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凌晨突袭:云联惠总部的末日
2018年5月8日凌晨,广州保利叁悦广场被数百名特警包围,云联惠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映照着警灯的光芒。随着\"行动开始\"的指令,特警迅速控制出入口,工作人员被有序带离,有人试图拍照发消息被立即制止。
办公室内电脑屏幕仍亮着数据图表,警方迅速查封服务器和文件,楼外通告显示: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黄明等人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被立案调查。创始人黄明在豪华办公室被捕,这个曾自信满满的企业家此刻面色凝重。
5月9日上午9点,广州市公安局正式通告,证实云联惠被查。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网络传销平台之一,其涉案金额达3300亿元,会员超896万,层级达119层,堪称\"传销帝国\"。这起案件规模和影响,在中国传销史上前所未有,而一切都源于那个自称\"财富永动机\"的商业神话。
二、黄明其人:从点钞机厂主到传销大亨
2.1 平凡起点:中专教师的创业梦
黄明1963年生于广东廉江,1983年从湛江师范学院中专毕业后任教,期间自学获律师执照,显露出过人的学习能力与野心。
1993年,他辞职下海,在佛山顺德做金融设备销售,主营验钞机,凭借敏锐头脑和勤奋积累资金,后创办点钞机、验钞机厂,赚到第一桶金。1995年后创建\"所罗门\"系列企业,业务跨多领域,而2014年创立的云联惠,才让他真正\"声名鹊起\"。
2.2 精心包装:打造\"高大上\"形象
创立云联惠前,黄明已开始包装自身形象。他参加高规格论坛活动,塑造成功企业家形象,获\"2014中国经济人物中国民族品牌十大领军人物\"等称号,提升社会地位。
他深谙形象重要性,常登电视台接受专访,分享商业理念,着装得体、谈吐优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还积极参与慈善,向宏达学校捐资200万,塑造\"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形象。
通过这些包装,黄明成功将自己打造成商业天才和创新者,为推广云联惠商业模式奠定基础。
三、\"消费全返\"神话:云联惠的商业模式
3.1 \"天上掉馅饼\"的诱惑
2014年1月,黄明在广州成立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1亿元。平台定位\"创新消费共享平台\",真正吸引人的是\"消费全返\"模式。
其宣传核心直击人心:\"你消费,我全返消费等于赚钱消费全返模式超越时代50年,永动世界500年\",谁不希望花出去的钱能回来?
具体运作:消费者在联盟商家消费后,商家上交交易金额16%作为\"创业共享金\",云联惠以积分形式返还消费金额的116%。返还方式为每日按比例将白积分转红积分,红积分可消费或提现。
按宣传,返还速率约日万分之五(月利率1.5%、年利率18%),宣称5-6年可全返,但也说明速率随平台收益调整。
会员体系分级:普通会员免费注册,仅获消费白积分全返,推荐普通会员无奖励;升级金钻(99.9元)、铂钻(999元)会员可获推荐权和奖励,以此吸引更多人加入。
3.2 复杂的积分系统:时间杠杆的艺术
云联惠核心机制是精心设计的积分系统,看似复杂,实为黄明的\"时间杠杆\"。
消费后,商家上交16%共享金获相应积分,系统以积分(100元)为转换单元,每日按万分之五左右将白积分转红积分。红积分满可提现,需扣13%综合费用。
其声称的\"递减式返还\",即每日返还额按剩余金额计算。如消费元,首日返5元,次日返(-5)元的万分之五,以此类推。
这种返还类似\"一尺之木,日取一半,取之不尽\",理论上消费者永远拿不全金额。云联惠称之为\"时间的杠杆\",借时间延缓返还,形成巨大资金池。
按其规则,日返万分之五需至少100年才能全返元,万分之一则需505年。显然,云联惠从未打算兑现全返承诺,只是以此吸引会员。
3.3 拉人头奖励:传销的本质
除消费全返噱头,云联惠设\"提成嘉奖\"积分奖励,鼓励发展下线,这是其被认定为传销的关键。
会员级别从低到高为普通、银钻(后取消)、金钻、铂钻。普通会员免费注册,仅能推荐普通会员,无推荐奖励;金钻、铂钻会员有推荐权,推荐消费者获消费额5%提成,推荐商家获销售额2.5%提成,且有多级奖励,可从下线的下线消费中获比例奖励。
公司规定,只能推荐同级别或低级会员,普通会员升级金钻、铂钻需分别交99.9元、999元,获等额全返白积分,推荐人得升级费20%现金奖和提成积分,往上层级按50%递减计提嘉奖白积分。
