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嚎声响彻草原,溃兵们涌向王帐方向。可血肉之躯怎能快过奔腾战马?铁骑如影随形,收割着落后的生命。
\"大汗!救救您忠诚的子民!\"
汗帐内死一般寂静。
当溃兵撞开帐门,只见满地狼藉——宝座空空如也,财货尽数消失。
\"他丢下我们逃了!\"
\"懦夫!!长生天会惩罚这个叛徒!!\"
近卫军踏着整齐步伐涌入帐中。
寒光闪过,几颗头颅滚落在跪着的无头躯体旁。
此刻北方雪原上,一队骑兵正疯狂逃窜。
\"可恨!!可恨啊!!\"
“我的王庭!我的军队啊!”
“都怪蹋顿那个蠢货,好端端的去招惹大汉做什么?!”
凄厉的咒骂声中,仓皇逃窜的正是昔日不可一世的鲜卑王。
当王庭防线出现溃败迹象时,这位首领就成了最先逃命的懦夫。
......
公孙瓒的亲卫军刚突破城墙,鲜卑王就卷走王帐珍宝,带着亲信、物资和女人从后山溜走。此刻他身边仅剩不足五万的残兵败将。
见识过汉军铁骑的恐怖后,鲜卑王哪敢多留片刻?若时光能倒流,他定要先斩了蹋顿那个祸害,再向大汉俯首称臣。
如今他只能像丧家之犬般逃向冰原。刺骨的寒风如刀割面,鲜卑王心中满是凄凉——可比起被汉军铁骑 ** ,宁可在这苦寒之地苟活。
鲜卑王一逃,王庭守军纷纷弃械投降。刘耕冷眼看着这些异族,依旧下达了坑杀令。
若在从前,他或许会留战俘做苦力。但如今有系统助力,这些异族不过是浪费粮草的累赘。
“杀!!”
——随着鲜卑王庭覆灭,公孙瓒的骑兵扫荡草原,将所有异族男子抛入万人坑活埋。
自白马将军出征以来,汉军铁骑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零散部落闻风丧胆,连管教孩童都会吓唬:“再哭就让公孙瓒来抓你!”
“草原屠夫”的凶名让异族小儿夜啼,公孙瓒却浑不在意。
公孙瓒毕生心愿就是北上讨伐胡人,如今梦想达成,他心中自然欢喜。至于朝廷赐予的封号,他也欣然接受,毕竟这是对他功绩的肯定。
随着鲜卑王庭的覆灭,草原三大部族都被刘耕彻底平定。残余的胡人纷纷效仿鲜卑王,向更北方的苦寒之地迁徙。刘耕对此毫不在意,他的目光已投向新征服的草原。
这片广袤草原若经营得当,将成为最锋利的武器。幽州、并州、凉州都与草原接壤,虽然边境有秦长城防御,但刘耕已有对策。只要派轻骑兵从幽州出发,沿长城一线进击,控制这段防线后,草原大军便可长驱南下。
正规划间,刘耕接到冀州袁绍在幽州边境屯兵的消息。不过他对袁绍完全不放在心上——此人志大才疏,外强中干,部众虽多却指挥混乱。若非顶着四世三公的光环,哪能有今日之势。在刘耕眼中,袁绍连做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鲜卑王庭清点完毕后,除六十余万鲜卑妇女外,还解救出大批汉人俘虏。这些百姓对刘耕军队感恩戴德。缴获物资更是惊人,仅牛羊就有两百多万头,远超匈奴与乌桓两族之和。
