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至于此,陆南稍作停顿又道:此乃我一家之言,最终抉择仍在于你。
但无论如何,我必与你同心。
你若不愿前往,我便继续在这山下相伴。
你若应允同行,我自当随你护持取经人十数春秋。
悟空心头温热,朗声道:真乃好兄弟。
陆南轻摇其首:我愿西行,一则为你,二则另有缘由。
其中牵扯佛道两脉,干系重大,此时不可明言。
若此刻告知,只怕你我即刻形神俱灭。
悟空闻言暗惊,目光灼灼望向陆南,似要洞穿其心意。
陆南坦然相对,目光澄澈如初。
良久,悟空颔首道:我信你绝不会害我。
陆南淡然一笑:自然如此。我还盼着有朝一日,你我登临绝顶,共掌天庭权柄。
悟空展颜而笑,转首对菩萨道:俺老孙应下了,愿保那取经人西去。
方才二人密语传音,菩萨虽看在眼里,却不知其所言为何。
一则贸然窥探恐惊动二人,二则菩萨心中自有傲骨。
此乃光明正大之谋,她深信悟空断不会拒绝自由之邀。
妙哉妙哉,大圣有此心意,贫僧甚感欣慰。
菩萨含笑连连颔首。
既如此,贫僧这便启程,前往东土寻觅取经之人。
“大圣在此耐心等待,不久之后取经人便会来此助大圣脱困。”
**菩萨言罢,正欲携惠岸行者返回莲台,向东土大唐而行。
“菩萨请留步。”
陆南忽然出声唤住**菩萨。
**菩萨回眸,面露疑惑。
陆南淡然一笑:“此番西行,我也愿同行。”
**菩萨神色微怔,尚未开口,耳畔忽闻如来佛祖之声:
“昆仑天帝,可一同前往。”
**菩萨闻言,心中顿时明了。
西行关乎佛门大计,佛祖绝非因陆南之面而应允,必是背后大能另有约定。
昊天与王母遣陆南西行之事,只与佛祖商议过,**菩萨此前并不知晓。
“陛下愿护持取经人,实乃佛门之幸,贫僧欢喜不尽,岂有推拒之理?”
**菩萨面露欣然之色。
陆南观其神情,暗叹活得久者果然演技精湛。
“既如此,便这般定下。待取经人至此,便有劳陛下与大圣了。”
**菩萨再度合十说道。
陆南与孙悟空略一点头,目送**菩萨乘莲台东去。
待**菩萨远去,孙悟空开口道:“当真不可说?”
显然,他对陆南所言的其他缘由仍心存好奇。
陆南摇头道:“此事我可对任何人言,纵是凡夫俗子亦无妨。”
“唯独不可告知于你。”
孙悟空不解:“为何?”
陆南沉吟片刻,答道:“不可说。你虽性急,却心思敏锐。”
“若我稍露端倪,你或能窥得全貌。”
“而一旦你知晓**,三界恐将大乱。”
陆南与孙悟空相伴四百余载,深知他的脾性。
若让孙悟空得知自己从诞生起便遭人算计,只为护送取经人西行,最终沦为佛门打手,恐怕立时便会暴怒冲天。
西行?何须西行?
以孙悟空的性子,怕是直接杀上大雷音寺,令西行计划彻底破灭。
佛门遭受如此重创,必会雷霆震怒,誓要报复泄愤。
届时,即便陆南有西王母庇护,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而孙悟空更可能被盛怒之下的佛门撕成碎片。
陆南长叹一声,心中苦涩——即便知晓 ** 又如何?若无扭转乾坤之力,终究只能任人摆布,沦为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他转身坐到孙悟空身旁,低声道:“即便我不说,日后你或许也会渐渐明白。”
“但切记,纵使知晓 ** ,也绝不可宣之于口。”
“眼下你我实力不足,唯有隐忍。”
孙悟空眉头紧锁:“要忍到何时?”
陆南眸光骤亮,仰首望天。
“忍到你我都证得大罗金仙,超脱生死,拥有颠覆棋局之力,方可挣脱一切枷锁,得真正自在。”
“到那时,天地无法蒙蔽你我双眼,神佛再难动摇你我本心。”
孙悟空抓耳挠腮,急躁道:“你说得倒是振奋人心,可我仍是一头雾水,心里像猫抓似的难受!”
陆南沉吟片刻,缓缓道:“多的不便透露,我只提一句,你自行琢磨。”
孙悟空眼中闪过期待:“快说快说!”
“你可还记得上次你我于凌霄殿前交手时,那突然现身的王灵官?”
孙悟空连连点头:“自然记得!那灵官本事不小,我印象极深。”
陆南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王灵官不过是道门五百灵官之首,论实力也就相当于西天五百罗汉之首罢了。\"
\"况且,他只是北极四圣中翊圣真君的一名副手。\"
\"在天庭的地位嘛,虽说不算垫底,但也只能算中等水平。\"
\"你仔细想想,自然就明白了。\"
孙悟空闻言一怔,心头猛地一沉。
正如陆南所言,孙悟空天资聪颖,稍加点拨便已心领神会。
他脑海中念头急转:区区一个灵官副手就能与我战成平手,那天庭的水究竟有多深?
可为何当初我能大闹天宫,如入无人之境?
忽然间,孙悟空想起当年寻仙访道时,曾在人间见过耍猴戏的班子。
那时他还为此愤愤不平,记忆犹新。
如今想来,自己与那戏班里的猴子,又有何分别?
