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先生了。\"扶稣拱手道,\"先生乃大秦之福。\"
\"公子过奖。\"公输落捋须笑道,\"可还有什么新奇物件要托付的?\"
扶稣无奈摇头:\"这次是真没有了。\"
\"那老夫就先告退,再耽搁下去,大王该派人来催了。\"公输落大笑着告辞而去。
我重新组织语言\"我送先生一程。\"扶稣起身相送。
\"公子留步。\"公输落摆手道,\"明日大朝会在即,想必公子也需时间准备。若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言。必要时老夫可代为传达。\"
\"先生此言,扶稣感激不尽。\"扶稣面露喜色。
作为大秦军械司总管,公输落地位仅次于三公。虽不涉朝政,但其意见举足轻重。军械司乃秦军命脉,若失去兵器供给,军队便如同无爪之虎。可以说,军械司背后代表着整个军方势力。
往日军方从不干预政事,若公输落此次表态,必将打破这个惯例。想到这里,扶稣不禁喜上眉梢。
送别公输落后,扶稣立即命人备车,准备前往拜访几位老师。他必须提前告知他们,切勿在明日朝会上再提分封之事。
若他们执意进言,必将招致杀身之祸,更会连累自己。作为公认的儒家代表,若自己的老师重提分封,朝臣必会认为这是他的授意。到时不仅推行新儒学将受阻,更会授人以柄。
思及此处,扶稣不禁长叹。细数朝中势力,他竟无可靠盟友。传统儒家主张分封,法家虽然主政却过于激进。而他既要反对分封又要振兴儒家,可谓左右为难。
好在有父王支持,这才是他最大的倚仗。
\"秋儿,我要出门一趟。\"
\"公子稍候,多带些侍卫。如今咸阳城中人多事杂,安全要紧。\"
\"还是夫人想得周到。\"扶稣笑道。
与此同时,被禁足在府的胡亥终于盼来了日夜思念的人——赵高。这五日间二人未曾会面。胡亥除参加扶稣宴会外一直闭门不出,而赵高自朝堂受杖刑后,卧床五日方才痊愈。
赵高步入胡亥府邸时,意外发现这位公子并未像往日那般纵情享乐。胡亥端坐在亭中,身旁侍立着几名俏丽婢女,手中捧着一卷竹简正在研读——那赫然是《孙子兵法》。
\"先生请坐。\"胡亥头也不抬地说道,指尖仍摩挲着竹简,可婢女们娇媚的低笑却将这份专注撕得粉碎。
赵高见状不禁愠怒:\"公子这般醉生梦死,禁足倒成了享清福的恩典!\"
\"先生此言差矣。\"胡亥揽过身旁女子亲了一口,\"至少这点我比大哥强——他那正人君子做派,府里就守着个黄脸婆,岂不可惜?\"
\"混账话!\"赵高勃然大怒,挥退众婢女后死死盯着胡亥,\"老奴在咸阳殿外挨了五十廷杖,险些丢了性命!养伤五日便赶来见你,谁知——\"
\"大哥登基后自会厚待我。\"胡亥把玩着竹简轻笑。
\"仁慈?\"赵高声音陡然尖利,\"自从长公子回咸阳,我们哪次不是在鬼门关打转!你以为现在还能抽身?要真让扶稣继位,南疆的毒虫怕是比我们活得更长久!\"
胡亥突然摔了竹简:\"城外谣言是你放的吧?五十万大军的黑锅都敢扣,父王怎么没把你千刀万剐?我们三兄弟差点全交代了!\"
\"公子明鉴。\"赵高阴恻恻地躬身,\"可如今咱们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老奴要权不假,但公子若真甘心做个闲散王爷——当初何必接我递的刀?\"
这里用不同方式\"感谢先生赐我这赴死良机!\"胡亥眼中寒芒闪动。
\"公子此言何意?什么谣言?属下哪有这等本事?\"赵高神色惊诧。
\"少装糊涂!若非前日长兄设宴,我至今还被蒙在鼓里!老五被武将联名弹劾陷入绝境,如今见人就咬,竟咬到我头上!那些指桑骂槐的话,句句都冲我来!
