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时,窗外传来早起摊贩的声响,生活的烟火气一点点驱散了夜的冰冷。昭思语坐起身,眼底有着淡淡的青黑,但眼神却逐渐变得清晰、坚定。
她做出了选择。
上午九点,阳光正好,将“天雷刺青”那扇黑色玻璃门照得有些反光。昭思语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汲取足够的勇气,才抬手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门。
门上的风铃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店内和昨晚离开时似乎并无不同,消毒水、颜料和冷檀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扑面而来。工作台后没有人,但里间工作室隐约传来打磨器械的轻微嗡鸣声。
石龙正四仰八叉地躺在休息区的沙发上打盹,听到门响,不耐烦地掀开眼皮瞥了一眼。看到是昭思语,他立刻皱紧了眉头,瓮声瓮气地嘟囔了一句:“又嚟做乜嘢?仲未怕死啊?”(又来干什么?还不怕死啊?)
昭思语没有理会他话语里的刺,目光径直望向闻声从里间走出来的陈墨。
他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黑色工装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他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金属喷嘴,正用一块麂皮布细细擦拭着,动作专注而稳定。看到昭思语,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是平静地抬了抬眼,仿佛早就料到她会在这个时间出现。
“谂清楚了?”(想清楚了?)他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听不出情绪。
昭思语的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直跳,手心微微出汗。她强迫自己迎上他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用力点了点头,声音清晰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想清楚了。墨哥,多谢你俾我呢个机会。我……我愿意嚟呢度做嘢。”(我想清楚了。墨哥,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我愿意来这里工作。)
话音刚落,沙发上的石龙猛地坐直了身子,眼睛瞪得溜圆,脸上写满了“唔系嘛?!”(不是吧?!)的震惊和不满。他似乎想开口反对,但瞥了一眼陈墨的脸色,又把话硬生生憋了回去,只是愤愤地抓了抓他那头硬茬似的短发。
就连角落里,一直像影子般沉默的杜十四也停下了动作。他原本在擦拭一把椅子,此刻正微微侧头,目光从阴影中投来,带着一种锐利的审视和浓浓的探究,牢牢锁在昭思语身上。他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她做出这个荒谬决定的真正原因——是吓傻了,还是另有所图?
陈墨对于两人的反应视若无睹。他只是看着昭思语,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似乎对她的答案并不意外。
“好。”他将擦拭好的喷嘴放在台面上,发出轻微的“咔哒”一声。“以后你负责店面清洁、接听电话、整理核对日常流水账目。朝九晚六,双休照常。有问题吗?”
他的语气公事公办,像是在面试一个最普通的员工,但列举的工作内容却让昭思语微微一怔——听起来,竟真的像一份……正常的文职工作?
“冇……冇问题。”她连忙应下。
“石龙,”陈墨转向还在运气中的石龙,“同昭小姐讲下店里嘅规矩。(跟昭小姐说一下店里的规矩。)”
石龙极其不情愿地站起来,粗声粗气,像背课文一样飞快地念叨:“规矩一:唔该问嘅唔好问!规矩二:唔该睇嘅唔好睇!规矩三:唔该听嘅唔好听!规矩四:手脚干净!规矩五:……”他顿了顿,恶狠狠地瞪了昭思语一眼,“……唔好惹麻烦!记住未?!”(规矩一:不该问的别问!规矩二:不该看的别看!规矩三:不该听的别听!规矩四:手脚干净!规矩五:……不要惹麻烦!记住没有?!)
