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又震了一下。
这次比刚才那一下更久,像是有东西在海底慢慢翻身。陈浩正弯腰把一根工字钢往南区墙边拖,脚底一滑差点摔倒。他没停手,反而加快了动作。
“别管这震不震的,”他喘着气说,“刚才那波浪只是开胃菜,现在厨房才刚点火。”
旁边一个工人抬头看了眼天,乌云压得低,风却停了。这种安静让人更难受。
“你说还会来?”
“会。”陈浩把钢梁靠墙立好,“海啸不是按次收费的,它来了就不止一次。”
娜娜站在防水门内侧,手指插进控制面板接口,蓝光眼快速闪动。她刚从深海阵列拉回一组数据,模型正在后台跑。
三分钟后,她抬起头。
“余波预计六小时后抵达。”她说,“冲击方向偏转十二度,主受力面为南区墙体。”
陈浩点点头,好像早就知道会这样。
“也就是说,我们修了半天的地方,还得再修一遍。”
“准确说是——”娜娜顿了顿,“需要重建。”
苏珊走过来,手里拿着对讲机和一张清单。她头发全湿了,贴在脸上,说话时带着鼻音。
“第三班人已经到位,照明设备补给了两组,发电机房那边也清完了水。”
“挺好。”陈浩抹了把脸,“那你去安排,所有人轮班作业,三十分钟换一次,别等累趴下才休息。”
“你呢?”
“我去看墙。”
南区墙体是整个基地最老的一段,十年前建的,后来只做过表面修补。陈浩用手电照过去,发现之前焊过的缝又裂开了几道,不长,但很深。
他用指节敲了敲混凝土,声音发空。
“这墙不行了。”他说,“撑不住第二波。”
卡尔这时候带着人把第一个废弃集装箱推了过来。铁皮锈得厉害,轮子卡在地缝里不动,几个人上去踹了几脚才松开。
“这玩意能顶用?”他问。
“娜娜说可以。”陈浩回头喊,“方案是什么来着?”
娜娜已经走到施工区边缘,背部投影模块启动,空中浮现出一张结构图。线条清晰,标了编号和顺序。
“采用错位叠加法。”她说,“第一层集装箱横向摆放,第二层纵向交错,形成缓冲矩阵。夹层填充碎石与凝固剂混合物,增强整体抗压能力。”
“听不懂。”卡尔说,“简单点。”
“就像搭积木。”娜娜说,“但每层都要卡住上一层的力量传导路径。”
“哦。”卡尔点头,“懂了,不让力传到底。”
“对。”
“那就干。”
第一批集装箱很快到位,四台并排横放,离墙体大约两米远。接着是第二批,垂直叠在上面,留出中间空隙。工人们开始往夹层倒碎石,一边倒一边踩实。
苏珊带人运来三桶凝固剂,白色粉末,像水泥但更细。倒进去之后加水搅拌,几分钟就开始发热变硬。
“这东西多久能定型?”有人问。
“四十分钟初步固化。”娜娜说,“完全承重需两小时。”
“够了。”陈浩说,“我们还有五小时五十分钟。”
时间重新开始走。
灯光不够亮,大家就用手电照着干活。有人戴着手套还被铁皮划破了手,包了纱布继续搬材料。陈浩右臂的伤口渗出血,混着泥水往下滴,他没管,只把袖子卷得更高些。
“你真不处理一下?”苏珊路过时问。
“等它自己结痂。”陈浩说,“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流血。”
“你是真懒。”
“我是真怕麻烦。”他咧嘴一笑,“消毒、包扎、换药,一套流程下来半小时,我能搬六袋沙。”
苏珊摇头,转身去调度下一组物资。
娜娜一直站在原地,眼睛盯着海面方向的数据流。她的机体连接着三个监测节点,每隔五分钟刷新一次读数。
突然,她身体微动。
“检测到水下地形变化。”她说,“海底断层出现二次滑移迹象。”
陈浩停下动作。
“影响大吗?”
