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耶鲁齐确实是难得一见的雄主。自他继位以来,卢森堡公国国力日盛。若非大汉帝国突然发难,假以时日晋升为王国乃至帝国都指日可待。这也正是他始终不愿臣服的根源——胸中尚有未竟的抱负。
三日后,刘耕收到了耶鲁齐的亲笔降书。他草草览毕,随手将信笺掷于案侧。
\"孟德,你如何看待此事?\"
曹操躬身接过书信,细读后置于案上:\"禀主公,我军即将攻陷卢森堡第六座城池,再取五城便可尽收其地。\"
刘耕含笑颔首:\"依你之见?\"
曹操朗声笑道:\"臣意与主公相同——此时纳降,实无必要。\"
刘耕凝视着这位得力谋臣,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随即召来使者吩咐:\"去告诉耶鲁齐,现在才想投降,不嫌太迟了么?\"
信使奉命将刘耕简短的回信带回卢森堡圣都后,仅过了两天,刘耕的军队便攻陷了卢森堡公国的第六座城池。当信使抵达圣都时,距离他出发已经过去了三天。
\"刘耕简直欺人太甚!\"
耶鲁齐原本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投降信,却没想到收到的回复仅有寥寥数字:\"现在才想投降,不觉得太迟了吗?\"
愤怒的耶鲁齐将信笺狠狠掷于地上。殿内群臣依次传阅,每个人的脸色都阴沉得可怕。
\"诸位爱卿,说说吧。\"
耶鲁齐的语调透着森冷,满朝官员面面相觑。当初主张投降的是他们,如今被拒降的也是他们。
\"怎么,现在都哑巴了?\"
\"就算你们现在想投降,还有机会吗?\"
群臣的神情愈发难堪。半晌,终于有人壮着胆子进言:\"陛下,毕竟我们与大汉帝国交战已久,对方不信任也情有可原。不如......我们亲赴前线?\"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众人附和。这些大臣眼中闪烁着希冀的光芒,仿佛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耶鲁齐望着这群不成器的臣子,气得浑身发抖。然而面对大汉帝国的铁骑,整个卢森堡公国早已军心涣散,连半点斗志都不剩。
\"立刻召集各国元首!\"耶鲁齐突然厉声道,\"我们卢森堡联盟绝不会就此覆灭!\"
说完便拂袖而去,不再给任何人进谏的机会。仅用一日,联盟各国的统治者便齐聚圣都。
\"诸位皆是联盟核心成员,今汉军来势汹汹,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耶鲁齐召集各部首领,开门见山地征询意见。
大殿内顿时人声鼎沸,七位部族首领在卢森堡宫廷中各抒己见。
有人主张再次与汉帝国议和,有人建议直接归顺。
亦有人坚持死战到底,更有提议携财宝出逃者,甚至还有人想向罗马求援。
耶鲁齐面色阴沉地看着众人争论不休,始终没能达成共识。
忽然,传令兵匆忙闯入殿中。
\"王上,汉军已攻陷落叶城!\"
此地距卢森堡王城仅隔三城之遥,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众人神色各异,耶鲁齐挥手屏退传令兵,缓缓开口:
\"诸位都看到了,汉军每三日便攻陷一城,不日将兵临王城。\"
他顿了顿,面露痛心之色:
\"最令人寒心的是,各位竟在此时撤兵,独留我卢森堡面对强敌!\"
数位首领顿时面露愧色。
\"陛下此言差矣,汉军势大,我等岂能白白牺牲将士性命?\"
主降派首领话音刚落,立即有人反驳:
\"懦夫!难道我们联军还敌不过一个汉帝国?誓死血战!\"
(
犹似刀锋出鞘,主战派那名**代表赫然在列。其国境毗邻卢森堡公国,战火肆虐下,此邦惨状仅次于那弹丸小国。当汉军铁骑踏平卢森堡之际,顺手便将此邦碾作齑粉。
如今那国唯余孤城独守,照此态势,汉军旌旗不日便将插上城堞,亡种灭族只在朝夕。两名**代表率先唇枪舌战,余众亦各执己见加入混战。两个时辰后,七八个**依旧争执不休,最终不欢而散。
耶鲁齐送客后一声长叹。原指望众**合力抗敌,未料竟落得这般局面。卢森堡联盟土崩瓦解,已成定局。
——
铁蹄踏碎三月盟约,自上次会谈后,卢森堡联盟终作鸟兽散。两月鏖战,汉军摧枯拉朽,如今卢森堡公国仅剩圣都茕茕孑立。
余下诸邦或卷财逃遁,或遣使请降,更有痴等罗马援兵者。然刘耕冷笑置之——既敢执戈相向,便再无转圜余地。此刻胜券在握,岂容反复小人投机?
