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兴五年春霖深,锦官城阙锁寒云。

帝心忽起惊涛浪,前尘如刃刻骨痕。

出师一表血泪透,社稷千钧压孤身。

欲挽天倾救相父,誓破困龙锁蜀门!

公元二二七年,建兴五年,季春三月。

雨,下个不停。不是夏天那种酣畅淋漓、劈头盖脸的瓢泼大雨,而是蜀地春天特有的、绵密、悠长、又带着刺骨寒意的雨丝。它仿佛从天地初开时就未曾停歇,无休无止地织就一张巨大的、灰蒙蒙的网,将整个成都都城都笼罩其中。宫殿巍峨的朱漆被雨水浸润得深沉如血,往日耀眼的琉璃瓦也失去了光泽,灰扑扑地伏在檐上。殿脊上那些象征威严与守护的鸱吻、瑞兽,在弥漫的水汽里轮廓模糊,如同蛰伏在迷雾中的巨兽,沉默地注视着这片被阴冷包裹的宫阙。雨水顺着层层叠叠的瓦片汇聚、流淌,在殿前光洁如镜的御阶石板上敲打出单调而执拗的声响,汇成一道道蜿蜒的细小溪流,最终消失在宫苑深处幽暗的沟渠里。

宫闱深处,椒房殿内,年轻的蜀主刘禅独自一人,枯坐在巨大的紫檀木案几之后。殿内光线昏暗得如同黄昏将尽。唯一的光源是案头那盏青铜雁足灯,跳跃的灯焰在精心打磨的雁足底座上投下摇曳的光影,散发着昏黄、微弱却又异常执着的光芒。这光芒将刘禅略显胖硕的身影拉扯得忽长忽短,清晰地投射在身后素白的宫墙上,随着火苗的每一次颤动而微微晃动,如同一个被无形丝线操控的傀儡。殿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是此刻天地间唯一的背景音,它非但没有带来喧嚣,反而衬得这深宫大殿内更加死寂。空气里弥漫着复杂的气息:陈年书卷散发出的陈旧墨香、灯油燃烧时特有的焦糊味,还有那无处不在、渗入骨髓的潮湿阴冷。这阴冷仿佛能穿透厚厚的锦袍,直抵心脾。

他面前,摊开着一卷色泽微黄、质地柔韧的帛书。

那是他的相父,大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在去年冬天率大军进驻汉中,准备挥师北伐之前,于军务倥偬之中,亲笔写给他的《出师表》。字迹是刘禅再熟悉不过的工整隶书,笔锋遒劲,力透帛背。墨色浓重如漆,每一个字都像是饱蘸了心血与期盼,沉甸甸的,带着千钧的分量,压在年轻的帝王心头。

然而此刻,捧着这卷承载着相父殷殷重托的帛书,刘禅的心底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渊,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就在刚才,一股毫无征兆的、猛烈到几乎将他撕裂的眩晕感骤然袭来!仿佛脚下的坚实大地瞬间崩塌,整个天地都在疯狂地旋转、颠倒。紧接着,无数原本绝不属于他记忆的画面、声音、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又似被强行塞入的滚烫烙铁,硬生生地、粗暴地挤进了他的脑海!

他看到:一个蹒跚学步的幼童,被一只温暖而骨节分明的大手稳稳地牵着,在春日和煦的花园里,迈出人生最初摇摇晃晃的几步。那大手的主人,正是年轻许多的相父,脸上带着他记忆中少有的、纯粹的温和笑意。

他看到:白帝城永安宫那压抑得令人窒息的病榻前,气息奄奄的先帝刘备,紧紧攥着相父的手,浑浊的泪水顺着眼角深深的皱纹滑落。相父跪在榻前,额头触地,泣不成声,哽咽着立下那掷地有声的誓言:“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那悲怆与忠诚交织的场景,如同重锤砸在他的灵魂上。

他看到:自己登基称帝的那一天,繁复沉重的十二旒冕冠压在头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像一座无形的大山。透过眼前晃动的玉旒,他看到的不是臣民的欢呼,而是深深的惶惑与不安,仿佛一个偷穿了大人衣袍的孩子,手足无措地站在空旷的祭坛中央。

