朱棣!”
李世民赞道,“以八百人为根基,敢打敢拼,还能收拢人心,这才是成大事的样子!换作扶苏,怕是拿着八百人,也只会‘请旨待罪’!”
朱元璋看着画面里的朱棣,眼里满是欣赏:“咱这四儿子,是块打仗的料!八百人起兵,够胆!够狠!比扶苏那软蛋强百倍!”
嬴政则若有所思:“以少胜多,靠的不是人多,是胆识和谋略。朱棣有,扶苏没有,这就是差距。”
【“比朱棣更传奇的,是霍去病。”
画面一转,年轻的霍去病身披铠甲,手持长戟,对着八百名轻骑兵喊道:“匈奴扰我边境
杀我百姓,今日咱不带粮草,就靠抢匈奴的粮,打匈奴的营!敢跟我去的,跟我走!”】
【“十八岁的霍去病,带着八百轻骑兵,深入草原数百里,避开匈奴主力,专挑匈奴贵族的营帐突袭。
他们昼伏夜出,靠着匈奴的牛羊为食,一战斩杀匈奴相国、当户,还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父,把匈奴腹地搅得鸡犬不宁。这八百人,不是‘打辅助’,是‘尖刀’,直接插在了匈奴的心脏上!”】
“好!好一个霍去病!” 刘邦拍案叫好,“十八岁就这么猛!带着八百人敢闯草原,比当年的项羽还虎!”
刘备满眼羡慕:“英雄出少年啊!咱要是有霍去病这样的将才,何愁不能北定中原?
八百人能搅得匈奴不得安宁,这才是‘以少胜多’的极致!”
嬴政看着画面里的草原战场,眼神锐利:“霍去病的厉害,在于‘出其不意’——八百人虽少,却快、狠、准,比十万大军还管用。大秦若有这样的将领,匈奴早就不敢南下牧马了!”
各朝代的帝王们,此刻都对“八百人”有了新的认知——
朱棣(本尊)看着自己当年起兵的画面,嘴角勾起笑意:八百人是起点,敢闯敢拼,才能有后来的永乐盛世;
曹操摸着胡须,感叹道:“兵不在多,在精在勇。
朱棣有谋略,霍去病有勇力,都把八百人用到了极致;反观扶苏,就算给他八千人,也成不了事。”
赵匡胤则对赵光义道:“你看,无论是朱棣还是霍去病,都懂‘主动出击’。扶苏最大的问题
就是太被动,等着别人来杀,却不知道自己手里的力量有多强。”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也很热闹:
“老农民:有八百人=当地主; 帝王:有八百人=夺江山\/揍匈奴; 格局打开了!”
“扶苏:有八百人=我该听谁的? 传销头子:有八百人=我能忽悠成八百个下线!”
“朱棣:八百人=靖难之役; 霍去病:八百人=草原突袭; 这就是大佬和普通人的区别!”
“总结:八百人能干嘛,看你是谁——是老农民,还是朱棣、霍去病,或是扶苏。”】
林远看着弹幕,笑着点头:“其实八百人不多,但关键看你怎么用。
有人用它当‘夺权的根基’,有人用它当‘破敌的尖刀’,有人用它当‘欺负人的资本’,还有人……比如扶苏,会用它当‘烫手山芋’。
说到底,不是人少,是心不够狠,胆不够大,脑子不够活。”
光屏外的嬴政,看着屏幕里霍去病和朱棣的画面,又转头看向身边的扶苏,重重叹了口气:“你看看人家,八百人能成大事;
你手里有三十万兵,却只会自裁。扶苏,你要学的,还有太多太多!”
扶苏脸涨得通红,低下头,心里第一次生出“我手里的力量,或许能做些什么”的念头
原来,哪怕只有八百人,只要敢想敢做,也能创造传奇;而自己,有三十万大军,却白白浪费了。
扶苏缺的不是兵,是朱棣的谋略,是霍去病的勇气,还有那份“敢用手中力量改变命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