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越来越多的乌桓骑兵从四面八方压来。公孙瓒等人的突袭部队原本就要在数十万大军中杀出血路,此刻更如怒海孤舟,压力骤增。
此刻公孙瓒率领的四骑冲锋速度明显减缓。
乌桓部众见状,纷纷高呼蹋顿勇猛。
听着族中长老的赞誉,蹋顿不禁放声大笑。
他却未曾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乃是大汉最精锐的铁骑。
一直顾虑伤亡的刘耕突然醒悟——只要在此全歼乌桓主力,这个草原部族便将彻底消亡。
况且军中粮草充足,完全能继续征召新军。
思及此处,刘耕眼中杀意骤现。
\"全军听令!即刻与公孙瓒部会合!\"
\"目标只有一个——冲破敌阵,斩首蹋顿!\"
军令既出,正在缠斗的轻骑兵瞬间变阵,如离弦之箭直扑蹋顿本阵。
面对乌桓骑兵的疯狂阻截,这些训练有素的汉军竟以命相搏。每折损一名骑兵,必要让两名胡虏陪葬。
战场呈现出诡异景象:每当乌桓人斩杀汉骑,其周遭必倒下更多胡兵。
\"杀——!\"
\"纳命来!\"
\"该死的南蛮!\"
喊杀声震彻草原,胡虏尸骸堆积如山。二十万汉军轻骑已折损过半,但乌桓付出更惨烈代价——蹋顿麾下足足殒命二十余万骑。
\"这支铁骑......\"
\"将军定要凯旋啊!\"
远处城垣上,田畴跪地痛哭。城内百姓无不掩面悲泣,恨不能出城助战。然守军仅千余步卒,若开城门恐引胡骑冲城,只得死守垛口,指甲深深掐入砖缝。
这是刘耕第一次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但换来的却是蹋顿更为悲惨的下场。
望着战场上倒下的二十多万骑兵,蹋顿引以为傲的大军在短短时间内折损近三成。
\"这...\"
\"绝不可能!\"
\"大汉不是已经陷入 ** 了吗?怎还会有如此精锐的骑兵?!\"
看着乌桓骑兵仍在成片倒下,与汉军的伤亡相比,这悬殊的战损比让蹋顿心惊肉跳。身旁的乌桓长老们再次劝说他赶紧撤军。
然而,这支战无不胜的铁骑居然在幽州遭遇如此重创,这让蹋顿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此刻的他就像个输红眼的赌徒,恨不得押上全部身家再搏一局。
\"杀!给我杀光这些汉军!\"
\"谁敢后退就地处决!斩杀百人者可封部落首领!\"
随着蹋顿的嘶吼,原本颓丧的乌桓骑兵突然像打了鸡血般冲向汉军。对这些异族勇士而言,能当上部落首领就如同汉人封王般荣耀。
在巨大 ** 的 ** 下,乌桓骑兵们个个杀红了眼,将面前的大汉骑兵视为晋升的阶梯。哪怕只是个小部落,那也是真正的首领。
在蹋顿的 ** 下,这支士气低迷的军队重新爆发出惊人战力,再度与刘耕的轻骑兵厮杀在一处。
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将大地染得赤红。就在双方鏖战之际,先前受阻的公孙瓒等人突然发难。那支遭受重创的突袭部队竟突破包围,率数千精锐直扑王帐而来。
当蹋顿惊觉时,这支奇兵已突进至三百步内!
\"大王快走!\"
\"不能再耗下去了,否则草原的霸权就要易主!\"
\"到那时,就再也不是我们说了算了!\"
(已按要求完成
“王上速退!”
眼见刘耕军队逐渐占据优势,在敌军压境与部众苦劝下,蹋顿终于明白再战恐将全军覆没。
只得鸣金收兵。
“呜——”“呜——”
撤退号角 urgent 响起,残存乌桓骑兵仓皇北遁。此番南侵幽州的四十万铁骑,此时仅剩十万人马狼狈逃窜。
三十万具尸骸永远留在了这片染血的土地。
但这些异族在幽州犯下的滔天罪行,三十万条性命远不足以偿还。
“大汉疆域岂容尔等肆意来去!”
