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重臣如此失态,二世当即沉下脸来厉声呵斥。
本就在为国运烦忧,派他去寻访大军,结果反倒跑回来添乱。
就在二世呵斥声刚落,右大臣已满脸惊惶地冲到御前。
\"陛下!\"
\"西域诸国可有能全歼叶伽将军五万大军的实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质问,二世略显困惑地点了点头。
\"自然没有。我贵霜雄师岂是这般不堪一击?\"
\"若当真如此容易,西域诸国早就归顺称臣了!\"
二世说这话时,脸上还带着几分傲色。
可右大臣的脸色却越发阴沉。
望着君王的自得神情,右大臣幽幽开口:\"陛下可还记得......西域那个古老的传说?\"
此言一出,二世顿时怔住。
关于西域的古老传言,他再清楚不过。
这个自上古流传的传说,至今仍在贵霜民间口耳相传——说的是西域昔日的统治者,在那遥远的东方,存在着一个令人生畏的大汉帝国。即便是凶悍的匈奴帝国,也要退避三舍。
而传说中最令人胆寒的,便是那支所向披靡的黑甲铁骑。
---
想到此处,二世猛然转身凝视右大臣。
\"你是说......\"
\"叶迦的五万大军是被大汉帝国歼灭的?!\"
看着君王难以置信的表情,右大臣艰难地点了点头。这确实是解释大军失踪最合理的推测——遭遇了大汉帝国的铁骑。
然而胡毗色伽二世却突然厉声喝止:
\"荒谬!\"
\"绝无可能!\"
\"大汉帝国早已销声匿迹多年,西域与他们断绝往来已久,怎可能是他们所为?\"
面对君主激烈的驳斥,右大臣一时语塞。他困惑地注视着坚决否认的君王——这个看似合理的推断竟遭到如此断然否定。
二世阴沉的目光扫过右大臣。作为王族成员,他清楚那些被百姓视为传说的秘辛。据宫廷秘档记载,大汉帝国在击溃匈奴后便逐渐退出西域,距今已逾百年。这才是他断然否决的原因。
见无法说服君主,右大臣躬身告退:\"臣将继续搜寻叶迦将军下落。\"
待右大臣离去,二世仍怔立原地。那个记载在贵霜建国史册上的神秘帝国,此刻重新占据了他的思绪。
\"此事......需向母后求证。\"
胡毗涩伽二世思索片刻,随即起身离开大殿,匆忙赶往母亲居住的后宫。
踏入太后寝宫,二世立即向母亲阐明来意。
贵霜帝国由被匈奴击败的大月氏人建立,而二世的母亲正是大月氏后裔。关于大汉的传说与记载,在大月氏部族中世代相传。
听闻儿子提及大汉帝国,如今的贵霜太后骤然变色。
\"陛下为何突然说起大汉?\"
\"莫非已与他们有所接触?\"
面对母亲急切的询问,二世却摇头否认。他缓缓道出叶伽率五万大军进入西域却神秘失踪,且整个西域音讯全无的蹊跷情况。
话音刚落,太后双腿一软,跌坐在地。
\"祸事了!祸事了!\"
\"请陛下立即撤军,调集重兵驻守西域边境!\"
\"否则我贵霜将大难临头!\"
见母亲如此惊慌,二世心中不以为然。
\"母后多虑了!我贵霜如今兵强马壮,那大汉销声匿迹多年,即便重现又有何惧?\"
\"这般畏首畏尾,岂不折损我国威名?\"
太后闻言又急又气,迅速起身翻找。片刻后,她捧出一卷记载大月氏重要历史的竹简。
\"陛下切勿糊涂!\"
\"当年匈奴何等强盛,我大月氏在其铁骑下不堪一击,被迫远迁至此。\"
\"然如此强横的匈奴,面对大汉军队却如螳臂当车,一败涂地!\"
竹简徐徐展开,上面不仅载有文字,更绘有大汉铁骑所向披靡的战斗场景。
\"这世上从无军队能抵挡大汉铁骑之锋芒!\"
\"彼时大汉威震寰宇,万国来朝。\"
\"虽不知其为何销声匿迹,但陛下绝不可轻视这个帝国!\"
太后将竹简内容逐一向二世展示,字里行间尽是警示之意。
大帐内,大月氏太后正耐心劝导着年轻的君主。作为母亲,她深知儿子一心想要重振日渐衰微的贵霜帝国。然而那个来自东方的古老帝国,始终是王室典籍中讳莫如深的存在。
\"陛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帝国虽已销声匿迹多年...\"
\"当年四方来朝的煌煌 ** ,纵使如今重现,也绝非轻易可敌!\"
太后话音未落,胡毗涩伽二世已肃然颔首。竹简上记载的往昔令他心惊——那个曾让匈奴俯首的庞然大物,确实不容小觑。
辞别太后途中,二世已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对方实力几何,都必须严阵以待。与此同时,太后仍伫立在铜灯前,怔怔凝望东方,恍惚间似见赤旗玄甲遮天蔽日。
\"即刻传召伽吉大将!\"
\"着其统率三十万精锐驻防寒霜城!\"
回到王宫的君主雷厉风行地下达军令。当信使飞奔出宫时,二世独坐金座,望着朝阳升起的方向陷入沉思。
'沉寂百年的巨龙...当真还有昔日锋芒?'
