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梨小时候也住庄子上,现在每年也抽时间回去看看,所以对于这些人的作风清楚得很。
她想起什么事情来,小声提醒两个姐妹,“要是有什么人想带你们出去逛逛,可千万别去。”
“为什么?”小荷问,“你快说。”
云清寒也好奇,“要是男人叫我们我们肯定是不出去的,但是女人叫为什么也不行?那小孩儿呢?”
小梨纠结了一下,也不好多说,只是重复了一遍,“反正你们不要到处跑就是了嘛。”
听得人云里雾里的。
“清儿,你过来。”沈四小姐的声音在屋子外头,“快过来快过来。”
小主人召唤,云清寒把没吃完的瓜子往小梨手里塞过去,“我先去,你们吃,等我听完主子的命令就回来找你们。”
说罢不等两人回话,径直往几位主子那里去,越走越近,就看六个主子坐在院中对着一盘围棋正僵持。
好嘛,有钱的老爷太太们下乡也得带着这些消遣的东西。
“清儿,来,你坐,看看应该下在哪里?”沈文娟给自己找了外援,“快来帮我。”
云清寒听见她喊,反后退一步,“四小姐,奴婢对棋道可谓是十窍通了九窍。”
只剩下一窍不通。
作为对手的沈太太嘴角多了一丝笑。
正下棋的是沈太太和沈文娟,沈文娟落了下风才叫了人来相助,结果沈之寿说公平起见不帮,范瑞雪不通此道帮不了。
最后叫了个云清寒过来,也是个不会的。
观战的两个姨娘也都不会。
“哼,那你别跑,陪着我下吧。”沈文娟虽有些许不满意也无可奈何,这也不能逼着人一下就学会啊。
行吧,云清寒往她背后一站,看着她们你来我往的,也分不清谁更厉害。
四太太也在女儿身侧,见她一脸不懂的样子,好心提醒道,“清儿,你且看四小姐急成这样就能看出来是太太占了上风了。”
嗯?果然沈太太气定神闲,四小姐心思不定,果然和四太太说的一样呢。
感激的冲四太太笑一笑,云清寒继续观战,实在是看不懂,她开始数棋盘上的子儿有多少。
过了许久,这一局总算结束了。
两位姨娘对视一眼,统一往一个地方去,“那个,太太,我们去茅房,还有,出来我们就去看着她们做晚饭,就不过来观战了,唔,让小梨和小荷给我们打下手吧。”
说完溜得比兔子还快。
云清寒有些茫然,她们跑这么快干什么?
不等她想明白,沈四小姐扯了一下她衣袖,语带警告,“你可不许走。”
“呃,小的不走,就是,为什么两位姨娘走得那么快。”云清寒不懂就问,“而且四小姐,奴婢实在是不懂这个啊,要不,奴婢也去帮两位姨娘做饭?”
沈文娟在整理棋盘,她们要再开一局,“你敢走试试。”
“不敢走不敢走。”云清寒脖子一缩,听出了语气里的警告,只是不理解为什么不让走。
沈太太嘴角含笑,“要不然,让清儿坐着看吧,不然她腿今晚就要不成了。”
“可以,清儿你坐吧。”沈之寿没反对,顺着太太的意思说,“她们结束得时间还早,又是在外头,就不讲究了。”
一旁的范瑞雪没有多想,往太太的旁边挪了挪,让出来一点空间。
“你快坐吧,反正没下完之前你不许走。”沈文娟专心起来,只一心下棋,不再讨论外界事物。
再看沈太太,也是全神贯注的,倒显得两人超然于外。
云清寒看不懂,只能再次跟着棋盘上剩下的籽儿开始在内心数数。
范瑞雪则是保持微笑,看不出在想什么。
天色慢慢的暗下来,云清寒打量了一下,见其他人都开始吃饭了,他们这里也没有人过来叫,心里多少奇怪。
但一看下棋的两人仍然沉浸,陪坐的另外两人也是全神贯注的,她也就不多言了。
远处有三两佃农缓缓而回,偶尔停下打量,但并无人上前。
呼,总算结束了。
沈文娟伸了个懒腰,扶着桌子站起来,拍了拍云清寒的肩膀,”好清儿,够意思,下次本小姐下棋还叫你。”又对着沈太太行了个礼,“母亲,我去找小梨去。”
嗯?还叫?
看着沈四小姐走远的背影,云清寒有点迷茫的看沈太太,“太太,您和四小姐每次下棋都这么长时间吗?”
沈太太笑着点头,“四小姐兴致上来是这样的,平日里没人陪她下,所以下一次就要尽兴。”
所以,其他人是知道棋局结束得会晚,要么不来,要么找了理由走了。
“你倒是坐得住。”沈太太夸了一句,“你先收拾吧,棋盘收起来放好,我们先进去了。”说完也是扶着儿媳妇的手起来,看样子应该是腿麻了。
这,至于么,一口气坐一两个时辰,腿都坐麻了。
一样一样的收拾好,她搬着进屋,二太太立刻过来帮着接过了东西,嘴里还笑,“辛苦你了,陪着四小姐坐那么久。”
“二太太,你们是不是知道太太和四小姐会用那么久的时间?”云清寒立刻又反应过来自己这话问的有些蠢,怎么可能不知道嘛,“那个,什么,奴婢接下来该干嘛?”
二太太一指厨房的方向,“你去吃饭,给你留了一碗,你跟守着厨房的婆子说就行。”
二太太搬了箱子进了里屋,对四太太说笑,“咱们这位大少奶奶人虽然年轻了些,耐心倒着实是好,坐了个把时辰眉头都不皱一下的。”
“嗯,确实,不愧是大户人家的教养。”四太太也看到了,“大少奶奶明显是坐久了,面上一点不露,也是很稳得住了。”
二人说话声音极小,也是偷着空闲聊了。
二太太看了一眼外面,老爷太太正吃饭,说话也大胆了些,“明天一早你就回家?”
“嗯,说来就在城外,只是也许久没回去了。”四太太是开心的,她上次回家都是好久前了,“二姐,你我离家都不算远,要是能经常回去就好了。”
二太太苦笑,“我们都是人家的妾室,我还好,文略还能偶尔帮我看看我爹娘兄弟,你却是只能等老爷太太开恩自己回去。”
这就是生儿子的一重好处,起码孩子方便出门。
只是四太太只生了一个女儿,早些年也许还想过再拼个儿子,但是现在已经完全不想了。
也许是命中无子了,她生完女儿那么多年都没有怀上第二个呢,更别说一定是儿子了。
不过好在女儿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主母也从来不苛待。
想到这里,四太太又有些幸运,“二姐,也是我们运气好,这要是遇到个严苛的主母,别说带我们来乡下看看,只怕我十年也难见一次娘家人。”
起码现在她每隔一两年还能回来一次,娘家有事也让她带钱带东西的。
“谁说不是呢。”二太太也感慨,“咱们这日子啊,已经比很多小户人家的太太奶奶更舒适了。”
虽然是不能有主母的尊严,但是心也不用操了,而且她们都有孩子,将来孩子成了家,隔三差五的未必不能出去和孩子一起住。
要是哪天老爷一口气不来,儿子再争气些,接她出去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二太太心情大好,“哎,我还没有来过乡下玩儿呢,要不然你明天把我也带上。”
四太太一愣,把自己男人的其他姨太太带回自己娘家,这是不是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