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家的经验,就算手里有枪,碰上一只也许还能对付,打不过至少能逃命;但要是撞见两三只,那就只能当狼的点心了,想都别想!
李放原本想留一头狼给村里人提个醒,但老支书坚持要把两只都送到镇上。
驼鹿车直接开进镇革委会院子时,开始没人注意,觉得这个带篷的车厢挺新鲜,出门还这么讲究。
等两头巨狼的 ** 从车顶卸下来,好家伙!各个办公室的人都跑出来围观,一个个惊得合不拢嘴。
虽然镇上不缺猎户,但这么大的狼,谁见过?
狼肉虽然柴,但好歹是肉;狼皮更是值钱的东西,一张完整的能在收购站换不少钱。
“这真是狼?”
“什么品种能长这么大?”
“都快赶上老虎了吧?”
……
众人议论纷纷,郑主任和吴主任闻声赶来,看到**后也吓了一跳——死的都这么吓人,活的更不得了。
“都散了!回去干活!”郑主任一声令下,人群立刻四散而去,院子里只剩下几位领导和李放他们。
“老支书,这是怎么回事?”郑主任见到老支书,语气立刻缓和了许多。
虽说屯里的支书算不上大官,但老支书资历深厚。要不是他坚持留在岗岗营子,早就该在镇上找个好职位了。
“李放,你来说。”老支书抽着烟袋,把话头交给了李放。
“郑主任,各位领导。”李放接过话,简短地讲述了自己巡林时发现狼群踪迹的过程。他一路追踪,最终找到了这群异常的狼,费了不少力气才捕到两头大狼并带回来。
虽然他的叙述平淡无奇,但看着那两具狼尸,在场的人都觉得这事远没有他说得那么简单。
“李知青,你是说这种狼不止这两头?”郑主任心里一紧。
“对,是一整群。”李放点头,“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狼,觉得不对劲,就问老支书。他说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才带来向领导汇报。”
“这话是我讲的。”老支书磕了磕烟灰,“我敢拍胸脯,这附近没人见过这么大的狼崽子。我想可能是这几年天气不好,山里食物不够,它们才跑出来觅食。不过听李放说,它们又回了老林子,怕是哪天还会出来……”
“万一撞上进山的人,那就麻烦了。”
郑主任等人听了心里发沉。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狼,知道普通猎户遇上这样的猛兽,几乎必死无疑。
“老支书,李放,咱们办公室详细说。”郑主任意识到事情严重,连忙请两人进办公室。
作为镇革委会一把手,郑主任独占一间办公室,地位显赫。
老支书的面子确实不小,或许是之前帮过忙,特意安排一位女工作人员带着瑛子和小迷糊去隔壁休息,并准备了些点心零食,这种特殊待遇可不是谁都有的。
“老支书,您有什么想法?”郑主任亲自泡了两杯茶,诚恳地请教。
“我想,最好让镇上发个通知。”老支书也不推辞,接过茶杯轻轻吹了吹,“让附近的村子这段时间别往山里去了,眼看要过年了,别出乱子。”
郑主任点头同意,这正合他意。
春节只剩一个月了,要是这时候出事,他这个镇里的主要领导肯定要担责任。
“您考虑得很周全。”郑主任应声道,“我这就让办公室发通知,顺便报备到县里。对了老支书,您看要不要派民滨连进山查看?”
“李放,你的意见呢?”老支书转头问一直沉默的李放。
“有必要派人,但得注意安全。”李放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那群狼确实危险,跟领导说实话,要不是我身体比常人好些,再加上带着五六半,这次可能就交代在山里了。”
郑主任早就知道李放有五六半的事,并不觉得意外。
实际上镇上和周边村屯有不少人持有五六半,像王连长和镇武装部这些单位不仅配备了五六式自动 ** ,甚至还有火炮和高射机枪这类重武器。
“连你都差点遇险,看来确实凶险。”郑主任见过李放的身手,也亲眼看过他的力量,“如果组织人进山,你愿意当向导吗?”
“为了工作,个人安危算不了什么,我义不容辞!”李放回答得干脆利落。
“好样的。”郑主任露出欣慰的笑容。
其实就算李放拒绝,他也不会勉强。毕竟人家刚死里逃生,还带回了狼尸作为证据,已经做得够多了。要是再让他去冒险,那就太不近人情了。
不过郑主任心里还是希望李放能接下这个任务,有个熟悉情况的人带队,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风险。
“不行不行,李放刚从山里回来,连一天都没歇着。”老支书坚决反对,不停地摆手,“再说了,谁不知道这事多危险?万一又碰上那群狼,谁敢打包票能平安回来?”