凭借系统地图,刘耕直接在王庭遗址建立城镇中心。草原湿软不宜筑城的常识被打破,当巍峨建筑拔地而起时,跪拜的鲜卑妇女们如同目睹神迹。
(
# 鲜卑女子的命运转变
那些鲜卑女子地位卑微得令人心酸,在异族之中,她们从无相夫教子的机会,不过是异族男人交换物资的筹码或是生育的工具罢了。
当她们目睹眼前的神奇景象,这些鲜卑女子立刻诚惶诚恐地跪倒在地。
鲜卑王庭中被囚禁的汉人百姓,除部分思乡心切者外,大多数选择留下。这些人多是年迈者和大汉女子,他们在此已失去生活希望,归乡亦不知何以为生。
刘耕对这些百姓毫不吝啬,大量资源投入后,王庭里涌现出一批批农民。随着农民们的劳作,帐篷被尽数拆除,整齐的房屋拔地而起。
\"老天啊!!!\"
\"长生天显灵了!!!\"
\"神迹!!!真是神迹啊!!!\"
看到建成的房屋,所有鲜卑女子又齐刷刷跪拜。公孙瓒听她们尊称\"长生天\",面色顿时阴沉。
\"给我听好了!\"
\"这是我大汉的威严!\"
\"你们能活命,全赖大皇子殿下仁慈!\"
\"再敢拜什么长生天,就尝尝我的刀!\"
公孙瓒神色凌厉地说完,鲜卑女子们慌忙求饶,再不敢提长生天。刘耕明白,这些异族终将被时间同化,不必过多理会。
此刻的鲜卑王庭已焕然一新,若非身处草原,几乎让人误以为是大汉十三州内的某座郡城。建设完成后,刘耕又加固了外围城墙。坚固的城墙将王庭环抱,使其彻底转变为一座汉式城池。
\"从今以后,草原以此地为中枢!\"
\"异族将在此绝迹,此城名为平异城!\"
以平异城为据点,刘耕开始大规模建设。这片广阔的草原尽归其版图,疆域甚至比后世的内 ** 古总和还要辽阔,直达凉州边境。
获得如此辽阔疆土,刘耕心中暗喜。有了土地,接下来便可展现系统最惊人的能力了。
平异城外,广袤的草原上突然凭空出现一块农田——这正是刘耕通过系统操作实现的。
随着系统运作,一块农田骤然显现在草原 ** 。
这异常景象令刘耕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不过按照帝国时代的能力,连沙漠都能开垦成良田,草原自然也不成问题。
有了第一块农田作为开端,刘耕毫不犹豫地投入资源,以平异城为中心,向四周大规模扩建农田。
转眼间,整片草原被规划整齐的田垄覆盖,形成壮观的农耕景象。
当刘耕持续拓展农田时,定居在平异城的大汉百姓满怀期待走出城门,却被眼前景象震撼——
熟悉的草原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已播种完毕的沃土。
\"天神显灵了!\"
\"我是不是眼花了?草原上竟能长出庄稼!\"
作为农耕民族的后代,他们一眼就认出这些是上等良田。但更大的困惑随之而来:游牧民族世代放牧,正是因为草原无法耕种。若早有这等良田,又何必年年南下劫掠?
