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亲眼所见,这支冲锋时势不可挡的重骑兵,令公孙瓒意识到自己的白马义从虽为精锐,却难以与之抗衡。若要对抗这群铁骑,唯有提前布设陷马坑,限制其冲锋之势,方有一战可能。
此刻形势骤变,公孙瓒的精锐骑兵被团团围住,连挖掘陷马坑的时机都已丧失。
面对黑压压的重装铁骑,即便骁勇如公孙瓒也不禁心生绝望——这根本是一场无从下手的恶战。
\"来者何人?\"
随着包围圈逐渐收紧,统领铁骑的刘枫注意到这支装扮迥异于胡人的部队,朗声发问。
公孙瓒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本官乃辽东太守公孙瓒!特率部前来助阵剿灭鲜卑、乌桓部族!\"
\"倒是某唐突了,未料将军麾下竟有如此虎狼之师!\"
听着公孙瓒这番滴水不漏的应答,刘枫诧异地挑了挑眉。此人倒是乖觉,不仅将来意说得冠冕堂皇,还顺带将战功推得一干二净。若非主公早有交代,这等圆滑之辈定要永远留在这片草原上。
\"如此,便谢过太守美意了。\"
\"只怕要让太守白跑这一趟了。\"
刘枫说着挥动令旗,军阵如潮水般分开一条通道。不杀公孙瓒自然有深意——若在此刻除掉这位边关大将,势必引起世家大族的警觉。以如今积蓄的实力,还远不足以抗衡那些盘根错节的豪族势力。他们绝不会容许大汉再崛起一位中兴之主,届时必将招致灭顶之灾。
要乱,也得等到大汉气数将尽之时!
见生路骤开,公孙瓒眼中闪过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作为乱世枭雄,他当即抱拳致谢,毫不迟疑地率残部冲出鲜卑领地。比起眼前虚名,活着才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待尘烟散尽,刘枫立即指挥士卒清扫战场。与此同时,隐于幕后的刘耕已悄然转战乌桓故地,新的城镇中心拔地而起,昼夜不息的锻造声宣告着势力版图的扩张。
当肃清幽州外患的消息传开,辽东百姓惊讶地发现,向来居功自傲的公孙瓒竟对此战只字不提。但没等幽州子民享受几日太平,二月中旬的洛阳城突然传来惊天变局——黄巾信徒唐周叛变,将潜伏洛阳的内应马元义供出!
朝廷大军突然出手,将马元义与洛阳城内的太平道信徒一网打尽,马元义更被押赴市集处以车裂极刑。各地官府奉命大肆搜捕太平道信众,一时间风声鹤唳。
冀州邺城,太平道首领张角紧握九节杖,面色铁青地翻看着各地传来的急报。因叛徒唐周告密,太平道尚未准备周全的 ** 计划惨遭重创,大批骨干纷纷落网。
\"可恨!唐周这忘恩负义之徒!\"张角怒不可遏,手中竹简被捏得咯吱作响。他原以为门下尽是愿为太平道赴汤蹈火的忠勇之士,岂料竟遭此背叛。各地秘密据点相继沦陷,多年心血毁于一旦。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如今朝廷既已察觉,我等必须即刻举事!\"
\"大哥,诸多准备尚未完成,仓促起兵恐怕......\"张宝、张梁兄弟面露忧色。
张角何尝不知其中凶险,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再拖延,太平道必将被朝廷逐个剿灭。
\"张曼城!速召青、扬、冀三州信众!我等兄弟今日便分任天公、地公、人公将军,以黄天为号,头系黄巾!先杀冀州州牧祭旗, ** ** !\"
张宝、张梁振臂高呼,张曼城双眸燃起狂热之火。马元义之死迫使原定三月初五的 ** 提前爆发。黄巾军 ** 府、杀官吏,冀州刺史命丧府邸。短短旬月间,战火席卷大汉七州二十八郡。
深受压迫的百姓纷纷头裹黄巾加入义军,向豪强官吏发起猛烈攻势。这场风暴迅速波及八州之地,数十万 ** 军组成三十六方阵,声势浩大。
大汉江山危在旦夕,面对来势汹汹的黄巾叛军,各州郡纷纷陷落,朝野为之震动。
\"废物!\"
\"明明早已肃清太平道逆党,为何还会出现这般规模的叛乱?\"
\"朝廷每年耗费钱粮养着你们,连区区草寇都抵挡不住?都城洛阳都要保不住了!\"