他还看到:每一次相父披上戎装,准备出征前,总会来向他辞行。那双总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深处,是浓得化不开的疲惫,如同被风沙侵蚀的岩石,但眼神却依旧如磐石般坚定,仿佛要将所有的忧虑和重担都独自扛起,只为给他留下一片看似安稳的天空……

这些陌生的、却又带着奇异真实感的记忆碎片,如同千万根烧红的钢针,狠狠地刺入他的意识深处。剧烈的冲击让他头痛欲裂,一时之间,巨大的混乱攫住了他——我是在相父羽翼下懵懂度日的少年天子?还是那个……那个在另一个时空长河里,被后世讥讽为“扶不起的阿斗”,最终在洛阳乐不思蜀的亡国之君?

“不!”心底一个声音在嘶吼。他猛地闭上双眼,仿佛要将那些入侵的幻象强行隔绝在外。他狠狠地、用尽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掌心,指甲深深陷入皮肉,尖锐的、清晰的疼痛感瞬间刺穿了混乱的迷雾,让他如同溺水者抓住浮木般,获得了一丝短暂的清明。他倏然睁开眼,急促地喘息着。

眼前,依旧是那盏摇曳着昏黄光晕的青铜雁足灯,映照着冰冷的玉带钩泛着幽光,还有案上那卷摊开的、墨迹浓重的帛书。他依然坐在这蜀汉帝国的皇宫深处,坐在这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椒房殿里。

“刘禅……蜀汉后主……阿斗……”“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些冰冷、尖锐、带着赤裸裸嘲讽和鄙夷的词语和话语,不知从脑海的哪个角落,如同毒蛇般嘶嘶作响地钻了出来,反复回响。每一个字都像蘸了盐水的鞭子,狠狠抽打在他刚刚经历混乱的灵魂上,带来一阵阵令人心寒齿冷的屈辱和荒谬感。

“我是刘禅!大汉皇帝刘禅!现在是建兴五年,季春三月,公元二二七年!”他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地在心底低吼,如同困兽发出扞卫领地的咆哮。他强迫自己深深地、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殿内那阴冷的空气和混乱的思绪一同吸入肺腑,再缓缓地、长长地呼出,试图将心底那几乎要破腔而出的恐慌强行压下。

他重新将目光聚焦,投向案几上那卷承载着相父所有心血与期望的《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开篇这沉痛而严峻的陈述,字字如重锤敲击在刘禅的心房上。他的呼吸不由得为之一窒,胸口仿佛被巨石堵住。透过这力透纸背的文字,他仿佛跨越了空间,清晰地看到了汉中军营——那定然是灯火通明却又肃杀萧瑟的景象。相父定然是强忍着长途跋涉的辛劳、夙夜操劳的疲惫,以及那日益侵蚀他健康、令人揪心的病痛,在摇曳的烛火下,紧锁眉头,一字一句地斟酌写下这些浸透了忧虑、孤忠与无限期冀的文字。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沉重,跨越了千山万水,沉沉地压在了刘禅的肩上。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当读到这一句时,刘禅捧着帛书的手指无法抑制地剧烈颤抖了一下,指尖冰凉。相父这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包括相父诸葛亮自己在内的所有忠臣良将,之所以能在朝廷内兢兢业业不敢懈怠,之所以能在疆场上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究其根本,都是为了报答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而这份报答的最终指向,就是他——当今的皇帝陛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愧疚、酸楚和巨大压力的热流猛地冲上鼻梁,瞬间模糊了他的视线。这不再仅仅是阅读一篇千古传诵的忠臣谏表,而是一种无比真实、无比沉重的责任,如同冰冷的铁索,一圈圈地缠绕上来,牢牢地捆绑住了他的灵魂和身躯。这份名为“帝王”的责任,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不容逃避地,沉沉地压在了他尚且稚嫩的双肩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相父那语重心长、近乎耳提面命的谆谆告诫,此刻如同洪钟大吕,在他耳畔轰然作响,余音不绝,震得他心神摇曳。刘禅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滚烫的泪水终于突破了最后的防线,无声地汹涌而出,顺着脸颊滑落,一滴,又一滴,重重地砸在腰间冰冷的玉带钩上,迅速洇湿了明黄色的龙袍衣襟。他不是不明白相父的良苦用心,更不是不懂这些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只是……这担子太重了,重得让他窒息!从小到大,他在父亲宽厚羽翼的荫庇下无忧成长,在相父殚精竭虑的支撑下安然称帝。他习惯了仰望相父那仿佛能撑起整个天空的背影,习惯了将所有的难题、所有的风雨都交托出去。如今,这名为“兴复汉室”的千钧重担,要他独自挺直腰杆来承担,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茫然无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读到相父追忆往昔、剖白心迹的段落,刘禅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字里行间流淌着的那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胸怀,以及为了践诺而不得不放弃这份宁静的无奈与决绝,深深刺痛了他。相父为了报答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大恩,为了实现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如山重托,早已将个人的生死荣辱、安逸享乐彻底置之度外!刘禅的眼前,无法抑制地再次浮现出相父伏案劳形的样子——深沉的宫漏声中,一盏孤灯如豆,映照着相父那日渐清瘦、微微佝偻的背影。剧烈的咳嗽常常毫无征兆地爆发,撕心裂肺,让他不得不紧紧攥住素白的手帕死死捂住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每一次相父入宫谒见,刘禅都能看到他眼底无法掩饰的疲惫血丝和又加深了几分的皱纹;每一次汉中前线传来加急军报,无论胜败,都让刘禅的心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憋闷得喘不过气。

