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几乎是拖着苏晓,一路小跑,直到彻底看不见那个林荫道岔路口,才敢放缓脚步,扶着膝盖微微喘气。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直跳,分不清是因为奔跑,还是因为刚才那猝不及防的“偶遇”。
“哎呀薇薇,你跑什么呀!”苏晓喘匀了气,哭笑不得地看着她,“咱们又没做亏心事,至于像见了鬼一样吗?”
“比见鬼还可怕……”林薇小声嘟囔,心有余悸地回头望了一眼,确认那道身影没有跟上来,才松了口气,“我现在只要看到他,就条件反射性地想起那个碎掉的瓶子和我可怜的生活费……太窒息了。”
她现在对“江辰”这两个字以及他本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 ptSd”。
“安啦安啦,星大这么大,哪能天天碰上。”苏晓揽住她的肩,安慰道,“走,吃饭去,化悲愤为食欲!”
话虽如此,但接下来的一两天,林薇确实过得有些小心翼翼。尽量避开人流高峰区,去食堂都挑偏远的窗口,在校园里走路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生怕再和那个“人间冰山”撞个正着。
好在,风平浪静。关于图书馆花瓶事件的流言似乎也渐渐平息了下去,并没有进一步发酵成针对她个人的网络暴力,这让林薇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周四下午,是《经济学原理》的第一次课。这是门大一的公共基础课,好几个学院的学生混着上,在大阶梯教室进行。
林薇和苏晓提前十分钟到了教室,发现里面已经黑压压地坐了不少人。她们好不容易在中间靠后的区域找到了两个连在一起的空位。
“还好来得早,这课也太火了吧。”苏晓一边放下书包一边感慨。
林薇拿出崭新的教材和笔记本,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讲台和下面的人群。看着周围陌生的面孔,她心里那根因为江辰而紧绷的弦,终于彻底松弛了下来。这种大课,几百号人,总不可能那么巧……
她正想着,上课铃声适时响起。
授课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教授,姓李,说话风趣幽默,很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林薇也收敛心神,开始认真听讲,手中的笔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要点。
课堂内容深入浅出,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半节课。李教授讲完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后,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笑眯眯地看向台下:
“好了,理论基础我们已经有了。现在,光听我老头子讲可能有点枯燥,我们来点实践性的。接下来我们做个随堂小练习,需要两位同学搭档完成。”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既有期待也有紧张。
李教授扶了扶眼镜,目光在花名册和台下之间游移,似乎在随机挑选“幸运儿”。
林薇下意识地低下头,默默祈祷千万不要点到自己。和陌生人搭档,还是在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她来说简直是社交酷刑。
“嗯……”李教授的手指在花名册上点了点,“金融系的江辰同学来了吗?”
“江辰”这个名字如同一个精准的魔咒,瞬间让原本有些嘈杂的教室安静了一瞬。
几乎所有学生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齐刷刷地投向某个固定的方向。
林薇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不是吧……他真的在?
她甚至没有勇气顺着大家的视线去看。
“到了。”一个低沉平静的声音从教室左前方传来,听不出任何情绪。
“好。”李教授满意地点点头,目光继续在花名册上搜索,“那再找一位……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林薇同学呢?来了吗?”
“……”
林薇感觉自己像是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了天灵盖,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为什么……是她?
苏晓在旁边倒吸一口凉气,用胳膊肘拼命捅她,压低声音激动地说:“薇薇!叫你呢!我的天!这是什么缘分!”
周围已经响起了细微的议论声,显然,不少人还记得几天前图书馆的传闻,目光在江辰和林薇之间来回逡巡,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林薇头皮发麻,在全班的注视下,只能硬着头皮,极其缓慢地举起手,声音细若游丝:“……到。”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看向她这个方向,笑呵呵地说:“好,那就请江辰和林薇同学到讲台上来吧。练习内容很简单,需要你们配合一下。”
完了。
林薇的脑海里只剩下这两个大字。
她感觉自己像是被架上了断头台,每一步走向讲台的脚步都沉重无比。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背后那些目光,如同芒刺在背。
而从左前方那个位置,也站起来一个人。
江辰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迈着长腿,从容不迫地走向讲台。他甚至没有多看林薇一眼,仿佛她只是一个随机被抽中的、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两人几乎同时走到讲台前,隔着一步的距离站定。
林薇紧张得手指尖都在发凉,根本不敢抬头看旁边的人,只能死死地盯着李教授,希望赶紧结束这场公开处刑。
李教授却似乎毫无察觉这微妙的气氛,拿出一张打印好的案例纸递给江辰,又拿出一张递给林薇。
“这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博弈案例。需要一位同学扮演厂商A,一位扮演厂商b,根据我们刚才讲的理论模型,现场做出决策,看看结果如何。江辰同学,你是金融系的,理论基础应该扎实,你来扮演厂商A。林薇同学,你来扮演厂商b。没问题吧?”