我只道真在养心殿看戏,哪知早被人当作傻子戏弄!难怪父王当时杀意凛然——原来军心动摇、谣言逼宫的罪名全扣在我头上!先生,这玩笑可不好笑!\"
......
\"公子慎言!动摇军心这等事,借我十个胆也不敢啊!\"赵高慌忙辩解。
\"若非确有其事,父王怎会杖责五十还革你官职?\"
\"赵高啊赵高,既说同舟共济,为何算计到要我性命?若大哥当时说个'杀'字,此刻我早已身首异处!\"
\"公子明鉴,此事确与属下无关!\"
\"好个无关!我的命都快无关了!\"
\"公子若这般畏首畏尾,不如直接向扶稣公子认罪。但您那些旧事......长公子真会宽恕吗?
眼下虽处劣势,只要仍在咸阳就还有转机。这几个月请公子潜心修 ,他日未必不能如长公子般领兵出征。如今王上求稳,触怒天威者必遭雷霆之怒。属下告退!\"
赵高拂袖而去,胡亥凝视其背影,眸光晦暗不明。在这权力漩涡中,究竟谁能轻信?
咸阳刺杀一事彻底沦为一场闹剧,局势愈发混乱不堪。长公子尚未出手应对,仅是勉强招架而已。倘若他全力反击,只怕咸阳城顷刻间便会天翻地覆!
难怪父王要以雷霆手段平息此事,这般处置已是给各方留足颜面。既然给了台阶,就该识趣些才是。五公子此番做了替罪羊,也算是给大公子一个交代。但细究起来,此事究竟谁才是真正获利之人?
\"这可真是荒唐!莫非那位兄长失手了?若非如此,恐怕幕后还藏着更高明的人物。好手段啊,竟将我们兄弟四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扶稣离开府邸后,径直前往其师茅焦的宅院。这位老师虽为儒生,却深得秦王赏识,与众儒生截然不同,已然位列谏议大夫之职。若能说服茅焦,其余博士大儒自然不在话下。
行至府前,但见门外停着数辆马车,扶稣心头一紧,暗道不妙:莫非众人齐聚于此?以己之力能否应对?
通报门房后,那门房喜形于色,飞奔入内高声呼喊:\"大人!长公子驾到!大人!长公子驾到!\"
果不其然,片刻间便见十余名博士大儒蜂拥而出。\"公子!见过诸位先生!\"被众人团团围住的扶稣只觉头皮发麻。
\"公子伤势可痊愈了?\"
\"公子有所不知,我大秦即将地覆天翻!王上竟要废除分封之制,实乃荒唐至极!周礼八百年古制,岂能说废就废?\"
\"正是!正是!\"众儒生纷纷附和。
\"公子身为王上长子,定要劝谏王上啊!万不可擅改古制!不知公子对此有何见解?\"
铺天盖地的诘问接踵而至,句句不离分封二字。扶稣此刻才真切体会到,父王往日面对自己时是何等无奈。人一旦钻入牛角尖,纵使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拉回。眼前这群大儒正是如此,固执地认为必须遵循古制实行分封,如此方能延续周礼。他们这般坚持,无非是为了一己之名罢了。
扶稣暗自苦笑:莫非昔日的自己,正是这般模样?甚至比他们更甚,竟敢直接顶撞父王?想来父王当真宽宏大量,若真计较起来,只怕自己早已命丧黄泉。说来也怪,这群儒生胆子未免太大。父王已明令禁止议论分封,他们却仍敢聚众高谈阔论。若触怒父王,只怕在座诸位都难逃一劫。
\"诸位先生,在此大庭广众之下议论此事,恐怕不妥吧?王上可是有明令在先的。\"扶稣出言提醒。
\"公子何须顾虑!明日大朝会,我等誓要作最后一搏,为周礼力挽狂澜。若无礼法,天下岂能成天下?\"
\"即便赴死,也要进谏到底!\"
\"分封一旦废除,礼乐将会崩坏,儒家学说也将断绝!作为读书人,我们岂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绝无可能!\"
\"正是!我等纵然粉身碎骨也要犯颜直谏!\"
\"诸公在此喧哗有何益处?莫非以为闹出声势就能令王上改变主意?简直荒谬!就凭方才那些狂悖之言,若传入王上耳中,莫说明日朝会,今日能否保住项上头颅都是两说。王上若开恩,或可赐诸位一个囹圄安身;若震怒,顷刻间便要血溅当场!还不速速入内商议!\"
扶稣将这群老儒生引入府中,心中暗叹:腐儒之称果然名不虚传。这般固执己见,不懂审时度势,只会一味强谏,岂能成事?幸亏自己今日特意前来沟通,否则明 们若聚众跪谏,岂不是故意令王上难堪?君王不予计较是胸襟宽广,但若一再挑衅,便是自寻死路!