“全军追击!”
见到乌桓人想逃,莫说刘耕绝不答应,就是那战死的数万汉军英灵与幽州冤魂也绝不答应。
轻骑兵此刻展露锋芒,箭雨遮天蔽日地笼罩着溃逃的敌军,不断有胡骑中箭坠马。
“胜了?”
“居然真的胜了!”
城头百姓难以置信地欢呼雀跃时,刘耕已亲率铁骑展开追击。
田畴遥望那位年轻统帅的背影,眼中满是钦佩——能以寡敌众指挥若定,实乃大汉俊杰。
“乡亲们!敌军虽败,但救治伤员刻不容缓!”
在田畴号召下,全城百姓蜂拥而出。他们细心搜寻着奄奄一息的汉军将士,而对那些垂死的乌桓伤兵——
迎接他们的是百姓们复仇的利齿与怒火。
此刻战场另一端,刘耕正带着铁骑如狂风般席卷溃军。
“血债必须血偿!”
“让这些屠夫见识幽州的怒火!”
残存的汉军将士们爆发出惊人战力,哪怕伤亡过半,复仇的意志依然让这支铁骑保持着摧枯拉朽的攻势。
刘耕领军紧追不舍,蹋顿带着残部仓皇逃向草原,神情狼狈不堪。
望着周围垂头丧气的骑兵,蹋顿内心充满懊悔。
\"四十万大军怎会溃败?!\"
\"为何败得如此迅速?!\"
\"这支劲旅究竟从何而来?!\"
\"难道大势已去?!\"
这些疑问让蹋顿真切感受到失败的滋味。当初率四十万铁骑南下时何等威风,如今却像丧家犬般被汉军追击。
\"不!!!\"
\"本王绝不认输!!!\"
\"王庭尚有十万精锐,定要东山再起, ** 雪恨!!!\"
在蹋顿的怒吼中,乌桓军队加速撤退。经过昼夜追赶,残部终于逃入草原深处。
刘耕望着远去的敌军,眼中燃烧着怒火。但草原形势复杂,贸然追击恐遭埋伏,只能暂时收兵。
当汉军进驻北平城时,满目疮痍的景象令人痛心。遍地尸骸让刘耕不忍直视。
\"妥善安葬将士和百姓吧。\"
在收敛 ** 时,发现了宁死不屈的刘虞,其头颅终于从城门取回。目睹这位硬骨忠臣,刘耕深刻理解了当年汉武帝远征匈奴的决心。
这些异族如饿狼般贪婪,唯有以牙还牙。大汉威严不容 ** ,犯我疆土者,必诛之!
刘耕眼中寒光闪现。
宿主:刘耕
资源储备:
石料450万单位
木材676万单位
黄金640万单位
** :
农耕人员360万
长矛兵18万
羽林军精锐1万
勇者剑士1030名
轻骑兵13.6万(经恶战后完成蜕变)
重装骑兵5万
管辖疆域:交州、夷洲、吕宋、瀛洲、三韩、辽东、幽州
接过刘虞递来的幽州牧印信,这片北方疆域正式划归刘耕治下。
时值秋收之际,游牧部族为越冬粮草大举犯边。当各地领地将收割的作物转化为物资后,刘耕的资源储备骤然激增。望着再度充盈的府库,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然而此战代价惨重——虎牢关折损两万长枪兵,幽州战场二十万轻骑仅存十三万。所幸幸存骑兵皆已突破战力极限。
\"血债必须血偿!\"刘耕在心底立誓,随即展开大规模 ** 。依托源源不断的资源,他将系统训练的精锐尽数调往幽州。战马嘶鸣声中,无数骑兵从领地马场列队而出。
与此同时,北平城内新建的行政中枢开始运转。刘耕将所有资源倾注于此,全力重建战火摧残的幽州大地。
