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的脚步声在走廊里越来越近,喘息混着脚步节奏传进通讯器。
“三十米……转角就到。”
陈浩盯着主控台屏幕,动力输出还在往下掉,79%已经卡了快两分钟,温度曲线像被钉住的蛇头,死死顶在红线边缘。
苏珊站在他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记录本边缘。
娜娜的声音突然响起:“电磁干扰强度再次上升,备用传感器阵列开始丢帧。”
“还能撑多久?”陈浩问。
“目前系统冗余支持三分钟内单通道失效,超过这个时间姿态控制将不可逆偏移。”
“那就别超。”他说,“卡尔!快点!”
通讯里传来一声闷响,像是肩膀撞上了墙。
“到了!”卡尔推开门冲进来,手里抱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金属罐,另一只手拎着检测笔。他把罐子放在操作台上,拍了下盖子,“密封完好,液体还在。”
“赶紧测成分。”陈浩说。
娜娜伸手接过检测笔,贴在罐体侧面。几秒后数据跳出来。
“旧型冷却剂残余,活性物质浓度38%,酸碱度偏酸,稳定性下降。”
“能用吗?”卡尔问。
“单独使用不行。”她说,“但可以调配。医疗冷藏液中含有稳定剂,液压油具备导热性,混合后可形成临时替代方案。”
“配比呢?”
“冷却剂六成,冷藏液三成,液压油一成。需充分搅拌防止分层。”
“工具呢?”苏珊抬头看墙边的操作柜。
“混合仪在拿过来的路上就闪了两次屏。”卡尔拉开抽屉,“现在不敢开机,怕直接烧了。”
“那就手动。”陈浩撸起袖子,“量杯、漏斗、计时器,全机械的。”
苏珊翻出一套老旧量具,摆在桌上。卡尔打开罐子,一股淡淡的金属味飘出来。
“味道没变质。”他说,“至少还没变成毒气。”
三人围在操作台前开始倒液体。陈浩拿着玻璃棒在容器里搅动,眼睛盯着墙上的钟。
“一分钟了。”苏珊报时,“搅拌速度保持住。”
“我这胳膊都快抡出火星了。”陈浩咬牙,“这哪是调冷却液,这是健身。”
娜娜在一旁监控系统状态:“外部干扰仍在增强,主电源波动幅度已达临界值百分之七十。”
“还有多久能好?”陈浩手不停。
“最后一遍搅拌完成即可注入。”
卡尔拿起最后一个量杯,往混合液里倒液压油。刚倒一半,操作台上的灯闪了一下,量杯刻度瞬间模糊。
“糟了!”苏珊喊,“读数乱了!”
卡尔立刻停下:“断电干扰,得重来。”
“不能重来!”陈浩盯着温度表,“核心温度只差两度就锁死了!按原比例倒,凭感觉!”
“你疯了?”卡尔皱眉,“多一滴液压油都会影响导热效率。”
“少一滴我们就得漂七小时!”陈浩吼,“到时候谁都回不去!”
舱内静了一瞬。
卡尔看了看表,又看了眼混合液,猛地把剩下半杯倒进去。
“就这样。”他说,“不调了,现在就注。”
陈浩点头,端起混合液就往动力舱接口走。苏珊抓起工具跟上。
管路接口在舱壁低处,盖板锈死了。
陈浩蹲下,扳手卡进阀门,用力一拧。
没动。
他换了个姿势,脚抵住墙,双手发力。
“咔”一声,阀门松了一点。
“再来!”他喘着气。
第二次用力,手臂肌肉绷紧,额头上冒出汗。阀门终于缓缓旋转起来。
“开了!”苏珊说。
陈浩的手抖了一下,扳手滑脱,砸在地上。
“你没事吧?”她问。
“拉伤了。”他咧嘴,“但还能动。”
娜娜的声音从耳机传来:“准备注入,我手动锁定程序,避免系统误判。”
“开始!”陈浩打开连接管,混合液顺着软管流入循环系统。
主控台屏幕上的压力曲线跳了一下,随即被娜娜切换到模拟通道,数值恢复平稳。
十秒。
二十秒。
三十秒。
温度曲线开始缓慢下降。
动力输出回升至85%。
88%。
92%。
最终停在96%。
警报声熄灭。
陈浩一屁股坐在地上,背靠着舱壁。
“活了。”他说,“咱这破船,总算没当场罢工。”
苏珊长出一口气,合上记录本。
卡尔检查接口密封情况:“没泄漏,流量正常。”
娜娜仍在监控数据流:“核心温度持续下降,预计十五分钟后进入安全区。”
“总算能喘口气。”陈浩抬手擦汗,“接下来就是绕开那该死的干扰源,对吧?”