行至廊下时,谏议大夫茅焦悄然靠近扶稣低语:\"公子虽知臣乃儒家门人,亦曾主张分封,但王上在廷议时已明令废分封、行郡县。此事已成定局,岂是我等能更改的?今日这些博士不仅纠集众多儒生聚于臣府,更图谋将公子也卷入其中。实不相瞒,即便公子不来,他们也会设法相邀——既要拉拢微臣,更要绑定公子。\"
扶稣胸中顿时腾起怒火。谁说这些人迂腐?分明精于算计!先说服谏议大夫,再拖自己下水,特别是借自己新立军功、声望正隆之时。若还是从前那个扶稣,这番军功反倒会成为催命符——若在朝堂上随他们触怒王上,前途尽毁!
他们要的不过是个能代言儒家、坚持分封的公子扶稣,一个能为其所用的王长子。至于这会如何影响自己在父王心中的地位,甚至毁掉前程,他们根本不在乎!
扶稣嘴角泛起冷笑。若继续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大秦恐怕真要重蹈覆辙。朝堂之上,所谓的真理道义,不过都是攻讦政敌的武器罢了。这些儒生妄图通过恢复分封让儒家在朝中占据要津,重现他们理想中的礼乐盛世。但这注定是痴心妄想。
今日若不能说服他们,便只能割席分坐。无论如何,我扶稣决不再支持分封之制。
踏入茅焦府邸正堂时,扶稣彻底理解了这位谏议大夫的苦衷。作为参与过廷议的重臣,他比谁都清楚王上的决心。
厅内席位全满,够分量的学者都有座位,资历浅的只能站在门外。
这回几乎把咸阳稍有名气的儒生都召集来了,难怪茅焦大夫觉得难办。
换作自己被这般连累,只怕也要头疼。
扶稣走进厅内逐一见礼,目光扫过,认出不少熟面孔。
伏生、淳于越这些大儒自然在场,按礼他得行 礼。在人群中还瞥见陈驰向他颔首,此人本就是儒家出身,倒不意外。
倒是仆射周青臣的出现令人惊讶。
这群儒生在此高谈阔论,转眼间就会传入父王耳中,而且一字不落。
原因无他——有周青臣这个活耳报神足矣!
\"公子请上座!\"茅焦相邀。
\"不可,客不占主位。\"扶稣在客席落座。
淳于越随即起身:
\"公子来得正好!眼下儒家日渐式微,在朝堂上更是边缘,形势危急啊!\"
\"如今法家独霸朝堂!废分封、行郡县、弃古法,蛊惑君上。若任其得逞,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届时儒学将灭,礼法断绝!我等读书人绝不容忍!\"
这番话顿时点燃众儒生热血,誓要为古制 ,彰显文人风骨!
门外群情激昂,厅内却都是老成之辈,虽为大儒却不轻易表态。
\"明日大朝会,我等联名 保留分封制!诸位可敢?\"
\"死有何惧!若儒学不存,甘愿殉道!\"
\"读书人敢为天下先,不事谄媚,不逞奸猾!\"
扶稣冷眼旁观,这群人竟以为如此便能成事,实在天真可笑。
若圣人见此辈曲解儒学至此,不知作何感想。莫非读死书反教人失了明辨是非之能?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