“积劳成疾”!这四个血淋淋的字,像淬了剧毒的匕首,反复地、残忍地切割着刘禅的神经。相父的身体,早就被这无休无止、沉重如山的国事,被这连年征伐、耗尽心力的战争,一点一点地掏空了!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做灯油,燃烧着自己残存的心力,只为给这风雨飘摇、危如累卵的季汉王朝,争取一丝喘息之机,延续一线渺茫的希望!一股巨大的、足以吞噬一切的恐惧感猛地攫住了刘禅的心脏——要是相父倒下了……这个念头如同最深的梦魇,一旦升起,便疯狂滋长,瞬间将他拖入无底的冰窟,浑身血液都仿佛冻结,彻骨的寒意让他如坠深渊!他不敢再想下去,也不能再想下去!然而,脑海中那些不受控制的、来自“未来”的画面碎片却更加清晰地闪现出来:五丈原萧瑟的秋风、夜空中骤然陨落的星辰、随之而来的整个季汉大厦轰然崩塌的烟尘与绝望……不!绝对不行!刘禅在心底发出无声的嘶吼。既然上天让他窥见了这残酷未来的一角,那么,改变这一切,竭尽全力救下相父,保住这摇摇欲坠的季汉江山,就是他刘禅此生必须完成的使命!这不再是一个旁观者的悲悯或感叹,而是关乎他自己性命、关乎相父性命、关乎整个国家存亡的背水一战!是命运给予他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救赎机会!

泪水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更加汹涌地奔流而下,眼前的帛书彻底模糊成一片深色的水渍。他再也支撑不住,猛地将额头重重抵在冰冷的紫檀木案几上,肩膀无法控制地剧烈耸动着。压抑到极致的、破碎的呜咽声,被强行堵在喉咙深处,只能发出野兽受伤般的低沉嘶鸣,最终融入了殿外永无止境的、单调的雨声里。只有那盏孤独的雁足灯,摇曳着微弱却顽强的光芒,无声地见证着这位年轻帝王内心席卷天地的风暴,以及那在绝望深渊中艰难萌生、带着血泪的绝绝意志。