一封封急报如雪片般飞入皇宫。汉灵帝刘宏怒不可遏,将奏章狠狠摔在地上。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无人敢直视天颜。
发泄过后的刘宏环视群臣,却见众人依旧垂首不语。他眼底闪过一丝戾气,却终究化为无奈。登基之初,他也曾立志重振大汉雄风,奈何这江山早已被蛀空。
世族门阀的势力盘根错节,皇权早已形同虚设。束手无策的刘宏,最终沉溺酒色,在世人眼中成了昏庸之君。又有谁知这位天子,也曾怀抱凌云之志?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这黄巾逆贼该如何应对?\"
大将军何进当即出列:\"陛下勿忧!贼寇看似势大,实则后继乏力。臣愿亲率羽林军镇守京畿,再令各州郡招募乡勇 ** ,另遣大将分兵讨逆。不日必能平定叛乱!\"
他言之凿凿,却未察觉龙椅上那位天子眼中闪过的寒芒。允许地方募兵无疑是饮鸩止渴,那些世家蓄养的私兵,转眼就会变成合法的武装。刘宏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若不是何进那个屠夫有个当皇后的妹妹,这种粗鄙之人怎配位列大将军之位,被门阀世家当作傀儡使唤。
如今的刘宏早已坐实昏君之名,只得继续装糊涂演下去。
\"就依大将军所奏!\"
\"着卢植统领北军五校将士镇守北境!\"
\"命皇甫嵩与朱隽各率一军,统辖五校、三河骑兵及各州郡精锐,剿灭颍川黄巾贼寇!\"
刘宏匆匆部署完毕,忍不住掩面打了个哈欠。
侍立一旁的张让见状,立即扯着嗓子喊道:
\"退朝——\"
朝廷政令借着何进之名颁布后,天下世家眼前豁然开朗——颠覆汉室江山的良机终于降临。
\"千载难逢的机遇啊!\"
\"府中豢养的私兵总算能名正言顺转为官军了!\"
\"再不用家族自掏腰包供养了!\"
对这些世家大族而言,蓄养大批私兵不仅耗尽钱粮物资,更时刻担忧朝廷察觉后招致灭顶之灾。
如今由那个屠夫何进递上台阶,多年经营的私兵终得洗白身份。随着诏令颁布,十三州郡骤然涌现大批\"义军\",实则是世家暗中操控的武装力量。
奉命出征的卢植率北军精锐直扑冀州,与张角展开决战。皇甫嵩与朱隽各领兵马分进合击,清剿四方黄巾余孽。其间朱隽循例举荐孙坚为佐军司马,这位下邳豪杰带着子弟兵加入讨逆大军。
然而黄巾军势如野火燎原,所过之处赤地千里。无数走投无路的贫农高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投奔义军,反抗浪潮迅速席卷各州郡。腐朽汉廷的 ** 不但未能扑灭烈焰,反令烽火愈燃愈炽。
四月间,朱隽大军遭波才击溃被迫后撤,皇甫嵩只得与朱隽退守长社据城固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波才麾下将士此刻正士气如虹。
\"可笑至极!这就是所谓的大汉雄师?\"
\"大贤良师果然应天顺人!这腐朽的汉室就该被彻底 ** !\"
\"全军合围!\"
望着城头惊惶的皇甫嵩与手下败将朱隽,波才纵声长笑。作为张角亲传 ** ,他不仅承袭了师尊的非凡气度,更熟读兵书战策,其统率的黄巾军堪称精锐之师。转瞬之间,长社城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面对波才的凌厉攻势,皇甫嵩与朱隽相顾黯然。他们麾下所谓官军,实则多是世家大族的私兵部曲。这些兵卒惯会见风使舵——战局有利时争先恐后,一旦形势不利便望风而逃。此刻二人虽怒火中烧,却不得不仰仗这些乌合之众守城。
当皇甫嵩部困守孤城之际,黄巾势力的扩张势如破竹:汝南黄巾攻陷召陵,太守赵谦兵败被擒;广阳黄巾更是一举歼灭幽州卫郭勋与太守刘卫。雪片般的告急文书送至洛阳,暴怒的刘宏在朝堂上将首倡平叛的何进骂得抬不起头。
\"速传捷报!令各部加紧攻略其余州郡!\"
\"本天师定要亲手 ** 刘氏江山!\"
广宗城内,张角抚掌大笑。太平道的黄色旌旗已插遍大汉十三州,但这位大贤良师的眉宇间却隐现焦躁——他所依仗的《太平清领书》秘术,终究是于吉、南华老仙所授的太平经残篇......