乌桓王庭此刻却笼罩在恐慌中。蹋顿带着残兵败将归来时,各部族长面色惨白:\"大王竟会失利?汉军还如此强盛?\"
面对众人惊惧的追问,蹋顿只冷声下令:\"速召南匈奴单于与鲜卑首领!就说本王愿与他们共分汉室江山!\"亲兵纵马驰向草原深处,在绝对王权面前,族长们噤若寒蝉。
这道集结令如惊雷滚过草原。南匈奴与鲜卑的统治者闻讯立即响应。而在他们歃血为盟时,刘耕大破四十万乌桓铁骑的捷报,已如野火般燃遍大汉十三州。
各地诸侯收到消息后各有盘算,唯有当初未参与讨董联盟的几位最先知晓。
荆州城内,刘表握着密报的手微微发颤。
\"我那侄儿竟能调遣这般军力?\"
\"当真出人意料,莫非......\"
这位荆州之主表面风光,实则受制于当地豪族。如今乱世之中,刘氏宗族竟又出此等人物,令他既惊且喜。他将密函仔细收好,立即派出探马前往幽州查探。
其余十二州诸侯亦是各怀心思。
虎牢关前的联军大帐内,陶谦率先抚掌赞叹:
\"秦王殿下当真豪气干云!\"
\"不计折损北上抗击乌桓,实乃大丈夫!\"
帐中响起几声不冷不热的附和,更多诸侯则交换着讥诮的眼神。
\"这秦王未免愚钝...\"
\"董贼将败之际竟分兵北上,可笑!\"
袁绍高坐主位,惬意地听着这些议论。刘耕撤军正中他下怀——那二十万黑甲军始终令他寝食难安。如今不仅强敌自退,更折损大半兵力。...
正当诸侯们高谈阔论时,曹操突然拍案而起:
\"诸公枉食汉禄!\"
孙坚亦愤然离席。
帐外秋风卷起落叶,袁绍眯眼凝视二人背影,指节在案几上轻轻叩响。
眼下,各方势力尚未彻底陷入混乱,若此时自乱阵脚,便真要沦为天下笑柄。
休整多日,也是时候向董卓发起讨伐了。
然而各路诸侯未曾料到,正当他们谋划出兵之际,董卓早已率领残存的西凉铁骑,由李傕的飞熊军护驾,携朝廷百官与无数珍宝直奔长安迁都。
\"哈哈哈!刘耕不在,尔等鼠辈能奈我何?\"
\"不过一群庸碌之徒!贤婿,随我启程!\"
原来董卓早在数日前便秘密筹备迁都事宜,期间将洛阳防得滴水不漏,竟无半点风声走漏。当联军还在虎牢关夜夜笙歌时,董卓大军已悄然撤离洛阳。
此刻董卓才恍然大悟:除却刘耕,关东诸侯皆不足虑!
待探马将迁都消息传至联军大营,众诸侯霎时色变。
\"什么?!董贼竟迁都长安?!\"
惊诧过后,这些诸侯眼中又闪过贪婪之色——洛阳既成空城,谁先入主,谁便能攫取最多利益。
正当各路兵马争先恐后扑向洛阳时,早先离场的曹操与孙坚已分头行动:曹操率军追击董卓,孙坚则抢先一步踏入洛阳城。
此刻的幽州大地,烽烟方熄,百业待举。但在神秘力量加持下,破损的城池、焚毁的农田正以惊人速度恢复。刘耕凝视着系统中飞速跳动的数据,果断下令:
\"全力爆兵!所有资源优先打造骑兵!\"
转瞬间,马厩虚拟面板上的数字疯狂翻动,630个建造栏位同时亮起进度条。当最后一缕暮光消失在地平线时,幽州大地上已新增二十六万铁骑,加上原有的十四万精锐轻骑,此刻刘耕麾下已集结四十万呼啸苍狼的铁骑洪流——这尚不包括常驻边城的五万玄甲重骑。
\"全军听令:入驻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