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这个,李放就来了精神。
“性价比就是商品性能与价格的比值,用来衡量商品的购买价值。”
“全称是性能价格比,公式是这样的。”
他在纸上写到:性价比=3d性能\/价格。
“首先要满足性能要求,再看价格是否合理。这个比值是有适用范围的,不能一概而论。”
田润叶听完这番专业解释后,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眼神中满是敬佩。
“我们那边有煤矿,规模还挺大。不过现在煤炭紧张,看来得让家里多想想办法。”
李放清楚她家的情况。田润叶的父亲虽然是双水村的村支书,在村里算是个头面人物,但出了村子就没有多大分量了。倒是她二叔不简单,是县革委会副主任,这是特殊时期真正的实权人物。加上陕北地区煤矿资源丰富,要想些批条调拨煤炭应该不是难事。
既然人家专程带着礼物来请教,李放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如果实在弄不到煤炭,也可以考虑把木柴烧成木炭使用。虽然效果不如焦炭,但比直接烧柴划算,只是需要多花些人工。”
“人工也算成本吗?”田润叶像个小孩子一样好奇地问。
“当然算。”李放点头,“成本是商品经济中的重要概念,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任何生产活动都需要消耗资源,这些资源的货币体现就是成本。”
“比如说人力,现在农村实行工分制,工分就相当于钱,自然也要算进成本里。这些钱从哪来?都得算进整个项目的成本里。”
“不管是烧炭、制砖坯、烧砖、运输还是销售,每个环节都要投入人力物力,这些都是成本。只有把成本算清楚,定价时才不会亏本,结算时才能准确计算出毛利和净利润。”
“李同学,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田润叶由衷地赞叹。
两人年纪相仿,可自己只懂书本上的知识。而李放说的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实际经验。
“只是略懂皮毛,不敢说精通。”李放谦虚地笑了笑,“平时喜欢看些杂书,没想到在村子里还真派上了用场。”
这话并不夸张。前世他确实读过很多书——有些是出于兴趣,有些是学习需要,还有一些是为了写小说查阅资料。只要是觉得有趣或有用的知识,他都会认真研究。
比如烧炭技术,就是他为了烧烤自学的。
至于砖窑和水泥窑的工艺,则是因为亲戚做建材生意,他为了赚点零花钱,假期时去工地帮忙,参与过厂房扩建和房屋建设,顺便学会了这些技能。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些知识在游戏世界里转化成了相应的技能。虽然不能像“深蓝”那样直接加点,但每次实践都能积累经验,熟练度达到后技能等级自然提升——这才是他知识渊博的真正原因,不过这事他没告诉别人。
在田润叶看来,这番谦逊的话更显他踏实努力,不由心生敬佩。
......
......
瑛子摆好饭菜时,两人才意识到已经到了吃饭时间。
“这……”田润叶耳尖微红。她本不想打扰,却又怕拒绝显得太过生分。
李放看得清楚,既没有客套地挽留,也没有刻意地招呼。只是自然地把写好的资料递给她,又请她帮忙端菜摆筷。等回过神来,三人已经围坐在香气扑鼻的饭桌前。
虽然比不上李放的手艺,但凭借特制香料和酱料,瑛子做的菜依旧让田润叶暗暗咽口水。窗外雪压松林的景象与屋内美食形成对比,让她一时恍惚,仿佛置身于热闹的餐馆。
“尝尝瑛子做的菜,味道不错。”李放给葛二炮和自己倒了酒,笑着说道,“都是些家常便饭,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既然来了,慢慢适应就好。”
李放没有说那些“别客气”“你是客人”的话,但语气中的自然和亲切,让田润叶感受到一种真诚的善意。
饭桌上,李放和葛二炮喝酒,也没冷落喝汽水的田润叶。几人聊起了陕北的风土人情,分享了在村里生活的经验。
一开始还有些拘谨的田润叶,很快发现这顿饭竟然比之前去二爸家借读时还要轻松自在,完全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真是奇妙。
尤其是李放身上那种说不出、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气质,让她莫名产生好感,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不得不说,女人的直觉有时候真的准得让人惊讶。
田润叶对李放的感觉并非一时冲动,他身上确实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那是转职成功后自然散发出来的非凡魅力。
天灾模板共有六种职业,除了野蛮人和骑士这类不能使用魔法的职业,白龙、精灵、刺客(秘社)和学者(术士)都可以学习魔法。
