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原本还带着些许不满和不解的专家们,此刻也渐渐回过神来,看着周围拥挤的环境和沉重的设备,回想起刚才的兴奋,不由得一阵后怕,冷汗涔涔而下。
总装副部长毫不犹豫,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完全同意!立刻照此执行!我马上向总部和军委汇报!”
机场上的气氛从狂热庆祝骤然降至冰点,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反思和必将到来的严厉整顿。
叶修站在舱门口,看着专家们心有余悸地陆续撤离,他知道,自己今天做的,或许比推动一百次技术协调会议更为重要。
安全,永远是悬在科技创新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侥幸。
叶修那一声石破天惊的“停飞”厉喝,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让整个阎良试飞院从成功的狂热坠入了反思与后怕的冰窟。
他第一时间通过保密线路,将现场情况及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直接向总参主要领导和军委相关首长做了紧急汇报。
消息传到最高层,引发的震动远超想象。一位参与汇报的参谋事后心有余悸地描述:
“首长的脸色,我当时都不敢看……办公室里的气压低得吓人。”
震怒之余,是最高效的危机应对机制启动。一支由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总装备部、空军司令部、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精干力量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被连夜授权成立,以最快的速度奔赴阎良。
就在试飞院那间气氛凝重的核心会议室内,叶修和总装的那位中将副部长坐在一侧,两人正低声交换着关于数据链兼容性和下一步装备定型标准的看法,声音压得极低,与整个房间的压抑氛围融为一体。
而会议桌的另一侧,试飞院的院长、书记、当时那位意气风发的现场总指挥,以及项目研发团队的几位核心负责人,则如坐针毡,脸色灰败,额头上不断渗出细密的冷汗,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仿佛生怕一点动静都会引来雷霆之怒。
窗外,调查组的人员正在分头行动,紧张地询问地勤、核对数据、调取监控、复核计算模型,每一步都如同手术刀般精准而冷酷。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会议室的门被再次推开。
走进来的,是调查组组长,一位肩扛少将军衔、面容冷峻、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的中年军官——
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三局局长。他身后跟着几名表情严肃的组员。
他没有与任何人寒暄,甚至没有环视全场,径直走到主位坐下,将手中的文件夹重重放在桌面上,发出的声响让在座不少人的心脏都随之一颤。
“现在,宣布联合调查组初步结论。”组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每一个字都像冰锥,刺入在场某些人的心底。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经过对空警2000原型机第一次试飞前后各项数据的严格核查,包括但不限于加油记录、载重清单、机上固定及临时设备重量、乘员体重估算,并结合地勤人员的证实笔录,调查组确认:”
他略微停顿,目光如刀锋般扫过试飞院的几位领导:
“在首次试飞结束时,该架原型机实际重量,已达到其设计最大起飞重量的百分之九十五(95%)! 这本身已经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必须严格控制的临界值!”
这个数字一出,叶修和总装副部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寒意。95%!这意味着第一次飞行就已经在冒险的边缘!
然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还在后面。
“而在计划进行的第二次飞行前,”组长的声音陡然变得更加严厉,“根据登机人员名单,共四十三位技术专家及少量保障人员,及临时加装的所有非必要测试设备的重量进行复核计算,该机预计起飞总重,将达到其最大设计起飞重量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一(121%)!处于严重超载状态!”
121%!严重超载!
这几个字如同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轰然炸响!试飞院几位领导的脸色瞬间从灰败变成了死寂般的惨白,有人甚至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们作为航空领域的专家,太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这不是冒险,这几乎是自杀!
组长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继续用冰冷的数据进行无情地剖析:
“这还不是全部。结合本场当时及预报的天气情况,高空有强冷空气过境,存在显着的空中结冰气象条件。根据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安全模型综合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