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队的镖师也笑着附和:“那敢情好,等二老九十九高寿办寿宴的时候,一定得捎个信儿,让小侄我们也去讨杯寿酒喝,沾沾您二老的福气喜气。”
周围的镖师们纷纷起哄:“对,对,隋叔隋婶,到时候可不能忘了我们。”
隋父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连摆手:“忘不了,忘不了。到时候,我亲自下厨,给你们炒几个拿手好菜,咱们好好热闹热闹。”
说笑间,青州城高大的城墙已然在望。镖队需要在此交接货物,盘桓几日。隋父隋母思女心切,不便久留。
与镖师们又聊了几句,二老便正式提出告辞。
领队的镖师虽有心亲自送二老去石城,但职责在身,实在无法离开,只能再三叮嘱:
“隋叔,从此地去石城,官道还算平坦,但也要多加小心。雇车一定要找可靠的车行,晚上尽量宿在城镇里,千万别赶夜路。到了石城,记得捎个信回来,也好让我们放心。”
隋父隋母连连道谢,感激镖师们这一路的照拂:“这一路真是多亏了各位小哥照应,大恩不言谢,咱们后会有期。”
辞别了镖师,站在青州城喧闹的街口,隋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有些茫然地问:
“老头子,咱们现在……去找明远?”
隋父点了点头,语气肯定:“嗯,只能再去麻烦这位老弟了。这人生地不熟的,除了他,咱们也不认识别人了不是?”
二老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了位于青州城西市的“永昌货栈”。
货栈门面不小,进出货物的人流不断,显得很是兴旺。
两人刚走进货栈,一个机灵的小伙计便迎了上来,客气地问道:
“二位老人家,想看看什么货?我们这儿南来北往的货都有。”
隋父摆摆手,和气地说:“小二哥,我们不是来买货的。劳烦你向你们东家通传一声,就说克州故人,隋磊,求见。”
小伙计打量了一下二老,见他们虽然衣着普通,风尘仆仆,但眼神清正,言语客气,不像是什么招摇撞骗之徒,便说了声“您二位稍等”,转身快步去了后院。
后院账房里,赵明远正巧来巡查账目,正和掌柜的说着话。听到小伙计禀报说外面有两位老人,自称“克州故人隋磊”求见,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猛地站起身,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震惊神色。
“隋磊?真是隋磊大哥?!”
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追问,“什么样子的两位老人?”
小伙计大致描述了一下。赵明远越听越是激动,也顾不上和掌柜的多说,立刻大步流星地朝前铺走去。
一进铺子,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虽然苍老了些,背脊却依旧挺直的身影,不是隋磊又是谁。
他激动地几步上前,一把抓住隋父的胳膊,用力拍了拍,声音都有些发颤:
“老哥哥!果然是你!你和嫂子……你们怎么会突然到这里来了?!这……这真是太意外了!”
隋父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友,也是激动不已,反手紧紧握住赵明远的手,眼眶微微发热:
“明远老弟,多年不见,你……你也见老了。”
他仔细端详着赵明远,感慨道:“咱哥俩好些年没见了,你竟然也有了白头发了。”
赵明远也打量着隋父隋母,见他们面带疲惫,衣着简朴,显然是历经了长途奔波,心中更是惊疑不定。
他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连忙压下满腹疑问,热情地邀请道:
“哥哥嫂嫂,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先跟我回家去,咱们回家慢慢说,正好也快到饭点了,让厨房炒几个菜,咱们哥俩好好喝一杯。”
说着,他便亲自引着二老出了货栈,坐上马车,往自家宅子驶去。
到了赵家,赵明远的妻子早已得了信,准备了丰盛的酒菜。
席间,隋父叹了口气,将家中这些年的变故,儿子儿媳的不孝,以及他们老两口最终心寒,变卖家当千里投奔女儿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赵明远听得又是气愤又是心疼,听到隋承安和李兰兰的所作所为时,气得将酒杯重重顿在桌子上,骂道:
“承安这小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竟如此糊涂不孝,简直是混账。”
他缓了口气,看向二老,语气诚挚:“哥哥,嫂嫂,你们既然来了,就在我这儿安心住下。把这儿当自己家,想住多久住多久,让我也好尽尽地主之谊。”
隋母含笑摇了摇头,温声道:“明远兄弟,你的心意,我和你哥哥心领了。但我们此番前来,是打定了主意要去石城投奔安儿的。等我们在石城安顿下来,以后来往方便,有的是机会相聚。”
赵明远见二老心意已决,思女心切,便也不再强留,只是道: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多留你们。你们今天就在家好好歇息一晚,解解乏。明天一早,我让我家那小儿子茂林,亲自赶车送你们去石城,那小子办事稳妥,有他送你们,我也放心。”
当晚,三人聊了许久。自然而然地,话题就转到了隋安儿身上。
赵明远感慨道:“安儿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心性坚韧,跟她那……唉,跟她那不成器的哥哥完全不一样。”
他喝了口酒,继续道:“这么些年,她在石城,除了托我帮忙寻访失散的春姨娘母女之外,就再没开口麻烦过我任何事。”
“反倒是逢年过节,总能收到她拖石城铺子里的伙计捎来的问候和一些当地的土仪礼品。这孩子,心里总是记挂着别人,自己的难处却从不肯轻易开口……”
隋父隋母听着老友诉说女儿的近况,心中又是骄傲又是酸楚,对女儿的思念更是如同潮水般汹涌,恨不得立刻就能见到她。
几人直聊到夜色深沉,才各自歇下。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二老就醒了。刚洗漱收拾妥当,就听见轻轻的敲门声。
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穿着利落、眉眼精神、约莫十八九岁的年轻后生,正是赵明远的小儿子赵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