这一连串的“规矩”砸下来,瞬间将方才那一点“正常”的错觉砸得粉碎。昭思语的心又沉了下去,她点了点头:“记住了。”
“嗯。”陈墨似乎满意了,他指了指靠近门口的一张闲置旧书桌,“以后你喺嗰度办公。今日就可以开始。”(以后你在那里办公。今天就可以开始。)
昭思语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那张桌子落了些灰,摆放的位置正对着门口,也正对着沙发上虎视眈眈的石龙和角落里目光沉沉的杜十四。
那仿佛不是一张工位,而是一个被放置在放大镜下的观察点。
她攥了攥手心,努力忽略掉那两道如有实质的目光,迈步向那张桌子走去。每一步都感觉沉重,却又异常坚定。
当她终于在那张略显破旧的办公椅上坐下时,冰凉的感觉透过薄薄的西装套裙传来,让她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脊。桌面上除了灰尘,空无一物。
陈墨不知从何处拿出一个薄薄的文件夹和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计算器,放在她桌上。“呢度系近期嘅日常流水同支出,你核对一下,列个明细。”(这里是近期的日常流水和支出,你核对一下,列个明细。)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吩咐任何一位新入职的文员。
昭思语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些手写的、格式各异的收据和记账单,字迹大多潦草,夹杂着些她看不懂的简称和代号。这和她习惯处理的规范电子报表天差地别。她深吸一口气,拿起计算器,试图让自己沉浸在这些数字里,忽略周遭令人不安的环境。
然而,想要忽略几乎是不可能的。
石龙虽然重新瘫回了沙发,但那双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时不时就扫过来,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怀疑,仿佛在等待她下一秒就会出错或露出马脚。他手臂上那狰狞的盘蛇纹身,在偶尔变换姿势时,鳞片反射出冷硬的光,无声地提醒着她这个地方的本质。
杜十四已经重新开始擦拭器械,动作缓慢而专注,但他所在的那个角落,就像一块无形的磁石,散发着一种沉默而锐利的压力。昭思语能感觉到,他的注意力,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落在她这边的。那是一种全然的、不带情感的观察,比石龙直接的恶意更让她感到不适。
店内的空气凝滞而沉重。只有计算器按键的啪嗒声、杜十四擦拭金属的细微摩擦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车声打破寂静。
这种被全方位监视的感觉,让她如坐针毡,后背渐渐沁出细密的冷汗。她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票据上,却发现一张送货单的签名异常潦草,根本辨认不出。她下意识地微微蹙起眉,抬起头,想询问一下——
目光正好对上陈墨投来的视线。他不知何时又拿起了一支雕刻刀,正在打磨一块小小的玉石胚子,眼神却平静地落在她身上,仿佛早已预料到她的困惑。
昭思语到嘴边的话瞬间卡住了。规矩二:唔该问嘅唔好问!(不该问的别问!)这签名...该问吗?
她喉咙发干,最终还是默默地低下头,在那张单据旁边用铅笔轻轻做了一个问号标记,决定暂时跳过。一种无形的束缚感,像细密的蛛网,开始层层裹缠上来。
时间在压抑的沉默中缓慢流淌。
突然,店内的固定电话刺耳地响了起来!突兀的铃声吓得昭思语肩膀一颤,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歪斜的痕迹。
石龙像是没听见,反而闭上了眼,假寐起来。杜十四擦拭的动作顿了顿,随即又继续,仿佛与他无关。
陈墨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听电话。”
昭思语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在吩咐她。她深吸一口气,有些手忙脚乱地拿起听筒:“喂,您好,‘天雷刺青’。”
电话那头是一个略显焦急的男声:“喂?搵龙哥啊!我系阿强!我哋系‘辉煌台球室’嘎,呢边有啲麻烦,睇场嘅兄弟同人拗紧颈,对面好似系‘洪盛’啲人,睇嚟想搞事!龙哥得唔得闲过嚟睇睇?”(喂?找龙哥!我是阿强!我们是‘辉煌台球室’的,这边有点麻烦,看场的兄弟和人吵起来了,对面好像是‘洪盛’的人,看来想搞事!龙哥有没有空过来看看?)
“洪盛”! 这两个字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昭思语,让她瞬间绷紧了神经,握着听筒的手指关节都有些发白。她下意识地看向石龙。
石龙依旧闭着眼,却像是脑门上长了眼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粗声粗气地对着空气说:“叼!乜卵嘢小事都揾我!同佢哋讲,我唔得闲!叫佢哋自己搞掂!搞唔掂就唔好喺度捞!”(操!什么屁事都找我!跟他们说,我没空!叫他们自己搞定!搞不定就别在那里混了!)
他的声音很大,显然是故意让电话那头的人听到。
昭思语一时有些无措,只能尽量保持语气平稳,对着话筒复述:“呃…龙哥说他现在不太方便,请您们…自己先处理一下好吗?”
“啊?唔系啊嘛?(不是吧?)龙哥…”对方似乎还想说什么。
石龙猛地睁开眼,瞪向昭思语,眼神凶恶。昭思语心里一慌,下意识地说了句“抱歉,暂时就这样”,然后匆匆挂断了电话。
心跳得像打鼓。她放下听筒,手心湿漉漉的。
石龙骂骂咧咧地坐起来:“真系阻捻住地球转!连电话都听唔明!”(真是碍事!连电话都听不明白!)
