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公主的头,眼中满是宠溺。
但当他转过头时,表情立刻变了。
冰冷的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淡淡地说:
\"从今天起,阿九就是大明朝的新皇帝。
\"
这句话就像一道惊雷,震得整个金銮殿都在颤抖。
大臣们都惊呆了,连旁边的宫女太监也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什么?!
我没听错吧?!
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
他们想过各种可能,甚至怀疑这个神秘的道士要自己当皇帝。
但谁也没想到,他竟然要让九公主这个小丫头坐上龙椅!
这简直太荒唐了!
自古以来,哪有女人当皇帝的道理?
这不是要天下大乱吗?
不行!
绝对不行!
所有大臣心里都这么想。
可是苏白的决定,哪里轮得到他们反对?
他的目光扫过之处,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宰相,还是统领千军的将军,全都低下头不敢对视。
整个朝堂上,苏白一个人就压得所有大臣喘不过气。
他背着手,嘴角挂着冷笑,慢悠悠地问:
\"我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狂妄,霸道,目中无人。
这一刻苏白完全展现了本性。
仿佛他已经是言出法随的神明,随口一句话就能决定凡间的帝王!
金銮殿里沉重的气氛忽然消散,大臣们终于能喘口气了。
可是整个大殿依然静悄悄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大殿里静得可怕,连喘气声都听不见。
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发出半点动静,生怕惹恼了苏白。
这些大臣不是不想开口,实在是没那个胆子。
能站在金銮殿上的官员,哪个不是朝廷栋梁?虽然才能品行各有高低,但没一个是傻子。
眼下这情形,谁也不想当第一个送死的出头鸟。
不过总有不信邪的愣头青。
\"大胆!\"
突然一声怒喝打破了寂静。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大步跨入殿门,目光锐利地盯着苏白,字字铿锵:\"乱臣贼子也敢犯上作乱?我大明江山岂容你这等小人放肆!\"
此人正是儒家泰斗方守仁。
自从武道兴起,天下武功除了**之外,就以儒、道、佛三家为尊。
正所谓万法归宗,无论哪派武功练到极致,都能造就一代宗师。
这位方守仁正是儒家代表人物,当朝首辅大学士,被尊称为\"阳明先生\"。
他一出现,满朝文武顿时有了底气,纷纷呼喊:
\"先生来了!\"
\"请夫子主持大局!\"
坐在龙椅上的九公主却暗自叫苦:\"糟了!守仁先生怎么偏偏这时候出关?\"
苏白察觉到老儒身上不凡的气势,侧头问道:\"阿九,这老头什么来头?\"
九公主小声解释:\"师尊,这位方守仁先生可不简单。
他创办白鹿书院,门下弟子无数,民间都传言他可能要成为儒家第三位圣人......\"
苏白闻言挑眉。
儒家圣人相当于武道天人境,这么说眼前这位竟是陆地神仙巅峰的强者?看来大明果然藏龙卧虎,儒家能压过道门,与佛门分庭抗礼,果然名不虚传。
\"先生,这位守仁先生年轻时教导过我爷爷,后来又教我父亲,就连我兄长的启蒙功课也是他老人家一手包办的。
\"
九公主愁眉苦脸地接着说道:\"老先生连续三代都是帝王之师,如今朝廷里文官之首无人能及。
只是这些年他年纪大了,常常闭门钻研学问,已经好几年没上朝了,没想到今天居然破例出关......\"
听完这番话,苏白对这位方老先生越发感兴趣了。
按照小公主的说法,这位方老先生应该是个纯粹的读书人,一生钻研儒家经典,怎么会练就这般登峰造极的武功呢?
闯荡江湖这些年,佛门、道家甚至**的功夫苏白都见识过,他自己就是其中的顶尖高手。
可儒家的功夫,他还真没领教过。
这不禁勾起了他的兴致。
苏白嘴角微扬,带着几分调侃看向方守仁:\"老先生,看你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看来儒家的养气功夫还没练到家!\"
苏白这句带着戏谑的话在金銮殿里回荡,嘲讽意味再明显不过。
方守仁皱了皱眉,却没有发火,反而抚了抚胡须,平静地打量了苏白片刻,轻叹一声自嘲道:\"方才确实是我失态了,还请阁下见谅。
\"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惊呆了,不少人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堂堂三代帝师、被誉为儒家半圣的守仁先生,居然向一个乱臣贼子道歉?