时间,在这片死寂与呜咽中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脸上的泪痕被殿内的阴冷空气风干,紧绷绷地贴在皮肤上,带来一种异样的不适感。刘禅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抬起头。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眸子里那份属于年轻天子的茫然、无措、甚至是一丝被宠溺惯出的软弱,已经被一种沉重的、冰冷的清醒所取代。巨大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和如山岳般的责任面前,一股源自生命本能的、冰冷的、坚韧的求生意志,如同在废墟中顽强钻出的新芽,在他心底破土而出。他不再仅仅是为相父那油尽灯枯的身体忧心如焚,他开始尝试以一种全新的、带着“预知”般残酷视角的目光,重新审视相父倾注了全部生命、正在全力推动的那场宏大的北伐战争本身。

北伐…北伐…这两个字,此刻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蜀汉帝国本就孱弱的肌体上,也带着毁灭性的灼痛,烙印在刘禅的心头。它们不再是史书上轻飘飘的战略名词,不再是相父奏表中充满理想光辉的宏图,而是悬在季汉头顶、不断滴落着血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猛地站起身,沉重的身躯带动了宽大的龙袍。没有理会因久坐而酸麻的双腿,他大步走向紧闭的雕花木窗。伸出手,用力推开那扇隔绝内外的沉重窗棂。

“呼——!”

一股裹挟着浓重雨腥味和泥土气息的凛冽寒风,如同冰水般猛地灌入殿内,吹得案头的灯火疯狂摇曳,几欲熄灭,也将刘禅宽大的袍袖吹得猎猎作响。这股寒意刺骨的狂风,却让他因混乱和悲伤而昏沉的头脑瞬间为之一清!他深深吸了一口这带着湿冷泥土和草木气息的空气,仿佛要将胸中的浊气和那些不属于此地的纷乱杂念一并驱散。此刻,他只是刘禅!是大汉皇帝刘禅!是这片被崇山峻岭和漫天阴雨封锁的蜀地之主!

宫苑深深,层楼叠榭在连绵的雨幕中影影绰绰,如同蛰伏的巨兽。远处高大宫墙的轮廓,在灰暗沉重、无边无际的天幕下,显得模糊而压抑。这座名为“锦官”的蜀地都城,在季春三月的淫雨霏霏中,失去了所有的明媚与活力,只剩下死水般的沉寂。它像一个用金玉雕琢的巨大牢笼,也像极了被秦岭、大巴山等险峻山川死死困锁住的蜀汉帝国本身——看似富庶安宁,实则困顿艰难,举步维艰。

连年征伐!府库日虚!民力疲敝!

这十二个血淋淋的大字,如同九天惊雷,带着毁灭性的力量,反复地在刘禅的脑海中炸响!这不是他凭空臆想出来的恐怖图景,而是尚书台每日呈送到他御案前、那些奏报上冰冷数字背后所揭示的、残酷到令人绝望的现实!此刻,这些现实与他脑海中闪过的、关于“蜀汉困局”的“未来”碎片完全吻合,相互印证,变得无比清晰、无比具体,也无比紧迫!

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那不过是太平盛世时的传说!自从先帝刘备入主西川,紧接着荆州痛失、夷陵大败,蜀汉的元气便已遭受重创,根基动摇。是相父诸葛亮,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又亲率大军深入不毛,七擒七纵平定南中叛乱,才勉强让这残破的江山稍稍恢复了一点生气,国库里积攒下些许家底。然而,自从去年(建兴四年,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的消息传来,相父便力排众议(或许朝中根本无人敢反对他),坚决要出师汉中,厉兵秣马,筹备北伐。大军一动,那耗费的钱粮物资,简直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疯狂吞噬一切的巨大黑洞!

粮秣! 这是最致命的枷锁。从号称“天府”的成都平原,征调来的粮食,需要翻越那“难于上青天”的千里蜀道——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哪一条不是悬崖峭壁,栈道凌空?多少民夫肩挑背扛,在陡峭湿滑、泥泞不堪的山路上日夜跋涉?沉重的粮袋压弯了他们的脊梁,耗尽了他们的生命。一个不慎,便是人粮俱毁,坠入万丈深渊!又有多少肥沃的良田,因为精壮的劳力被源源不断地征发去运粮、去打仗而无人耕种,最终荒草丛生?尚书台的奏报里,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反复强调着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从蜀中腹地运抵汉中前线一斛(约一百二十斤)粮食,路上的人吃马嚼、损耗丢弃,竟要消耗掉九斛!十不存一!国库里那点本就不丰厚的存粮储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干涸下去。那些关于蜀道艰险、运粮损耗巨大的“未来”片段,此刻在刘禅眼前化作了无数民夫疲惫麻木、骨瘦如柴的身影,化作了道路上散落的破旧草鞋和森森白骨,沉甸甸地压得他喘不过气。

