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该启程了!蒙恬将军已近函谷关,一旦过了函谷关,便是咸阳!”
“是啊,咸阳……”扶稣勒马望天。
咸阳,大秦的帝都,自己终于要亲眼目睹它的雄姿了。还有父王、母妃、清秋,以及那些在记忆中若隐若现的弟弟妹妹们,熟悉却又陌生。
一年的征战让他渐渐融入了这个世界,然而临近函谷关时,竟莫名生出一丝近乡情怯之感。
这情绪,来得毫无缘由。
“驾!”
函谷关通往咸阳的官道上,游骑与一支队伍擦肩而过。
为首之人骤然勒马:“是我大秦斥候!想必是公子的大军即将抵达咸阳,我们得加速,务必把咸阳的消息尽快带回!”
“全力赶路!”
三人皆着黑衣,领头的正是扶稣的贴身内侍——王犊子!
那队十人斥候风尘仆仆,疾驰入咸阳东门。
“大秦王师即将班师回都!大军已抵函谷——”
“大秦王师即将班师回都!大军已抵函谷——”
斥候快马奔至咸阳宫前,翻身下马,呈上一卷竹简。
“大军已至函谷关,公子命我等速向王上禀报!”
宫门侍卫接过竹简,快步踏入咸阳宫。
此刻,秦王正于御书房内议事。
下首站着的,正是曾在宴席间锋芒毕露的李斯与尉缭。
“都别拘礼,说说看。”
“王上,臣等已尽言,核心不过一句——推行郡县制!”
“郡县之事孤已了然,地方政务自有安排,关键是朝堂结构!”
“臣以为,地方不可分权,更需 独揽!天下诸事皆决于王上一人,方能彰显至高威权!”
“具体章程呢?”
“这……臣等不敢僭越!”
秦王扫视二人,嘴角微扬。
“孤欲设三公,三公之下分置九卿,统管帝 政、农桑、、学林、刑罚及王族事务!”
“地方则行郡县制!”
“王上圣明!只是……三公人选尚未明晰?”
“孤拟设丞相、御史大夫,原国尉改称太尉,此即三公!”
“御史大夫与太尉,孤已有定夺,唯独丞相一职,尚在斟酌。”
“李斯,依你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
“丞相乃国之重器,臣岂敢妄议!”
“直言无妨,此处仅你我君臣三人。”
“臣以为,王绾大人与隗状大人多年来为秦尽心竭力,可任左右丞相!且二人本就执掌秦相之职,如此安排,更利朝堂稳固。”
“哦?你当真如此想?”
“臣肺腑之言,绝无虚饰!”
正此时,赵高悄然而至。
\"王上,大秦王师已抵达函谷关,这是公子扶稣的文书!\"
\"竟如此迅速?消息传来不过三日,他岂能这般迅捷?\"
\"既至函谷,距咸阳仅一步之遥。速传丞相,召集群臣,随寡人出城相迎!\"
\"遵命!\"
\"臣等告退。\"
\"去吧。\"
尉缭与李斯并肩退出御书房,目光意味深长地掠过对方。
\"廷尉大人宴席上言辞犀利,令丞相无言以对,今日朝议却为何力挺丞相?\"
\"宴席之争是宴席,朝堂议政是朝堂,场合不同,言辞自然有别。尉缭大人应当明白。\"
\"可怜我李斯不过区区廷尉,而尉缭大人即将位列三公,日后还望多多提携。\"
\"此言差矣。廷尉之职,多少人穷极一生亦不可得,而你李斯,短短时日便已登此位。\"
\"莫要吹捧。尉缭大人入秦后,王上待若上宾,你却欲潜逃。幸而王上惜才,非但不罚,反擢升为国尉,这才叫一步登天。这等殊遇,我李斯岂敢奢望?当年我曾被王上驱逐,若非能写几篇文章,今日尉缭大人怕是见不到我了。\"
\"何必如此刻薄?\"
\"是你先揭我旧事。\"
......