难道说,这个逆贼的本事连守仁先生都忌惮三分?
不!绝不可能!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大臣们自己否定了。
普天之下,谁都可以被说成懦弱胆小,但绝不能说守仁先生会畏惧乱臣贼子。
因为这位方老先生,从来都是舍生取义的典范。
为了心中大义,他连命都可以不要,就算诛灭十族、死无全尸也绝不会退缩。
怀疑这位儒家半圣,简直是对整个大明朝的侮辱。
想到这里,原本群情激愤的臣子们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方老先生身上,期待他能扭转乾坤。
不得不说,在这种局面下还能有如此号召力,面对强敌仍能保持礼节坦然认错,这位守仁先生确实配得上儒家半圣之名,是真正的读书人。
就连苏白也不由心生敬意,摆手笑道:\"不知者不罪。
老先生带着怒气而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不过是非对错自有公论,你们还不清楚真相就把我当成乱臣贼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方守仁轻抚长须,目光平静如深海,淡淡道:
\"看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看他的想法。
\"
\"不管你怎么想,你现在做的事跟**没什么两样,再怎么狡辩也不能这样胡作非为。
\"
\"皇帝是天下的主人,代表上天管理百姓,怎么能由你说了算?况且天子还在,怎么能另立新君?\"
听到这话,苏白忽然轻笑一声,慢悠悠地说:\"天子还在?\"
\"老先生,你的消息不太灵通。
天子已经去见他的便宜老爹了,你们该选个新皇帝了。
\"
这话像炸雷一样,吓得在场众人面无人色,几乎要疯了。
\"什么?!\"
\"陛下...陛下到底怎么了?\"
\"难道这反贼竟敢弑君?\"
\"御林军呢?快把这个疯道士抓起来!\"
得知皇帝已死,别说文武百官,就连修身养性几十年的方守仁也压不住怒火,厉声喝道:\"住口,你这逆贼!\"
在这个封建时代,弑君是最不可饶恕的大罪。
就算两国交战,也很少会杀害敌国君主。
皇权威严不容侵犯,凡人哪有资格亵渎?
现在苏白的行为就是罪大恶极。
不管是不是他杀的皇帝,光是他拿弑君开玩笑就该诛九族!
\"大胆!\"
\"反了天了!\"
\"禁卫军快拿下这个反贼!\"
可能是仗着有方守仁在场,大臣们又有了底气,一个个叫嚷着要抓苏白。
苏白却依旧背着手,神色平静,嘴角带着讥讽的笑,冷冷扫视众人:\"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
\"
话音刚落,他手指轻弹,几道剑气瞬间飞出,把刚才叫得最凶的几个大臣当场斩杀。
剑气所过之处,尸骨无存。
这些大臣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剑气打得灰飞烟灭。
全场震惊。
金銮殿里顿时鸦雀无声。
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大臣们全都呆若木鸡,脸上的表情凝固了,眼中满是恐惧,像一群滑稽的木偶。
此刻大殿死一般寂静,死亡的气息笼罩着这座象征最高权力的殿堂。
谁也没想到这个道士出手如此狠辣,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几位三品大员杀得渣都不剩。
这已经不仅仅是狂妄,简直无法无天了。
但方才那些大臣瞬间化为飞灰的景象还历历在目,谁还敢站出来指责苏白?
原本正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朝臣们,亲眼目睹苏白**不眨眼的狠辣手段后,全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文官武将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连呼吸都放轻,生怕惹恼了苏白。
更有甚者浑身发抖,差点吓尿裤子。
生死关头最考验胆量。
这些文弱书生寒窗苦读多年,手无寸铁,哪见过如此恐怖的杀戮场面?