军械! 这是北伐机器的獠牙利爪。诸葛亮引以为傲的连弩、将士们赖以保命的铠甲、战场上消耗如流水的刀枪箭矢……哪一样不需要海量的资源和人力的投入?将作监的工匠们被勒令日夜赶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昼夜不息,通红的炉火映照着他们布满血丝、疲惫到麻木的双眼。铁官处的冶炼炉烈焰熊熊,昼夜不熄,吞噬着从各地艰难开采来的矿石。征伐的木材堆积如山,巴蜀山林中参天的古木被成片伐倒。蜀地有限的铜铁、竹木资源,都如同被投入了饕餮巨口,被这架名为“北伐”的庞大战争机器疯狂地吞噬、消耗。刘禅仿佛能听到那炉火在风中呼呼作响的咆哮,能闻到铁水沸腾的焦糊气味,能看到工匠们因长期劳作而变形的手指和呆滞绝望的眼神。每一次胜利的捷报背后,都是后方无数工匠和资源无声的枯竭。

赋税! 这是勒紧在百姓脖子上的绞索。为了支撑这庞大的、仿佛无底洞般的军费开支,州郡的赋税被加了又加,徭役被征了又征。尚书台每天送来的奏报里,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幅幅惨绝人寰的图景:“某郡流民新增三百余户”、“某县鬻儿卖女者数十起”、“某乡饿殍盈于道”……这些字眼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刘禅的心上。百姓卖儿卖女,只为缴纳沉重的赋税;背井离乡,只为逃避无法承受的徭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哭声遍野!相父治理蜀地,素以法度严明、公正廉直、体恤民力着称,他何尝忍心?然而,面对这巨大的战争消耗,面对前线将士嗷嗷待哺的需求,即便是相父,也只能是勉力维持,杯水车薪。蜀地的民力,早已被压榨到了极限,就像一张被拉到极限的强弓,弓弦发出令人心悸的呻吟,随时都可能“嘣”的一声彻底断裂!那些关于“苛政猛于虎”、“民有菜色”的“未来”描述,此刻在刘禅的想象中,具象化为荒野中倒毙的饿殍,化为集市上插着草标、眼神空洞的孩子,化为无数双伸向天空、绝望乞求的手。

刘禅的目光缓缓扫过这椒房殿内。金碧辉煌的梁柱,雕龙画凤的屏风,价值连城的玉器陈设……这一切华丽的宫阙之下,掩盖的却是日益空虚的国库和民间凋敝、民怨沸腾的现实!他想起前几天去成都城外谒祭先帝惠陵时,车驾匆匆路过乡野看到的景象:本该是春耕繁忙的时节,许多田地却荒芜着,长满了杂草;村落破败不堪,十室九空;侥幸看到的几个农夫,也是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如同行尸走肉。这与相父在《出师表》中殷切期盼的“民殷国富”的理想图景,差距何止千里万里!这满目的疮痍,才是他刘禅治下的真实江山!