修习太平经后,张角深知自己虽顺应天时,却背负深重罪孽,阳寿将尽。
他明白必须加速太平道的行动,彻底 ** 大汉王朝。
\"二弟、三弟,速传令三十六方渠帅,加快攻占州郡!\"
\"务必争分夺秒,若让朝廷喘息复元,于我军大为不利!\"
张宝、张梁闻言面露忧色,急望向兄长。
\"大哥您?\"
张角默然摇头。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比谁都清楚。
唯有赶在油尽灯枯前颠覆汉室,方能了却心愿。
\"遵命!我们这就去传令!\"
\"请大哥保重贵体!\"
见兄长不欲多言,略通太平经的张宝二人当即传达指令。
黄巾军闻令再度疯狂扩张,其势如破竹,官军竟难撄其锋。
此时刘耕已尽占幽州外异族领地,各类建筑在部落废墟上拔地而起。
随着资源源源不断汇入,当中原战火纷飞之际,刘耕正悄然壮大自身势力。
\"全军进攻!\"
\"区区老朽带着残兵,也配阻拦我太平道?\"
\"杀上城墙!取他们首级!\"
围困长社的波才焦躁不已。自四月将皇甫嵩、朱儁困于城内,月余竟未能破城。
望着城头从容指挥的汉将,波才怒不可遏,却始终无法突破防线。
夜幕降临,黄巾军多是夜盲的贫苦农民,攻势只得暂停。
若继续强攻城池,无异于让士兵白白送死。
波才想到此处,面色骤沉,当即下令撤军。
久攻不克,己方伤亡惨重,黄巾士卒早已萌生退意,此刻总算等到了撤退的号令。
“撤——!”
“梁帅有令,全军撤退!”
一声高呼响起,正攻城的黄巾军如潮水般扔下器具仓皇溃逃。此刻他们只求速离战场,能吃上一顿饱饭。今日倒在城下的同伴不计其数,可这群仓促武装的农夫,怎敌得过训练有素的大汉守军?面对高墙坚城,黄巾军束手无策。
“该死!就地扎营,明日再战!”
波才狠狠瞪了眼远处的长社城,转身踏入大营。城墙上,皇甫嵩与朱隽相视一眼,紧绷的神经终于略微放松。以数万兵力抵挡十万黄巾,能守住长社已是极限。
“朝廷援军不日将至。”
“固守待援方为上策。”
皇甫嵩话音方落,二人默然离去。短期内,黄巾军应当无力再攻。
五月,京师得知长社被围,急遣曹操率军驰援。
连续数日攻城未果的深夜,黄巾军营地沉寂无声。皇甫嵩独自登城远眺,只见敌营帐篷杂乱无章地挤作一团,盛夏旱季的地面铺满枯枝干草。凝视许久,他眼底精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