昭思语脸上火辣辣的,感到一阵难堪。她第一次接触这类事情,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下次,”陈墨的声音忽然响起,依旧平静无波,他手中的刻刀没有丝毫停顿,“呢啲事,直接话‘龙哥唔得闲,稍后复你’。(下次,这种事,直接说‘龙哥没空,稍后回复你’。)” 他顿了顿,补充道,“或者,叫佢哋打石龙手机。(叫他们打石龙的电话。)”
他的指示清晰而冷漠,没有丝毫要安慰或详细解释的意思,只是告诉她在这套规则下该如何操作。这并非体贴,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划界——你只需要,也只应该做到这一步,剩下的,与你无关。
“...明白了。”昭思语低声道,感觉那无形的网又收紧了一些。
就在这时,里间工作室的门开了。王启明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揉着惺忪的睡眼走了出来,身上还是那件印着二进制代码的t恤。他看到店里多出来的昭思语,明显愣了一下,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
“咦?呢位系...”(咦?这位是...)
“新同事,昭小姐。”陈墨言简意赅。
“哦!你好你好!”王启明立刻露出一个毫无心机的大大笑脸,热情地走过来,“叫我阿明就得!以后电脑坏咗、网络唔通、监控黑屏,尽管揾我!”(叫我阿明就行!以后电脑坏了、网络不通、监控黑屏,尽管找我!)
他的热情和石龙、杜十四的冰冷形成鲜明对比,让昭思语一时有些适应不良,只能勉强挤出一个微笑:“你好...”
“喂!痴线明!你副镜片厚过樽底嘎啦!睇清楚啲,人哋系文员嚟嘎,唔系你啲技术宅!唔好喺度献世啦!”(喂!神经明!你镜片厚过瓶底了!看清楚点,人家是文员,不是你那些技术宅!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石龙没好气地嘲讽道。
王启明也不生气,笑嘻嘻地回嘴:“龙哥你咪就系妒忌我技术好咯!昭小姐,唔好理佢,佢把口臭过屎坑!”(龙哥你不就是嫉妒我技术好!昭小姐,别理他,他嘴巴比马桶还臭!)
他边说边很自然地想凑到昭思语桌旁看看她在做什么。然而,就在他距离那张旧书桌还有两步远的时候,陈墨的声音再次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逾越的权威:
“阿明。”
王启明的脚步瞬间钉在原地,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些,看向陈墨:“师父?”
陈墨的目光依旧落在手中的玉石上,语气平淡无波:“你嘅活动范围,唔包括前台。做嘅嘢做完未?”(你的活动范围,不包括前台。该做的事做完了?)
王启明缩了缩脖子,讪讪地笑了笑:“未...未啊!我而家就去!而家就去!”(没...没啊!我现在就去!现在就去!)他说完,赶紧转身,溜回了里间工作室,仿佛那里才是他的安全区。
昭思语看着这一幕,心底微微发凉。陈墨一句话,就清晰地划定了王启明不能越过的界限,哪怕只是看似无害的靠近。那她自己呢?她的界限又在哪里?仅仅是这样桌子周围吗?