而他的相父,他敬若神明的相父诸葛亮,此刻正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拖着那副早已被掏空的病体,在秦岭脚下寒冷的汉中军营中,整顿着那支同样疲惫不堪的军队,殚精竭虑地谋划着那看起来悲壮无比、实则希望渺茫如沙的“克复中原,打回旧都洛阳”的宏图。相父的忠诚,天地可鉴;相父的执着,日月可昭!但是,这条路,真的能走通吗?仅凭蜀汉这偏安一隅的益州之地,去对抗占据了大半个天下、坐拥中原膏腴之地、人才济济、兵精粮足、根基深厚的强大魏国?就算相父智谋通天,用兵如神,能够取得一些战术上的胜利(比如记忆中那场即将发生的、辉煌却也惨烈的街亭之战),但对整体国力弱小的蜀汉来说,每一次胜利,何尝不是一次更深的元气损伤?一次更重的内出血?曹魏地广人稠,家底雄厚,他们耗得起,拖得起,可以承受十次失败。而蜀汉,一次像夷陵那样伤筋动骨的大败,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那些预示结局的画面——五丈原的秋风、陨落的将星、随之而来的山河破碎、宗庙倾颓——像一幅冰冷沉重的铁幕,高悬在季汉王朝的头顶,也悬在刘禅的脖颈之上。

一股强烈到无法抑制的冲动,如同被困在陷阱中的濒死野兽发出的最后咆哮,在刘禅的胸腔里翻腾、冲撞:不能这样下去了!必须改变!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让相父停下这看似悲壮崇高、实则可能将整个季汉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北伐车轮!这不是为了苟且偷安,不是贪图享乐!是为了真正地积蓄力量,是为了让这疲惫不堪的国家和百姓得以喘息,是为了在绝境中寻找到一条更有希望、更可持续的生路!他必须用行动,用结果,亲手撕碎后世强加给他的“扶不起的阿斗”这耻辱的标签!这决心,既是为了救相父那风中残烛般的性命,更是为了救他自己,为了救这千千万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蜀中子民,为了挽救这摇摇欲坠的季汉江山!

“来人!”刘禅的声音并不高亢,甚至因为刚才的激动而带着一丝沙哑,但其中蕴含的那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和前所未有的威严,却如同金石相击,在空旷寂静的大殿里清晰地回荡开来,震得空气都仿佛凝固了。那个“朕”字,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带着沉甸甸的、不容侵犯的分量从他口中说出,不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称谓,而是一种意志的宣告,一种责任的担当,一种命运的挑战!

侍立在殿外、早已被殿内压抑气氛和隐约呜咽惊得惴惴不安的黄门侍郎董允,闻声立刻躬身趋入:“陛下有何吩咐?”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年轻皇帝那与平日迥异的、带着泪痕却冰冷坚毅的神情。

“闭门谢客!自即刻起,没有朕的亲诏,任何人不得踏入椒房殿半步!敢有擅闯者,视同谋逆!”刘禅的目光如电,扫过董允,那眼神中的寒意让这位素来持重的老臣心头一凛,竟不敢直视。

“诺!臣遵旨!”董允不敢有丝毫犹豫,深深一躬到底,倒退着快步出殿,传达这非同寻常的旨意去了。

刘禅不再看任何人,猛地转身,宽大的袍袖带起一阵风。他大步流星,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走向殿后那间专供他静思的小室。沉重的木门在他身后被内侍缓缓关上,发出沉闷的“哐当”声,彻底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也隔绝了殿外那永无止息的、仿佛在为整个帝国命运哭泣的连绵雨声。那雨声,被厚重的门扉阻挡后,变得沉闷、遥远,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呜咽。