游戏中一个账号只能选择一种职业,但作为金手指,情况有所不同——所有职业都能学习,前提是你必须先精通某一职业的所有技能并达到相应等级。
李放最先选择的并不是白龙也不是精灵,如果是在游戏中,他可能会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一个,但作为金手指,学者(术士)显然更有价值。
成为术士之后,他确实多了一份神秘感和独特的吸引力。
这顿午饭吃得非常愉快。饭后,田润叶主动收拾碗筷,李放也没有推辞。想做就做,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
“这姑娘挺不错。”葛二炮坐在堂屋里突然说道。
“田老师确实很好。”李放点头附和,说的是实话,人家确实很优秀。
葛二炮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想到瑛子还小,现在提这个还太早。
他希望李放能娶瑛子,但至少还要等上三年,甚至更久。
现在李放已经十八岁,再过三年才能成亲,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晚的了。
像傻柱那样四十多岁还单身的只是个例,一般人都在工作后就结婚,然后生儿育女,这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
傻柱混到这种地步,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就他那条件,就算相貌普通,也早就该成家了。
葛二炮虽然有自己的打算,但也不想让李放因此耽误一生。
李放却没想那么多。他承认田润叶确实很优秀——长相端正、家境不错、性格温和,最难得的是身材也好。
说实话,如果真能娶她进门,李放也是愿意的。但他知道田润叶心里一直放着青梅竹马的孙少安,所以根本没动这个念头。
等田润叶收拾完,两人继续教学。一个教得细致,一个学得认真。
直到下午三点左右,才把建砖窑的各个步骤讲清楚。针对双水村的特殊情况,他们还做了调整——各地情况不同,很多细节都要根据实际来定。
比如建砖窑这件事,李放就建议不要照搬岗岗营子那种可以重复利用的模式。
黄土高原最不缺的就是土!
只要找到合适的黏土地带,直接挖出黏土制坯,挖出的坑洞可以改成砖窑。砖坯阴干后入窑烧制,出窑时再彻底挖开取砖,接着继续往下挖。
这样一来,随着黏土不断开采,砖窑规模自然扩大,直到这片资源用完,再找新地方重复这个过程。
这种方法妙就妙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用再费力运输。
起初规模不大,但越挖越深,烧制的砖块也越来越多。
李放打算明年开春如果能找到黏土矿,也会用同样的方法。不过陕北地区显然更有天然优势。
田润叶原本还想学习水泥窑的技术,但李放告诉她,烧水泥和烧砖不一样,而且他烧的是土水泥,用来盖房子还行,但跟真正的工业水泥还是差很多。
再说做事要脚踏实地,最忌急功近利。如果不是岗岗营子特殊情况,水泥批不下来,镇上只能提供基本物资支持,李放根本不会考虑自己建水泥窑——直接买现成的不是更省事吗?
田润叶很懂事,虽然她留下吃晚饭完全没问题,甚至享受和李放在一起的感觉,也被他身上的一些特质吸引,但她整理完所有资料后,还是决定离开。
李放依旧没有送,还是让瑛子驾着霜狼雪橇把她送回了屯子。
“瑛子,来家里坐一会儿吧!”燕子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叫道。
“不了燕子姐,家里还有事,得回去了。”瑛子摆摆手,“有空来林场玩。”
“好,那改天见。”燕子没再多留。
看着瑛子驾着雪橇远去,燕子心里有些羡慕。同样是知青,怎么自己当初遇到的那两个那么不靠谱?
越想越气,远处的两人不约而同打了个喷嚏。
燕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怨念已经传到他们那里,反而看向田润叶,露出调侃的笑容:“田老师,这次去林场,收获不小吧?”
“确实学到了不少。”田润叶坦然回答,“李同学教了我很多,我想把资料整理好寄给我爸和二爸,让他们也学习咱们屯的经验,为农村建设出力。”
“呃……”燕子一时不知如何回应,“那……他呢?”
“谁?”田润叶眨了眨眼。
“李知青、李放啊!”燕子急得直跺脚,“你们俩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真的没有。”田润叶轻轻摇头,“他对我和对别人一样,可能我不入他的眼吧。”
“少骗人!他怎么会单独给你煮面?”燕子翻了个白眼,“怎么不见他给我和瑗瑗也煮一碗?这还不算区别?”
要是李放听见这话,肯定笑着说:想吃面早说,管够。
转眼两天过去,李放从山里扛回来不少木材,打算再盖两间房,搭个兔舍。可活还没开始干,老支书就被县里叫走了,回来时马车装得满满当当。
李放听说后骑着踏雪乌骓赶到了屯委大院,院子里早已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