陈墨似乎能看穿她的心思,他的目光终于从玉石上移开,缓缓扫过整个店面,最后落在昭思语身上。
“昭小姐,”他开口,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像冰冷的刻刀划过空气,“你嘅工作范围,就系呢张台,同埋你手上嘅嘢。”(昭小姐,你的工作范围,就是这张桌子,和你手上的东西。)
他抬起手,指尖依次点过:“呢度嘅器械,你唔准掂。”(这里的器械,你不准碰。) “里间工作室,你唔准入。”(里间工作室,你不准进。) “客人嘅纹身图案同私事,你唔准打听。”(客人的纹身图案和私事,你不准打听。) “听到、见到任何你觉得‘奇怪’嘅事,唔准问,唔准记,更加唔准同外面嘅人讲。”(听到、见到任何你觉得‘奇怪’的事,不准问,不准记,更不准和外面的人说。)
他的语气没有任何威胁的意味,只是平静地陈述,却比任何大吼大叫都更具威慑力。那目光沉静如水,却带着千钧重压,让她喘不过气。
“你需要知道嘅,自然会知。唔需要你知道嘅,”他微微停顿,眼神深邃,“知道得越多,对你越冇好处。”(你需要知道的,自然会知道。不需要你知道的,知道得越多,对你越没好处。)
这是警告,也是保护?昭思语分不清。她只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仿佛被关进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箱,看得见周围的一切,却被严格禁止触碰和探究。
“...我明白了。”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干涩地回应。
陈墨似乎满意了,重新低下头,专注于手中的刻刀和玉石。
店内再次恢复了令人窒息的安静。
昭思语低下头,看着纸上那个因为电话惊吓而划出的歪斜痕迹,和她自己标注的那个小小的问号。它们像两个刺眼的符号,提醒着她此刻的处境——一个被允许踏入,却被严格限制在方寸之地的“自己人”。
她拿起橡皮,一点点擦去那道歪斜的笔迹和那个问号。
橡皮屑纷纷落下,像是她被悄然擦去的某些自由和好奇心。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必须学会对很多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必须学会在这无数条看不见的“规矩”红线之间小心行走。
她努力将注意力拉回到那些杂乱的单据上,试图用枯燥的数字麻痹自己紧绷的神经。计算器的按键声再次响起,啪嗒,啪嗒,在过分安静的店里显得格外清晰。
时间在压抑的沉默中缓慢爬行。
杜十四已经完成了擦拭工作,他放下工具,目光扫过略显空荡的店堂,最终落在了角落的扫帚上。他走过去,沉默地拿起,开始清扫地面。他的动作算不上熟练,甚至有些生硬,但异常专注,仿佛要将每一粒尘埃都清除干净。
昭思语不敢抬头,却能感觉到他那清瘦的身影在有限的视野边缘移动。他穿着那身浆洗得发白的灰色工装,袖口微微卷起,露出瘦削但线条逐渐清晰的小臂。他的手上还残留着刚才劳作后留下的淡淡水痕和一丝极细微的金属油污。
没有纹身。 他的手臂、他的手腕、他偶尔弯腰时露出的后颈皮肤……所有可见的地方,都只有少年人本身的肤色和几处新旧不一的浅浅伤疤,或许是往日挣扎求生留下的印记,但绝没有任何墨色图案的痕迹。
昭思语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却又涌起另一股更复杂的情绪。这个沉默、凶狠、像狼崽一样警惕的少年,他似乎也和自己一样,正在努力适应这个空间的规则,用最基础的劳动换取立足之地。他们本质上,都是这里的“新人”。
然而,这种同病相怜的错觉很快就被现实击碎。
杜十四扫到她桌子附近时,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仿佛她和她面前的桌子,都只是店内一件普通的摆设。他周身依旧散发着那种生人勿近的冷硬气息,与对陈墨的敬畏、对石龙的隐忍服从不同,他对她,是一种彻底的、毫无波澜的忽视。
一种无形的、却又无比清晰的界限,再次横亘在她面前。即使同样身处底层,他也早已划清了与她的距离。
就在这时,店外街道上,一辆毫不起眼的银色面包车缓缓驶过,车速慢得有些不正常。
驾驶座上的男人,下巴留着青胡茬,嘴角叼着半截烟,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天雷刺青”的黑色玻璃门。他的视线在店内停留了片刻,掠过正在扫地的清瘦少年,最终,像毒蛇的信子,精准地黏在了那个坐在门口附近、正低头对着计算器和票据的新面孔女人身上。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阴冷的笑意,对着藏在衣领下的耳麦含糊地低语了一句: “大佬,目标喺‘天雷’里面坐低咗。睇嚟,系真系落咗搭了。”(老大,目标在“天雷”里面坐下了。看来,是真的入伙了。)
面包车没有停留,加速汇入车流,消失不见。
店内,昭思语对此一无所知。她只是莫名地感到一阵寒意袭来,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下意识地拉紧了身上单薄的西装外套。
她抬起头,疑惑地看了看窗外,阳光正好,一切如常。
是空调太冷了吗? 还是……那双来自“洪盛”的、冰冷的眼睛,从未真正离开过?
她攥紧了手中的铅笔,指尖冰凉。
这一天,才刚刚开始。而那无声的监视与潜在的危险,已然如同蛛网般悄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