大秦,函谷关。
守关将士如长矛般笔直挺立,纹丝不动。
守将虽得扶稣传信,但大军未至,诸将身份未明,他绝不敢擅开城门。函谷关乎咸阳安危,若有闪失,他万死难辞其咎。
他立于城头,极目远望。
远处,黑色王旗渐现,旗下秦军步伐整齐。黑甲红巾交相辉映,长戈在阳光下寒光闪烁。俯瞰之下,函谷关前宛如一片黑色怒涛。
斥候来报:\"将军,确为王贲、蒙恬所率秦军!\"
\"传令,开关!诸将随我迎公子!\"
\"遵命!\"
\"这守将好大的架子,大军压境仍闭门不出,要五十万将士等他一人?\"
\"岂能凭一纸文书便开门?若如此,六国早诈开关门了。\"
\"公子,您终于回来了!\"
\"既至函谷,自然要归。\"
关门缓缓开启,数骑飞驰而出。为首将领至阵前躬身:
\"拜见公子!\"
\"你是函谷守将?姓名?\"
\"末将涉间。\"
\"涉间?\"
扶稣心中一震——竟是这位秦末死战不屈,最终引火 的忠烈之将。
火光冲天,映照着大秦最后的辉煌,也映照着他与这片浴血奋战的土地共同走向终章!
扶稣望着熊熊烈火,思绪翻涌。他忽然翻身下马,大步走向涉间,亲手握住这位将军的手腕。
“竟是涉将军,久仰威名!”
王贲、蒙恬与涉间同时露出诧异的神情。
扶稣瞬间恍然——此时大秦初定,涉间尚是默默无闻的将领。失言了!
“公子听说过末将?”涉间疑惑道。
“未曾,但将军眉宇间尽是风云!”扶稣朗声道,“函谷关戍守辛苦,本公子代大秦谢过将军!”说罢郑重拱手。
涉间慌忙后退:“公子折煞末将!”
“将军不必推辞。”扶稣转而问道,“如今函谷关内尚有多少精锐?”
“禀公子,末将奉王命驻守此地,现有甲士八万。”
八万?抽调大军后仍有如此兵力?大秦的底蕴当真深不可测!扶稣暗自心惊。
“我军需回京复命,不便久留。他日有缘,再与将军 言欢!”
“末将静候公子!”涉间抱拳。
扶稣翻身上马,扬鞭高喝:“全军整装!挺直你们的脊梁!让咸阳的父老看看,我大秦雄师何等气魄!让你们的妻儿为你们骄傲!都给老子拿出横扫六合的气势来!”
“诺!!!”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得函谷关城墙微微战栗。涉间瞳孔一震——这竟是全军发自肺腑的臣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看来咸阳传言有误,这位公子分明……
待大军远去,副将凑近低语:“将军深藏不露啊!连公子都如此器重……”
涉间茫然抚须:我究竟做过什么?
关道上,一队士兵正昂首阔步,险些将下巴仰到天上。什长气得直跺脚:“蠢材!挺胸不是让你们鼻孔朝天!”
扶稣见状大笑:“无妨,这般精神甚好!”
“听见没?公子夸咱们呢!”士兵们嬉笑着。
“放屁!公子给你们留面子!”什长跳脚大骂,引得众人哄笑。
忽然三匹快马疾驰而至,被亲卫拦下。
“内侍急报!”