“理论上可行。”娜娜调出导航图,“但当前干扰强度已影响陀螺仪精度,小幅变轨尚可,大幅转向可能导致姿态失控。”
“所以咱们还得在这儿耗着?”苏珊皱眉。
“除非找到源头。”卡尔说,“干扰不是自然产生的,总有地方在放电。”
“你还记得之前定位的方向吗?”陈浩问娜娜。
“前方偏右十五度,距离约八百公里。”
“八百公里……”陈浩摸下巴,“不算远。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导航能准到哪儿去?”
“我可以尝试用脉冲回波测距。”她说,“通过短时发射定向信号,接收反射波判断障碍物位置。”
“会不会引火烧身?”苏珊问,“万一那东西是对信号敏感的矿石呢?”
“风险存在。”娜娜承认,“但被动等待同样危险。继续滞留当前区域,系统疲劳累积可能引发二次故障。”
舱内安静下来。
陈浩低头看着自己发红的手掌,刚才拧阀门时磨破了皮。
“总得有人干点事。”他说,“不然等死?”
“我去操作信号发射模块。”卡尔站起身,“需要物理校准天线角度。”
“我和你一起去。”苏珊拿起工具包。
两人离开主控舱。
陈浩靠在座椅上,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
干扰信号依旧规律跳动,像某种心跳。
“你说这玩意儿……是不是活着的?”他问。
“不像。”娜娜回答,“更可能是矿物晶格共振,类似压电效应。”
“听着像科幻片台词。”他笑,“但我宁可它是块石头,也不想碰上会说话的电磁鬼。”
娜娜没回应。
几秒后,主控台提示音响起。
【脉冲信号发射准备就绪】
【天线校准完成】
【倒计时:10秒】
陈浩坐直身体。
“要来了。”
倒计时归零。
信号发出。
屏幕上,回波数据开始返回。
一个不规则的块状物体出现在雷达边缘,轮廓模糊,但位置清晰。
距离:七百九十二公里。
大小:约三百米直径。
形状:接近椭球,表面凹凸。
“是 asteroid 吗?”陈浩问完才意识到说了什么,赶紧改口,“我是说,小行星?”
“可能性高。”娜娜分析,“内部结构致密,反射率异常,符合高金属含量特征。”
“它在动吗?”
“相对速度接近零,与我们同向漂流。”
“也就是说……”陈浩眯眼,“它一直跟着我们?”
“不是。”娜娜摇头,“是我们进入了它的影响范围。它才是中心。”
陈浩盯着那个光点。
“所以咱们不是路过麻烦,是闯进了别人家客厅?”
“逻辑成立。”
他笑了声,笑声很短。
“那下一步怎么办?绕开它,还是……”
他话没说完。
主控台突然震动。
不是屏幕闪,是整个台面在抖。
数据流中断一秒,恢复后所有读数集体跳变。
“怎么回事?”他抓住扶手。
娜娜快速调取日志:“刚刚收到一次高强度脉冲,能量级别超出之前三倍。”
“来源?”
“同一个方向。小行星。”
“它……反击了?”
“不确定。可能是自然释放,也可能是我们发射信号触发了某种响应。”
陈浩看着雷达上的光点。
它没移动。
但周围的干扰波形变了。
从规律跳动,变成了连续震荡。
像呼吸变成了咆哮。
他按下通讯器:“卡尔,苏珊,你们那边怎么样?”
频道里只有杂音。
他再试一次。
还是不通。
娜娜抬头:“通讯阵列被强信号覆盖,至少三分钟内无法建立连接。”
陈浩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
“那就只能等?”
“或者靠近看看。”她说。
他愣了一下。
“你说啥?”
“靠近。”娜娜重复,“既然它对信号有反应,近距离观测可能获取更多信息。”
“你是想让我们送上门?”
“风险可控。”她说,“只要不在最大辐射半径内停留超过四分钟,系统不会崩溃。”
陈浩盯着屏幕。
那个光点静静悬浮在深空。
像一块沉默的铁。
他抬起受伤的手,轻轻敲了下台面。
“你说它要是真炸了,咱们能不能抢在死前骂它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