即便是久经沙场的武将,也从未见过这般诡异骇人的景象。
殿内既没有血腥味,也没有惨叫声,只有人化为灰烬的死寂。
可越是如此,越令人毛骨悚然,比尸横遍野更可怕。
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个化为飞灰的会是谁。
生死全在那白衣妖道一念之间!
偌大的金銮殿陷入死寂。
肃杀之气弥漫。
文武百官低头不语,浑身颤抖,有人已在心中祈求上苍保佑自己别成为下一个目标。
就在这时,一声怒喝骤然响起:
\"逆贼!金殿之上岂容你猖狂!\"
这声音如惊雷炸响,蕴含着纯正的浩然正气,仿佛大儒在诵读圣贤书,字字震撼人心。
殿中群臣精神为之一振,心中恐惧一扫而空,顿觉神清气爽。
高台上的苏白感应到这股奇特的正气,挑眉自语:
\"这就是儒家的浩然正气?\"
\"有点意思,与佛道魔各派**都不同......\"
虽然只是短暂接触,但苏白已看出这浩然正气是将内力与精神力融合的特殊产物。
他饶有兴趣地望向方守仁:
\"难怪儒家能成为显学,这些书呆子果然从书里悟出了门道......\"
方守仁见苏白如此目中无人,勃然大怒:
\"狂妄之徒!老夫活到八十岁,见过无数狂人,加起来都不及你万分之一!\"
苏白嘴角微扬,轻笑道:\"惭愧惭愧。
\"
这两句玩笑话瞬间激怒了方守仁,这位老儒生眼中寒光迸射,死死盯着苏白:\"阁下想必是道门中人。
今日宫中变故,定与你脱不了干系。
待老夫将你擒下,一切自会水落石出。
\"
说罢,方守仁向前迈出一步,周身顿时涌起磅礴气势,正是儒家特有的浩然正气。
\"老夫此刻不以朝廷大学士身份,仅代表儒家方守仁。
今日必不让你离开!\"
看着须发皆白却气势逼人的老者,苏白不屑地嗤笑:\"老东西,真当自己是儒圣了?就算孔夫子复生也不敢这般与我说话,你算什么东西!\"
这番话震惊全场。
在这时代,孔子乃是百家之尊、万世师表,地位甚至高于帝王。
苏白先是冒犯皇帝,如今又辱及儒圣,彻底激怒了方守仁。
\"大逆不道!今日不教训你,老夫枉读圣贤书!\"
盛怒之下,这位向来恪守礼法的老儒生竟直接出手。
只见他口诵真言,一指点出,浑厚真气化作数丈长的白色指劲,上面浮现密密麻麻的儒家**。
\"一心指!\"
这招不仅威力惊人,更蕴含震慑心神的浩然正气。
可惜他遇到了苏白——连天人都斩杀过的绝世高手,这等手段根本不放在眼里。
正如苏白所言,若是孔子亲至或许还能让他认真,眼前这位\"半圣\",不过是个稍强的蝼蚁罢了。
面对疾射而来的凌厉指劲,苏白神色从容,连手指都没抬一下,只是轻叹道:\"贫道素来讲究尊老爱幼,实在不愿与长者动手。
\"
\"可你这老丈偏要纠缠,那就休怪贫道不留情面了。
\"
话音未落,一道青色剑光已从他袖中激射而出,如灵蛇般凌空游走,瞬间将袭来的指劲绞得粉碎!
苏白连脚步都未移动,便轻而易举化解了方老夫子的攻势,那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只是掸了掸衣袖上的灰尘。
这正是当年独臂剑神的成名绝技——两袖青蛇!
在这等绝世剑招面前,什么浩然正气、儒家真传,统统不堪一击!
任你万般神通,我自一剑破之!
