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七名守将尽数伏诛,十二万敌军投降!\"
刘耕立于城主府外,听着曹操禀报,目光深沉。片刻后,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莫测的笑意:\"老曹,这些降卒……你待如何处置?\"
曹操一怔,略作思索,抱拳道:\"回主公,此战我军折损两万步卒,正可借此补充兵力。依属下之见,不妨收编降卒。\"
刘耕听完曹孟德的话,嘴角的弧度逐渐加深,那笑意里透着说不出的阴冷。
\"孟德兄,你终究还是太过心慈手软。\"
话音未落,刘耕已负手踱出府衙。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曹操心头突然涌起阵阵寒意。
府门外,刘耕招来副将。
\"传令下去——\"
\"城中百姓尽数屠戮,降卒亦不留活口。\"
\"连玉石俱焚的勇气都没有,这般废物留着作甚?\"
副将正待领命,曹操却疾步上前拽住刘耕的衣袖。
\"明公!这些人何罪之有?\"
刘耕轻轻拂开他的手,脸上仍挂着春风般的笑容:\"孟德不妨想想,若此城是我大汉疆土......\"
\"那些异族可会放过我们的妇孺?\"
曹操顿时语塞。记忆里浮现出匈奴铁骑肆虐中原的惨景,那些被焚毁的城池,被屠戮的百姓......若今日攻守易势,奥国人定会加倍奉还。
见曹操沉默,刘耕眼中寒芒微闪,冲副将挥了挥手。
凄厉的哀嚎很快响彻全城,直至暮色四合才渐渐平息。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怔怔立在原地的曹操猛然惊醒,才发现四周早已空无一人。
\"天命......如此啊。\"
他苦笑着转身,去寻刘耕的身影。
两日后,百万雄师再度开拔,直指奥地利要塞黑水城。军报却在此时传来:
\"报——!\"
\"奥国都城派五十万精锐驻守黑水,请王上定夺!\"
刘耕闻言轻笑,眼底闪过洞悉一切的光芒。
这支军队原本是驰援布依城的援军,因延误时机才滞留黑水城。刘耕低声自语着,随即挥师直指黑水城。
五日后,黑水城外出现了绵延不绝的军阵——刘耕率领的数百万大军已兵临城下。此时的黑水城经过紧急布防,守军规模已达两百万之众,其中更驻扎着五十万游牧铁骑。
与布依城内讧不断的情形不同,黑水城将领们在元帅格恩雷的统率下保持着罕见的一致。这位坐镇城主府的统帅自得知汉军动向起便终日阴沉着脸。尽管坐拥两百万守军,他仍如坐针毡——布依城的百万雄师不过一日便全军覆没的阴影,使他总觉得己方仅有二十万兵力,而对面的汉军仿佛膨胀成了两千万精锐之师。
\"禀元帅!\"
传令兵急促的声音打破沉寂:\"汉军已在城外扎营,兵力恐有数百万!\"
格恩雷焦躁地摆手遣退斥候,转向众将领:\"诸位有何良策?\"
军帐中静默良久,终于有人打破沉默:\"末将建议固守城池,待汉军锐气耗尽再......\"
话音未落便被厉声打断:\"我军两百万雄师,为何不敢正面迎敌?莫非有人存心通敌?\"
这顶叛徒的帽子扣下来,刚才还议论纷纷的将领们顿时噤若寒蝉。端坐主位的格恩雷脸色愈发难看——他本想效仿布依城坚守待援的策略,此刻却如同噎了块硬石般难以启齿。
(战斗营帐内,格恩雷捏着作战地图的手指微微发白。幕僚们的争论声在他耳边嗡嗡作响,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奥地利联军的士气确实低迷,但尚未跌至谷底。如果现在就与大汉帝国正面交锋,至少还能发挥日常战斗水准。可要是被困在城里......他盯着地图上那座孤城,仿佛看见士气随着围城时间一天天消融。到最后,恐怕连拿起武器的气力都没有了。
问题是——他反复折叠着地图边缘——主动出击就有胜算吗?胜了自然皆大欢喜;要是败了,不仅折损兵力,更会让黑水城门户洞开。面对刘耕这样的铁血统帅,后果简直......
\"都给我闭嘴!\"
格恩雷一拳砸在橡木桌面上,震得墨水瓶都跳了起来。帐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 ** 都绷直了脊背。不管私下有多少不满,此刻他们必须保持对统帅的绝对服从。
\"元帅有何良策?\"有人打破沉默,\"大汉帝国可不好对付。\"
格恩雷摘下军帽抹了把脸,这个动作持续得异常长久。当他重新抬起头时,眼底燃起两簇幽火。
\"传令——\"他猛地起身,斗篷在身后猎猎作响,\"五十万骑兵全体出击!记住,你们的任务是牵制,不是歼灭。\"
黄昏时分,黑水城吊桥轰然落下。钢铁洪流滚滚而出,骑兵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刘耕立在哨塔上,嘴角勾起危险的弧度。他数着鱼贯而出的方阵:五十万铁骑打头,两百万步兵压阵......
\"有意思。\"他对身旁的曹将军晃了晃望远镜,\"奥利地总算派了个明白人上场。\"
刘耕面带笑意,侧过身对身旁的曹操打趣道。
曹操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
此前曹操就向刘耕提议过,如今大汉帝国气势如虹,连番征战已在西方诸国眼中成了神兵天降,只要围城至黑水城守军士气最弱时再进攻,定能势如破竹。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黑水城选择死守不出。
\"老曹,擂鼓!我倒要瞧瞧这位元帅有多少斤两!\"
咚咚咚——
刘耕身后的战鼓骤然响起,九十几万铁骑如疾风般冲向黑水城。
紧随其后的是两百万大汉帝国的步兵。
喊杀声、脚步声、马蹄声交织成一片,连震天的鼓声都被淹没了。
双方的号角手与鼓手拼尽全力,吹响进攻的号角,擂出激昂的战鼓。
\"杀——\"
锵!锵!