此时,平异城守军列队而来,身后跟着大批系统召唤的农民。在士兵分配下,这些新生农田被划归农民管理。
围观的大汉百姓集体呆立——在他们认知里,土地向来被世家大族垄断,平民终年劳作却所获无几。想要拥有自己的土地,除非背井离乡前往蛮荒之地。而此刻,颠覆认知的场景正在眼前真实上演。
(
庄稼人啥时候享受过这等好事。
被关押多年的大汉子民王五,早已不晓得家中是否还有人活着。既然老屋还在,他便在此安顿下来。
瞧着眼前光景,王五壮着胆子走近一名巡逻的士兵。
大皇子刘耕素来善待百姓,麾下将士也都和气待人。
\"老伯有事?\"士兵笑着问道。
见军爷这般客气,王五稍定心神:\"军爷,那些人...在做什么勾当?\"
他偷偷指向远处丈量土地的队伍。
士兵笑意更浓:\"老伯莫怕,咱们是大皇子麾下。殿下仁厚,特意给百姓分田呢。\"
\"凡大皇子治下的百姓,都能领到自己的田地。当然赋税还是要交的,不过很轻。\"
王五听罢,狠狠掐了把大腿。疼得直咧嘴,才确信不是做梦。
\"老天爷!当真?老汉也能分田?\"
士兵往分田处指了指:\"千真万确!老伯快去排队,分块离城近的地,您种着也方便。\"
待士兵离开后,王五仍呆立许久。忽地眼睛一亮,急急向分田处奔去。
当真正拿到地契时,老汉扑通跪地,老泪纵横:\"大皇子恩德啊!小老儿无以为报,唯有日日为殿下祈福!\"
王五千恩万谢回到平异城后,立即化身行走的活广告。他逢人便夸当朝大皇子刘耕的仁德,那狂热劲儿活脱脱就是个追星族。
被解救的汉民们捧着刚到手的地契,听说大皇子的种种善政,个个感动得直抹眼泪。没几天功夫,家家户户都供起了刘耕的长生牌位——这些刚脱苦海的百姓拿不出什么像样谢礼,只能早晚三炷香聊表心意。
\"殿下的大恩大德,咱们做牛做马也要报!\"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弓腰劳作的背影,锄头砸在冻土上的闷响此起彼伏。这些都是侍弄庄稼的老把式,如今有了自己的土地,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有了神秘系统的加持,草原正在发生惊人变迁。匈奴、乌桓故地上,新城池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就在汉民们热火朝天建设家园时,往北逃亡的异族残部正遭遇 ** 烦——
**\"这鬼地方要冻死爷了!\"
\"脚...脚趾头没知觉了...\"
裹着厚重皮袄的异族汉子们牙齿打颤,他们发现草原上的御寒装备在这里根本不好使。寒风像刀子似的往骨缝里钻,刚钉下的帐篷桩子\"铛\"地弹起来——地面冻得比铁还硬。
残军望着白茫茫的荒野集体傻眼,再往前怕是真要变成冰雕了。
天寒地冻,不仅空气冷得刺骨,连地面都冻得硬如铁石。
帐篷的固定桩怎么也钉不进这坚硬的冻土里。搭不成遮风挡雪的帐篷,又遇上这等严寒天气,这群逃难而来的外族人急得团团转,却想不出半点法子。
正当他们绞尽脑汁时,北方刮来的凛冽寒风像刀子般穿透他们的衣袍。刺骨的风一吹,刚冒出来的念头立刻被刮得无影无踪。
草原是决计不敢回去了。不久前刘耕率领的大汉铁骑那摧枯拉朽的攻势,至今想起仍叫他们胆战心惊。那支恐怖的骑兵队伍,已深深刻在他们记忆中。如今只能像阴沟里的老鼠,在这苦寒之地苟延残喘。
\"加把劲!死活也得把帐篷支起来!\"
眼看同伴们在寒风中哆嗦得越来越厉害,这些外族人只得咬紧牙关,抡起锤子拼命往冻土里砸固定桩。可在这冰封的地面上钉桩子,简直比登天还难。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总算勉强搭起几顶帐篷。但新的难题接踵而至——仓惶出逃时带的干粮所剩无几,牛羊更是寥寥无几。王庭的牲畜还没顾上带走,就被刘耕的兵马占领了。眼下这点口粮,哪够几万人吃上几天?
\"这...这可如何是好?\"
\"粮食根本不够啊!\"
\"这种鬼地方,怕是连草根都刨不出来......\"
躲在帐篷里取暖的外族人愁眉不展地商量着。眼下只能先凑合吃着随身带的干粮,但这终究不是办法。必须找到稳定的食物来源才行。
于是他们派出几支小队,朝更北边探索。虽然这样会让本就不多的族人更加分散,但为了寻觅生机,也只能如此了。
望着眼前凄凉的荒地,这些 ** 部族胸中的怒火烧得更旺了,矛头直指横扫草原的刘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