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压下心中惊疑,上前跪拜。他一路行至交州,沿途所见所闻令他震撼不已——刘耕被贬离京时,刘宏可未派任何暗卫相护,然而如今的交州竟已焕然一新,这位大皇子的手段实在令人叹服。
想到刘宏的密旨,再回想起这一路的见闻,王越再无迟疑,郑重叩首道:“秦王殿下,臣王越奉**遗诏而来!**临终前命臣贴身保管此诏,务必亲手交予殿下!”
言毕,他自怀中取出刘宏亲笔所写的遗诏。
刘耕微微一怔。他穿越至今,只知自己是被贬至交州的大皇子,可如今看来,事情远非表面这般简单——他那逝去的“父皇”,怕是布下了一盘大棋!
刘耕凝视着王越手中的遗诏,眼底泛起波澜。
本以为被发配交州的前路艰难,此刻却意外接到先皇遗诏,他心中震动。这份来自灵帝刘宏的临终手笔,让局势变得扑朔 ** 。
他伸手接过绢帛缓缓展开,\"吾儿亲启\"四个浓墨大字赫然在目。指尖拂过纸页,逐字阅毕:
\"见诏如晤,朕已殡天。当日贬你至交州实为保全之计——士燮乃当世大儒定能护你周全。若留洛阳,何后必为刘辩除你而后快。\"
\"现赐你征募兵权,待中原动荡时挥师北上。另遣羽林卫万人并数员虎将助你,不日将至。\"
\"持此诏可承大统,唯念手足之情,勿伤辩、协性命。\"
绢帛在掌中轻颤,刘耕眸光渐亮。原来贬谪竟是父亲的庇护,那些看似昏聩的举动暗藏深意。如今乱世将起,这纸诏书恰似东风。
看完遗诏,刘耕对汉灵帝刘宏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重生前,刘耕就通过史料了解过刘宏的生平。若非身处乱世,这位 ** 本可成为中兴明君。登基之初,刘宏便力推新政,却遭到世家大族的层层阻挠。最终他只能借酒色麻痹自己,在世人眼中沦为昏君。
但刘耕深深明白,这位 ** 在逆境中仍积蓄实力,这份隐忍令他肃然起敬。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是对子嗣的精心保护——将长子刘耕贬至交州实为保全,深知次子刘辩难当大任,唯独幼子刘协尚可周旋。作为父亲,刘宏可谓尽心尽力。
望向洛阳方向,刘耕在心中默念:\"父皇,请放心将大汉江山托付于我。\"刹那间,他感觉体内某种枷锁轰然碎裂。自穿越以来萦绕不去的疏离感,此刻终于烟消云散。
\"呼——\"随着浊气吐出,刘耕整个人焕然一新。那是原主最后的执念,在见证遗诏后安然消散。
跪候的王越猛然抬头,只见殿下周身散发着摄人心魄的 ** 之气,宛若真龙临世。这位剑客内心震撼不已:\"陛下圣明!臣定当誓死效忠殿下!\"对着洛阳方向郑重叩首后,王越的忠诚已达至臻之境。
\"报!\"斥候疾驰而来:\"关外出现万余精锐,持 ** 诏书前来归顺!\"
正待刘耕与王越闲谈之际,一骑探马疾驰而至。
听完军报,刘耕眼中倏然闪过精光。
这支万人劲旅,定是父皇刘宏暗中为他备下的助力。
只是不知自己这个变数搅动了多少天机,这投奔之师中藏着几位青史留名的悍将?