亲卫匆匆通传。扶稣听罢眉头紧锁——王犊子临行前,自己明明嘱他只需留意咸阳风声……
骤闻急促马蹄声,扶稣猛然拍案而起:\"果真出事了!\"
\"来人!\"
\"在!\"
\"速传李信、内史腾、杨端和暂领三军!\"
\"诺!\"
\"急召王贲、蒙恬!\"
王贲与蒙恬察觉异状,疾步上前:\"公子,何事惊惶?\"
扶稣眸光晦暗:\"风雨欲来啊。\"此刻咸阳城内看似势力稳固,实则暗涌浮动。若连这二人都不堪托付,他当真要举步维艰了。
老宦官踉跄跪倒:\"老奴有要事禀报!\"
\"王犊子,何事慌张?\"
\"咸阳突传谶语,满城风雨!幸得王上及时 ,否则......\"
\"说清楚!\"三人面色骤变。
王犊子颤声吟诵:
\"百万血甲掩君心
狂徒夜磨刀剑鸣
帝星摇曳荧惑现
何须惜雷霆\"
\"呵!\"扶稣竟低笑出声,\"这般恨我入骨?\"
蒙恬急道:\"诛心之论啊公子!\"
王贲沉声:\"此乃借刀 之计!\"
\"公子,如何应对?\"
扶稣负手而立:\"父王既已出手,我等静观其变便是。\"
\"公子早有妙计?\"
\"诈我呢?\"扶稣作势要踹,王贲连忙闪避。
蒙恬正色道:\"入城后公子当谨言慎行。函谷关前那声军令,已令人生畏。\"
王贲补充:\"当务之急是交还兵权,以表忠心。\"
\"交权?\"扶稣挑眉,\"你学王老将军养老不成?\"
\"蒙恬你倒轻松,\"王贲苦笑,\"你本就是王上心腹。\"
蒙恬佯怒:\"那我该避嫌才是!\"
\"少耍贫!\"扶稣笑骂,忽而肃容:\"此事关乎性命,岂能儿戏?\"
王贲长叹:\"公子,王家世代谨慎。在王上眼中,这或许根本不足为虑......\"
王翦将军昔日或许需要田地宅院来自证清白,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君王早已不是当年的君主。
至于我,父王巴不得我惹些麻烦,偏偏不能如他所愿!兵权自然要交还。
返回咸阳后,该休养就休养,该散步就散步,先安分些时日,近来可都是大事!\"
\"公子,您觉得这些流言从何而起?\"
\"蒙恬啊,我一直认为你颇有才智,看来是我想错了!你的头脑何时变得这般迟钝?\"扶稣瞥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什么头脑?此话何意?\"
\"王贲,我没说错啊,谣言总该有个源头吧!\"
王贲指了指蒙恬。
\"话只说一半,这算怎么回事!\"
此时,咸阳长公子府中。
仆人们正忙着将府邸打扫得一尘不染。
长公子即将归来,这接风洗尘可是大事。
内室里,清秋正在试衣,侍女们捧着衣裳鱼贯而入。望着铜镜中明艳动人的身影,她依然
眉头微蹙,樱唇轻抿,显然不甚满意。
\"这都第十六套了,还是不满意吗?可奴婢觉得您穿什么都好看啊!\"
\"这样的风姿,连奴婢都看呆了,公子见了定然移不开眼!\"
\"小月!\"清秋娇嗔道,双颊泛起红晕。
面若朝霞的 抬手掩住发烫的脸颊,只露出一双秋水般的眸子,含着羞怯与期待。
\"你又取笑我!只是总觉得还差些什么,又说不上来。\"
\"是是是,您就是想以最美的姿态见公子,奴婢明白!\"
\"你这丫头懂什么!\"
\"奴婢是不懂,难道您就懂了?莫非公子...\"
\"小月!\"
\"主子别闹了,要奴婢说,就穿您平日常见公子的那身就好。女为悦己者容,您平日的打扮已经够美了。\"
\"当真?\"
\"千真万确!\"
\"那好吧,就穿那身。我还得去父亲那儿一趟。\"
\"主子还要回王府?我们不是直接出城吗?\"
\"母妃说王上要率群臣出城十里相迎。我以长公子府中人的身份自然能去,但若随百姓队伍,公子哪里看得到我?\"
\"所以呢?\"小月不解。
\"所以要让父亲带我同去啊!有他在,我就能名正言顺地去了。\"
片刻后,王府中。
\"父亲,您就去嘛~\"
\"不去!让我以岳丈身份去迎那两个小子?他们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
\"可王上已经下诏命群臣相迎了!\"
\"女儿啊,诏令是对朝臣发的,为父如今无官无职,管不着吧!\"
\"哼!那您到底去不去?\"
清秋温言相劝不成,转而强硬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