“老支书,我……”李放刚要开口,就被老支书打断,“李放,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说完,他转向郑主任,神情严肃。
“郑主任,按理说我不该这么说,可这关系到人命啊!”
“要是顺利当然好,可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别说李放可能遇险,就算其他人回不来,到时候又该怎么交代?”
郑主任明白这种担忧合情合理。一切顺利自然最好,可一旦出岔子,不仅向上汇报麻烦,光是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就够他头疼的。
“老支书,其实进山用不着太多人。”李放却摇了摇头。
“李知青,你有啥想法尽管说,说错了我也不怪你。”郑主任赶紧接话。
“其实吧,咱们得先搞清楚这次进山的目的。”李放直截了当,“郑主任,不是我胆小,那种规模的狼群,想彻底消灭不太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摸清它们的动向。”
“镇上派一两个人,我们进山转一圈,没事最好,真要遇到情况,该动手还得动手。不过我建议最好带上自动武器,光靠五六半恐怕不够。”
“要是只去两三个人,这倒可以考虑。”老支书点点头,“但我还是不同意李放去。他是从帝都来的城里娃,能做到这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咱不能忘恩负义,对吧?”
郑主任一点也不生气,换位思考,他要是老支书也会这么坚持。
“这样吧,李知青,你先带孩子去镇上转转,我和老支书再商量商量。”
“等中午,咱们还在镇招待所碰头,我请你们吃饭。”
“这……”李放假装犹豫。
“去吧去吧,这么久没回来,带瑛子和小迷糊好好玩玩。”老支书挥挥手,“你不是还要买东西吗?先把东西置办齐,中午吃完饭咱们就动身,两不耽误。”
李放轻轻点头,明白此行目的已达到,向众人道别后便带着瑛子和小迷糊离开了戈委会大院。
走出院门时,他不经意回头望向郑主任办公室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神色。
“老支书,接下来就看您这把刀够不够锋利了。”他在心里想着。
其实,在郑主任办公室里的那番对话,包括老支书的反对意见和李放的表态,都是他们出发前就商量好的计划。一开始老支书确实不愿意让李放再去冒险,但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
当然,这“险”不能白冒。发电机、抽水机、灯泡水管等物资能争取多少就争取多少——毕竟这是为集体办事,还随时可能面临危险,没有相应补偿怎么行!
具体能争取到多少物资,李放全权交给老支书处理,自己则带着瑛子和小迷糊在镇上大肆采购。这次主要是添置生活用品:牙刷、牙膏、毛巾、脸盆、暖水壶等,食品反而没买——之前储备充足,加上屯里供销社随时能补货,暂时不需要。
林场现有四间卧房(不含堂屋),李放计划再扩建两间,准备接葛二炮过来住。这样分配下来:他自己一间,瑛子和小迷糊合住一间,等孩子们长大后各住一间,父亲和姐姐来访时也各有住处,六间房刚好够用。平时父亲和姐姐不来,瑛子和小迷糊可以同住,就能空出三间客房。每间房放两张床,必要时还能加床,确保来客都有地方住。
虽然这些房间平时闲置,但生活用品必须备齐,尤其是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避免临时来客时手忙脚乱地去屯里现买。
这趟虽未买粮食,但李放买了不少点心零食。即便他自己厨艺不错,住处也不缺吃喝,偶尔换换口味也是必要的。
如今的小吃点心虽不如后世精细,却别有一番原生态的风味和地方特色。买些回去既能满足口腹之欲,也能掩人耳目,避免露出自家的痕迹。
从供销社出来后,李放顺路去了邮电局,寄了一封挂号信。这在当下算是最快的通讯方式,但邮费也不便宜。
包裹里照例装满了山货——或者说游戏世界里的产出:野味、粮食、家畜加工成的食物。光是鹿肉干就有五种口味,每样两斤。虽然分量不多,但整包加起来有五十斤,即便靠周向红的关系也花了不少钱。好在李放每隔半个月寄一次,足够姐姐李念吃上一整个月。
信中特意叮嘱,这些山货除了自己用,要多送给街道办的王主任一些,再分给同事一些,维持好人际关系。以后请假办事,才不会被人说闲话。
李放偶尔觉得遗憾,要是能带着游戏世界一起移动,哪里还用坐火车?让丛林鸟叼着飞回四九城多方便。
周向红见到他一如既往地热情,尽量在权限范围内给予便利。这种事情不止他一个人做,也不是什么特例,不怕被人抓住把柄。原本还想留他吃午饭,一听郑主任已有安排,便识趣地放弃了——作为副局长,在镇戈委会的一把手面前,终究还是差了点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