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灯光只开了一盏,柔和地笼罩着秦知语。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介绍产品,身前也没有摆放任何样品,只有一本摊开的、边缘已经磨损泛黄的笔记本。
摄像头忠实地记录下她清瘦却挺拔的身影,仿佛一座在风暴中屹立的灯塔。
“大家好,我是秦姐。”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网,带着一丝不同以往的沙哑和郑重,“很多人好奇,我是怎么从一个金牌经纪人,变成今天这个泥腿子秦姐的。今晚,不卖货,只讲故事。”
她低下头,指尖轻轻拂过笔记本上早已褪色的字迹,像是触摸一段尘封的时光。
弹幕开始滚动,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这本,是我十五年前的工作日志。”秦知语抬起眼,目光穿透镜头,仿佛在看着遥远的过去,“第一条,记录的是一个面试。”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平静的语调读了出来:“沈昭岐,试镜《山河老人》,男三号。眼神有土味,但真。”
短短一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直播间激起千层浪。
弹幕如瀑布般刷过,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屏幕。
“天啊!原来十五年前你们就认识了!”
“土味但真!这是什么神仙形容词!我磕到了!”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商业合作,是破镜重圆的爱情故事!我宣布,你们早就相爱了!”
粉丝的狂热猜测像潮水般涌来,秦知语却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眼底掠过一丝难以言说的痛楚。
“不是爱情。”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喧嚣,“是职业尊严。作为一个经纪人,我的职责是发现璞玉,并让他发光。我看到了他的‘真’,那是演员最宝贵的东西。但后来……”
她停住了,指尖微微颤抖,仿佛那本笔记有千钧之重。
“后来,我亲手毁了它,也毁了自己。”
话音落下的瞬间,林晚办公室里,数据监控系统发出了尖锐的警报。
屏幕上,代表负面舆情的红色曲线陡然拉升。
“晚姐,秦家的水军下场了!”一个数据分析员紧张地喊道。
林晚的目光冷冽如冰,死死盯着屏幕上滚动的关键词:“虚伪”“作秀”“洗白”“消费沈影帝”。
这些词条像训练有素的士兵,精准地冲击着直播间的舆论阵地。
“启动‘语义共振协议’。”林晚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
指令下达,庞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开始高速运转。
秦知语直播中那几个最扎心的词——“土味”、“尊严”、“毁了”,被瞬间捕捉、剪辑。
人工智能在秒级时间内将这些片段生成了上万个风格各异的短视频切片。
下一秒,这些切片如蒲公英的种子,被精准地投放到了抖音三农领域几乎所有头部博主的最新视频评论区。
每一个视频切片下,都带着同一句文案:“她说的,是不是你也在经历?”
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沉默的大地。
三个小时后,当秦知预的直播仍在继续,一个全新的词条以不可阻挡之势,碾压了所有娱乐八卦和水军的污蔑,悍然登顶热搜第一——#土味尊严#。
点开词条,不再是粉丝的狂欢或黑粉的谩骂,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叙事。
一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用粗糙的手指敲下评论:“城里人嫌我们的菜有泥,说土。可没有这土,他们吃什么?”一个返乡创业的养殖户,对着镜头展示自己晒得黝黑的皮肤:“他们笑我一个大学生回来养猪,土。可我用科学养殖带着全村脱贫,这叫尊严。”
百万农民,千万条朴素而滚烫的留言,汇成了一股洪流。
他们不再是被审视、被同情的对象,而是骄傲地站出来,讲述自己被误解、被轻视,却依然坚守的“土味尊严”。
秦知语的个人故事,意外地引爆了一个群体的集体共鸣,她的直播间,成了无数普通人呐喊的广场。
与此同时,昭品集团总部的后台休息室里,沈昭岐正静静地看着屏幕上秦知语的侧脸。
她的坚韧,她的脆弱,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清晰地倒映在他深邃的眼眸里。
“小柯。”他忽然开口。
助理小柯立刻上前:“岐哥。”
“调出系统内的‘语言基因库’。”
小柯愣了一下,随即在面前的虚拟光幕上迅速操作起来。
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被打开,里面存储着无数结构化的音频、文字片段。
这是沈昭岐重生以来,动用系统权限,刻意收集、分析、编码的,关于秦知语的一切——她所有公开的讲话,内部会议的录音,甚至是他曾经收到过的私人短信。
沈昭岐的视线在数据库中快速扫过,最终停留在一句简短的话上。
那是几年前,秦知语在一个公益项目内部会议上,为了争取资源分配而说的一句话。
“选中它,”他指着那行字,“植入‘共生模式’2.0版本,作为所有用户终端的开机提示音。”
小柯看清了那句话——“公平不是施舍,是归还。”他心中巨震,忍不住脱口而出:“岐哥,你连她以前会议上的声音都存了?”