\"主公,三日之内必破圣都!\"曹操从沙盘抬首,却见刘耕唇边浮起玩味笑意:\"区区卢森堡,何足道哉?\"这弹丸之地不过是他西征首块踏脚石,若非为扬大汉天威,早该化为焦土。
曹操喉头一哽,半晌方岔开话头:\"是递战书,还是直接攻城?\"
在进击卢森堡公国的战役中,攻城作战耗时极短,最久的一次不过两日光景,余下时日基本都在行军途中消磨。连续征战后,百万步卒已减员至七十万之数。须知攻城战与常规作战大不相同,骑兵在此全无用武之地,若贸然投入战场只会徒增伤亡。
帐内,曹操正向刘耕进谏:\"主公何不暂缓攻势?待平定卢森堡后,西境诸国恐将结盟自保。此时若再调遣援军,时日上已然不及,恐生变故!\"他力陈己方已深入敌境,当待后续兵力抵达方为稳妥之策。
谁知刘耕闻言只是轻笑:\"也罢,将士们连日奔波确需休整。\"稍作停顿后又道:\"今日全军休整,明日全力攻城!\"说罢便径自离营而去。
曹操怔立当场,原以为主公纳谏,不想仅是权宜之计。更令人忧心的是刘耕就此杳无踪迹,连继续劝谏的机会都不复存在。
夜幕降临,军中大帐内众将焦躁不安。副将们忍不住询问曹操:\"曹丞相,明日大战在即,王上此刻人在何处?\"曹操面露难色,沉默良久方道:\"既是王命,诸位做好备战即可。主公素来神出鬼没,开战前必会现身。\"言毕亦拂袖而去。
翌日拂晓,众将齐聚大帐。\"曹丞相!\"副将们急切追问:\"大军即将出击,可王上至今......\"话音里满是未尽之忧。
刘耕突然现身帅帐,一众将领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他,众人脸上写满兴奋。
\"全军出击,两百万将士速战速决!\"刘耕一声令下,帐中诸将面面相觑。大汉连年征战,兵力多少大家心知肚明——明明只有七十万攻城部队,何来两百万大军?
正在众人疑惑之际,曹操忽然若有所悟,带着众将快步离开大帐。果然,卢森堡圣都附近一夜之间拔地而起一座新城,一百三十万大军正从城中涌出。
战鼓声隆隆作响,刘耕听着帐外传来的鼓点,嘴角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新增的百万大军固然能加速攻占圣都,可一想到系统里所剩无几的资源,他就心如刀绞。
建造分城已属勉强,如今又征召百万步兵,资源即将见底。\"罢了,等拿下卢森堡公国,掠夺该国资源后总能补回来。\"刘耕暗自盘算。
此时另一边的耶鲁齐正焦灼不安地来回踱步。
\"报——!\"斥候慌张来报,\"汉军已兵临城下!\"
连日来,耶鲁齐屡次遣使求和,却连刘耕的面都见不着就被驱逐。更可怖的是汉军攻势不减反增,短短数日便推进至圣都。
\"来了多少军队?带了多少攻城器械?\"耶鲁齐赤红着双眼追问。斥候闻言愈发惊惶,声音都开始发抖。
“报告大王!”
