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此刻竟感到一阵恼火。
这帝幸……实在可恨!
竟敢把责任推到他头上……
如果这事传出去,别人会怎么看他!
最终,通天教主只能无奈地对金灵圣母说:
“别信他胡说……”
“现在正是大劫之际,我怎会自找麻烦?”
金灵圣母轻轻“哦”了一声,默默点头。
她心中却生出更多疑问:
“若不是老师传授法门……帝幸又是怎么突破人皇不能修行的限制,踏上大道的?”
但此时她已回到金鳌岛,无法向殷寿求证。
她甚至暗自想:
“就算当面问他,这帝幸恐怕也不会说实话吧?”
“定是又推诿搪塞、敷衍了事……”
想到这里,金灵圣母忍不住一阵烦躁。
此刻师徒二人对殷寿的态度,竟然出奇地一致!
通天教主又看了座下一人一眼,兴致缺缺地挥了挥手:
“你先回去静心修炼吧。”
“帝幸的事……就当没发生过。”
思虑再三,通天教主最终决定不插手、不揭穿殷寿。
这个决定其实很合理。
不说他作为圣人去通报是否合适,即便元始天尊知道此事,也未必会感激。
他可能不会先反省太乙真人的过错,
反而直接责怪通天教主:
“若非你多管闲事,帝幸怎会修道?”
若通天教主说不是自己,元始天尊又怎会相信?
更何况,
通天教主本就将殷寿视为封神大劫中的变数。
太乙真人上榜后,他更想知道后续会如何发展……
“是,**遵命!”
金灵圣母闻言点头,起身朝碧游宫外走去。
忽然停下脚步,
回头看向通天教主,略带尴尬地问道:
“老师……帝幸这样行事,若被师伯察觉,他会亲自出手吗?”
通天教主心中也有些好奇。
他那位师伯一向对帝幸挑剔不满,怎么现在反倒关心起他来了?
稍作思索,他语气略显不耐地说:
“不用担心。”
“大劫期间天机混乱,难以推算……更何况这帝幸身上另有隐秘,若非你回来禀报,连我都不知太乙竟是死在他手上!”
“不用替他操心……”
正如通天教主所说。
元始天尊仔细查探一番,仍一无所获。
唯一能确定的是:
太乙真人确实已经陨落!
最终,面色凝重的元始天尊将神念投向地府方向,怀疑太乙真人的魂魄是否被六道轮回收走。
放眼洪荒,有此能力、又可能这么做的人,恐怕只有地府中的平心娘娘!
然而元始天尊的神念刚触及地府,便被六道轮回的光芒挡住。
平心娘娘的神念显现,淡淡问道:
“元始,有何贵干?”
洪荒与六道轮回交界之处,两道神光交织、消散。
无数道韵在其中流转、湮灭。
元始天尊沉声回答:
“我门下**太乙,气息突然消失……可是娘娘所为?”
平心娘娘听后也感到惊讶。
太乙真人气息消失,难道他已经死了?
她压下心中的疑问,平静地回答道:
“元始,我地府不参与封神大劫。
若有人上榜封神榜,其魂魄自然归于榜中,地府不会强行招引……”
元始天尊沉默片刻,最终接受了平心娘娘的解释。
圣人的神念随之收回。
地府与洪荒交界处的光芒渐渐消散。
回到玉虚宫,片刻后,元始天尊忽然开口:
“南极,速来见我!”
太乙真人之死,令昆仑山上阐教众人情绪波动。
这些变化,殷寿一无所知。
即使知道,他也不会在意。
对他来说,正需要让阐教众人行动起来。
只有对方心绪不宁、乱了方寸,他才能找到机会,逐步改变局势,推动天道大势的变化。
此时的殷寿,正在内视自身,全神贯注于体内的变化。
太乙真人死后,人道英灵榜从他身上夺走的气数与造化极为庞大。
虚空中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无数气运被吸入人道英灵榜,存入其中玄妙空间。
“总算宽裕了些……”
“果然还是掠取气运最划算。”
殷寿心中暗自感叹。
随即毫不犹豫地调动这些气运用以修炼。
体内玄异空间顿时燃起熊熊道火,以气运为燃料,催动九转元功疯狂运转。
如果说之前九转元功如平稳前行的车驾,
在气运加持之下,
便如同猛地一脚踩下油门——
轰然一声!
殷寿体内亿万血肉之中,无数微小虚影同时发光,
将周身映得通明,却又被体外骤然升起的气息遮掩。
正在协助石矶娘娘的赵公明察觉到殷寿此处的异动,不禁睁大双眼,露出惊讶神色:
“殷道友究竟领悟了什么?”
“竟能引发如此玄妙的气息?”
在赵公明眼中,此刻的殷寿仿佛被混沌气息笼罩,
内里却似天地翻腾,轰鸣不止。
他并非有意窥探,
只是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生不服:
“我堂堂大罗金仙,竟然看不透他的气息?”
“再试一次……”
念头一动,赵公明眼中神光闪现,再次凝神望向殷寿所在——
“唰!”
一道紫金光芒突然闪耀,
震得赵公明闷哼一声,急忙低头运转上清法力疗养双眼。
此时他内心震撼不已:
“这位殷道友到底是什么来历?”