沈昭岐没有回头,目光依然锁定在屏幕上那个身影,声音轻得仿佛一声叹息:“我要让她的声音,成为这个系统的法律。”
风暴的中心,远不止于线上。
周执行色匆匆地走进办公室,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省里对你们的‘共富2.0’模式非常感兴趣,有意将其纳入全省的共同富裕试点工程。”
沈昭岐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但是,”周执的语气沉重起来,“前提是,‘昭品’必须接受国资入股,由他们派人主导委员会。”
这是阳谋。
以官方背书为诱饵,行资本吞并之实。
一旦接受,昭品将失去最重要的自主权,“共生模式”也会沦为政绩工程的空壳。
沈昭岐的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片刻后,他笑了:“我拒绝。不过,协商会我会派人去。”
第二天,当省里的领导和国资代表看到走进会议室的人时,都愣住了。
来者不是沈昭岐,而是秦知语。
她的身份介绍牌上赫然写着——农民自治委员会,首席代表。
面对一众官员和资本方的威压,秦知语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谈商业模式,只是打开了手机,播放了一段提前录好的音频。
一个苍老而沙哑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那是昭品六号基地的老农户张大爷的声音:“领导们都好,都想帮我们。可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就想自己说了算。我们不要救世主,我们要说话的权利。”
质朴的语言,却如黄钟大吕,震得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最终达成的协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政府提供所有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但“共生模式”的一切决策权,归属由农户代表占多数的自治委员会。
昭品作为技术和服务提供方,只占顾问席位。
散会后,一直等在门外的老秦——秦知语的父亲,看着女儿走出来,眼神复杂。
他走上前,重重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你终于学会了,用别人的话,说自己的理。”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小柯在深夜发来紧急通讯,脸色凝重:“岐哥,秦家换了打法。他们通过学术渠道发难了!”
一份由国内某顶尖高校经济学院发布的论文预印本被送到了沈昭岐面前,标题刺眼——《论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农户自治”模式的效率悖论》。
论文用复杂的模型和引经据典的论述,直指“共生模式”这种模式将导致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是反商业规律的理想主义。
“他们想从根上,否定我们。”小柯的声音有些发紧。
“那就用事实回应。”沈昭岐眼神冰冷。
那个夜晚,小柯几乎没有合眼。
他调动系统算力,将昭品旗下六个基地的所有原始数据——精确到每一亩地的亩产量、每一批次运输的损耗率、每一笔交易的利润率,与国内三家传统农业龙头企业的公开财报数据进行对撞。
一个全新的“真实效率对比模型”被迅速构建起来。
最终,所有枯燥的数据被生成了一份动态可视化报告。
报告中,代表昭品模式的绿色增长曲线,以无可辩驳的优势,将代表传统模式的红色曲线远远甩在身后。
林晚拿到报告后,看都没看那篇论文,直接将这份可视化报告,连同附带的、有上千名农户亲笔签名的原始数据授权使用包,一同发送给了国内最权威的《经济研究》期刊编辑部。
三天后,该顶尖高校官网发布声明,称该论文因数据引用不严谨,存在重大逻辑漏洞,予以撤稿处理。
论文的通讯作者,那位在国内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通过主编向公众公开道歉。
沈昭岐的办公室里,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叮!核心事件“语言赋权”达成,宿主获得帝国积分+8。】
他正要关闭积分界面,秦知语的社交账号却弹出了一条新的直播预告。
预告的封面是她的一张特写,眼神坚定,仿佛淬了火的钢。
预告文案只有一句话:“下一场,我来讲讲沈昭岐——那个被我毁掉,又教会我重生的男人。”
沈昭岐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他盯着图片里那双熟悉的眼睛,那里面有他曾看到过的决绝,也有他从未见过的坦然。
许久,他仿佛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那个看不见的系统下达指令,声音低沉而决断:“准备终极协议备份……她快走到终点了。”
他面前的空气中,光幕无声地闪烁了一下,一行极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金色小字悄然浮现,随即隐去:
【“救赎者”人格模块,已激活。】
夜色渐深,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所有人看不见的地方,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