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俊心想,王老六不能顶替刘官芳的位置,那就让古隆贤上来。
古隆贤本身也更合适,最后看情况,再把王老六安排到古隆贤的位子。
想要把王老六一步到位的,培养到丞相的位置,确实难度极大。
石翼王见状暗自摇头,苦笑不已,知道韦俊毕竟年轻,还是心太软了。
也太过于看重情义了。
但是知道多说无益,对方懂得收敛警惕王老六就成,又针对先前的问题说道:“至于陈检点,他的事情已成定局。”
“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一切问题都只能归咎于清妖的挑拨离间!”
石翼王这次警告的眼神看向古隆贤,“陈检点的身份韦国宗清楚,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不得不提醒一下。”
“别看陈检点年轻,他的能力有目共睹,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但是,你可别以为就这么简单!”
“现在的天国,制度早已经完善,不是一开始有点能力就能获得提拔的时候了,现在即使有能力,也需要竞岗。”
“天国现有的资源,能够承担的军队一共就那么多,立功的人多不胜数…”
“有能力的人多的是,可是岗位就那么多,能担任那个位子的,他可不是唯一的人,但最终只有他上位…。”
陈玉成离开武昌之后,与秦日纲抵达安庆,不仅没有刘官芳想要的惩罚,还升官了,现在是冬官正丞相。
也就是接替了刘官芳的职位。
成为西征主将之一。
这里依旧用陈检点称呼陈玉成,只是为了与下面的陈丞相进行区别。
石翼王说的其实比较含糊,如果李世安来说,有一个词很恰当。
那就是“内卷”!
只是石翼王含糊其辞,明显不只是要告诉古隆贤,现在太平军,军官中高层内卷那么简单,还有这其他的内幕。
“他不是凭实力上位的吗?”古隆贤本能的问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内幕?”
“凭实力上位是没错!”韦俊苦笑着接过话,说:“但是,在这个人才辈出的天国里面,上位哪里那么容易?”
“陈检点是很强,但是不代表与他一样强的人,甚至比他强的人就没有。”
“为什么只有他上去了?”
“还是在武昌城刚丢失不久,在刘丞相降清这件事没有查清的情况下。直接就把冬官正丞相这个职位给了他?”
此时天京事变没有发生,太平天国的人才,可是一个接一个的涌现。
陈玉成很强是不错。
但是他再强也只是猛将级别。还远远达不到统帅大规模作战的才能。
现在,
有他这个能力的人,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少,至少能上的不止他一人。
尤其是他还背着杀害刘官福,间接造成刘官芳降清,以及武昌城丢失这个重大责任嫌疑的前提下,依旧升官了。
还是越级提拔,连升数级。
为什么如此说?
要知道,
在太平天国制度中,检点是四级官,与丞相这个三级官只相差一级。
看起来是正常提拔。
但是别忘了,太平天国的丞相,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每官设正、又正、副、又副四级。
一步升冬官正丞相,隔着又正、副、又副三级,自然是越级提拔。
此时的太平天国,丞相还是实权官职,虽然很多,但也没有太夸张。
一共也就24名丞相而已。
其中天官是中枢丞相,春官是地方治理人员,军事主要是夏官与冬官。所以,不难看出陈玉成这次升官的含金量。
“为何?”古隆贤此刻有点像初出茅庐的孩子,问的有些很傻很天真。
他先前之所以反应那么大,
除了为刘官芳打抱不平以外,何尝不是对高层这个任命不满 。
刘官芳是投降了不假。
他虽然也幻想过接任,
但他多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只是再怎么样,刘官芳隶属于韦俊。
也就是说冬官正丞相原本在韦俊管辖,可是现在却不在韦俊管辖了…。
现在高层,不仅把这个职位从韦俊管辖下分割离开,受害者被逼造反,'罪魁祸首'却接任,这让他如何接受?
只是这次韦俊却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石翼王,因为这个问题,他来回答不太妥,有些话他不好去说。
“我泱泱华夏,从来不缺有能力的人!”石翼王缓缓起身,“不说别人。”
“就拿我天国高层来说,除了北王颇有家资,与天王乃是读书人之外…,其余人皆是文盲,或者是仅仅识字的人…。”
“包括本王都是农家子弟…。”
“而东王与西王都是烧炭工出身…。”
(在这个时代,能读书的人,至少也是小康之家,或者小地主。)
(很难想象,真正带着太平天国进入巅峰的东王,其实是个文盲。)
(哪怕西王都是半文盲,真正掌握军政大权的东王,却是目不识丁。)
“要不是机缘造化,大家聚在一起共谋大事,谁知道我等有这些能力?”
“要不是举旗帜造反,在鞑子朝廷中,我等有机会成为人上人?就是东王,只怕一辈子都得困在炭窑里面吧?”
“要不是我等起义…。”
“凭他李世安文武全才又如何?”
“要不是我太平天国与天地会起义,杀的鞑子朝廷无人可用…,鞑子朝廷怎么会给李世安一个十几岁的人机会?”
“如果没有这些机会…。”
“他李世安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只怕这会,顶天也就是一个六品主事罢了,怎么会像现在,年纪轻轻就官居一品…?”
“而且,据我所知,即使李世安立下那么多泼天的功劳,如果没有皇城那边后台支持,他也不可能有如今地位。”
“甚至,早就被上面那些尸位素餐的政敌给吃的骨头都不剩吧?”
石翼王尽可能的在暗示。
古隆贤若有所悟道:“您是说,陈检点除了自身能力强,还有就是,如同那个李世安一样,抓住了好的时机?”
“接连两次打武昌,陈检点都抓住了时机?这才是他升官的重点?可是这次武昌城丢失,他也有着重大责任…。”
“是…也不是…。”石翼王点点头,但又摇摇头,“能力与时机缺一不可。”
“但是在一个已经成型的制度下,还有一个条件,其实更加重要…。”石翼王直接忽视了古隆贤提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