江辰淡淡应了一声:“嗯。”
林薇也只好跟着点头,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没问题。”
她飞快地扫了一眼手里的案例纸,大脑却因为紧张而一片空白,上面的字一个都看不进去。
“好,那现在,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可以小声讨论一下各自的策略。”李教授补充道。
讨论?
林薇的身体瞬间更僵了。她要和江辰……讨论?
她几乎是机械地、极其缓慢地,侧过头,抬起眼,看向身旁的人。
这是自图书馆那天后,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看他。
他微微垂着眼,长睫覆下,正专注地看着手里的案例纸,侧脸线条冷峻流畅。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他高挺的鼻梁一侧投下淡淡的阴影。他身上那股清冽好闻的气息,再一次若有若无地萦绕过来。
他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目光,抬起眼睑。
瞬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
他的眼睛深邃如寒潭,看不出任何情绪,既没有因为之前的乌龙而流露出的厌烦,也没有因为此刻的巧合而表现出丝毫惊讶。
平静无波。
就好像……她真的只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被随机抽中的同学。
这种极致的平静和陌生感,反而让林薇心里莫名地揪了一下,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悄然蔓延开来。是松了口气?还是……有一点说不清的失落?
她慌忙低下头,假装研究手里的纸张,心脏却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你觉得,b厂商的占优策略是什么?”
一个低沉的声音忽然在她耳边响起,音量压得很低,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
他……他竟然真的在和她讨论?用如此公事公办的、讨论学术问题的语气?
林薇猛地回过神,脸颊有些发烫,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到案例上。好在经济学原理并不复杂,她磕磕绊绊地,也小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我觉得应该是……降价?”
“理由?”他追问,语气依旧平淡,像是在进行一场普通的课堂问答。
“因为……根据模型,如果A厂商维持原价,b降价可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如果A也降价,虽然利润都下降,但不降价会损失更惨重……”林薇努力回忆着刚才课上的内容,越说声音越小,心里有点没底。
江辰听完,没有立刻评价,只是几不可见地点了一下头,然后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自己的策略选择。
他的逻辑清晰无比,语速平稳,瞬间就让林薇混乱的思绪理清了不少。
一分钟讨论时间到。
李教授让他们各自将决策写在题板上。
然后,公开亮出。
结果出乎林薇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两人做出的选择,恰好形成了模型中最经典的那个“纳什均衡”。虽然整体利润并非最优,但却是当前信息下双方都不愿单独改变策略的稳定状态。
“很好!”李教授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江辰同学的选择非常理性,完全符合理论预期。林薇同学的选择也很正确,抓住了占优策略。虽然结果是陷入了‘囚徒困境’,但这恰恰印证了我们模型的现实意义。不错,两位同学配合得很默契。”
默契?
林薇听着教授的点评,耳根微微发烫。她只是懵懂地跟着直觉和残存的课堂记忆走,而江辰,显然是真正理解并掌控着全局。
练习结束,两人一前一后走下讲台。
林薇低着头,几乎是小跑着回到自己的座位,重重地坐下,感觉像是打了一场仗。
苏晓立刻凑过来,眼睛亮得惊人,用气声激动地说:“哇!薇薇!你们刚才在上面小声说话!说什么了?是不是很刺激?”
林薇拿起笔记本给自己发烫的脸扇风,小声回答:“……就在说题目,纯学术讨论。”
“就这样?”苏晓显然有些失望,但随即又兴奋起来,“不过你们站在一起好养眼啊!而且教授都说你们默契!这说明什么?说明……”
“说明 nothing。”林薇果断打断她的幻想,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回黑板,“认真听课。”
话虽如此,她的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前排那个挺拔的背影。
他坐得笔直,专注地看着讲台,偶尔低头记笔记,侧脸线条认真而冷峻。
仿佛刚才那段小插曲,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课堂任务,完成后便不留任何痕迹。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
林薇暗暗松了口气,立刻开始收拾东西,打算等江辰走了之后再离开。
然而,就在她低头拉上书包拉链的瞬间,眼角的余光瞥见——
前排那个身影已经站了起来,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身,似乎朝着她这个方向……
走了过来?
林薇的动作瞬间停滞,心脏没来由地又是一紧。
他……他要干什么?
难道是因为课堂上的事?
在周围渐渐喧闹起来的人声中,他的脚步声并不明显,但林薇却觉得那声音仿佛敲在自己的心跳节拍上。
她僵硬地坐在原地,低着头,屏住呼吸,几乎能感觉到那道身影在她桌前投下的阴影。
他停下了脚步。
一片阴影笼罩在她的课桌上方。
林薇紧张得手指蜷缩,心跳如擂鼓,几乎不敢抬头。
然后,她听到那个熟悉而低沉的声音,自上而下地传来,依旧没什么情绪起伏,却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
“你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