苏白负手而立,宽大的道袍袖口微微颤动,隐约可见几道青色剑气如游龙般盘旋。
他抬眼望向对面,慢条斯理道:\"老夫子可还有其他本事?\"
见识到这般手段,即便是修养极佳的方老夫子也不禁变色。
但他很快稳住心神,沉声道:\"好俊的功夫!没想到道门竟出了你这等人物,只可惜心术不正,本事越大,为祸越深!\"
说话间,老人苍劲的手掌已按在腰间剑柄上。
作为正统儒门宗师,方守仁不仅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剑道大家。
世人只知他是儒学半圣,却不知其剑术造诣堪比当世顶尖剑客。
此刻长剑在手,这位老儒生气势陡变。
原本平静如古井的气质,此刻却像暗流汹涌的深潭,平静表面下蕴藏着惊涛骇浪。
\"此地狭小,可敢殿外一战?\"方老夫子目光炯炯,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苏白不置可否地笑道:\"陪你过两招也无妨,就怕你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万一有个闪失......\"
方守仁不再多言,身形一晃已掠出殿外,用实际行动作出回应。
\"这老学究,倒是个急性子。
\"苏白摇头轻笑,身形如清风般消散在原地,转眼已追至宫外。
文武百官匆匆跑出大殿,伸长脖子张望这场决定他们生死存亡的较量。
九公主也被少司命护着来到殿外,她踮起脚尖,目光始终黏在苏白身上,仿佛这位先生吸走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此刻在她心里,苏白已是唯一的亲人。
方守仁终于抽出腰间宝剑,剑鸣清脆如琴音。
这柄\"宵练\"剑来头不小,正是儒家圣贤孔周三剑之一——白昼只见剑影不见锋芒,入夜则闻其声不见其形,所过之处万物皆断却不沾鲜血,故称\"宵练\"。
虽未列入十大名剑,却比那些名剑更为珍贵。
苏白眼中精光一闪,笑道:\"宵练剑?看来你这老儒生在儒家地位不低。
不过——\"他话音未落,手中已多出一柄墨色长剑。
剑身细长如墨玉雕成,剑柄嵌着紫色太极图,正是道家至宝\"雪霁\"。
方守仁瞳孔骤缩,失声惊呼:\"雪霁剑?!\"作为儒家核心人物,他当然认得这把只有道门之主才能持有的神剑。
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眼前这个年轻人,竟是当代道门魁首?更让他震惊的是,这位本该超然世外的道门领袖,为何会出现在朝堂之上,还要拥立九公主登基?
一连串的疑问涌上方老夫子的心头,但他已无暇细想。
因为苏白手中的雪霁剑已然出鞘。
\"老先生,贫道本不愿拔剑。
\"
白衣道人持剑而立,浑身散发着一股超凡脱俗的凛冽气息,宛如九天飘落的云霞,不染丝毫人间烟火气。
\"只是身为道门中人,遇见儒家的宿敌,总要领教一下儒家剑法吧?\"
\"方老夫子,可别让贫道失望。
\"
苏白嘴角微扬,修长的手指轻抚剑锋,目光揶揄地望着对面的白发老儒:
\"呵呵,可别说我不懂得尊老爱幼。
\"
\"出剑吧,我给你个机会。
只要你的剑能碰到我的衣角,就算我输,如何?\"
这已不仅是嘲讽,简直是***的羞辱。
作为儒家当代掌门,方守仁素来心高气傲,如今被个年轻人当众轻慢,饶是他涵养再好也难以忍受。
\"狂妄!就算你是道门之主,也没资格这般与老夫说话!今日就代你师父管教管教你!\"
话音未落。
铮——
清越剑鸣骤响,方守仁手中的宵练剑如闪电破空,直取苏白。
快!
快得惊人!
不同于辟邪剑法的诡谲阴森,这一剑堂堂正正,尽显儒家剑法真谛。
剑锋所至,竟隐隐带着浩然正气,颇有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正是习剑者梦寐以求的\"剑势\"。
方老夫子随手一剑,已不逊于叶孤城引以为傲的天外飞仙。
若非他年事已高,常年隐居,朱无视岂敢轻举妄动?
