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修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那间充斥着文件油墨和咖啡因气息的办公隔间里,正凝神翻阅着关于白象国会袭击案的卷宗,试图从纷繁复杂的情报碎片中梳理出线索。
墙壁上的时钟指针悄无声息地滑过,纽约的夜空已然深沉。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南亚次大陆,火药桶的引信被猝然点燃。
紧急通讯的红灯在代表团内部系统闪烁起来。消息传来:
实际控制线附近一处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边防哨所,突然爆发激烈交火!起因已无法追溯,或许是某个神经紧绷的士兵误判了风声,或许是一次有计划的挑衅试探。
枪声一响,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双方驻扎在该地区的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连,立刻依托工事展开了激烈的攻防。
自动武器、迫击炮、火箭筒的轰鸣撕裂了边境夜的寂静。
交火持续了令人窒息的六个小时。
直到双方更高层级的指挥官意识到事态可能彻底失控,强令约束部队,枪炮声才逐渐稀落下来。
然而,停火线两侧,已是焦土处处,双方均付出了数十人伤亡的代价。更重要的是,这突如其来的冲突,如同在已绷紧到极限的弓弦上又狠狠拧了一把。
白象和巴巴羊之间本就岌岌可危、仅存的几条沟通热线被愤怒地彻底切断,外交渠道陷入冻结。
战争的阴云,以前所未有的浓度,笼罩在数百万大军和两个核武库的上空,局势正向着不可预测、也难以挽回的深渊加速滑落。
第二天清晨,当叶修如同往常一样踏入略显嘈杂的办公区时,一位白人同事立刻迎了上来,面色凝重地低语:“叶,委员会主席在他的办公室等你,立刻,非常紧急。”
叶修心中一凛,意识到必然与昨夜的前线交火有关。他快步走向位于走廊尽头的主席办公室。敲门进入,只见反恐委员会主席——
一位来自南非、曾担任过军情部长、以冷静和务实着称的黑人将军——正站在世界地图前,目光紧紧锁定在南亚区域。
他转过身,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和巨大压力带来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叶上校,请坐。”主席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急促而沉重,“情况你已经知道了,冲突区的交火让一切变得更加危险和紧迫。
我们与安理会停战监督组织的联合行动必须立刻升级,调查组需要在前线开展工作,同时监督可能的停火协议——如果还有机会达成的话。”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叶修:“经过紧急磋商,并征求了赵杰将军的意见,委员会决定,委派你作为我们反恐委员会的代表,立即加入即将出发的军事停火监督先遣团,前往冲突地区。”
叶修尽管已有预感,但听到这个决定,心脏还是猛地一缩。
这意味着他将从纽约相对安全的办公环境,直接投身于世界上最危险的潜在战场之一。
主席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解释道:
“选择你,叶上校,是基于多重考量。首先,你的国家,东方大国,是距离这场冲突最近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对本地区拥有无可争议影响力的重要力量。”
他顿了顿,强调道:“更重要的是,东方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中,完全具备在最短时间内,向冲突地区投送相当规模维和部队,以稳定局势、保护平民能力的国家之一。
这种能力,赋予了你们独特的责任和话语权。而你,作为目前反恐委员会内唯一的东方大国军方代表,拥有专业的军事背景、驻外经历,赵杰将军也对你的能力和定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主席走到叶修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深沉:“年轻人,时间不等人。监督团的运输机已经在做最后的准备。你需要立刻去领取必要的装备和文件,与监督团的成员汇合。
世界承受不起一场核边缘的战争。和平,必须被优先考虑。”
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更多准备的时间。使命如山,责任在肩。叶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挺直身躯,向主席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明白,主席先生!保证完成任务!”
从主席办公室出来,叶修感到一阵恍惚。
几天前,他刚刚抵达纽约,还在适应联合国大厦里的外交博弈节奏;转眼之间,他就要奔赴真正的战争边缘。
他没有返回自己的办公桌,而是直接前往赵杰将军的办公室进行最后的请示和装备领取。
赵杰中将早已准备好相关文件和一封装有特殊指示的密函。他看着叶修,目光复杂,既有期许,也有担忧:
“叶修,此行凶险,远超你在演习场和联合国会议室遇到的任何情况。记住,你代表的是国家,遇事要冷静,判断要准确,行动要果决,但更要保护好自己。”
“是!首长!”叶修郑重接过文件。
没有时间告别,只来及给远在国内的俞青姝发一条信息。
叶修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住处,将刚刚 放下没多久的行李重新打包,这次,里面多了防弹背心、急救包、卫星电话等野外生存和安保装备。
他换上更适合野外行动的作战服,将代表着身份和使命的证件贴身放好。
数小时后,叶修已经坐在了一架联合国涂装的c-130运输机冰冷的机舱里。身旁是来自不同国家、面色同样凝重的军事观察员和停战监督官员。
引擎发出巨大的轰鸣,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昂首冲入云霄,调整航向,朝着东方那片被战云和核阴影笼罩的南亚次大陆,义无反顾地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