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奔波,又陪着陈意映说了会话,陈书砚,林惠妍,江淮着实累了,陈意映亲自带着三人安顿好,安顿在离自己不远的宫殿里,这才回来仔细看向哥哥交给自己的雪灵芝。
雪灵芝顾名思义应该是晶莹剔透的灵芝样子,至少没见到之前陈意映是这么想的。
但见了之后,看着装在铁盒子里,周围围满白雪,只有一尺来高,通体玉白,顶着三片翠绿叶子的……是植物吧?
再对比手里厚厚的一叠注意事项,真的很难相信这么不起眼的小东西竟然如此精贵。
它开出的花按照纸上写的应该只有大拇指大小,她瞧着那形容怎么都有种喇叭花的感觉。唯一让人惊奇,看出它与众不同的大约就是拇指粗玉白色的树干了吧。
手里厚厚的一沓注意事项是齐老大夫写的,随之而来的还有齐老大夫的一封信,叮嘱她珍惜这两盆雪灵芝,说要不是七皇子的意思,他一株都不想让她糟蹋,何况是两株,让她一定要小心,按照他的方法养,千万别弄死了。
如果只有一盆,事关七皇子的身体,他如此信任她,她没准真会参考齐老大夫的信,但这里有两盆,她打算一盆按照齐老大夫的信养,一盆她按照自己的经验养,这样两盆怎么着也会成功一盆。
吩咐采萍她们小心抱着铁盒子去了角落里的偏殿。
这里一般做为私库用,陈意映收拾出一间光线充足的,做为她日后研究各种植物的地方。
虽然京城她研究的那些东西还没有拿来,不过工具什么的,倒是被徐妈妈她们顺手带来了,她们是她的贴身人,知道她对这些东西有多看重。
这里没有玻璃,只有琉璃,陈意映的这些不算透明的器皿,量杯,试管什么的都是她费了很大的劲,花了很多银子专门找人烧制的。
不过总归不如玻璃好用,之前也是凑合着用,她想着等那天她忙活过来了,可以试着做做玻璃,反正她现在有钱有闲。
噢,对了,这次哥哥给她带来的除了这两盆雪灵芝,还带来了七皇子给的一沓银票,足足三万两。
这银票她拿的有点心虚,毕竟她好长时间没参与过铺子的管理,也没提过意见了。
七皇子人真不错,跟他合作一点都不用担心被坑,她反而还担心他吃亏了。
不过她也打算好了,京城铺子里以后的利益她就不要了,里面的那些吃食配方什么的也都给他,也不枉他们朋友一场。
思考的功夫,已经动手把其中一株雪灵芝连土一起移到了琉璃花盆里,这么做是为了观察它的根系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一些养植的方法。
把铁盒子里面的雪重新围在雪灵芝根部,看了看天色,还早就没急着盖琉璃盖子。
叮嘱采萍:“天黑了,就把琉璃罩子罩上。”
采萍应下。
至于另一盆,陈意映没动,直接连同铁盒子一起放在了琉璃盆旁边。
弄完一切,吩咐采萍仔细照顾,就回了正殿。
她想起根子和安易也一起回来了,刚刚顾着和哥哥他们叙旧,倒是没顾上他们。
看了看天色,差不多晌午了,她打算吃过午饭再去栖凤宫。
根子和安易很快来了。
陈意映先跟根子说话,安易她有重要的事交代就安排在后面。
她问根子:“听说庄子的人都来了,他们现在人哪儿?”
根子小心道:“主……主子,不是庄子的人都来了。”
陈意映诧异,难道表哥他听差了?
“……是连西山村的人都来了,一共差不多一百六十多人。”
陈意映:“……”
“冰天雪地的,从京城到边关多远的路,你们是怎么来的?”
根子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奴才托您的福,偶尔能坐坐牛车,其他人都是走过来的。”
走过来的?
“庄子七皇子不是接手了吗?在京城安稳点不好吗?何必非要千里迢迢过来。”这天寒地冻的,医术又这么落后,一个不好真的要死人的。
根子以为陈意映不高兴这么多人来,赶紧道:“主子,来的时候,属下自作主张去后山搬了些红薯和水稻来,您不用担心养不活他们。”怕自己主子误会,根子又赶紧解释:“主子,奴才是想着这么多东西放在京城,您肯定是要回来拿的,奴才想着能拿一点是一点,您到时候也能轻松点。”
“不是专门为庄子和西山村那些人拿的,不然就是送奴才一百个胆子奴才也不敢这么做。”
“你们不是跟安易和哥哥嫂嫂他们一起来的?”
“不是,奴才本来是想守着庄子的,是七皇子说您可能需要我们伺候,就让我跟表少爷后面跟上来的。”
“庄子里和西山村那些人知道我要来,他们死命要来,说不跟着主子您,他们就活不下去,死活要跟着来,奴才也想着这么多人能护着红薯和水稻就没有拒绝。”
陈意映一阵无语,他们只要老实在庄子里种地,以七皇子的为人断不会为难他们的,真没必要千里迢迢来边关,不过来都来了,怎么也是她的人,还是好好安置了吧。
正好她手里有将军府送的两座庄子,之前她还发愁去那里招合适的人,现在人都送上门了,她正好省了心。
吩咐采萍找来将军府送来的两处庄子,递给根子:“这两座庄子本宫还没去看,你先带本宫去看看,看看都适合种什么,再把人都安排好。”
又从采萍手里拿过一千两银票递给根子:“每人发五两银子安家费,再没人做两件棉衣,一床被子。”
“好嘞,太子妃,您放心交给奴才,您知道的,奴才最擅长打理庄子,保准把庄子安排的妥妥当当,不让您操一点心。”
根子很为庄子里的人高兴,有了这些银子和衣服,他们一定能过好这个冬天。
根子刚要退下,陈意映又喊住他:“你还没说此次带了多少红薯和水稻。”
“回主子,这次带了一万斤红薯和二千斤水稻。”
“主子您别嫌少,就这么点粮食,我们都是昼伏夜出,连续赶路,不然也不会那么巧碰到大爷,大奶奶他们。”
“路上的难民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