思及此处,刘耕当即兴致勃勃地招呼王越奔向交州关隘。
荆交要塞外,铁甲森然的万人大军如雕塑般静立。为首数员战将威风凛凛,却都侧身侍立于一袭青衫文士身旁。
\"荀守宫,你说咱们这位大皇子......\"虬髯将军搓着手问道,\"可堪追随?\"
\"若是个扶不起的......\"银甲将领话到半截,被同伴踹了脚跟。
青衫文士望着雄关笑而不答,忽将折扇\"啪\"地合拢:\"诸位且看这关隘——\"
众将闻言细观城防,但见箭楼如齿、瓮城似环,确是易守难攻之地。红脸将军却嘟囔:\"虎牢关比这气派多了......\"
\"可知此关何时所建?\"文士指尖轻叩扇骨,\"交州人不过数十万,蛮族年年劫掠——\"话未说完,沉重的城门突然轧轧开启。
一队玄甲锐士踏着整齐战步鱼贯而出,铁靴震得地上砂砾轻颤。文士眼中迸出异彩,突然朝着洛阳方向深揖及地:\"陛下圣明!\"
\"能在蛮荒之地练出这等雄师......\"他抬头时,鬓角已激动得微微颤动,\"大皇子当真......藏得好深!\"
此刻连周围的将领们也暗自钦佩那文士的见解,这位大皇子确实非同凡响。
当交州大军陆续从关隘中列队而出时,刘耕正携王越与士燮信步走来。
望着不远处严阵以待的上万羽林卫,以及队列前方那几道巍然挺立的身影,刘耕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仅凭那几人虎背熊腰的体魄,便知绝非等闲之辈。
待刘耕行至军阵前,在文士的引领下,众人齐刷刷拜倒在地。
\"微臣荀彧叩见主公!\"
\"末将高览\/张合\/颜良\/文丑拜见主公!\"
听着这此起彼伏的拜谒声,刘耕竟怔在了原地。本以为那位便宜父皇留的后手能有一两位名将便算厚赐,谁知竟一次来了五位当世豪杰!
这五人皆是青史留芳的栋梁之才。荀彧自不必说,这位日后曹操的\"王佐之才\"至死都秉持着匡扶汉室的信念,最终在许昌黯然离世。而四位武将更是威名赫赫,并称\"河北四庭柱\"。
张合的将帅之才尤为难得,虽武艺仅列二流,却善治军征战,后来更成为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一。高览的刀法则更为凌厉,曾三合斩刘辟于马下,若非遭遇赵云的突袭,定能再创战绩。
至于颜良文丑兄弟,若非关云长仗着赤兔马之利加之二人轻敌,岂会早早陨落?颜良二十回合便击败能与许褚抗衡的徐晃,令曹营众将胆寒;文丑亦是骁勇善战之辈。这二人的武艺,实乃超一流之列。
但即便拥有如此强悍的战力,当年刘备在袁绍麾下时,曾向颜良透露曹操阵营中有位面如重枣的猛将乃是自家二弟,见到后必来归顺。
不料这句话让颜良在阵前遭遇关羽时,刚要开口询问,就被疾驰而来的赤兔马上的关羽一刀斩首。颜良可谓死得最冤,满身武艺尚未施展便命丧黄泉。
文丑的武力同样惊世骇俗。早年界桥之战中,他率军对决公孙瓒,不到十合就杀得公孙瓒败逃。公孙瓒帐下四员骁将上前掩护,皆被文丑一枪一个挑 ** 下,最后更与少年赵云激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
文丑最辉煌的战绩是在袁曹大战时,独战张辽、徐晃二将,先是一箭射落张辽,又率军追击徐晃。可惜这位猛将遭遇关羽后,仅三合就心生怯意拨马逃窜,终因坐骑不及赤兔马快,被追上一刀毙命。
此二人若未早逝,必能在三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可惜他们成了关羽威名的垫脚石,世人只记\"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却不识二将之勇,实为可惜。
如今这五位豪杰竟齐至帐下。望着跪拜的荀彧等人,刘耕难掩激动。虽有系统能无限募兵,但兵马过多终需良将统领。原本还打算派遣剑士寻访在野英才,现下已无此必要。得此五人相助,霸业可期。
【
刘耕简单接见众人后便径直离去,河北四庭柱见状,满脸愤懑地向荀彧抱怨起来。荀彧却未应声,只是眯起双眼,若有所思地望向刘耕的背影——能对麾下文臣武将如此淡漠,此人究竟暗藏何种底气?
