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眠那句“只要不占用我的正常睡眠时间”落下,会议室里出现了片刻诡异的寂静。
几个对方的随行人员表情管理失控,嘴角微微抽搐,想笑又不敢笑。王主管的脸已经黑得像锅底,看向林眠的眼神里混杂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难以言喻的嫉恨。苏早则下意识地抬手,轻轻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感觉神经又在隐隐作痛——这家伙,永远能在最关键的场合,说出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话。
然而,客户代表李总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他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论调,眼中那兴奋的光芒更盛,甚至短促地笑了一声。
“林先生真是个妙人。”李总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发现宝藏般的迫不及待,“放心,细节沟通我们安排在下午工作时间,绝对不影响林先生……休息。”
他特意加重了“休息”两个字,带着点心照不宣的意味。随即,他身体再次前倾,手臂撑在桌面上,手指指向投影幕布上那份专利摘要,语气急切:
“这些先不谈。林先生,请你继续,关于这几项分布式数据处理专利,你是如何判断它们能解决我们可能面临的并发瓶颈?它们的核心技术优势,在你看来,具体体现在哪里?”
“请继续!”
这三个字,他说得清晰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专注和渴求。那姿态,完全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客户在听取汇报,而更像是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在向导师请教关键难题。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眠身上。
王主管喉咙发干,他多么希望此刻站在台上,被客户如此重视的人是自己。苏早也收敛了所有杂念,全神贯注地看向林眠,她同样想知道,这个看似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男人,肚子里到底还藏着多少惊人的东西。
林眠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仿佛李总的急切和众人的关注都与他无关。他甚至还几不可查地打了个小呵欠,才慢悠悠地操作电脑,调出了另一份更详细的技术架构图。
“关键在于他们的异步处理队列和动态资源分配算法。”林眠的声音依旧平稳,没有丝毫被客户“点名”的紧张或激动,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他指着架构图中的几个核心模块。
“传统的集中式处理,在面对海量并发请求时,容易在中心节点形成堵塞。而他们的设计,通过智能拆分任务流,引入优先级队列和延迟容忍机制,将压力分散到多个计算节点……”
他开始深入技术细节,语速不快,用词却精准无比。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技术原理,从他口中娓娓道来,竟然带上了一种奇异的、条分缕析的清晰感。他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渲染其重要性,只是平实地剖析着技术的实现路径和带来的效能提升。
但正是这种平实,反而更具说服力。
李总听得目不转睛,时不时地点头,偶尔还会提出一两个非常内行的问题。林眠总能在他提问后的几秒钟内,给出直指核心的解答,甚至引申出该技术在其他应用场景下的潜力。
一问一答之间,会议的主导权,在无声无息中已经完全转移。
王主管彻底沦为了背景板,甚至没人再看他一眼。苏早一边听着,一边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点,心中波澜起伏。她发现,林眠所讲的很多角度和深度,是她们团队之前的技术尽调都未能触及的。他仿佛拥有一种直指问题本质的直觉。
这家伙……难道真的靠睡觉就能通晓这些?
时间在专注的交流中飞快流逝。
当林眠简要阐述完最后一项专利在数据压缩传输上的优势后,李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一种满足和意犹未尽交织的神情。
“精彩!”他忍不住轻轻鼓了下掌,虽然只有两下,但其中的赞赏意味不言而喻。“林先生对技术的理解非常深刻,视角独特,一针见血。”
他看向林眠的眼神,已经不仅仅是欣赏,更带上了一丝尊重——对真正有实力的人的尊重。
“王主管,”李总终于将目光转向一旁坐立难安的王主管,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后续关于技术细节的沟通和估值模型的调整,我希望由林先生主要负责牵头。我希望看到一份融合了林先生这些真知灼见的、更完善的方案。”
王主管脸色一白,嘴唇哆嗦了一下,却只能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干巴巴地应道:“是,是,李总,我们一定配合好林眠……不,是林先生主导好后续工作。”
主导。
这个词像一根针,狠狠扎在了王主管的心上。
李总满意地点点头,再次看向林眠,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容:“林先生,那我们就下午再详谈?期待你的进一步指教。”
会议,以一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方式,迎来了转机,甚至可以说是……大获成功。
而缔造这一切的核心人物,此刻却只是懒懒地合上了笔记本电脑,仿佛刚才那番惊艳四座的讲解,只是随手完成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