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议事散后,英台特意留了八福晋、九福晋、十福晋在暖阁小坐,桌上新沏的雨前龙井冒着热气,氤氲的茶香里满是亲切。
“今日看着姐妹们一起谋划事业,心里实在畅快,”英台捧着茶盏,轻声开口,目光柔和,“只是方才议事时,我瞧着大福晋、二福晋、三福晋话不多,虽也点头应和,却总带着几分拘谨。”
十福晋性子直,立刻接话:“可不是嘛!大福晋素来沉稳,凡事都先想着周全,却不爱主动发表想法;二福晋和三福晋常年在府中操持内务,少见这样的场面,难免放不开。”
九福晋放下茶盏,若有所思:“她们几位在府里把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只是接触外面的事少些,怕是对夜市、安康铺的实务不太熟悉,所以不好意思开口。”
英台点头,眼中带着期许:“正是如此。咱们姐妹同心,不该有亲疏远近之分。大福晋持重,二福晋细心,三福晋聪慧,若是能让她们多走出府门,看看夜市的热闹,聊聊各地的见闻,不仅能帮着分担事务,也能让她们多些开怀。”
她看向三人,语气诚恳:“你们三位常在外奔波,见多识广,又善于与人相处。往后不妨多约着大福晋、二福晋、三福晋出去走走——或是去夜市看看各族商户的营生,或是到安康堂瞧瞧百姓问诊的场景,路上聊聊咱们拓展事业的想法,也听听她们对家事、对民生的见解。她们心里敞亮了,咱们这个姐妹团才更齐心。”
八福晋温柔一笑,当即应下:“英台嫂子说得极是。明日我便派人去请大福晋和三福晋,一起去街对面的安康堂看看,顺便带她们尝尝新出的养生糕,路上正好聊聊巧手坊招工的事,大福晋素来会看人,定能给些好主意。”
九福晋也笑着点头:“我和胤禟刚从台湾回来,带了不少当地的新奇物件。后日我邀二福晋来府中小聚,给她看看台湾的织锦,讲讲海贸的趣事,再问问她府里打理内务的法子——咱们拓展安康铺,正需要她这般细心的人帮忙管账呢。”
十福晋拍着胸脯:“那剩下的我来!我这几日正忙着巧手坊的筹备,正好请三位嫂嫂去夜市瞧瞧摊位布局,让她们看看各族绣娘做的活计。大福晋懂规矩,二福晋会统筹,三福晋手巧,说不定还能给巧手坊提些新点子!”
英台看着三人爽快应下,心中满是暖意,她起身走到三人身边,轻轻握住她们的手:“有你们这话,我就放心了。咱们不仅要把事业做好,更要让姐妹们都能敞开心扉,彼此扶持。不管是府里的家事,还是外面的民生事,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次日清晨,八福晋便陪着大福晋、三福晋去了安康堂。看着百姓们围着御医问诊,看着药童们按方抓药,大福晋不由得感慨:“从前只知英台弟妹忙于安康之事,今日一见,才知这其中的辛苦与意义。”三福晋也笑着说:“方才见一位大娘说,按安康铺的法子调理,身体好了不少,这般惠及百姓的事,咱们确实该多参与。”
后日,九福晋与二福晋聊得投机,二福晋不仅帮着梳理了安康铺的账目流程,还主动提出:“往后安康铺的物资采买,我可以帮着把关,定不让账目出半分差错。”
而十福晋带着三位福晋逛夜市时,大福晋提醒她“巧手坊要设专门的休息区,方便绣娘歇脚”,二福晋帮着规划了“物料堆放的区域”,三福晋更是亲自上手,教绣娘如何把中原的刺绣花样与少数民族的图腾结合,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几日后,姐妹们再次齐聚暖阁,大福晋主动说起安康铺的管理建议,二福晋拿出了详细的账目清单,三福晋则带来了新设计的刺绣纹样,席间欢声笑语不断,再无半分拘谨。
英台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份姐妹间的情谊,不仅是事业的助力,更是岁月里最温暖的依靠。
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而这份由英台牵头的姐妹同心,却为这段七世缘分添上了一抹温柔的亮色。她们用理解与扶持,打破了隔阂,凝聚了力量,证明了女性之间的情谊,既能温暖寻常岁月,也能携手共筑盛世。这份温暖,终将伴着姐妹间的笑语,伴着夜市的烟火,永远流淌在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