他侧目扫过张合等人,语气淡然而不容置疑:\"遵旨行事便是。尔等莫非想抗命?\"话虽平静,眼底却闪过锐利寒光。张合四人闻言色变,他们忌惮的不止是这位\"王佐之才\"的智谋,更因他背后盘根错节的荀氏门阀。
待刘耕与士燮身影渐远,荀彧立即策马跟上。四将面面相觑,最终叹息着率兵前行。刚过隘口,众人骤然勒马——脚下竟是可容万马并驰的宽阔马道!这等工程绝非交州区区万户汉民能建,更遑论那些桀骜的异族。
张合等人盯着青石路面惊疑不定时,荀彧的视线始终锁在刘耕身上。这位皇子简直像无底深渊:沿途屋舍俨然,往来尽是孔武有力的汉家青壮。交州何时潜藏如此实力?
'呵...'
荀彧突然回首望向逐渐消失在尘雾中的关隘,指节不自觉地攥紧了缰绳。
眺望陡峭关隘,荀彧嘴角忽然浮现意味深长的笑容。
\"大皇子殿下的防备之心,当真令人叹服。\"
\"这道关卡,防的不是外敌,而是锁住交州内外的消息往来吧?\"
随行的张合等人闻言如遭雷击,呆立当场。他们深知\"荀彧\"二字的分量——这位智者所言,岂会有假?
四道震惊的目光不约而同投向远处刘耕的背影。谁能想到,这位被汉灵帝放逐交州的皇长子,竟在短短时日内将荒蛮之地经营得如此强盛?
当军队缓缓入驻广州港新建的营地时,更令众人骇然。排列整齐的屋舍显然是连夜赶工而成——从刘耕前往关隘相迎至今,不过数个时辰,万人大营已然拔地而起。
无暇接见荀彧等人的刘耕,正专注发展势力。闲来无事的五位谋臣便自行巡视广州港,所见所闻却令他们几欲直奔大皇子府:
高耸的城墙、严密的防御、驻扎的精兵,还有熙攘的街市。最震撼的是沿海码头——运输船往来如织,庞大的舰队静静停泊。
\"老天!这真是当年那个仅剩万人的交州?\"张合的声音带着颤抖。
望着满载粮食的船只,众人彻底失语。此刻,所有因被怠慢而产生的不满都烟消云散。面对如此雄厚的势力,他们只余下深深的敬畏,与誓死追随的决心。
**起初,或许是奉了汉灵帝刘宏的旨意前来,可如今,五人已再无离去之意。
荀彧心中对刘耕的探究愈发强烈。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仅有一万余汉民的交州,怎会被刘耕经营至如此繁盛之景。更令他不解的是,从码头守军口中得知,刘耕在遥远的幽州竟还握有一支精锐铁骑。
这般实力,终于让荀彧下定决心——此生当追随于交州!
如此雄才大略的大皇子,刘耕,必是兴复汉室的天命之人!
……
**自荀彧五人彻底归心后,刘耕当即调阅了他们的信息。
五人忠诚皆至顶峰,其中荀彧智力高达九十七,堪称惊世。颜良、文丑武力分列九十四与九十五,高览亦有八十八之勇。
而张合尤为特殊——武力、智力、统帅皆至八十五,且统帅一栏竟标注着\"可成长\"。
如此良才尽入麾下,刘耕自然不会虚度光阴。中原动荡在即,交州的发展必须争分夺秒!
荀彧被委以总揽内政之责,士燮辅佐其侧。这位\"王佐之才\"甫一接手,便令交州政务效率陡增,资源调度更是精准至极。每当刘耕遇有疑难,荀彧总能直指要害,献上良策。
看着荀彧的卓越表现,刘耕暗自赞叹——治国,终须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