兵器碰撞的声响此起彼伏,双方的骑兵率先交锋。
为了给后方数百万大军腾出厮杀的空间,骑兵们默契地将战场引向另一侧。
骑兵交锋不久,步兵也厮杀在一起。
此时的大汉帝国步兵,彻底展现了他们的勇猛。
挡在阵前的黑水城守军,无一例外被斩于刀下,甚至有人被砍成两截。
然而,城墙上突然竖起两面巨旗,一黄一黑,猛烈挥舞。
下方的步兵将领见状,纷纷点头示意,指挥士兵迅速行动。
转眼间,一个巨大的口袋阵成型,将大汉帝国的军队团团围住。
刘耕将战场形势尽收眼底。曹操神色焦急,他却满不在乎地笑了。
\"老曹,别慌!要相信我们大汉帝国的军队是当世最强!\"
说罢,他抬头望向黑水城,恰好撞见格恩雷脸上得意的笑容。
那副欠揍的表情让刘耕怒火中烧,他当即准备下令强攻。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久违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随机任务:收服黑水城元帅格恩雷】
【奖励:粮草二十万、石料十万、木材十五万】
刘耕接获军令后,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抬眼望向黑水城头。
\"曹将军,这格恩雷确有两下子,只可惜遇上了我们大汉铁骑!\"
说罢他抬手示意,激昂的战鼓声顿时转为低沉轰鸣。
####################
原本陷入重围的汉军听到鼓声变幻,立刻如潮水般向两侧发起猛攻。双方兵力本就旗鼓相当,黑水城的包围圈在汉军第一波冲锋下险些被撕裂。
城头的格恩雷始终密切关注战局,见状立即调兵遣将,转眼间又将汉军团团围住。这番应对让刘耕眼前一亮,不由轻笑出声。
起初他只当格恩雷不过尔尔,此刻方知此人确有过人之处——这口袋阵竟暗合中原八卦之理,虽变化不及正统八卦阵精妙,却也颇具章法。
\"有意思,竟能仿出这等阵法!\"
刘耕转身对鼓手下令:\"变阵!尖刀出击,破他这山寨八卦!\"
战鼓应声而变,时而疾如骤雨,时而缓似游蛇。汉军步卒闻令而动,呼吸间便列成锐利刀锋。
尖刀阵甫成,立刻在敌阵中撕开裂口。刘耕见状再传令,转眼间汉军竟反客为主,将黑水城围得水泄不通——更令人称绝的是,此刻汉军摆出的竟是正宗的八卦阵,比格恩雷那半吊子阵法不知精妙多少。
城楼上的格恩雷目睹此景,顿时瘫坐在地。
格恩雷曾因缘际会得到一本八卦阵残篇,自那以后他在兵法造诣上突飞猛进。此刻看着刘耕布下的八卦阵,格恩雷立即认出了这个阵法,明白自己已无力回天。
此时,大汉铁骑已完成合围。九十万铁骑将黑水城五十万骑兵全数歼灭,正调转马头向步兵战场疾驰而来。步兵方阵默契地让开通道,无数铁骑如潮水般涌向被围困的黑水城守军。
在步骑协同的凌厉攻势下,黑水城步兵数量正以惊人速度锐减。当守军减至五十万时,刘耕下令鸣金收兵。战鼓与号角声戛然而止,大汉骑兵井然有序地退出八卦阵。
大阵 ** 已尸积如山,连战马铁蹄都沾满凝固的血泥。百万将士的鲜血浸透十尺深土,恐怕这片战场数十年内都将寸草不生。
刘耕与曹操策马来到城下,对着城楼上神情灰败的格恩雷高喊:\"格恩雷元帅,何不出来一叙?\"
这声呼喊将格恩雷惊醒。他整了整衣冠缓缓起身,从城垛间露出面容:\"刘耕陛下,胜者为王。我既战败,断无生还之理。能与陛下一较高下,此生无憾!\"
为这场决战,格恩雷已倾尽全城兵力。如今城中守军不足三万,根本无力抵挡百万雄师。但刘耕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他仰天长笑:\"蝼蚁尚且贪生,何况堂堂元帅?\"
见格恩雷愈发困惑,刘耕沉声道:\"我知道你不服。那就再给你三天时间整军守城,三日后我亲自率军攻城!\"说罢勒转马头,与曹操绝尘而去。
回到大营后,收兵的号角声响彻战场。
汉军势如破竹的铁骑闻号角声骤然退去,毫不恋战,这让黑水城守军呆若木鸡。
原本只需九十万铁骑一波冲锋便可结束的战局,刘耕竟网开一面任由敌军撤离。
黑水城将士如泥塑般呆立良久,才抖着腿颤巍巍站起身。浓烈的血腥气顿时灌入鼻腔,引得众人弯腰干呕。放眼望去,战场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尽是黑水城袍泽尸骸,竟寻不见半个汉军士卒的踪影。
待到三日后清点战场时更令人心惊——相较于黑水城折损的百万雄师,汉军伤亡竟寥寥无几。这满城将士昼夜不停地搬运同袍尸骨,整整三日方休。
城楼上,曹操望着忙碌的敌军,不解地向刘耕拱手:\"微臣愚钝,主公为何...\"
\"可是想问孤为何纵虎归山?\"刘耕唇角微扬,转头看向这位心腹谋臣。见曹操眉头紧锁面露惑色,他收敛笑意反问道:\"仲德以为格恩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