为扩大规模,推行代理制度:代理须为铂钻会员,缴几万到几十万元代理费。代理公司无实质经营,主要宣传推广、发展培训会员,发展商家可获代理区域内交易额5‰至2%提成,发展新代理得促成奖励。
这种拉人头奖励形成典型金字塔结构,是传销核心证据。截至案发,有效会员个(普通、金钻、铂钻),代理公司1532家,Gp会员个,Lp会员个。
四、繁荣背后的危机:扩张与隐患
4.1 快速扩张:从广州到全国
云联惠2014年1月6日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在黄明带领下,几年内扩张为横跨全国的商业帝国。
2015年4月上线运营,以\"消费全返\"吸引大量商家和消费者,在各大城市设分支机构,通过网络广告、电视节目、论坛演讲等宣传。
2016年8月开发\"云联商城\"电商平台,借网站、微信、培训会、商学院授课传播,还参加行业展会论坛,提升知名度和认可度。
扩张速度惊人,2017年已在全国31省建代理商网络,会员数百万。其贴吧称会员达2000万,保守估计数百万。
影响力不限于线上,线下也有延伸:广东河源东江河畔广场有巨幕广告,全国代理公司和联盟商家如雨后春笋。
4.2 资金池危机:庞氏骗局的本质
云联惠表面风光,实则商业模式有致命缺陷:平台收入远不足以兑现全返承诺,无法维系资金池。
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查明,\"消费全返\"靠会员缴费维持,公司无盈利性经营。按收入16%、支出116%的规则,支出是收入的7.25倍,扣除运营成本后更高。
这意味着,每笔交易云联惠都要背负高于收入7倍多的债务。会员越多,负债越高,资金流入不及流出时,资金链必断。
面对巨大缺口,除拉人头会费无其他收入,一旦崩盘,对社会和金融秩序损害极大。黄明等人借传销模式从会员缴费中非法获利,符合传销\"骗取财物\"特征。
为掩盖问题,云联惠一面提高返还门槛、降低速率延缓资金流出,一面默许甚至鼓励虚假交易,会员自买自卖制造繁荣假象。
云联惠商城运营主任哈某供述,不少会员同时注册商家和消费者账号,用16%资金博116%回报。这虽增加交易量,却加剧资金池压力,加速系统崩溃。
4.3 监管预警:暴风雨前的宁静
云联惠问题早引起监管注意。2016年,宁夏、湖南发防范其\"非法集资风险\"紧急通知,通报公安部、银监会。
2017年1月,山东金融稳定监管部门专项检查\"云联惠\"消费返本平台,济南下发排查处置通知。
2017年10月13日,重庆渝中区金融办提示\"三角消费返利\"风险,明确云联惠属此类。
2018年1月3日,广东台山金融办指其涉嫌非法集资、传销、虚假宣传、高息利诱。
2018年2月6日,山东滨州查办含云联惠在内的7起网络传销案。
但预警未阻其扩张,直至2018年5月8日,广东公安厅部署广州警方收网,摧毁该特大网络传销团伙,黄明等主犯落网。
五、崩塌时刻:从巅峰到覆灭
5.1 警方行动:云联惠的覆灭
2018年5月8日是分水岭,广州公安天河区分局经侦大队查封总部,带走300多人,官网和App无法使用,预示帝国崩塌。
当日时间线:
? 凌晨:警方收网,黄明等主犯落网,摧毁特大传销团伙。
? 0时01分:广州公安微x、微b发布消息。
? 9:30-21:30:云联惠官网称系统维护,暂停访问。
? 晚上9点:官网彻底无法打开,警方再次通告黄明等人被立案调查。
警方指出,云联惠以\"消费全返\"为幌子,拉人头、收会费、积分返利引诱加入,骗取财物,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敦促涉案人员5月15日前投案,会员60日内携材料反映情况。
5.2 案件调查:惊人的数据
查封后,警方调查揭示传销帝国真相。截至2018年5月8日,有效会员个,代理公司1532家,Gp会员个,Lp会员个。
交易数据同样惊人:交易账户余额731.59万余元,服务账户41.5882亿元,创业账户7588.60万元,预付款1亿余元,累计交易额约3300亿元。
更严重的是,按全返规则,资金缺口达4207.5亿元。金字塔层级达119层,高级会员靠发展下线获利,底层普通会员成最终受害者。
5.3 法律审判:罪与罚
2021年8月20日,广州海珠区法院一审宣判:2013年底至2014年初,黄明等人设公司、开发商城,以\"消费全返消费共享\"诱人参会,以发展会员数计酬返利,形成非法传销层级链条,谋取非法利益。
法院认为其行为严重扰乱秩序,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黄明有期徒刑15年,处罚金并没收违法所得,其他同案犯获相应刑罚。
2022年1月,广州中院工作报告称,该案65件172名被告人被追责,判决生效。
一审后,部分参与者对判决有异议,认为模式是创新而非传销。2025年仍有人申诉要求复查。
2025年8月,消息称国家民营经济局介入复查,组建多领域专家团队,进入司法复核实质阶段,或将重新评估原判决,纠正可能的错误。
六、传销帝国的崩塌:真相与启示
6.1 骗局剖析:为何如此多人上当?