时隔多年,这位儒家半圣再度出剑,剑势如银河倾泻,气象万千。
\"不错。
\"
即便是高傲的苏白也不禁赞叹。
但也仅此而已。
方老夫子的剑术再高,终究困于凡尘。
而苏白的剑道,早已超脱世俗,臻至化境。
此刻,面对排山倒海般袭来的儒家剑势,苏白嘴角微扬,眼中却绽放出摄人心魄的光芒,整个人散发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他轻哼道:\"剑招倒是有点门道,不过想与我较量,还得再苦修百年!\"
话音未落,苏白手腕轻抖,雪霁剑在空中划出一道惊艳的弧光。
虽是\"两袖青蛇\"的起手式,却已脱胎换骨——这一剑既蕴含贯日长弘的锋芒,又暗**孤九剑的玄机,威力更胜从前。
苏白将其命名为\"袖里青龙\"。
只见青色剑芒破空而出,宛若青龙腾渊,张牙舞爪地闯入方守仁的剑气长河,瞬间将其撕得粉碎!
这式改良剑招初现世间,便展现出惊天威能。
青龙剑影去势不减,继续朝着方守仁奔腾而去。
方守仁瞳孔骤缩。
他虽知苏白非同寻常,却未料这年轻道人剑术如此骇人,只怕连恩师孟子也有所不及。
此刻青龙剑影已裹挟风雷之势逼至眼前,龙吟声响彻云霄,吓得百官面如土色。
\"不能再留手了!\"方守仁须发皆张,指尖拂过宵练剑,朗声诵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霎时剑气如天河倒悬,浩浩汤汤,正是儒家至高绝学\"圣王剑法\"。
此剑取意孔圣\"内圣外王\"之道,讲究以礼制水,纵使汹涌沧浪亦须依规而行,可谓将\"礼\"字发挥到极致。
看似简单,实则穷极一生也难窥门径。
要把圣王剑法练成,得先把剑意、剑势和剑术全都融合在一起,还得把儒家的浩然正气融入剑招变化中才行。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
想要把这剑法练到极致,必须领悟“内圣外王”的真谛。
这就要求练剑的人得在朝堂上治理国家,从政事中领悟其中奥妙。
就算方守仁儒学造诣极高,也是摸爬滚打多年才真正领悟内圣外王的含义,把这门剑法练至大成。
可想而知,这【圣王剑法】有多难练。
纵观整个儒家历史,能把这剑法练到大成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当然,它的威力也远超常人想象。
此刻,浩瀚剑气如沧浪之水,汇聚成一条奔腾长河,盘旋于虚空之中,翻腾涌动,如同天河倾泻而下,气势骇人。
方守仁神色凝重,手中长剑似有万钧之重,缓缓抬起,直指苏白,沉声喝道:
“君不见,沧浪之水天上来!”
……
君不见,沧浪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方守仁剑锋一指,雄浑剑气如江河奔涌,势若天河倒卷,瞬间将苏白的青龙剑影吞没。
剑锋所指,沧海横流!
好一个内圣外王之剑!
这一刻,众人仿佛看见上古圣王大禹率领先民治水,天下万流尽在掌握。
比起天外飞仙的飘逸、剑仙一笑的锋芒,这种浩荡正大的圣王之气,显然更胜一筹。
好一式神剑!
方守仁,不愧是儒家半圣!
就连高傲如苏白,此刻也不由动容,赞叹道:
“内圣外王,以势服人。”
“好剑法,不愧是诸子百家之首,儒家确有手段。”
苏白抚剑大笑,笑声豪迈,回荡四野。
“不过,我道家的本事,也不输于人!”
见识过儒家绝学后,苏白心中反而涌起一股傲意。
儒家的剑法固然不凡,可我道家的本事,何时弱过?
苏白身为道门之主,岂能容忍别家在自己面前逞威?
今日,便让尔等见识见识道家神通!
苏白长啸一声,真气涌动,月白道袍翻飞,如谪仙临尘,周身散发超然之气。
嗡——
他指尖轻拂雪霁剑锋,玄妙道韵烙印其上,剑身浮现大道符文,仙灵之气萦绕。
“天地失色!”
下一瞬,他反手一剑刺入虚空,剑锋所至,空间凝固,黑白二色瞬间笼罩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