静室之内,一片死寂。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和自己怦怦的心跳在耳边轰鸣。案上,一盏更小的油灯被点燃,昏黄的光晕只照亮了方寸之地。刘禅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卷摊开的《出师表》上。这一次,他的眼神不再迷茫,不再恐惧,只剩下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他要在这片死寂中,在这方寸孤灯之下,为这困锁于蜀地的季汉之龙,为那呕心沥血的相父,也为自己,寻一条生路!一条逆天改命的生路!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末世重生:我觉醒了双系统?最豪赘婿陆枫纪雪雨我在古代逃荒路上如鱼得水万界独尊玄天战尊傲气凌神教授家的小姑娘恶毒女配不按剧情走从火影开始卖罐子阴神司探登高者寡六零:老太搞事业,养崽崽日常相公失忆后,医妃带空间养崽穿书女配和未婚夫恋爱的甜甜日常官道之1976军阀:从县长开始征伐天下星际毛绒绒陆沉周若雪无删减完整版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小公爷,夫人带前世记忆重生救府末世金丝雀到年代文的摆烂人生带雨梨花祁同学,真的不继续追了吗重生四岁小玄师,别怪我无情以大针蜂开局的异世界宝可梦之漫威:搞笑角色摆烂日常超神:我真不想成神!快穿:我修仙回来了,渣渣速退恃娇宠宫廷双姝:权谋与情丝剑道初心女尊:当白切黑皇女遇上土匪郎君庶女发癫日常肖靖堂升职记窝囊女婿三年被瞧不起岳风柳萱崩坏:终末之诗变成动物后才知道摆烂有多香暗恋,你是我的遥不可及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叫你当炮灰,你转身毒翻全场?和死对头影帝穿越古代逃荒赢麻了斩神:转生黄泉,践行虚无之路!玄学大佬驾到,万千恶鬼瑟瑟发抖恶毒女配一心求死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陶园田居,悠闲的山村生活修真需要高科技摸金校尉:大赦天下别人啃老我啃小,我的儿子是大佬国运:失忆的我要扮演张麒麟
墨坛书屋搜藏榜:萌宝被抛弃后:被全国兵哥哥宠哭养猪小能手穿七零首长见面要毁婚?后来被钓成翘嘴盗墓:开局探索金国大将军墓甜!漂亮军嫂海岛寻夫后被宠上天绝世邪神奥特:黑暗洛普斯的奇妙冒险!雷符当纸抽用,我还怕你红白撞煞吗?离婚当夜,被豪门继承人搂着亲王妃强势回归,被休摄政王追妻忙救命,霍爷的小傻妻野又撩我的老领导是李云龙天地道君要回家神豪系统之打造奢华娱乐帝国尸兄:从葫芦娃到尸皇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在团内当团宠的一天我以前好像很厉害龙族:开局拐走夏弥自创超凡体系你好!亲爱的小狼!从开始的左道生涯[综]万界旅行社医妃入怀,王爷你就宠她吧八零偏执大佬的娇软白月光新时代的女奥特2被甩后,嫁给了他死对头蜡笔小新:我的校园青春仙路漫漫吾终将问鼎!悍姐好种田替嫁残疾大佬后他站起来了崩坏:带着女武神写二创盗墓同人之换个姿势穿小哥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正阳门下:东南亚之主魔道少主的我,功德成圣了靖康物语之塞北帝姬泪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春日云烟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呆萌女撩了臭屁腹黑影帝神起在风华我与你不止于此鬼灭:琉璃化雪安陵容重生之我一胎俩宝了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极品废柴召唤师萌娃分配主神解约回国后,归国爱豆的巅峰之路接受封印吧,仙子萌学园之复活之战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萌宠特攻开局绑定六道系统,雏田是我的了公子,陛下他又吃醋了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七零:洞房夜改嫁隔壁禁欲军少明末龙旗修仙炼妖记在漫威里的魔导士重回五百年前,我成了天下第一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娇妻玩得太花,我们离婚吧穿成猫后,和疯批顶A假结婚了快穿:系统不易,亲自卖艺都市妖皇:我的系统能百变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救命!神说要与我共生玄幻召唤师,另类修行火影之山中同学的忍界生活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全民转职:我是剑仙我和兄弟祸害大明快穿:这个男人怎么越来越疯?人在泰罗,和光太郎称兄道弟佛子禁欲难攀?可他红眼喊我宝宝末日:重启修仙路尼巴鲁的猫谁说我只是剑修的?我是齐修啊全球军训:我开局激活军衔系统人性的那些事儿九域天棺综漫大佬看我剪的视频,打赏催更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穿越后,全修真界都是她的忠犬!挣钱一本通未来武神:我练的是独孤九剑!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欢喜:做宋倩背后的男人,推风水轮流转,今生我为王知意的平淡生活都市无常令虐徒就变强,我抽出绝世女剑仙!没有迪迦的世界乱世求生录:我的三国星光织梦人穿书冤种暗卫,寿终正寝很难吗?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明末,钢铁的洪流滚滚向前凤归沧海:卿与辰兮共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