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微亮,叶修便与同批抵达的同事们在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前往联合国秘书处大楼的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流程严谨而高效,核对身份、提交文件、录入信息、办理通行证件
……一切都在一种国际组织特有的、规范而略显刻板的氛围中进行。
手续办妥,几位来自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同事便匆匆离去,前往各自对应的司局或会议场所开始熟悉工作。叶修与他们礼貌道别,这才真正有了片刻闲暇,得以静心观察这个闻名遐迩、象征着全球治理理想与现实的庞大机构。
联合国总部建筑群坐落在纽约东河之畔,与曼哈顿喧嚣的摩天大楼群隔河相望,自成一体。
主建筑秘书处大楼高耸挺拔,巨大的玻璃幕墙映照着天空流云,显得现代而冷峻。与之相连的联合国大会堂穹顶低缓开阔,寓意着包容与平等。
走廊里,肤色各异、着装正式的外交官、国际职员行色匆匆,各种语言交织成一片低沉的嗡鸣,仿佛全球政治脉搏在此跳动。墙壁上悬挂着各成员国赠送的艺术品,诉说着不同文明的故事,却又奇妙地统一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之下。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多种香水、咖啡因以及纸张油墨的独特气味,这是权力、外交与官僚体系交织在一起的味道。随处可见的指示牌指向安理会厅、经社理事会厅、托管理事会厅……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国际政治博弈的惊涛骇浪。叶修漫步在这看似平静的走廊中,却能敏锐地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影随形。这里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像涟漪一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掀起轩然大波,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让自己的心境恢复平静。然后,他顺着大楼内清晰的指示牌,穿过犹如迷宫一般错综复杂的走廊,终于来到了分配给东大军事代表团的办公区域。
与公共区域的喧闹和嘈杂不同,这里的气氛显得格外肃穆和戒备森严。叶修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仿佛都能引起周围人的警觉。
他在一扇标有“团长办公室”的门前停下,。他稍稍整理了一下因长途飞行和初来乍到而略显褶皱的常服,然后抬起手,轻轻敲响了房门。
“请进。”门内传来一个低沉而沉稳的中年男声。
叶修推门而入。办公室不算特别宽敞,但布置得简洁庄重。墙上悬挂着国旗和军旗,书架上摆满了军事、政治、国际法方面的中外文书籍。一位肩扛中将军衔、面容刚毅、目光锐利的军官正伏案审阅文件,闻声抬起头来。
正是东大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军事顾问,赵杰中将。
赵杰看到叶修,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放下手中的笔,靠向椅背,用带着几分熟稔和打趣的口吻说道:“哟,我们老俞家的‘孙猴子’,可算是舞到我这如来佛的手掌心来了啊!”
叶修立刻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首长好!叶修前来报到!” 他心中微暖,知道赵将军与爷爷俞维杰是旧识,这句玩笑话瞬间拉近了距离,也缓解了他初来乍到的些许紧张。
赵杰回了个礼,示意叶修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路上还顺利吧?时差调整得怎么样?”他关切地问道,语气随和了许多。
“报告首长,一切顺利,时差正在努力克服中。”叶修恭敬地回答。
“嗯,到了这里,就是到了国际斗争的一线,跟在国内、在部队都不一样。”赵杰神色一正,进入主题,“你的基本情况,国内已经详细通报过了。俞老也特意打过电话,让我好好‘锤炼’你。你的履历很丰富,有基层带兵经验,有实战化演习的考验,还有驻外武官的见识,更难得的是有战略层面的思考,这都是你的优势。”
他话锋一转:“但是,联合国这个地方,水很深。大国博弈,小国纵横,利益纠缠,规则繁多。你在这里,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要有理有利有节,既要坚持原则,也要善于周旋。”
叶修认真聆听,点头称是。
寒暄和初步告诫过后,赵杰开始与叶修具体商量工作安排。他拿起一份文件,递给叶修:“你来得正是时候。当前,联合国层面有一项极其重要且紧迫的工作正在大力推进,就是成立一个专门的反恐怖主义委员会(counter-terrorism mittee, ctc)。”
赵杰简要地向叶修介绍了背景:
“直接导火索,就是你上次来鹰酱时亲身经历的那场‘9·11’恐怖袭击。这次事件以其空前的破坏性和对世界唯一超级大国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彻底改变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认知。它表明,现代恐怖主义已经超越了国界,具备了发动全球性袭击的能力,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了最直接的威胁。”
“在此背景下,”赵杰继续说道,“安理会于01年9月28日通过了第1373号决议。这份决议是里程碑式的,它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认定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并且对所有成员国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决议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决定成立这个反恐怖主义委员会,来监督各国执行决议的情况。”
“目前,委员会还处于紧张的筹备和初期运行阶段,”赵杰目光炯炯地看着叶修,“各方势力都在试图影响其运作规则和未来方向。我们需要深度参与进去,不仅要确保决议得到切实执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更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倡导我们的理念:
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与特定宗教或民族挂钩,必须标本兼治,重视发展问题,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