“仅仅反震之力,就差点伤了我的法眼……”
自此,赵公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老老实实地站在石矶娘娘身旁,协助她炼化九龙神火罩。
殷寿依旧毫无察觉,
持续运转体内的九转元功,全力冲击第三转的圆满。
九转元功乃是盘古大神所传的炼体秘法,威力非凡,传说若能修至九转便可成圣。
但至今无人真正验证过。
就连十二祖巫,也只是将它当作辅助手段,主要精力仍放在修炼自身的先天法则上!
九转元功的修炼,一转比一转艰难。
祖巫们即便再勇猛,也不可能拿整个巫镞的气运去冒险修行。
但殷寿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短短时间内,他已经即将完成九转元功的第三转。
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气运支持!
“这些气运不拿来修炼,难道还留着埋进土里?”
殷寿正是这么想的。
随着体内变化越来越剧烈,九转元功的运转也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轰隆隆!
殷寿的血肉中仿佛雷霆炸响,又似战鼓齐鸣!
原本停留在血肉中的无数虚影,此刻竟彼此连接、融合,如同层层叠叠的符文,最终凝聚成一个实体化的殷寿形象。
之前被他收起的那道先天太乙之气,也悄然浮现,融入他的身体。
“嗡……”
周身血肉震荡,连周围的虚空都受到影响,泛起涟漪!
殷寿心中顿时明白:
九转元功第三转,已然完成!
按照殷寿之前的对照,九转元功第三转大致相当于玄门仙道的真仙境界。
既然带有“真”字,自然蕴含无穷玄妙。
而随着先天太乙本源之气的融入,殷寿体内又生出另一番变化。
不过此时他已无暇细想。
突破之后,从太乙真人那里得到的大量气运只消耗了一小部分,仍在持续燃烧,推动九转元功向更高层次迈进。
“难道要一鼓作气,直接突破第四转?”
“那便是玄仙境界……”
“这样的话,与封神大劫中那些人的修为差距,又拉近了一步。”
既然如此,殷寿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自然是全力推进!
过了许久。
殷寿在心中轻轻一叹。
“第四转竟然如此艰难?”
他几乎耗尽所有气运,却依然未能突破第四转!
他隐约察觉到,接下来的突破恐怕不能再单靠气运支撑,还需要借助蕴含法则之力的宝物。
“难道真的需要祖巫精血?或是吞噬先天灵宝,夺取其中的先天不灭灵光与法则之力?”
殷寿心中思索,左右权衡,一时之间仍未得出确切答案。
他只好暂时放下这个问题,转而审视自身的变化。
刚才体内忽然异动,吞噬了先天太乙之气的本源,仿佛凭空增添了许多玄妙的道韵。
此刻在殷寿眼中,原本散落在血肉中的无数微小身影,已经完全连接,凝聚成一道更为庞大的虚影,正是他自己的模样。
周身力量因此更加浑然一体,运转也更加圆融顺畅。
殷寿心念一动,紫金色光芒笼罩的人皇形象浮现,绽放亿万太乙金光,似乎有神通在其间孕育。
这门神通尚在初生阶段,一时之间殷寿还不能完全掌控。
“我就说嘛……我身为天子,怎会没有神通相伴?原来是需要不断修炼,才能自然显现。”
虽然还未完全清晰,但终究是一件好事。
殷寿心中高兴,不再纠结,静待体内变化完成。
随后,他结束修行,睁开双眼。
一睁眼,便看到赵公明与石矶娘娘神色怪异地盯着自己。
殷寿低头看了看自己,外表并无异常。
“两位道友为何这样看我?”
赵公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原来石矶娘娘早已初步炼化九龙神火罩,而殷寿醒来时,已过了许久。
这段时间里,两人一直在观察殷寿,明明察觉到他体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却无法探知分毫——他周身仿佛被一层强大的屏障笼罩。
再加上赵公明之前吃过一次亏,不敢再轻举妄动。
二人只能静静等待,也算是顺便为殷寿**。
“道友这隐匿气息的法门,当真高明!”
赵公明赞叹道。
他不是刨根问底之人,只感慨了一句,便转向殷寿问道:
“道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石矶的白骨洞恐怕不能再待了……太乙虽然没得逞,但我担心阐教其他人还会惦记这里!”
殷寿听完,轻轻点头。
白骨洞确实不宜久留。
太乙真人已死,阐教必定会派人前来查探。
一旦深入调查,太乙先前的计划便会暴露,石矶也会成为目标,白骨洞也将成为众矢之的。
如今殷寿并不想与阐教正面冲突,只想暂时隐于幕后,暗中布局。
但石矶该去哪呢?
总不能真的回到金鳌岛隐居吧?
这虽然可行,但石矶作为一位得力助手,若只是藏身金鳌岛,未免太过浪费。
想到这里,殷寿开口道:
“道友说得对……
我倒有一个去处……如今金灵道友的闻太师正在北海平叛,石矶道友若愿意,不妨先去闻太师那里暂避一阵?”
“闻太师战事繁忙,你前去也可助他一臂之力。”
“而且北海地处偏远,正是避风头的好地方……”
赵公明听后,露出赞许之色。
“这真是个好主意!”
“闻仲本就是我截教**,帮他也是理所当然……石矶,你意下如何?”