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突如其来的资料像一剂强心针,虽然来源不明,却实实在在地将林薇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
她一头扎进那些打印纸里,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在精炼的摘要和对比下变得清晰起来,实证研究的案例也给了她极大的启发。思路豁然开朗,她甚至根据资料里的框架,重新梳理出了自己的分析脉络。
效率前所未有地高。
然而,工作效率的提升,并不能抵消她心中那股愈演愈烈的困惑和好奇。那份资料的影子,像一个无声的谜题,萦绕在她心头,挥之不去。
“不是沈宇航,那到底会是谁?”这个疑问在她脑海里盘旋了一整天。
她甚至偷偷观察过同班同学和宿舍楼里可能路过的学姐,但没有任何迹象。那份资料的精准和高效,带着一种过于鲜明的个人风格印记。
而那个最可能的答案,那个深海般沉默的头像,却始终没有任何回应。
她的那条道谢兼询问的消息,孤零零地躺在对话框里,像投入深渊的一颗小石子,连回音都吝啬给予。
这种沉默,反而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默认,或者……更深的迷雾。
周四下午,小组第二次会议。
林薇提前到了讨论室,心里像是揣了一只兔子,七上八下。她既希望能从江辰的表情里看出点端倪,又害怕面对他那种洞悉一切却毫无波澜的目光。
沈宇航和苏晓先到,嘻嘻哈哈地聊着天。江辰依旧是最后一个,踩着点推门而入。他今天穿了件灰色的薄毛衣,衬得肤色更白,气质却依旧清冷。他径直走到老位置坐下,打开电脑,目光扫过众人:“开始吧。”
会议流程和上次一样高效。沈宇航汇报了问卷发放的进展,苏晓展示了数据清洗的初步结果。轮到林薇时,她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些。
“我根据分配的任务,重新梳理了消费动机的分析框架,”她点开自己做的ppt,屏幕上的内容明显比上次那个幼稚的想法成熟了许多,“主要打算从驱动层面、认知层面、社会情感层面这三个维度进行剖析,计划结合问卷中的开放题答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度文本分析……”
她一边讲,一边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江辰的反应。
他微微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投影屏幕上,手指无意识地轻点着桌面,神情专注而平静。听到她提到那几个关键的理论维度时,他的眉梢几不可见地动了一下,但并没有打断她。
直到她全部讲完,他才抬起眼,看向她。
林薇的心瞬间提了起来,等待着他的“审判”。
“框架可以。”他言简意赅地肯定了基础方向,然后话锋一转,指出了几个细节上的不足,“案例选取的标准需要更明确,分析要避免主观臆断,要紧扣数据。参考文献里,史密斯2019年的那篇论文结论有争议,建议参考布朗2020年的元分析进行修正。”
他的点评依旧犀利,直指要害,但不再是全盘否定,而是建立在认可基础上的精准修正。
林薇赶紧记下,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那种“资料就是他给的”的感觉又强烈了几分——他刚才提到的布朗2020年的元分析,正好就在那沓神秘资料的重点推荐里!
会议结束,江辰依旧是那句“散会”,便合上电脑准备离开。
沈宇航拉着苏晓,嚷嚷着要去尝尝新开的奶茶店,一阵风似的先跑了。
讨论室里,瞬间只剩下正在埋头整理笔记的林薇,和已经站起身拿起背包的江辰。
机会!
林薇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是瞬间做出了决定。
不能再猜了!她必须问清楚!
眼看江辰就要拉开门走出去,林薇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和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江辰学长!”她鼓起勇气,声音因为紧张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江辰拉门的动作顿住了。他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带着一丝询问落在她脸上,似乎在问“还有事?”
走廊里的光线透过门缝洒进来,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淡淡的光晕。
林薇紧张得手心冒汗,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快步走到他面前,仰起头看着他。距离近了,又能闻到他身上那股清冽的雪松气息。
“那个……学长,”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就是想问一下……昨天早上,放在我书上的那份关于消费动机的资料……是您给我的吗?”
问出来了!
她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的脸,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心脏狂跳得几乎要震碎胸腔。
江辰垂眸看着她,深邃的眼底像是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捕捉的波动,快得让林薇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走廊里安静了片刻,只能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喧闹声。
他并没有立刻否认,也没有承认。
就在林薇以为他又会用沉默来应对时,他却开口了。声音依旧是那般低沉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在讨论天气:
“只是确保项目效率。”
林薇愣住了。
确保项目效率?
这算……什么回答?
是承认了?因为怕她拖慢整体进度,所以出手帮忙?还是没承认,只是表达了他对项目效率的一贯重视?
他的语气太平静了,表情太自然了,完全没有一丝被当面问及“暗中帮助”后该有的哪怕最细微的波动。
没有尴尬,没有躲闪,甚至没有多余的解释。
就好像,无论那份资料是不是他放的,他的动机都仅仅且完全源于——“项目效率”这四个字。
这个答案,像是一根细小的针,轻轻地、准确地刺中了林薇心中某个隐秘的、连她自己都未曾清晰察觉的期待角落。
一丝微不可察的失落,悄然蔓延开来。
果然……是这样吗。
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效率。
她早该想到的。
“哦……原来是这样。”她低下头,掩饰住眼底复杂的情绪,声音也低了下去,“不管怎样……还是很谢谢学长。资料……帮了我很大的忙。”
“嗯。”他淡淡地应了一声,算是接受了她的道谢,但也仅此而已。他没有问她进展如何,没有对她刚才的汇报做更多评价,也没有丝毫要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
仿佛这件事,到此为止,已经彻底终结。
他重新握住门把手,准备离开。
“那……学长再见。”林薇低声道。
江辰的脚步似乎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
他侧过头,目光再次落在她低垂的发顶上,停留了大约一秒。
走廊的光线在他深邃的眼底明明灭灭。
然后,他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
点了一下头。
幅度小得和那天在花园里一模一样。
随即,他拉开门,身影消失在走廊的光影里。
留下林薇一个人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那份会议笔记,心里像是被打翻了的调味瓶,五味杂陈。
他承认了吗?好像承认了。又好像没有。
他说“确保项目效率”,听起来冰冷又理智,彻底否决了任何其他温暖的可能性。
可是……他最后那个细微的点头,又是什么意思?
只是告别?还是……某种默认?
她发现自己又一次陷入了试图解读江辰的泥沼之中。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像被包裹在层层迷雾里,看似清晰,实则难辨。
她叹了口气,有些懊恼地抓了抓头发。
为什么每次和他打交道,都这么累心?
她收拾好东西,走出讨论室。走廊尽头已经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阳光从尽头的窗户洒进来,照亮空气中飞舞的细小尘埃。
林薇慢慢地走着,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刚才那短暂的对话。
“只是确保项目效率。”
确保项目效率……
真的,只是这样吗?
如果仅仅是为了效率,他大可以在群里直接甩给她一堆文献链接,或者像会议上那样,冷冰冰地指出她的不足,让她自己去找。
何必……用这种悄无声息的、几乎算得上是……体贴的方式?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她心里悄然落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