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砸在脸上,冷得像谁往他鼻尖泼了一盆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
陈浩整个人被甩向前方,后背重重撞在木筏主梁上,骨头像是被谁拿锤子轻轻敲了一下。他没叫出声,倒不是因为忍得住,而是肺里的气全被撞没了,张着嘴干咳两下才缓过劲来。撑杆还攥在手里,指节发白,像是生怕它长翅膀飞了。
头顶的岩壁突然拔高,原本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洞道豁然打开,一片开阔水域铺在眼前,水面平得像块磨过的石板,只在边缘泛着细碎的波纹。
“湖?”他哑着嗓子,“咱这是掉进澡盆了?”
娜娜站在筏尾,机械臂微微调整角度,眼部蓝光一明一暗地闪着。她没回头,声音平稳得像在报天气:“地形闭合,直径约三百米,顶部存在自然裂隙透光,水流速度降至每秒零点三米以下。”
“意思是……咱们活下来了?”陈浩慢慢松开抓绳环的手,活动了下发麻的肩膀,“我还以为要直接冲进地核,去给星球发电机添把柴。”
“你的比喻能耗超出系统理解阈值。”娜娜终于转过头,蓝光扫过他湿透的衣领,“检测到轻微震荡反应,建议保持坐姿十分钟以上。”
“我没事。”他摆摆手,撑着木板想站起来,膝盖一软差点跪下去,“就是腿有点不听使唤,可能刚才用力过猛,把下半身用废了。”
他扶着主梁慢慢挪到筏边,低头看水。黑乎乎的一片,但靠近岸边的地方,有些东西在发光。
幽蓝色的光,一小团一小团,像是谁撒了一把会呼吸的星星。
“那是什么?”他眯起眼,“蘑菇开会?还是荧光鱼卵贴在石头上?”
娜娜蹲下,光学镜头拉近,瞳孔状的蓝光缩成一条细线。“植物群落,密集分布于湖岸带,叶片表面含有荧光素类似物,推测用于低光环境下的能量捕获。”
“说人话。”
“它们靠微弱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发光是副产物。”
陈浩盯着那片蓝光,忽然咧嘴一笑:“所以这地方不用交电费?晚上还能当夜灯用?”
“照明效率不足传统灯具百分之七。”
“哎,别打击人积极性。”他搓了搓脸,精神头一点点回来,“咱俩刚从鬼门关溜达一圈,结果门口就摆着个地下花园,这不叫惊喜叫啥?”
娜娜没接话,而是抬起手臂,释放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球体。那玩意儿无声滑出,贴着水面低空飞行,像只机械蜻蜓,在湖岸线上来回穿梭。
“探测中。”她说,“同步分析空气成分、土壤湿度与微生物活性。”
“你这随身还带无人机啊?”陈浩啧了一声,“早知道让你多放几个,咱还能搞个航拍纪录片,名字我都想好了——《两个倒霉蛋的荒星漂流记》。”
“优先级已设定为环境安全评估。”
“得,又是正经事。”他叹了口气,忽然抬手一指右前方,“等等!那边那个藤蔓,是不是动了一下?”
娜娜迅速调转镜头。只见一丛蓝紫色藤蔓缠绕在一块半露水面的岩石上,表面凝结着水珠,随着空气流动,整条藤蔓像有节奏地起伏。
“非主动运动。”她观察片刻,“是气流扰动与水分蒸发导致的物理形变。”
“可它看起来像在喘气。”
“你的感知受疲劳影响。”
“我不是感知,我是觉得……它挺有精神的。”陈浩挠了挠头,“你说这些植物在这儿长了多少年?没人浇水,也没人施肥,连阳光都是漏下来的边角料,居然活得比我家阳台上那盆绿萝还滋润。”
“生态系统自洽性高于地表同类环境。”
“翻译一下。”
“它们不需要你这种生物帮忙也能活得很好。”
“喂,这话听着怎么有点扎心?”
娜娜收回探测器,数据流在眼中快速滚动:“初步判断无攻击性,未侦测到毒素释放或捕食结构。部分根系分泌物具备抑菌特性,可能对伤口处理有辅助作用。”
陈浩眼睛一下子亮了:“能治病?”
“尚未验证药理活性。”
“但有可能?”
“可能性存在。”
“那就是宝啊!”他猛地一拍大腿,差点又把自己晃倒,“咱俩身上带的创可贴都快见底了,现在冒出一群自带消毒功能的植物,这不是雪中送炭吗?简直是荒星版家庭医生!”
“建议谨慎接触。”
“我知道,不能随便啃。”他嘿嘿一笑,“我又不是饿疯了的兔子。不过……能不能先采一片叶子回去研究?就摸一下,不摘。”
“当前木筏正向东南侧漂移,距离最近植株约十二米,水深逐渐递减,底部可能存在淤泥沉积。”
“你是说……要靠岸?”
“若强行直行,预计五分钟后触底搁浅。”
“那还等啥?”陈浩抄起撑杆,往筏边一杵,“走你!”
他用杆子轻轻点水,调整方向。木筏缓缓转向,朝着那片发光藤蔓的方向滑去。随着水深变浅,湖底轮廓渐渐清晰——灰白色的沉积层上,零星分布着暗色石块,还有些像是腐殖质的絮状物随水流轻轻摆动。
“慢一点。”娜娜提醒,“左侧三点钟方向有凸起礁石,高度约四十厘米。”
“收到。”陈浩小心翼翼控制力度,撑杆每次入水都不超过半米,生怕激起浪花把筏子掀偏。
就在木筏即将靠岸时,杆尖突然碰到了什么硬物。
“叮”一声轻响。
他愣了一下,把杆子抽回来,低头看去。泥地上,几片半透明的碎片嵌在沉积层里,边缘锐利,在头顶裂隙透下的微光中泛着淡淡的紫晕。
“这啥?”他弯腰伸手,轻轻抠出一片,“玻璃碴?”
娜娜接过样本,指尖弹出一道细小光束扫过表面。“二氧化硅为主,含微量镧、铈元素,结晶度87%,硬度接近石英。”
“能干啥?”
“可加工为简易镜片、切割工具或信号反射面。”
陈浩眨了眨眼,忽然笑出声:“咱这是撞进矿产超市了?植物能抗菌,石头能打磨,下一步是不是还得蹦出个自动烧烤架?”
“目前未侦测到热源生成装置。”
“可惜了。”他把晶体攥进掌心,感受那股凉意,“不然我现在就能烤个肉串,庆祝咱们没死在瀑布底下。”
娜娜将样本收入备用舱室,目光扫向岸边。“植物群落覆盖范围较广,种类多样性初步统计达十七种,其中六种形态前所未见。”
“没见过的东西多了。”陈浩拄着撑杆,踩了踩脚下坚实的泥地,“上次我说火锅底料能治感冒,你也说没见过,结果呢?我好了,你还不信。”
“那次你服用了退烧药。”
“那是巧合。”
“数据不支持巧合结论。”
“得,跟你讲道理永远赢不了。”他抬头看向那片幽蓝的藤蔓,忽然伸出手,“喂,你说……我能碰一下吗?就碰一下,不算破坏生态吧?”
娜娜沉默两秒,蓝光频闪一次:“允许有限接触,但需记录部位与时间,后续进行污染排查。”
“你还真当我是实验室小白鼠。”他嘟囔着,慢慢伸手。
指尖离藤蔓还有两厘米时,那团蓝光忽然微微一闪,像是感应到了什么。
陈浩的手停在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