云联惠庞氏骗局持续四年,吸引数百万会员,原因深刻:
一是利用人们\"天上掉馅饼\"心理。社会普遍有经济压力,渴望消费赚钱,\"消费全返\"正中下怀,让人误以为找到\"财富捷径\"。
二是精心包装塑造\"高大上\"合法形象。总部在广州cbd、装修豪华,黄明有诸多荣誉,还做慈善,让人觉得是正规、有责任感的企业。
三是用\"时间杠杆\"和复杂积分系统掩盖本质。多数人不懂复利和递减返还数学原理,难算实际返还时间,误以为几年能全返,实则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四是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和社会认同扩大影响。拉人头奖励鼓励发展下线,人们易信亲友推荐,身边人参与时,即便有疑虑也可能被同化加入。
6.2 社会影响:受害者的困境
云联惠崩塌对社会和个人影响巨大。投入大量资金的会员,不仅没拿到预期收益,本金也难收回。
一位投资者称:\"早跟我妈说了,她不听,投了几十万还瞒着我,出事后说平台只是例行检查。\"这种执迷不悟的情况不少见。
商家损失惨重,为加入缴高额代理费,投钱装修采购,平台崩塌后失去销售渠道,甚至破产。
影响还延伸到社会层面:涉数百万人的骗局崩盘,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如家庭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虽云联惠被定为传销,黄明受罚,但仍有会员抱有幻想,警方采访时有人同情云联惠,列举其\"好处\",反映传销洗脑的顽固性和打击传销的艰巨。
6.3 启示与反思:如何避免再次上当
该案留下深刻启示:
一是无\"财富永动机\"。声称\"消费全返稳赚不赔\"的商业模式可疑,财富靠积累和转让,不存在所有人都赚钱的项目。
二是不被表象迷惑。黄明的荣誉、论坛参与等事后看不可信,评估投资应关注商业模式本质和可持续性,而非包装和头衔。
三是警惕拉人头获利项目。云联惠以拉人头、收会费、积分返利引诱加入,此类靠发展下线获额外收益的项目可能是传销。
四是不轻信\"即将上市\"说辞。云联惠称将赴美上市,市值媲美阿里,实则仅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不足一年就终止,这类信息多为吸引投资者编造。
五是不被离谱数据蒙蔽。其称8家银行有9000亿存款,显然不合常理,中国最大企业集团也难有这么多存款,面对夸大数据应理性验证。
六是勿用高利贷投资。有客户用高利贷投30万,这类行为如同\"刀口舔血\",放高利贷者若能靠此赚钱,何必放贷。
七、余波:遗产与警示
7.1 后续影响:从云联惠到鑫慷嘉
云联惠虽覆灭,影响仍在。其模式被不法分子借鉴改良,形成新传销诈骗形式;也为监管和公众提供了教训。
2025年7月,\"鑫慷嘉\"平台暴雷,涉130亿元,受害者200万,模式融合庞氏骗局、传销架构、虚拟货币跨境洗钱。
主犯黄鑫曾是云联惠华东推广负责人,助力其病毒式传播,说明云联惠模式和人员已扩散,继续危害社会。
鑫慷嘉运作与云联惠相似,如虚构背景、传销层级、虚假高收益承诺,显示骗局未因云联惠覆灭而消失,骗子或在不断改进手法规避监管。
7.2 司法争议:是创新还是犯罪?
该案在司法层面有争议。2025年复查进入实质阶段,国家民营经济局组建专家团队沟通相关方,梳理问题,制定法律救济方案。
复查发现原案证据有问题:广东鑫证司法鉴定所人员当庭承认\"119层传销架构无法验证,系委托机关要求写入\",违反《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12条,可能影响案件公正性。
此外,商业模式被重新评估,有专家认为消费返利虽有争议,但未必是传销,属平台自主处置权益,规则公开公平,未侵害第三方。
黄明申诉称,自己投上千万、耗时多年研制,掌控近二百亿现金,日分享二亿元给大众,转让股权值3.7亿,个人获利却为负158万元以上。虽有待证实,但反映案件复杂性。
7.3 社会警示:警惕新型传销
该案是深刻警示,提醒警惕各类传销和非法集资:
一是树立正确消费投资观。天上不会掉馅饼,超高回报无风险的项目可疑,应选正规金融机构,拒绝\"天上掉馅饼\"宣传。
二是提高传销识别能力。传销本质是\"拉人头收入门费团队计酬\",要求发展下线获收益或需缴费加入的模式可能是传销。
三是增强法律和风险意识。了解法律法规,通过金融监管部门查从业资质,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企业合法性。
四是及时举报可疑行为。若参与可疑项目,立即停止追加投资并保留证据(交易、转账、聊天记录等),发现传销拨打或110举报。
云联惠案的覆灭,既是对犯罪的打击,也是对公众的教育,提醒人们追求财富无捷径,唯有辛勤劳动和理性投资,才能实现真正的财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