“余波能量峰值上调百分之十八。”娜娜说,“现有防御体系承受极限为当前压力的百分之一百零三,冗余不足。”
“那就是说,差一点就会塌。”
“准确。”
“那就不能再差一点。”陈浩转头大喊,“所有人听着!加高第三层集装箱!原来计划两层,现在改三层!夹层全部灌满凝固剂!”
没人问为什么,也没人抱怨。该搬的搬,该焊的焊,队伍动了起来。
卡尔爬上第二个集装箱顶部,拿着焊枪加固连接点。火花落在他肩膀上,烧出几个小洞,他抖了抖衣服继续干。
“你就不知道躲一下?”下面有人喊。
“躲什么?”卡尔头也不回,“我又不是纸做的。”
苏珊组织人手清理运输通道。之前塌方堆起来的杂物已经被挪开一半,剩下的是几根断裂的钢筋和一块水泥板。
“绕路。”她说,“用东侧管道当滑道,把剩下的材料送过去。”
两个工人应声而去,撬开管道盖板,检查内部情况。里面有些积水,但空间足够。
“可以过。”其中一人回头喊,“但得拆掉前段弯头。”
“拆。”苏珊说,“十分钟内必须通。”
时间一点点压下来。
第三层集装箱开始安装,位置比前两层更难固定。工人们搭了临时架子,用绳索吊着往上拉。有一个箱子中途卡住,晃了半天才落稳。
“慢点!”陈浩在下面指挥,“摔坏了咱们没备用的。”
“知道了!”上面的人喊,“就是这玩意太沉!”
“谁让你当初不练举重。”
笑声在人群中响了一下,很快就没了。大家都太累了。
娜娜的投影还在空中,倒计时数字不断跳动:5小时12分、5小时11分、5小时10分……
她忽然抬手,关闭了部分背景数据,聚焦于南区墙体应力分析。
“当前结构疲劳指数为七点九。”她说,“临界值为八点五。”
“还有空间。”陈浩说。
“不多。”
“够了。”
他走到墙边,伸手摸了摸裂缝边缘。混凝土粗糙,带着潮气。他用力按了一下,碎屑掉了几块。
“得加一道横向支撑。”他说,“不然上层压力太大。”
“有现成的工字钢。”卡尔说,“仓库后面还剩三根。”
“拿过来。”
两分钟后,钢梁架好,焊接开始。火星飞溅,照得人脸忽明忽暗。
苏珊靠在墙边喝了口水,对讲机响了一下。
“物资组汇报,最后一桶凝固剂已投入使用。”
“收到。”她说,“让各小组检查工具回收情况,别落下任何东西。”
她抬头看天,还是黑的。风有点起来了,吹得人发冷。
“你觉得……这次能扛住吗?”她走到陈浩身边问。
“不知道。”陈浩看着正在加固的墙面,“但我能保证一件事。”
“啥?”
“如果我们现在停下,那就肯定扛不住。”
苏珊笑了下,没说话。
娜娜突然开口:“检测到海面波动频率异常升高。”
所有人都停了一下。
“多快?”陈浩问。
“距离触发点约五小时三分钟。”她说,“比预估提前七分钟。”
“那就别磨蹭了。”陈浩拍了下手,“最后一轮,所有人上!把能搬的都搬上来!”
队伍再次动起来。
集装箱到位,碎石倒入,凝固剂灌入。焊接声不断,锤击声不断,脚步声不断。
娜娜站在高处,蓝光眼扫过整个防线。她的数据库里存着上百种防洪结构案例,但从没见过这么拼凑又这么有效的组合。
“完成度百分之九十二。”她说,“预计四小时五十八分完成全部施工。”
“够了。”陈浩说,“只要在浪来之前站稳就行。”
他弯腰捡起一个空麻袋,准备再去装碎石。
就在这时,地面轻轻颤了一下。
很短,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了。
陈浩没抬头,只是把手里的麻袋往地上一摔。
然后他大声喊:
“别停!继续干!现在歇一口气,回头就得喘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