此刻他几乎倾尽举国之兵,只为应对这个骤然再现的东方强邻。军令抵达军营时,伽吉身侧的右大臣突然神色骤变。
\"陛下终于相信臣的谏言了!\"
\"哈哈,妙极!只要主力部队在此驻防,就算汉军重现人间又能如何?\"
\"凭我贵霜帝国数十万雄师,足以与那东方王朝一较高下。\"
右丞相抚须微笑,暗自得意。
他笃定新君如今的决策全是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不禁喜上眉梢。若能继续获得君王信任,贵霜帝国必将迎来辉煌。
正当右丞相沉醉在幻想中时,伽吉将军已雷厉风行地执行起王命。对这位铁血将领而言,君王的旨意就是天命。
旌旗猎猎,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出,整个军营为之震动。
目睹全无保留的调兵场面,右丞相顿时失色。
\"伽吉!你疯了吗?\"
\"陛下虽命你驻防寒霜城,岂能让边境形同虚设?\"
\"若让安息人逮住这个空当,帝国危矣!\"
面对疾言厉色的质问,伽吉只是冷眼斜睨,继续挥舞令旗。在他心里,王命高于一切,哪怕要掏空帝国防线。
右丞相急得跺脚。如今安息狼顾鹰睨,罗马也蠢蠢欲动,如此撤防简直是把国门洞开。联想到敌军长驱直入的场景,他慌忙奔向王宫。
此刻通往王宫的路上车马络绎不绝。原来汉帝国重现的消息不胫而走,引爆了弥漫在民间的恐怖记忆。
\"苍天啊!那个战无不胜的东方帝国要打来了?\"
\"我们该怎么办?\"
\"听说汉军能以一当百,我们挡得住吗?\"
\"菩萨保佑!救救贵霜的子民吧!\"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街巷蔓延,整座都城陷入混乱。商贾收摊,妇孺哭号,连寺庙的钟声都透着惶急。帝国的黄昏,似乎正随着汉军的阴影一同降临。
人们惊慌失措,有的全家收拾行囊准备逃离,更有狂热的佛 ** 不断对着金身佛像磕头祷告。
朝堂之上,群臣焦急地等待着胡毗涩伽二世的决断。往日因推广佛教而久未召开的朝会,今日却罕见地聚集了所有大臣。
\"陛下!万万不可让伽吉将军调走边境守军啊!\"右大臣急切地上前谏言,\"若安息、罗马两大帝国得知我边防空虚,必会趁机入侵!\"
然而二世对这谏言充耳不闻。在他看来,来自东方的大汉帝国才是心腹大患。只要尽快解决这个威胁,其他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右大臣退下。
朝堂上忧虑重重的大臣不在少数。那个传说中的帝国重现于世,让他们不寒而栗。但以左大臣为首的另一派却显得胸有成竹。
\"陛下,传说终究是传说!\"左大臣冷笑道,\"史书多有夸大之处。这所谓的大汉帝国,说不定是虚张声势!消失这么多年,还能剩下几分实力?\"
这番话引得不少大臣点头附和。就连二世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左大臣见状,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即使大汉真如传说般强大,如今也绝非我蒸蒸日上的贵霜帝国对手!更何况...据说东方那片土地不仅沃野千里,更蕴藏着无数珍宝!\"
“简直是无尽财富,触手可得的黄金!”
“大汉帝国销声匿迹这么久,如今还剩几分实力?”
“只要我贵霜铁骑横扫西域,这东方古国的疆土终将归我贵霜所有!”
左大臣话音未落,殿内群臣已蠢蠢欲动。
王座上的胡毗涩伽二世指尖轻叩扶手,眼中野心的火苗被悄然点燃——尽管大月氏太后曾告诫过大汉的可怕,但膨胀的征服欲早已盖过谨慎。
朝堂上骤然响起激烈的争论声。
右大臣率领的反对派拍案而起:“此时招惹大汉?西有安息罗马虎视眈眈,国内民生凋敝,若三面受敌...”
话未说完,几名将领已嗤笑打断。
年轻的 ** 将争吵声隔绝在耳外。
左大臣的话语如毒蛇般缠绕着他的思绪:“陛下,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吞并东方,安息罗马不过是待宰羔羊...”
王座扶手的雕龙被捏得咯吱作响。
当左大臣抛出最后筹码——“天下一统的伟业将在您手中实现”,胡毗涩伽二世突然放声大笑:
“妙!就依爱卿所言!”
“这东方古国空有千年虚名!昔日的荣光早已随风而逝!”
“我贵霜帝国兵锋所指,何须畏惧那所谓的大汉!”
胡毗涩伽二世傲然挥袖,眼中尽是睥睨之色。
左大臣闻言,褶皱的面皮因狂喜而颤抖。他深谙权术之道——唯有军功,才能让这金座旁的位置永不倾斜。
“臣愿为王上铸就万世功业!”
他五体投地的高呼掀起浪潮,满朝文武如风吹麦穗般接连跪伏。右大臣孤立殿柱之侧,将叹息碾碎在齿间。
当羊皮诏令送入军营时,伽吉将军的刀疤在火光中跳动。
“三十万铁骑,足以将那汉人的城墙踏成齑粉!”
粮车在夜色中汇成洪流,而王宫深处,几位大月氏老者正撕扯着素袍哀谏:
“王上!那‘虽远必诛’的汉剑仍在史册中滴血啊!”
王座上的阴影缓缓起身,玉印在掌心裂开细纹。
“这帝国——”
“现在姓胡毗涩伽。”
\"朕的旨意不容置疑!\"
当胡毗涩伽二世斩钉截铁地回绝后,殿中的大月氏贵族们顿时面如土色。要知道,眼前这位君王能够顺利登基,正是靠着他们的鼎力相助。可如今不过是为了进攻贵霜一事,他竟敢如此倨傲无礼。
\"陛下!您莫非忘了是谁扶您登上这王位的?\"
\"远征东方帝国万万不可!\"
\"贵霜怎能与大汉抗衡?\"
\"即便这些年少有音讯,但沉睡的猛虎依旧是百兽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