只不过这戏台换作了三界,耍猴人变成了满天神佛罢了。
孙悟空正欲开口,陆南突然喝道:\"莫要妄言!\"
这一声喝令惊得孙悟空浑身一颤,但见陆南神色凝重,只得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陆南稍作停顿,沉声道:\"天机不可泄露。\"
\"你若说破,他们必生感应。\"
\"须知大罗金仙的手段,篡改心智、抹除记忆不过举手之劳。到那时,你我都会沦为提线木偶。\"
孙悟空听得脊背发凉,头一次感到这天地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自己不过是一只天真烂漫的石猴,何德何能值得他们这般算计?
陆南挥袖道:\"此事就此打住,心照不宣即可。\"
\"眼下说得再多也是徒劳。\"
\"唯有勤修苦练,待有朝一日证得大罗道果,方能与他们分庭抗礼,摆脱这棋子的命运。\"
孙悟空郑重点头:\"此言极是,终究要靠实力说话。\"
\"你我共勉,潜心修行,早日跳出这樊笼。\"
“到时定要 ** 雪恨,一解心头之怨。”
孙悟空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待我翻身之日,定要将那如来老儿 ** 五百年,方消我心头之怒。”
陆南朗声笑道:“若你真能胜过他,莫说五百年,五千年又何妨?”
二人不再提及西行之事,转而谈笑风生。
良久,孙悟空忽然皱眉道:“我总觉得似乎忘了什么。”
“可一时又想不起来。”
陆南一怔,随口道:“不会吧,你我记性向来不错,怎会……等等,伯钦!”
孙悟空猛地一拍地面:“我就说肯定漏了什么事,果然如此!”
二人急忙望向山林,只见刘伯钦汗如雨下,却仍咬牙坚持,拼命朝五指山方向奔来。
然而无论他如何奔跑,始终被困在那片山林之中。
陆南赶忙撤去空间禁制,刘伯钦一步跨出山林,心中大喜,加速冲向五指山。
待他气喘吁吁赶到山前,陆南连忙递上一葫芦山泉水。
刘伯钦仰头痛饮,总算缓过气来。
“师父,师叔,你们没事吧?”他焦急问道。
陆南眨了眨眼:“我们好得很,倒是你看起来累得不轻。”
刘伯钦憨厚一笑,挠头道:“方才见西方佛光乍现,担心菩萨对师叔不利,便急着赶来相助。”
孙悟空大笑道:“你这小子倒有孝心,不过若连我和你师父都应付不了的对手,你来岂不是白白送死?”
刘伯钦老实答道:“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着来帮师父和师叔。”
陆南拍拍他的肩膀:“心意我们领了。”
“如今天色已晚,今晚在此歇息,明日再回吧。”
刘伯钦跟随陆南学艺多年,常在外留宿,家中老母早已习惯,并不担忧。
夜深人静,孙悟空又说起昔日辉煌,奈何刘伯钦听了无数遍,毫不捧场地沉沉睡去。
孙悟空瞥了眼鼾声如雷的刘伯钦,轻哼一声闭目打坐。
光阴似箭,五百年转瞬即逝。
双叉岭上,自刘伯钦拜入陆南门下修成武道真仙,此处便成了他的领地。群兽见之无不战栗。
这日刘伯钦照例巡山,忽闻虎啸震林。他神色骤变——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儿时噩梦常伴此声。
循声疾驰至密林深处,只见一苦行僧面色惨白,面前吊睛白额大虎正欲扑食。
\"孽畜!安敢在吾地界行凶!\"
刘伯钦纵身而出,三股叉裹挟磅礴真气直取虎妖。那虎闪身避过,龇牙咧嘴道:\"刘师弟,这秃驴乃我漏网之食,念在同门之谊速速退去!\"
\"呸!你也配提师门?\"刘伯钦横叉冷笑,\"师尊传你大道是让你餐风饮露,你却沉溺血食自甘堕落!\"
虎妖暴怒:\"本大爷行事,何须你这黄口小儿说教!\"
原来这食人恶虎,正是当年点化刘伯钦的虎精。
刘伯钦手握钢叉,劲风呼啸间划破长空。
\"师尊说过,弱肉强食本是天道。\"
\"但若野兽开了灵智,就该潜心修炼。\"
\"恃强凌弱者,终成妖魔!\"
钢叉破空刺出,虎妖仓皇逃窜。
\"三十载苦练箭术,等的就是今日!\"
弓弦震颤,利箭穿心。
拳落如雨,血染山林。
僧人合掌:\"多谢壮士救命之恩。\"
刘伯钦朗声笑道:\"我乃双叉岭猎户刘伯钦,专管这山中猛兽。\"
\"这孽畜旧怨未了,又敢伤人,死不足惜!\"
僧人含笑说道:“太保守护山林,功德无量。”
刘伯钦略显诧异:“大师不认为我杀生有罪?”
僧人平静回应:“贫僧虽修慈悲道,却非愚善之人。”
“除恶即是扬善,若贫僧有此能为,亦不惜破戒。”
刘伯钦朗声笑道:“大师果然通透!不像那些迂腐和尚,竟妄想感化猛兽。”
僧人淡然道:“我佛普度众生,不论善恶。”
“但度化恶徒,须先令其偿还罪业。”
“血债血偿乃天理,若恶贯满盈者仅凭悔过就能成佛,何以服众?”
“恶 ** 成佛,当先历地狱之劫。”
“贫僧修为浅薄,只能送恶人入地狱。度化之事,当由地藏菩萨完成。”
刘伯钦愈发欣赏:“大师慧眼如炬,堪称真佛!”
“还未请教大师法号,此行何为?”
僧人合掌答道:“贫僧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
刘伯钦惊讶道:“大唐来的取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