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一句话,林晚晴这台精密的人形机器就高速运转了起来。
她直接找到了被各路神仙烦得焦头烂额的钱主任。
钱主任一听王昊要亲自开班授课,解决所有人的问题,激动得差点把自己的假牙给吞下去。
“好事!天大的好事啊!”
可当他听到林晚晴传达的第二个“指示”时,脸上的肥肉抖了三抖。
“啥?学费?每人自带三天口粮?”
钱主任的脑子有点转不过弯了。
这年头,听报告,搞学习,那都是政治任务,是荣誉,什么时候听说过还要自己掏粮食的?
林晚晴推了推眼镜,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王昊哥说了,他的时间很宝贵,他的知识更宝贵。他懒得跟一群吃白食的人浪费口舌。交不起口粮的,证明学习的决心不够,可以直接回去了。”
这话说得,又冲,又硬,还带着一股子让人无法反驳的歪理。
钱主任抹了把汗,一咬牙,一跺脚。
“行!就按王顾问说的办!”
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位爷就是个顺毛驴,你把他伺候舒服了,他随手漏点东西出来,就够整个安丰县吃饱喝足了。
消息通过钱主任的嘴,半真半假地传了出去。
“王总顾问体恤大家远道而来,决定亲自开办‘靠山屯先进生产力思想学习班’,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名额有限,机会难得!”
“当然了,王总顾问也说了,不能让靠山屯的乡亲们饿着肚子支持咱们的学习。所以,每位学员,自带三天口粮,作为学习期间的伙食。这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原本还觉得“交学费”有点刺耳的干部们,听钱主任这么一包装,顿时觉得合情合理,甚至还有点感动。
看看!看看人家这觉悟!
连搞学习都想着不给当地添麻烦!高人!真是高人!
一时间,报名处被挤得水泄不通。
那些原本还端着架子,想等王昊亲自上门请教的干部,现在跑得比谁都快,生怕去晚了连个听课的资格都抢不到。
短短半天,报名人数就突破了五十个。
靠山屯打谷场,这个往日里只有秋收才热闹起来的地方,头一次被这么多人给占满了。
学员们自带小马扎,坐得整整齐齐,一个个腰杆笔直,手里拿着崭新的笔记本和钢笔,脸上写满了求知若渴的虔诚。
人群中,有几个面孔格外引人注目。
角落里,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厂服的老人。他叫李国栋,省城红星农机厂的老厂长。他的厂子已经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再搞不出新产品,就要被合并关停了。这份报纸,是他溺水前抓到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几乎是变卖了家里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才换来了这三天的口粮。
另一边,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是今年刚从省城大学机械系毕业的高材生,被单位派来“开阔眼界”。他们看着周围这群狂热的干部,脸上带着几分属于知识分子的审视和怀疑。
“一个乡下农民,搞出点小发明,就被吹成这样。我看八成是报纸夸大其词。”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低声嘀咕。
“先听听看吧,要是真有什么门道,咱们也算没白来。要是胡说八道,就当是来乡下体验生活了。”
日头渐渐升到了最高。
开班的时间到了。
在所有人翘首以盼的注视下,打谷场尽头临时用土坯搭起来的简陋高台上,终于有了动静。
可走上台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精神矍铄的“总顾问”。
没有讲桌,没有黑板,甚至连张像样的椅子都没有。
高台正中央,只孤零零地摆着一把破旧的,甚至掉了一块漆的竹摇椅。
王昊晃晃悠悠地走上台。
他穿着一身宽松的粗布褂子,脚下踩着一双不知道从哪儿淘来的破布鞋,睡眼惺忪,还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全场学员正襟危坐,准备奋笔疾书的期待,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王昊没理会台下那几十道错愕的视线,他走到摇椅前,一屁股坐了进去,调整了好几个姿势,最后舒舒服服地往后一躺,发出了一声满足的喟叹。
这还没完。
苏婉莲步轻移,跟在他身后上了台。
她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个精致的紫砂茶壶和茶杯。
她走到王昊身边,先是熟练地为他斟满一杯茶,递到他嘴边。
然后,拿起一把蒲扇,站在摇椅旁边,不急不缓地为他扇起了风。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茶香袅袅。
台下的学员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看傻了。
他们的脑子,像是被一柄大锤狠狠砸中,嗡嗡作响。
这……这是在上课?
这他娘的是在上课?
他们见过县长作报告,见过省领导讲话,可谁见过这种阵仗?
这哪是上课,这分明就是旧社会的地主老爷在田间地头,监督长工干活!
不!比地主老爷还过分!
皇帝出巡,大概也就是这个谱了!
几个年轻大学生脸都涨红了,手里的钢笔被捏得咯吱作响。
侮辱!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侮辱!
就在有人忍不住要拍案而起的时候,摇椅上的王昊,终于喝完了那口茶。
他咂了咂嘴,清了清嗓子,那双懒洋洋的眼睛,总算半睁开来,扫视了一圈台下。
“同志们,欢迎来到靠山屯。”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我知道你们来,是想学习我们为什么能搞出拖拉机,为什么粮食能丰收。”
台下众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呼吸都放轻了。
来了!
正题终于来了!
王昊慢悠悠地晃着摇椅,用蒲扇的扇柄,不轻不重地敲了敲扶手。
“今天,我就把我们靠山屯思想的核心,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
他顿了顿,抬起眼皮,那懒散的表情里,透出一股不容置喙的绝对权威。
“听好了,只讲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