“汉军兵力至少数百万,攻城器械不计其数,尤其是远处密密麻麻的投石车,根本难以统计!大王!”
探子声嘶力竭地向耶鲁齐汇报,耶鲁齐听后如遭雷击,半晌才回过神来。
他阴沉着脸,盯着跪在地上的探子。
“你这是在动摇军心!”
“来人!拿下!”
话音刚落,两名侍卫立刻上前将探子押住。探子还未来得及喊冤,耶鲁齐便对满朝文武厉声说道:
“汉军与我卢森堡联盟交战多日,最初不过百万步兵、百万骑兵,怎可能毫发无损反而增兵?简直荒谬!”
说完,他冷冷扫了探子一眼,嗤之以鼻,随后继续高声道:
“谎报军情,妖言惑众,罪不容赦!”
此言一出,大殿众臣神色稍缓——毕竟自古征战皆损兵折将,哪有越打兵越多之理?更何况卢森堡已折损两百万大军,汉军岂能毫发未损?
探子闻言激动大喊:
“陛下!小人绝无虚言!昨夜突然出现一座汉军城池,新增兵力皆源于此!”
“什么?!”
满朝震惊,无人能安坐。在耶鲁齐带领下,众人疾奔至圣都城头。
果然,远处赫然矗立一座汉军城池,往来军民服饰分明可见。守城将领仓皇禀报:
“陛下!此城昨夜凭空出现,汉军彻夜调兵,今晨已有数百万大军压境!”
话音未落,曹操的总攻号角已响彻天地。
(
数百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卢森堡圣都,震天的喊杀声中,数十块巨石从天空呼啸而过,重重砸在城墙上。
轰隆巨响不断在耶鲁齐耳边炸开,整段城墙都在剧烈颤抖。这位君王站立不稳,险些跌坐在地,幸亏守城将领眼明手快将他扶住。
\"陛下快撤!汉军势不可挡,我们支撑不了多久了!\"
耶鲁齐挣开侍从的搀扶,踉跄着来到城墙边。只见汉军的云梯已架满墙头,数不清的士兵正攀援而上,攻势如虹。
望着这摧枯拉朽的一幕,耶鲁齐长叹一声。他带着少数亲卫转身离开,却没有返回宫殿,而是混入城中逃难的人群。
此时的圣都早已乱作一团。听闻汉军围城的消息,百姓们纷纷收拾细软逃命。耶鲁齐换上布衣,带着伪装成平民的卫兵,消失在仓皇逃窜的人流中。
不到两个时辰,汉军先头部队已占领城墙。卢森堡守军未作抵抗便缴械投降——在见识过汉军的铁血战力后,这些失去主将的士兵早已斗志全无。
当曹操等人肃清残敌后,将刘耕请上城墙。望着脚下这座陷落的都城,曹操拱手道:\"主公,卢森堡公国最后一城已破,这个国家就此终结了。\"
曹操与众将神情热切地望向刘耕,在他们眼中,这位统帅犹如战神临世。只要刘耕坐镇沙场,大汉帝国的雄师便所向披靡。然而此刻的刘耕却双眉深蹙,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城下的战局。
铁蹄踏破圣都
潮水般的汉军从卢森堡圣都四门涌入,寒光闪过,原本激烈的攻城战转眼演变成单方面的 ** 。手执环首刀的士兵疯狂砍杀着四散奔逃的公国百姓,血雾在街巷间弥漫。
\"明公!\"曹操顺着垛口望去,只见手无寸铁的妇孺接连倒在血泊中,忍不住进谏:\"公国既灭,何不放过这些无辜庶民?\"
刘耕恍若未闻,指节在城墙青砖上叩出沉闷的声响。直至斥候踏着血渍奔上城楼:\"禀王爷!圣都虽克,但皇庭空无一人。据报耶鲁齐大公自清晨巡视城防后,便再未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